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创新思路勇于实践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新课改形势下高中管理调研报告清丰县第一高级中学我校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以来,遵循“积极、务实、稳妥”的基本原则、“更新理念、聚焦课堂、科学发展”的实施策略,瞄准“有利于学生成才、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大胆探索,积极实践,新课程改革工作进展顺利,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和阶段性效果。一、采取有力措施,推进课改顺利的实施1、成立机构,确保课改组织得力为了使新课改工作能够得到科学、顺利的实施,学校成立了由校长、年级部、教务处、教研组组成的学校课改领导小组。认真钻研,仔细推敲,确定课改的工作目标和任务,以健全、严密的课改工作制度,保证学校课改工作走上正常、有序的运行轨道。学校结合新课程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推行高站位决策、低重心运行、近距离服务的“走动式”管理方式,把管理的重心下移到学校组织的基层单位年级部、备课组,形成了管理主体多样化、管理过程人本化、人际关系和谐化,管理制度科学化的管理格局和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工作上同力的工作局面。2、建章立制,确保课改运作有序在高中课程改革组织建立之后,学校就出台了相关方案、条例和制度,使课改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有序进行。我们以《河南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河南省普通高中学分认定管理办法》、《河南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导意见》、《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试验样本校建设指导意见》为指导,以“科研开路、课堂落实、走内涵式发展之路”为思路,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以教育、教学、教研、创新为动力;做到了依据课标、科学规划、抓住教材,保证必修课,开好选修课,确保了课改的顺利进行。结合省厅文件精神,并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清丰一高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清丰一高学分认定办法》、《清丰一高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建立了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的学生档案管理体系。3、文化建设,营造课改文化氛围我校坚持以文化建校、思想立校、质量强校为办学思路,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的,结合新课程理念建立了以高尚优秀的精神文化引导人,以科学规范的制度文化约束人,以优美高雅的校园文化陶冶人的文化管理方式,努力使学校文化成为一面旗帜,让它引领师生、奋发前行;使学校文化成为一种氛围,让它熏陶侵染、润物无声;使学校文化成一种引力场,让它凝聚人心、形成合力;使学校文化成为一种宝贵的资源,让它成为学生成长,教师发展的肥沃土壤。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方案为:依据“以人为本、以德治校、特色办学”的整体思路,从传统教育、现代理念、教学改革、行为规范、生活学习、绿化美化、体育卫生等方面对教室科室、餐厅宿舍、操场厕所、墙壁楼体、道路花坛等进行规划,构建“高品位,多层次,全方位”的校园文化育人环境,在弘扬传统文化精神的同时,融会现代教育理念,体现具有时代气息的管理思想;整体把握,分块规划,大胆创新,精心部署,分步到位,最终形成集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于一体的校园文化结构,全方位陶冶师生情操,增强师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和环保意识。4、校本课程,加强学生道德教育五育并重,德育为首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实施道德教育必须从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中和现实生活中寻找教育资源,把传统教育的合理内涵移植到现代教育中来,从学校和学生实际出发,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实现新与旧的接轨,才能有效完成这一任务。我们在教育管理实践中的做法是,一是通过学习《大学》、《中庸》、《道德经》等国学内容,弘扬传统文化,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情感教育;二是通过编写包括传统启蒙读物《弟子规》和《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在校一日常规》等为内容的校本教材,对学生进行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并以学习、查摆、反思、演讲、承诺、监督为手段,使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内化为品质。三是通过“感动中国”评选活动等典型事例和传统文化中的《孝经》、《二十四孝》以及地方名人张清丰的孝行事迹等内容,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把学生事亲以孝、学成念师、投桃报李、饮流怀源的报恩之情内化为美好的品德,外化为积极的报恩行动。通过一系列德育校本资源的开发,使“励志教育”、“和谐教育”、“诚信教育”、“民族精神教育”、“荣辱观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等德育活动有了丰富的内容和切实可行的抓手,从行为到内心,从思想到灵魂,实现了内与外的有机结合,质和形的高度统一,使学生真正成为爱国有志、文明有礼、行为有范、立身有为的现代四有青年。同时,创新学生自主管理机制,打造一流校风。每周的升旗仪式、系列主题班会、校园广播站、心理咨询、值周班、法纪教育、演讲比赛、辩论会、文艺联欢会、书画展、课前一只歌等活动形成了校本德育的主格调,刻骨铭心的新生军训富有特色,对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大有裨益。5、加大投入,提供课改物质保障新课程对学校教育教学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学校不等不靠,冷静思考,在办学资金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开源节流,加大教育投资,改善办学条件,完善了相关的教育教学设施,确保新课改工作的顺利推进。几年来,学校投资1132万元改善办学条件。具体是:①班级配备了闭路电视和多媒体投影仪,投资79.5万元;②配备了校园专用无线和有线广播系统,投资5.6万元;③给每位教师以差额补贴的方式配置了笔记本电脑,投资90.8万元;④建成了一座容纳300名学生的微机室,投资84.5万元;⑤新建了一个面积为15000多㎡的标准塑胶运动场,投资366万元;⑥新建了一座面积2500多㎡实验楼,投资353万元;⑦为实验室配置了实验器材和药品,投资120万元;⑧修建了一个600座的师生阅览室,投资32.6万元。目前学校拥有标准图书馆,藏书近10万册;阅览室;微机室;标准理、化、生实验室;校园局域网;标准运动场;所有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所有任课教师配备手提电脑。同时,增订了上百种有关新课程的书籍,并制定了教师订购专业报刊的奖励政策,有效地改善了学校办学软、硬件环境,为新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必要的教学保障。二、加强校本培训,更新教师教育理念一是加强对教研组的领导与管理,学校领导深入教研组、备课组,研究教学、指导教研。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学习先期课改学校的成功经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二是切实加强师资培训工作,以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式。①通识培训: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合格,不上岗”的原则,以全员培训、整体提高为目标,进行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对象多元化的教师培训。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短期面授与长期跟踪指导相结合,骨干培训与面向全体相结合的办法,引导和组织教师在工作中学习,在研究中教学。同时聘请有关专家和教研员,举办专题讲座,深入课堂、深入师生指导教育教学。促使教师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自觉用新课程理念,逐步转变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行为。②学科培训:为使教师能够整合课程理念与课程实施,学会教学设计,变革教学行为,掌握教学新方式、新技能、新手段,形成新的教育教学能力,我们在全体教师中稳步推进学科培训。采用学校集中培训、教研组分组互助、教师个体自学等方式,培训内容主要有课程标准解读,教材教法研究,新课程设计与应用,知识更新与拓展,校本课程开发,教学诊断与反思,教学行动与研究,教学案例或课例分析等。③骨干培训:校领导多次参加各种课改培训,并带领中层干部分别到个课改教改名校学习考察,开阔视野。特别是借鉴成功经验,学以致用,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实施导学案加教案的“双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切实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三是建立校本教研制度。我们本着“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人反思”的基本思路,着力构建校本教研制度,规范教科研活动,为教师的研究和学习搭建平台,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为此,我校制定了《校本教研工作方案》,对校本教研从组织管理、专业引领、活动安排、奖惩办法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和安排。①、组织教师进行校本教研的常规系列活动,营造严谨、求实、民主、宽松的校本教研氛围,改变教师教研各自为阵、孤立无助的状态,有效开展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活动必须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主讲人”,“有计划、有记录、实研讨、保效果”。每次校本教研活动,相关教师要按时参加并积极发言,与同伴互助,共同进步。②、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有关素质教育、教学改革的论述,掌握教学规律、原则、策略、方法和模式,提高教师素质,搞好课堂教学改革。要求教师认真积极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教研培训学习、讲座等活动,形成进行教学反思的习惯,外出学习的教师应做好学习笔记,回校后在相应范围内及时传达,或者上“移植课”。③、安排好竞赛课、观摩课、公开课、汇报课等,坚持每组每周一次的公开课。学期初各备课组要制定计划,落实到人,保证每周一次,每人一节,一人调课,全组听评。提倡备课组内互相听课,切磋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根据教研组、备课组教师的教研教改状况进行必要的指导与帮助。④、组织教师进行说课、评课活动。评课要注重效果,贵在找出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不求面面俱到做无效重复;不得相互捧场,只说优点;要突出重点,找准缺点,针对问题,分析到位,结合实际,努力改进。组长负责写成评课纪要上交或保存。⑤、组织教师落实教学常规,实现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考核评定及课外活动等基本教学环节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⑥、组织教师实施“七个一”工程:学—每周学习一篇教育教改理论文章;记—写好每堂课教学札记;听—每周至少听一节课;思—每周写一次教学反思,提出一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一条教学建议;讲—每学期主讲一堂高质量的公开课;读—每学期精读一本教育专著;研—每学期写一篇研讨论文。四是落实过程管理,按照《教研组考核方案》,《清丰一高教学常规》等规定和要求,每学期开展评比活动,并给予优秀、达标教研组一定奖励。对校本教研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教师个人,优先派出参加各级专业培训。学校组织的各类校本教研活动均进行考评,考评结果纳入量化考核,与各类评优评先挂钩。对校本教研工作漠不关心、态度消极的教师不得参与各类评优评先。建立组长例会制度,加强对教研组、备课组常规工作的督促与检查;督导组直接深入各教研组,指导校本教研的开展与改进,不断提高校本教研质量;并由教务处组织进行教学科研论文和成果的交流活动,总结推广教学经验,并对优秀教师予以奖励。五是开展专题研究。每学期都有重点的组织开展专题教学研讨与交流活动,切实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同时组织学科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课题申报和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实践之中,使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在研究与实践中成长和提高。六是开展三项工程:即提升师德,实施形象工程;训练师能,实施教研工程;提高质量,实施效益工程。每学年举行以老带新活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并定期举行教师教学基本功、教学改革课大赛,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鼓励青年教师走专业化发展道路。三、聚焦课堂教学,着力践行课堂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需要通过课堂教学完成。而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无论是学生学习方式还是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都无法适应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所以,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探索新的高效教学模式,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关键。我们的做法是: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典型示范,稳步推进。学校先后多次组织中层领导、教师分批外出观摩、考察,广泛深入了解先进学校的课改做法和实际执行效果,结合我校的师资和生源特点,借鉴其它学校的先进经验,全面启动了清丰一高“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活动,强力推行了以“学研展教达”五步教学模式为基本构架的课堂教学改革。改革之初,我们制定了实施方案,召开了全校教改动员会、年级部全体教师会、各年级备课组教师会、各年级学生会议等等,围绕教改,大造声势,宣传发动,安排部署,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定信心,强力推进。之后,全体领导,深入课堂,听课调研,督导教改;各年级部,组织培训,发现典型,引领教改;各个班级,因地制宜,创设氛围,配合教改。其间,我们根据教改
本文标题:新课改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961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