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新课改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新课程教学理念为指导,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为核心,以新课程教学实践研究探索为重点,从加强管理、深入研究、全面实践三个层面,促进新《课程标准》的贯彻落实,强化新课程教学行为探索研究,推动新课改实践的不断深化,确保新课改工作的健康发展。二、工作策略(一)加强管理,规范运作。1、机构管理。1建立以校长任组长的学校新课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策略,强化行政职能,负责实施运作的决策管理。2以新课改工作实践为龙头,健全校本研训管理机构,形成新课改工作管理的系统工程。3以副校长牵头,建立显性课程、隐性课程两个教改实践研究小组,加强工作指导,负责实施运作的常务管理。4教务处负责显性课程教学实践的管理,学生处负责隐性课程育人功能的实践管理;课程实践管理由教务处统筹协调。5发挥学科组教学研究的工作职能,按要求认真组织新课改各项教研活动,实行重点课题率先突破、其它课题积极跟进的工作策略。6新课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邹毅成员:董德武何丰泉7显性课程教改实践研究组组长:何丰泉副组长:孙家增范杰王贵福成员:全体教研组长8隐性课程教改实践研究组组长:董德武副组长:孙本忱李国辉成员:王丹全体班主任2、制度管理。1建立教师岗位培训制度和办法,制定校本培训年度工作计划计划,确立“不经培训不得上岗执教”的原则,实施全员培训。2建立校本教研工作制度,制定学期校本教研实施计划,并且纳入学期教学计划之中,落实教研实践活动的制度管理。3改进和完善教学管理,把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的管理纳入《教学管理常规》之中,拓展常规教学管理的范畴,强化系统管理。4建立教师工作业绩考评机制,制定考评细则,量化考核教师参加教改和教科研工作的表现、业绩,实施考评激励策略。3、实践管理。1力行学科统一的集体教研时间固定制,规范集体教研活动;教务处须加强集体教研活动的督导管理,发挥集体教研时间的功效。2重新设计、印制符合新课程理念要求的教案,通过教案的构思、撰写,规范教师的课程行为,实现新课改督导管理从教学方案源头抓起的课改实践工作思路。3加强课例研究的管理力度,实施“课例研究五环节互助流程”,进一步规范课例研究程序,进一步提高课例研究工作质量。“课例研究”五环节互助流程流程第一环节第二环节第三环节第四环节第五环节拟定方案试讲验证修正方案教学实践综合评价内容执教说课同伴补充课堂试讲同伴观摩执教反思同伴互助执教实践集体观摩多方评价达成共识4根据新课改的需求,改变过去“重教轻学”评价观,重新设计课堂教学评价表;既看“教学设计”,又看“课程效果”,既看“常规教学”,又看“教研课题”,突出“教”与“学”两个层面的教学实践评价。以课程评价标准的设定,促进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的转变。5设计校本教研活动架构,丰富活动形式,拓展活动层面,明确活动要求,落实活动管理,加强活动实践,实现校本教研活动体系的完整建构,积极推进新课改工作进程。丹东十七中课堂教学评价表执教人年级、学科时间课题课型教研指向评价类别评价标准分值赋分合计教学设计20分学习目标知识技能定向的明确性4分过程方法构思的科学性4分人文教育情感的相融性4分教材处理重点难点设置的客观性4分内容密度安排的合理性4分教学实践60分学生行为30分学习活动的参与度5分课程探究的自主度5分交流合作的实效度5分综合技能的发展度5分思维互动的呈现度5分兴趣与习惯的形成度5分教师行为30分知识掌握的准确度5分突出重点的充分度5分突破难点的顺畅度5分资源与手段的整合度5分导学流程的调控度5分教学行为的规范度5分课程效果20分学习质量10分认知建构的可信度4分能力与思维的提高度3分人文教育的感悟度3分教研探索10分教学方式的创新度3分学习方式的变革度3分教研课题的完成度4分评委总分(二)深入研究,确保质量。1、研究课程标准。确立“课程标准是课程实践的根本”的教学观念,掌握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研究“三维目标”的建构,强调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的教学实践;从转变教育思想、教学理念的根基和本源上,为新课改的健康发展和不断深化导航。2、研究课程文本。建立“课程文本是教学实践的范例”的教学理念,着力研究《课程标准》与课程文本的内在联系;根据《课程标准》要求、课程文本和教学实践需求,积极开发教学资源;落实“以课程文本为范例、以教学活动为载体”,力行“三维化”教学实践的新课改工作任务。3、研究课程行为。建立“课程行为是教学关键”的教学认知,摈弃陈旧落后的教学思维和课程实践行为,围绕学习方式变革的中心议题,深入研究以下重点课题:1课程认知与教学设计──因学设教理念2设疑定向与创建情境──导学助学理念3自我认知与体验发现──主体回归理念4自主发现与合作互动──学习过程理念5有效教学与减负实践──课程质量理念6课程内容与课程空间──资源与实践理念7全员提高与个性发展──潜能差异理念8教学质量与学习习惯──终身学习理念9过程评价与成果评价──激励成长理念10人文教育与情感内化──和谐发展理念(三)全面实践,不断提高。1、课程理念实践。在课改实践中,突出强调新课程理念对课改实践的指导意义,强化课程理念的实践应用,使之具体化、行为化、相融化,促进科学理论与课改实践的紧密结合。2、学习方式实践。在课改实践中,紧紧抓住“学习方式变革”这一中心议题,深入研究课改实践十一项重点课题,形成中心明确、重点突出、积极参与、互助合作、典型引领、群体提高的课改研究、实践工作新局面。3、教学模式实践。在课改实践中,强调课程呈现方式的教学研究,强化新授课、训练课、综合课、实践活动课的呈现方式研究,突出不同课型的课型目标、课型结构、课型方式、课型特点的实践研究,逐步建构科学的、可行的、富有生命力的教学模式。4、评价机制实践。在课改实践中,积极开展评价方式的改革实验,立足于学生能力、思维的培养历练,激励课程参与,关注行为进步,重视个性发展,提高综合素质,实施评价促课程行为规范、评价促和谐发展进步的工作策略,全面、全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完成新课改工作的战略任务。三、实施办法(一)培训学习,提升认知。1、科学规划。制定《校本培训实施方案》,健全机制,加强领导,确定专题,认真实施。2、加强管理。根据新课改工作进程,制定校本培训年度实施计划,合理安排分组自学、专题讲座和研训并举等培训活动;积极参加上级行政和研训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活动,接受专业引领。落实教师培训的专项管理,力行“统计学时、量化学分、计入档案”工作举措。3、讲求实效。通过各级各类的培训活动,着力提升教师的通识理论和专业实践水平,增强执教新课程的认知能力、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学校定期组织“教师专业化水平验收”测试,评估师资态势,采取措施,开展针对性培训。(二)课题牵动,重点突破。1、系统建设。落实“科研、教研先行保障”理论,确立“科研、教研立足于新课改、为新课改实践服务”的工作原则,加强科研、教研工作组织管理,强调科研、教研课题立项规划管理,实施课题牵动策略,优化推进新课改工程的系统建设,突出新课改实践的科学性。2、课题规划。实现校本教研《新课程“三维目标”实践体系研究》和《学科教学方式实践研究》两个重点课题的立项规划工作,采取“并题并轨”策略,把课题研究和课改实践融为一体;及时申报市级教育科研课题,提升课题层次,确保新课改实践运行的工作质量。3、加强管理。实行学校规划、总课题组指导、学科实践操作的课题三级管理制度,例行阶段性课题总结汇报机制,强化课题过程的督导管理,监察课题运作质量,实施“重点突破、群体跟进”策略。(三)聚焦课堂,引领提高。1、突出课例研究。以新课程教学实践为主题、以每学期推出的20节“新授课、训练课、综合课、实践活动课”等“课例研究”观摩课为载体、以“一课多上、一课同上”为主要形式,突出“个人探究、同伴互助”教学个案研究过程,重在论证课堂教学构思的科学性和课堂教学实践的可行性,旨在优化教学行为,提高教学实践质量。2、规范反思评议。在课例研究公开课观摩后,及时组织以学科组为单位、以深化“课例研究”为主题的教学反思评议活动。执教人先用5-10分钟自述教学构思和教学实践反思,听课人直言教学得失和听课感悟;教研组长主持活动,做总结;教务主任全程参与,认真填写《教管纪要》。3、强化示范引领。根据课改实践的需要,每学期推出6-8节随机录像的“教学诊断课”和精心打造的“教学示范课”,组织全校性“聚焦课堂、感悟课堂、优化课堂”教研活动;借此集中分析教学得失、评价教研态势、深化课改研究、促进课改实践,推动新课改进程的加速运行。4、整理课程感悟。教师根据课例观摩、课后评议和示范课展示点评等活动,结合个人的课改实践,每学期必须撰写不少于一篇的教学反思评议材料,整理课改实践的感悟;积极撰写教学故事、教学设计,通过“教学反思、教学故事、教学设计”的撰写过程,总结课改实践,提升教研品位,构建学术思考。(四)成果辐射,深化实践。1、展示课改成果。适时组织学校教育教学年会,每届年会都全力推出3―5节课改典型示范课,展示阶段性课改实践成果,树立课改样板工程,扩张课改成果的辐射力,形成课改研究的实践共识,促进课改研究实践的不断深化。2、组织理性研讨。积极组织日常的“教师论坛”和年会的论文交流活动,通过“各抒己见、百家争鸣、共同研讨”的群体交流活动,创建理性思考和成果资源共享平台,展示交流研讨课改实践体会感悟,营造课改研究的学术氛围,形成课改实践信息的集群化,推动新课改的理论与实践研究。3、表奖工作业绩。根据学校实际需求,力争每年召开一次全校综合性的教育教学年会;科学设置、认真评选“课改实践优质课奖”、“优秀教育教学教科研论文奖”、“优秀电教课件制作奖”、“优秀自制教具奖”、“教学课型优秀设计奖”、“教育教学优秀个案故事奖”、“课例研究优秀反思评析奖”,集中表奖“校本教研科研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借年会东风,促进新课改工作实践的深入展开。现在,伴随着新教材的全面使用、新课程实践的全面启动,课改工作进入整体提速的新阶段;新课程、新思想、新理念的实践研究成为基础教育面临的必须解决的首要课题,新课改实践的诸多问题必然纷至沓来。应该说,新课改实践的根本问题是教育思想、教学观念的转变,重点问题是新课程的教学实践,而关键问题是教师。提升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和课程适应能力,并在短时间内形成施教能力绝非一蹴而就;实在需要建构一个科学有效的系统工程,且任重而道远。学校制定本方案,旨在通过本方案的努力实践和不断完善改进,全力推动新课改进程,全面深化新课改工作实践,优质高效完成新课改的工作任务。
本文标题:新课改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961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