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单元概述【总体特征】世界现代化进入稳定发展时期。两种制度从冷战相持到和平竞争、借鉴、发展;从两极格局建立到解体,多极化趋势加强,世界局势和平与动荡并存。都推动着整体世界迅速发展。【阶段特征】二战后至50年代两极格局的形成,美苏争霸,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使世界动荡不安;60~70年代多个政治力量中心崛起,冲击了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政治力量分化组合,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世界殖民体系崩溃。世界形势出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单元线索】(两条)第一条:二战以来世界格局的演变(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演变)第24课二战后,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第25课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两极格局受到冲击,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第27课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两极对峙格局瓦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第二条: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状况第26课共三个阶段(建国初;七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时期)第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七中张菊编制【课标、大纲、学习目标】【考情分析】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学习目标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理解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的基本概念,分析它们与冷战的关系。2.掌握“冷战”的概念,理解美国实行“冷战”政策的原因。3.理解“冷战”政策的具体表现,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认识“热战”的本质。22015年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第35题、2009年新课标全国卷文综第33题。高考命题的重要密集区,主要命题点集中在美苏冷战对峙,大多是提供新材料,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炼信息的能力。预测: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及演变。【知识梳理】一、“冷战”的兴起1.“冷战”的背景(1)基础:二战后期,形成新的国际关系即__________,是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2)双方关系:二战结束后,美苏失去战时_______的基础,双方关系开始发生变化。(3)国家力量对比和国家利益冲突: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实力,确立了___________的全球战略,日益把苏联看做其称霸全球的主要障碍,企图遏制苏联;苏联为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重大贡献,国际威望大大提高。战后苏联把确保东西部边界安全作为国家的首要利益,努力扩大自己在世界的影响。(4)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美苏两国在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方面根本对立,美国更积极地推行反共、反苏的政策。(5)美苏双方的猜疑不信任:美苏两国之间存在严重的猜疑和不信任,夸大了对方对本国的威胁,也加剧了两国间的冲突与对抗。2.“冷战”的表现(两极对峙格局形成过程)阵营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政治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军事分裂德国扶植联邦德国封锁西柏林扶植民主德国(1)发出冷战的信号:1946丘吉尔“铁幕演说”(2)正式开始的标志:“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杜鲁门主义”内容是反共反苏,实质是干涉别国内政,实现美国的霸权。(3)“冷战”的第一次高潮:柏林危机(4)正式形成的标志:1949年;为了遏制苏联和加强对西欧的控制,美国策动西方12国签订了___________________,成立了北约组织。“华约”成立:1955年;为了对抗“北约”,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签订了____________,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华约的建立标志着美苏____________格局的正式形成。问题探究一“美国应该尽力协助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3平……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的,必会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马歇尔从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美国如此慷慨援助西欧,其目的是什么?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被称作“一个胡桃的两半”你怎么理解?3.“冷战”的影响(1)美苏“冷战”关系压倒了其他国际关系,造成了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2)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全面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__________的威胁之下;但由于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又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3)美苏两国为争夺势力范围,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严重破坏了____________。(4)为各种政治力量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机会。(欧共体的形成、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第三世界的兴起)(5)客观上两强竞争促进了科技的发展。问题探究二乔治·凯南:“……大家都会想起伊索寓言里太阳和北风比赛谁能使旅行者脱掉大衣的故事。这个旅行者就像是苏联势力。大衣就是它在东欧和其他用以掩盖它的腹脏的极权和势力地区。……使得那个顽固的旅行者最后脱去大衣的,不是北风的直接胁迫,而是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①材料一中“北风的直接胁迫”指什么?②“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又指什么?③结合所学分析美国采取了哪些“间接的温和的办法”来让那个旅行者脱去大衣?4④顽固的旅行者脱去大衣了吗?请举例说明。三、“冷战”中的“热战”1.朝鲜战争概况:(1)爆发:1950年。(2)扩大:美国组织_________________介入战争,并派舰队进犯台湾海峡,侵犯中国主权。中国组织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3)结束:1953年,双方签订停战协议。影响:朝鲜战争使中美关系彻底破裂,美国采取____________的政策,使“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2.越南战争背景:二战后,_______殖民主义者于1945年9月重返越南,占领越南南部;越南北方人民在越南共产党领导下英勇抗击,1954年迫使殖民者撤出。概况:(1)_______乘虚而入,发动了越南战争。(2)1965年,战争由“特种战争”逐步升级为“局部战争”。(3)美国被迫于1973年撤出越南。1975年4月,南越政权垮台,越南实现统一,越南战争结束。影响:越南战争导致美国____________相对衰落,苏联的军事实力大体上赶上了美国。【重点、难点分析】1.雅尔塔体制、两极格局、“冷战”的关系(1)雅尔塔体制的建立是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即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2)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从属于雅尔塔体制。(3)雅尔塔体制下两极格局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冷战”的加剧又促进了两极格局的形成.(4)一般说来,两极格局的瓦解,也就意味着“冷战”局面的结束,雅尔塔体制的瓦解。2.“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的联系和区别(1)“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扩大,是更隐蔽更精巧的“杜鲁门主义”。两者互相联系,目的基本一致,手段各具特色。(2)“杜鲁门主义”表现为公开赤裸裸的反共反苏。“马歇尔计划”则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欧洲,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3.美苏“冷战”的影响(1)美苏两国全面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战争的威胁之下,动荡不安,国际关系恶化。(2)美苏两国为争夺势力范围,甚至不惜大举用兵,出现了局部“热战”,破坏了世界和平。5(3)在冷战的大环境下,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4)造成西欧依赖美国,东欧依靠苏联的局面,不利于国际经济的良性发展。(5)促使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进行改革。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都程度不同地从对方身上借鉴了经验,吸取了教训,并用于内部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6)面对两极格局对峙局面,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组成不结盟运动,逐步发展壮大,第三世界由此崛起。4.史学争鸣冷战”起源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史学界和相关领域研究者关注和争论的重要问题。美国史学界关于“冷战”起源问题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冷战”是美国政府对威胁人类自由的“共产主义侵略”所作出的“勇敢反应”,苏联是挑起“冷战”的罪魁祸首。第二种观点认为“冷战”是美国最先引起的,是美国对外政策的必然产物。第三种观点认为“冷战”是美苏两国相互作用的结果。中国史学界认为美国必须对“冷战”承担主要责任,而苏联则是被动应战者。对于苏联对外政策在“冷战”起源上的作用:一种观点认为“冷战”完全是美国发起的,苏联没有任何责任;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冷战”是战后美苏共同采取强硬政策的结果,认为苏联存在霸权主义的因素。还有的观点认为“冷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典题印证拉费伯尔是美国著名的外交史专家,为威斯康星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威斯康星学派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属于“修正派”中的一翼,是对当时主流史学界“正统派”的反对。……正统派与美国的官方立场一致,将冷战的爆发与延长归咎于苏联,认为“苏联的行动清楚地显示了它对民主选举政治及其结果的毫无信赖;显示了它意欲把整个中、东欧置于自己的独立的支持者统治下的无情信念;苏联渴望空间、卫星国的人力和武装,外加经济资源以及有利于扩展其影响的机会”。声称美国只是为了对战后国际体系“负责任”而不得已应战。修正派则对美国对外政策持批判态度,虽非认为苏联完全无辜,但更多地认为美国负有重大责任。……此后又出现了融合正统派和修正派观点的后修正派。评论材料中关于“冷战”责任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答案一:观点:美国应负“冷战”的主要责任。论证:二战后,为遏制苏联、对抗共产主义运动、稳定资本主义制度,美国对苏联实行“冷战”政策,致使冷战爆发和升级;苏联只是被迫应战。①1947年提出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②1948年实施马歇尔计划,其目的是控制西欧,联合西欧遏制苏联,是冷战政策在经济方面的表现。③1949年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欧洲组成了一个遏制苏联的弧线,加剧了“冷战”的发展。答案二:观点:苏联应负“冷战”的主要责任。论证:二战后,苏联在东欧极力扩张自己的势力,严重威胁西方的资本主义秩序,迫使美国不得不6发动冷战;同时苏联对美国的冷战政策采取强烈的反击措施,推动冷战不断升级。①针对杜鲁门主义,苏联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②针对马歇尔计划,苏联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③针对北约,苏联成立华约,美苏冷战局面正式形成。答案三:观点:苏美都应负“冷战”的主要责任。论证:结合答案一与答案二。【课堂检测】1(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35)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A.根本利益的趋同B.军事冲突的加剧C.国家实力的消长D.敌对意识的淡化2(2009·新课标全国卷文综·3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占领日本,采取削弱日本的政策。1948年,美国改行扶植日本的政策,力图将日本建成冷战的前哨阵地。这一政策转变A.成为日本长期推行仇视中国政策的开端B.促使美国承认美日平等伙伴关系C.提高了日本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D.标志着冷战在亚洲全面展开3(2013·广东高考)杜鲁门在敦促国会尽早通过马歇尔计划的特别咨文中说:“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此后采取的“保卫性措施”是建立A.联合国B.欧洲共同体C.华沙条约组织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4(2012•全国卷)冷战期间,美苏两大阵营不断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6年后,华沙条约组织于1955年宣告成立。促使华约成立的直接原因是A.第一次柏林危机B.两个德国分立C.联邦德国加入北约D.共产党情报局成立5(2011•福建卷)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在华五十年》中写道:“美国的强大及其在自由与安全事业中的领导地位,使它成了自由国家抵抗共产主义威胁的领袖”。20世纪50年代,体现美国充当这一“领袖”的史实是A.提出杜鲁门主义B.抛出马歇尔计划7C.北约与华约的对峙D.在越南发动“特种战争”6(2011•广东卷)二战后初期,有政治家认为,
本文标题:必修一第7单元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917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