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新理念复习(第三章)
1第三章劳动力市场与就业服务一、劳动力市场的概念与功能概念狭义——是指劳动力供求双方实现匹配的具体场所(职业介绍所)广义——是指在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作用下,通过劳动力供求双方自愿进行劳动力使用权的转让和购买活动,实现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机制2、劳动力市场特征机制的体现:(1)寻求利益最大化(2)自由流动(3)劳动力市场价格变化3、劳动力市场功能●基本功能——通过劳动力使用权的转让与购买,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市场最为一种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方式,起关键作用的是工资的比价,即不同用途之间的劳动比价,调节着劳动力在多种岗位之间的配置。●关键作用:工资比价●劳动力供给者原则:(1)在竞争的市场上等量劳动,相同工资(2)寻求工资或总福利最高的行业和单位(3)工资大于产值●劳动力需求者(雇主):少出钱购买劳动力,取得大产值●阻碍市场劳动力流动因素(1)传统经济体制的消极影响(2)垄断因素或超经济的强制力的存在(3)供求与价值信号缺乏(4)政府对劳动力供给需求一方的不当过渡保护二、我国劳动力市场机制的基本状况21、劳动力市场四阶段第一1957年前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第二1958-1978年计划经济第三1979-1992年市场经济第四1992年以后市场发展2、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1)劳动力市场主体地位正在确立,但尚不成熟(2)劳动力市场机制已在运行,但仍存在分割和扭曲(3)劳动力市场规则秩序虽已建立,但仍存在空白和难点(4)就业服务的作用存在局限性3、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1)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的目标理想目标:竞争公平、运行有序、调控有力、服务完善、城乡一体(2)建立和完善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形成标志:①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市场主体地位的确立②劳动力市场机制灵活,功能完善③政府促进就业、扶持困难群体就业的政策和服务体系形成,建立起对中弱群体的托底机制。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2、强化企业和劳动者的主体地位3、理顺工资分配关系4、建立所有从业人员统一社会保险制度5、引导就业观念转变、加快劳动社会法制建设等工作3三、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的基本形势——就业形势1、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形势概况(1)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劳动者素质有所提高90-03年就业人数6.5亿扩大7.4亿特点;就业队伍大多数是农村人口4.88亿(65.6%)性别比例结构变化——妇女就业(46.6%)高级人才缺乏(3.5%)(2)就业结构进一步改善●产业三产增加:18.5%29.3%二产稳定:21.6%一产减少:60.149.1%●城镇就业:农村转向城镇就业速度明显加快●经济成分就业:国企减少,多种经济明显增加(3)失业率得到有效控制2、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主要矛盾●主要问题:(1)供大于求(2)素质不高(3)结构不合理(4)特殊群体就业难(5)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大3、今后我国促进就业的主要措施1、继续保持经济较快增长,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放在突出位置2、经济结构调整和就业结构协调推进,扩大就业容量3、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就业44、建立以劳动者自主就业为主导、以市场调节为基础、以政府促进就业为动力的就业机制5、提高教育水平,使人力资源建设水平与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四、就业服务概述1、就业服务简介●概念——就业服务是指就业中介组织为满足劳动者求职和用人单位招工的需求而提供的各类服务●分类:1、私营机构提供就业服务2、政府提供公共就业服务●就业服务发展历程(世界)19世纪末职业中介解决工业化国家用工需求1919年以后公共职业中介机构垄断,禁止私营二战后许多国家发展公共就业服务20世纪70年代公共服务成为政府就业政策和管理手段20世纪90年代放弃垄断,承认私营●国际公共就业服务特征(1)国家建立,资金有保障(2)全国范围,形成网络(3)专门人才(政府公务人员)(4)免费服务●公共就业服务目标弥补劳动力市场的缺陷塑造公平、有效的市场促进劳动力市场流动、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5●劳动力市场的缺陷:①市场信息不透明②技能不匹配③工资刚性④招工歧视⑤劳动力需求总量不足⑥长期失业⑦对劳动力流动的限制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优势(与私营机构):①提高劳动力市场信息透明度②确保劳动力市场各类弱势群体得到帮助③保持就业服务工作的连续性④避免没有求职经验的弱势群体受到私营中介机构的欺骗⑤减少失业保险金发放中的道德风险公共就业服务的主要职责包括:①收集劳动力市场信息,包括供求双方信息②进行求职和招工登记③开展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④参与失业保险金的管理与发放⑤促进劳动力在行业间、地区间流动。⑥参与就业政策的制定⑦对下列问题进行持续定期研究:失业原因,残疾人和青少年等特殊就业群体的就业安置,就业调整,职业及职务分析等。62、我国就业服务的发展阶段年代背景组织与职业任务第一初创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建立劳动服务公司第二形成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体制确立职业介绍机构:职业介绍、就业训练、失业保险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生产自救第三完善20世纪90年代后期企业改革再就业中心:职业指导、免费培训现在大发展近几年劳动市场发展就业市场机制3、就业服务的作用——四大作用(1)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和发展(2)促进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的相互选择(3)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4)帮助困难群体就业4、职业介绍机构——是就业服务机构的重要组织形式●分类①公共职业介绍机构②其他部门、行业、社会、团体职业介绍机构③民营职业机构●职业介绍机构开办必备条件①明确业务范围、机构章程、管理制度②固定场所、办公设施③一定数量开办资金④具备资格专职工作人员75、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工作机构平台——称为“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五、我国公共就业服务的主要内容1、公共就业服务的概念——是指政府出资,向劳动者提供的公益性就业服务,包括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培训、社区就业岗位开发服务和其他服务内容。同时,公共就业服务还包括向用人单位提供基本的招聘服务。2、公共就业服务对象:供求双方3、公共就业服务内容重点:1、劳动保障部门设立2、免费服务3、面向两个主体(劳动者和用人单位)4、服务项目:①政策与法规咨询②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培训(免费或部分免费)③特困援助④发布岗位信息、供求信息、工资指导信息等⑤办理失业登记、就业登记⑥录用、终止和解除劳动关系备案等特殊服务对象指残疾人、低保人员、推出的现役军人和随军家属以及其他就业困难人员。4、职业介绍服务——8项(1)求职登记(2)岗位信息咨询(3)提供用人信息(4)职业指导(5)推荐培训(6)就业服务(7)劳动协助(8)市场预测85、职业指导服务①政策咨询和报务②提供就业择业咨询和报务③为特困群体咨询和报务④为高级人才咨询和报务⑤为用人单位咨询和报务⑥为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咨询和报务6、职业培训服务(1)再就业培训●概念——是指对有过工作经历的职工失业或下岗后,对其进行的从事新职业所必需的职业指导、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的培训。●再就业培训的关键环节①摸底搞好摸底调查,制定再就业培训计划②发动发动社会,确立再就业培训定点机构③多样化立足市场需求,组织灵活多样的技能培训④个性化针对下岗失业人员特点,开展个性化职业指导⑤创业加强职业能力培训,培养一批小老板⑥订单式建立职业需求预测、失业登记、职业培训、职业介绍、职业指导“一条龙”服务机构(2)创业培训●概念——是对具有创业愿望和相应条件的人员所进行的开办小企业或自谋职业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训。●创业培训的四种主要形式①SYB培训模式——互动的培训模式形式与方法:小班制教学师生互动————最大特征知识培训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自由讨论9②三段式培训模式——开业指导三段:理论学习咨询辅导后续扶持③远程创业培训模式——网络培训④自创模式:创业入门、创业实训、创业提高共性:创业培训、开业指导、小额贷款有机结合7、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对象:社会学校●援助措施就业托底机制政府出资买岗位公益性就业岗位——是指通过政府出资扶持,社会筹集资金,以安置城镇下岗失业人员中就业特困人员为主、其他社会劳动者为辅的就业岗位,是为扶持就业特困人员实现就业而建立一种就业托底机制。六、实现就业服务体系新三化1、“新三化”概述“三化”背景领导人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中发[1998]10号江泽民劳发[1999]1号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2003年8月胡锦涛全国再就业座谈会●“新三化”核心理念和基本要求——以人为本的就业服务●以人为本就业服务概念——是以服务对象为中心,把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作为就业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0就业服务——人本服务的主要体现人本服务①主动服务②个性服务③贴心服务④诚信服务⑤高效服务2、就业服务制度化——(长效机制)●制度化概念——就是要将强化就业服务纳入各级政府职责,建立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包括:①失业登记,免费服务②就业援助③统筹管理④购买服务和培训3、就业服务专业化——解决服务水平●专业化概念——就是围绕服务对象的各种需求,加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特别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提高服务水平:①功能多元化②服务人性化③队伍专业化④手段信息化4、就业服务社会化——见到开放的劳动力市场●社会化概念——就是面向社会服务、动员社会资源、接受社会监督,推动就业服务工作在全社会的普及、提高,建设统一、开放、公平、诚信的劳动力市场。
本文标题:新理念复习(第三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929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