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必修2基础知识判断题一【第一、二章】1、豌豆作为杂交实验的材料①严格的自花授粉、闭花授粉便于形成,天然纯种。②花冠大便于人工去雄。②熟后种子都留在豆荚中,便于观察和计数。④具有多个稳定的易区分的性状。2、一对相对性状(完全显性)的豌豆或玉米间行种植,隐性植株上结的子代将具有两种性状。3、同时对豌豆7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综合分析得出基因分离定律4、F1(Cc)产生雌雄配子数目相等,且C:c=1:1,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5、等位基因:①指位于一对同染色体形同位置的基因②等位基因存在于一个染色体组中③体细胞中所有的同源染色体上都存在都存在等位基因6、测交后代的表现类型及其比例,可反映F1所产生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7、显隐性关系包括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和共显性,生物体的内在环境(如激素等)和所处的外界环境的改变不会影响显性的表现。8、等位基因的分离与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是彼此独立、互不干扰的。9、为了更好的验证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测交实验必需正交和反交。10.具有两对相对形状的纯合的豌豆杂交,F2中亲本性状:重组性状=5:3.11.一对等位基因和复等位基因都遵循基因分离定律,非等位基因都遵循自由组合定律。11.染色体是真核细胞中所有基因的载体。12、对于同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和着丝粒位置等都是相对恒定的。13、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和DNA数目都是生殖细胞的两倍。14、同源染色体①指一个来自父方、另一个来自母方,其形态、大小一定相同的一对染色体。②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时一定相互配对。③染色体组型中含有同源染色体。④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都是等位基因。⑤各种生物的体细胞都存在同源染色体。⑥一个四分体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四条染色体。15、若F1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比接近1∶2∶1,这是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16、基因重组发生在前期I和后期II。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MI和MII两个时期。17、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持生物染色体数目的恒定。18、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一次,一定产生四个两种精细胞。19、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所有的基因都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四个子细胞基因数量相同都是体细胞的一般。20、等位基因是①位于DNA分子的两条链上②位于两个四分体上③分别控制不同种性状④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21、基因的行为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有着平行的关系证明了遗传的染色体学说22、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的内容是,染色体是基因载体。学该学说圆满地解释了孟德尔定律。23、伴性遗传指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表现出与性别相联系的遗传方式。24、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25、性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都与性别有关。26、生物的性别决定不仅受性染色体控制,还与环境因素有关。27、摩尔根的果蝇伴性遗传实验证明了遗传的染色体学说28、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①男性患者远远多于女性患者。②交叉遗传。29、生物的性别主要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生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主要有XY型和ZW型。30、真核细胞内的染色体是细胞核内DNA的唯一载体31、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的比值为1或232、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0个、1个或2个Y染色体33、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分离、自由组合、交换,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物质基础。34、有性别区分的生物细胞中都存在性染色体。35、染色体的高度螺旋会导致其基因转录受阻而难以表达36、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顺序是:复制→联会→分离→交叉互换→着丝粒分裂37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两个精子的遗传物质不一定相同38、初级精母细胞中DNA数最多92条39、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一个磷酸基和一个碱基【第三章】1、染色体仅由DNA(脱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组成,其中蛋白质又分为组蛋白和非组蛋白.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①在搅拌器中搅拌,使细菌外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②离心分离,是因为亲代噬菌体的密度比子代噬菌体小。③分别用含32P和35S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可以得到32P和35S标记的T2噬菌体。④用32P和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需长时间保温培养⑤32P主要集中在上清液中,沉淀物中也不排除有少量放射性⑥如果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中32P放射性升高⑦如果搅拌不充分,沉淀物中35S将增多。⑧可以用15N来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⑨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⑩35S标记噬菌体侵染细菌,培养时间越长,含35S的子代噬菌体比例越高。3、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①S菌的菌体没有荚膜,菌落表面光滑,有毒。②活体细菌转化实验,证明了是S型菌中的DNA“转化因子”③离体细菌转化实验的结果是,活的R菌转化成S菌后,使小鼠致死。④DNA可以引起细菌的转化,而且纯度越高,转化效率就越高。4、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证明了在只有RNA而没有DNA的病毒中,RNA是遗传物质。5、基因是遗传的基本功能单位。是一段有功能的核酸,在大多数生物中一段DNA,而在病毒中则是一段RNA。6、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7、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DNA分子是脱氧核苷酸的多聚体。8、比较:脱氧核糖、脱氧核苷、脱氧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9、DNA一条链上相邻的碱基是通过氢键相连的10、DNA由两条反向平行的核糖核苷酸链盘旋而成11、DNA的多样性由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顺序决定12、烟草内的遗传物质含有5种碱基和8种核苷酸13、DNA复制过程是先全部解旋,再半保留复制14、原核生物边转录mRNA边与核糖体结合进行翻译15、在DNA分子中,A和T相等,G和C相等,但A+T的量不一定等于G+C的量,这就是DNA中碱基含量的卡伽夫法则。16、每个DNA分子中脱氧核糖上连接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17、DNA中碱基对的碱基,A和T间形成3个氢键,C和G间2个,它们影响DNA的稳定性。18、DNA有携带遗传信息和表达遗传信息的双重功能:即一方面以自身为模板,半保留地进行复制,保持遗传信息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根据它所贮存的遗传信息决定蛋白质的结构。19、一个含n个碱基的DNA分子,转录的mRNA分子碱基数是n/2个20、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分别在DNA和RNA上21、细菌的一个基因转录时两条DNA链可同时作为模板,提高转录效率22、在细胞周期中,mRNA的种类和含量均不断发生变化23、基因转录时,遗传信息通过模板链传递给mRNA24、转录,指以一条DNA长链为模板,在解旋酶和RNA聚合酶催化下,游离的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聚合成的mRNA分子的过程。25、在真核生物中,细胞核内转录而来的RNA,需经过内质网加工成成熟的mRNA后,才用于蛋白质合成。26、在蛋白质合成时,mRNA沿着核糖体的运行,核糖体认读mRNA上决定氨基酸种类的密码,选择相应的氨基酸,由对应的tRNA转运,加到延伸中的肽链上。27、若干核糖体串联在一个mRNA分子上的多肽链合成,大大增加了一条肽链的翻译效率。28、基因形成RNA产物以及mRNA被翻译为基因的蛋白质产物的过程都称为基因表达。29、起始密码是翻译第一个氨基酸的密码,可以是AUG或GUG。但在细菌中,它们都代表甲酰甲硫氨酸。30、mRNA的起始密码子是以基因的启动部位为模板转录形成的。31、转录是基因的起始密码开始,到终止密码子结束。32、核糖体在mRNA的起始密码处与mRNA结合,并开始翻译,运行到mRNA的终止密码子时,多肽合成结束,核糖体脱离mRNA。33、终止密码不编码氨基酸,是翻译终止的信号,终止密码共有2个。34、基因就是遗传的一个基本功能单位,它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以一定的次序排列在染色体上。35、基因就是一段包含一个完整的遗传信息单位的有功能的核酸分子片断,在大多数生物中是一段DNA,而在RNA病毒中则是一段RNA。36、HIV侵染细胞时,病毒中的蛋白质不会进入宿主细胞。36、HIV在宿主细胞的细胞核中逆转录形成DNA,并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上。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时DNA分子结构一定发生改变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都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交叉互换使得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重组进化的实质是其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生物的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和基因重组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细菌的抗青霉素基因是在接触青霉素后产生的真核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有关,它是由大、小两个亚基组装而成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的场所,也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中心酶的合成一定需要核糖体,但不一定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酶只能作为化学反应的催化剂,不能作为底物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分解或转移叶绿体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中,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中色素越少越利于色素分离。个体衰老的过程也是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但细胞衰老个体不一定衰老细胞凋亡对生物体正常发育及稳态的维持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细胞分化、衰老和凋亡过程中都有新蛋白质的合成正常细胞发生突变形成癌细胞,癌细胞也可以突变形成正常细胞随着细胞的生长,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比值会有所减小胚胎发育过程中既有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也有细胞的凋亡衰老的细胞内线粒体数量增多,细胞一旦发生衰老,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即停止
本文标题:必修二判断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920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