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必修三第一单元选择题集锦
1、有学者说,春秋战国时期,尤其是战国时期,即是血腥、残酷的时代,也是宽容的时代。这里所说的“宽容”具体指()A.诸子百家争鸣B.商人地位提高C.私田大量开垦D.诸侯重视教育2、孔子对春秋晚期礼崩乐坏的局面无比惋惜,但其下列教育思想中与其维护原有统治秩序的主张背道而驰的是()A温故知新B有教无类C全面发展D因材施教3、蔡元培赞扬孟子时说:“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下列史实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苛政猛于虎4、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在批驳、非难其他派别的同时标新立异,各执一说如有一家主张“故有道之主,远仁义,去智能,服之以法。是以誉广而名威,民治而国安,知用民之法也”。此文中批驳的、归属的派别分别是()A.儒家——墨家B.儒家——法家C.法家——道家D.道家——墨家5、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排列组合是()A.君子、侠客、隐士、英雄B.英雄、侠客、隐士、君子C.君子、侠客、英雄、隐士D.英雄、隐士、侠客、君子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持这一主张的思想家是下列哪个学派的代表人物()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7、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8、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相关背景有:①此时正处于社会大变革时代,思想界非常活跃②各诸侯国为发展和强大自身而极力招揽人才③孔子兴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和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④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使唯物主义战胜了唯心主义并带动了思想的革新()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9、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A.爱无等级差别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D.存天理,灭人欲10、“他把道德行为与传统的角色和等级相联系,因而成为周朝制度的伟大维护者,而这些制度在那时已经衰落。”此处的“他”最可能是()A孔子B孟子C老子D韩非子11、家中老人时常教育后代说:“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衣能遮体,食能果腹,足矣”“遇事要冷静,做到以静制动”。显然老人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12、“治国刑多而赏少,乱国赏多而刑少”,这一说法与谁的观点最相近()A孔子B孟子C老子D韩非子13、西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主要是因为()A.道家“无为”思想不能解决现实问题B.汉武帝急需从“无为”转向“有为”C.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D.儒家思想有利于汉武帝的“大一统”14、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这主要表现在()A.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C.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D.认为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乎他15、董仲舒说:“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宣扬“天人感应”学说B.要求君主遵循天道,施行仁政C.反映了董仲舒对儒学的新发展D.君主的地位不是不可动摇的16、春秋战国时候,诸子百家多方游学,广收门徒,传播学说,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这一文化教育状况到汉代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下列与这一改变无关的是()A、汉初实行黄老政治对教育造成消极影响B、汉武帝推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董仲舒春秋大一统思想的影响D、汉武帝建立太学讲授儒家经典17、下列对“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分析正确的是()A两者手段、方法相同,本质相同B两者手段、方法不同,本质相同C两者手段、方法不同,本质不同D两者手段、方法相同,本质不同18、史学家顾颉刚说: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引诱。”“只读一种书”是指()A发动焚书坑儒B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提出“春秋大一统”D宣扬“君权神授”19、史书记载.西汉宣帝年间发生一次日食.汉宣帝即刻下诏说:“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汉宣帝的认识和做法体现了哪种主张()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大一统C.天人感应D.君权神授20、有人将李白“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中的“狂”解释为“狂,是自信的外观,是对人格尊严的充分肯定,是对束缚人的社会习惯势力的蔑视”,遗憾的是在宋朝以后,中国很少再出现像李白这样的诗人了。造成这一状况的思想文化因素是()A、君主专制得到加强B、“存天理,灭人欲”思想的熏陶C、宋代以后词风盛行D、市民阶层价值取向趋于现实主义21、文天祥抗元被俘,但他在异族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A.黄老之学B.佛学C.程朱理学D.陆王心学魏晋南北朝以来,面对佛教、道教强有力的冲击,儒家思想的态度是()22、A固步自封,消极抵抗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积极吸收,丰富儒学D放弃儒学,转奉儒道23、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制度D“天人感应”理论24、李贽著有《焚书《藏书》等多种著作。《焚书》的起名是他认为将来这些著作定会遭到焚毁。《藏书》的命名则是由于他这部书“颠倒千万世之是非”,见解“与世不相入”,只能“藏之后世”。李贽通过这些著作()A.大胆地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B.大力宣扬程朱理学观点C.大力宣扬道学思想D.对佛家学说提出质疑25、某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他所反对的是()A.民主共和制B.中央集权制C.专制主义制度D.君主立宪制26、“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段话体现出黄宗羲的思想主张是()A、工商皆本B、反对礼教C、反对君主专制D、注重实学27、顾炎武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A.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B.激发了中华民族社会责任感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D.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28、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依据此言论,可见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A.反对君主专制B.反对封建土地私有制C.要求建立人人平等的社会D.反对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29、明末清初某位思想家提出:“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该思想家是()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阳明30、明清时期以“异端”自居,认为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的进步思想家是()A李贽B顾炎武C黄宗羲D王夫之31、黄宗羲认为:“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黄宗羲思想的核心是()A.建立一家之法B.法律是由人来决定的C.反对君主制,实行法治D.建立君主立宪制32、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的解释正确的是()A.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D.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33、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积极推行其政治主张,但却“累累如丧家之犬”,失望而归。这说明()A.周天子强化统治,孔子难以生存B.“仁”“礼”思想不合时宜B.C.当时兴办私学为官府所禁D.当时战乱不断,思想萧条34、如何解决统治者与百姓之间的关系是历朝历代统治者必须面对的社会问题,思想家也各抒己见,如孟子主张“民贵君轻”,与孟子唱反调的人却处处维护君主,坚持“以法为本”,与孟子唱反调的人是()A荀子B庄子C墨子D韩非子35、近年来,各地开展以节约为主题的“光盘行动”,下列哪家学派的思想主张与该运动最吻合()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36、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天命所归”的神学依据。该学者应该是()A韩非子B孟子C董仲舒D朱熹37、佛教主张出家,本悖于“孝”的儒家伦理,但是东晋高僧慧远缺提出“忠孝之意,表于经文”的论断。这说明()A佛教开始动摇儒学的正统地位B佛教传入后出现本土化趋势C佛教两家思想主张相互对立D佛教进一步发展了儒学思想38、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者含动,动不舍静。”下列观点与之相符的是()A运动和静止是绝对的B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C静止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D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本文标题:必修三第一单元选择题集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919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