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思考题与习题3—1试述变隙式电感传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输出特性。差动变隙式传感器有哪些优点?3—2为什么螺管式电感传感器比变隙式电感传感器有更大的位移范围?3—3如何提高螺管式电感传感器的线性度和灵敏度?3—4电感式传感器和差动变压器传感器的零点残余误差是怎样产生的?如何消除?3—5差动螺管式电感传感器与差动变压器传感器有哪些主要区别?3—6电感式传感器和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测量电路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变压器式电桥和带相敏检波的交流电桥,谁能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为什么?3—7电感传感器测量的基本量是什么?请说明差动变压器加速度传感器和电感式压力传感器的基本原理?3—8差动变压器传感器的激励电压与频率应如何选择?3—9什么叫电涡流效应?什么叫线圈一导体系统?3—10概述高频反射式电涡流传感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并说明为什么电涡流传感器也属于电感式传感器?3—11使用电涡流传感器测量位移或振幅时,对被测物体要考虑哪些因素?为什么?3—12电涡流的形成范围包括哪些内容?它们的主要特点是什么?3—13被测物体对电涡流传感器的灵敏度有何影响?3—14简述电涡流传感器三种测量电路(恒频调幅式、变频调幅式和调频式)的工作原理。3—15某差动螺管式电感传感器(参见图3-15)的结构参数为单个线圈匝数W=800匝,l=10mm,lc=6mm,r=5mm,rc=1mm,设实际应用中铁芯的相对磁导率µr=3000,试求:(1)在平衡状态下单个线圈的电感量L0=?及其电感灵敏度足KL=?(2)若将其接人变压器电桥,电源频率为1000Hz,电压E=1.8V,设电感线圈有效电阻可忽略,求该传感器灵敏度K。(3)若要控制理论线性度在1%以内,最大量程为多少?图3-15差动螺管式电感传感器习题图3-163—16有一只差动电感位移传感器,已知电源电Usr=4V,f=400Hz,传感器线圈铜电阻与电感量分别为R=40Ω,L=30mH,用两只匹配电阻设计成四臂等阻抗电桥,如习题3—16图所示,试求:(1)匹配电阻R3和R4的值;(2)当△Z=10时,分别接成单臂和差动电桥后的输出电压值;(3)用相量图表明输出电压scU与输入电压srU之间的相位差。3—17如图3—17所示气隙型电感传感器,衔铁截面积S=4×4mm2,气隙总长度δ=0.8mm,衔铁最大位移△δ=±0.08mm,激励线圈匝数W=2500匝,导线直径d=0.06mm,电阻率ρ=1.75×10-6Ω.cm,当激励电源频率f=4000Hz时,忽略漏磁及铁损,求:(1)线圈电感值;(2)电感的最大变化量;(3)线圈的直流电阻值;(4)线圈的品质因数;(5)当线圈存在200pF分布电容与之并联后其等效电感值。图3-17气隙型电感式传感器(变隙式)3—18如图3—15所示差动螺管式电感传感器,其结构参数如下:l=160mm,r=4mm,rc=2.5mm,lc=96mm,导线直径d=0.25mm,电阻率ρ=1.75×10-6Ω·cm,线圈匝数W1=W2=3000匝,铁芯相对磁导率µr=30,激励电源频率f=3000Hz。要求:(1)画出螺管内轴向磁场强度H~x分布图,根据曲线估计当△H0.2(IN/l)时,铁芯移动工作范围有多大?(2)估算单个线圈的电感值L=?直流电阻R=?品质因数Q=?(3)当铁芯移动±5mm时,线圈的电感的变化量△L=?(4)当采用交流电桥检测时,其桥路电源电压有效值E=6V,要求设计电路具有最大输出电压值,画出相应桥路原理图,并求输出电压值。3—19某线性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用频率为1kHz,峰一峰值为6V的电源激励,设衔铁的运动为100Hz的正弦运动,其位移幅值为±2mm,已知传感器的灵敏度为2V/mm,试画出激励电压、输入位移和输出电压的波形。
本文标题:思考题与习题第3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946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