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的探索与研究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的探索与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一)研究背景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时代的进步,同时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作为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重要途径的阅读,是语文教育的重要部分。随着新的教育形势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单单依靠课堂上的一本教科书已经不能满足于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单纯的依赖课堂教学会限制学生的个性,单调的学习方式会扼杀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于是学生的课外阅读作为课堂阅读的延伸和发展,成为阅读能力训练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家长和教师的重视。虽然教学改革在不断的推进,一些家长和老师也开始注重学生的课外阅读,但是在众多农村小学,受到经济条件,思想素质,文化程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课外阅读的开展情况却并不乐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之下,部分家长和老师只注重语文课堂学习,只在乎学生的学习成绩,认为课外阅读占用了孩子的学习时间,不利于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巩固,甚至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2)阅读条件薄弱。由于农村孩子多是留守儿童,监护人大多年迈,知识水平和经济能力有限,不能为孩子提供充足的阅读条件,更不必说提供高素质的指导。这些孩子没有良好的阅读环境,甚至没有适宜的课外书籍,高质量、高品位的阅读成为了天方夜谭。(3)信息技术的负面影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丰富的电子产品,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但是也带来了许多问题。电视,电脑,平板,手机等电子产品以其直观的,多彩的视觉体验,让不少孩子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孩子不愿意、更沉不下心去看单调枯燥的书籍。(4)阅读消费比例低。很多家长认为学生在课堂上,教材中获取的知识已经满足了学习的需求,课外书籍对学生来说是多余,购买课外书籍是一种浪费。因此在家庭消费中,根本不存在阅读消费的意识,课外阅读的投入微乎其微。(5)阅读能力的欠缺。一些家长和教师对课外阅读的重视,不能为孩子提供好的阅读条件,更不能对孩子的课外阅读提供有效的指导,导致学生在课外阅读上困难重重,严重削弱了孩子对课外阅读的兴趣。《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孩子独立阅读的能力,充分开发和利用课内外教学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如何有效地开展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育中一个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二)研究意义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之下,如何有效的开展语文课外阅读活动,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是我们课题研究的方向和目的。积极倡导开展课外阅读,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意义:1、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全面而有个性的终身发展的人。在倡导“终身学习”的今天,每个人都必须不断地更新知识,才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因此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从阅读中获取丰富的知识,获得独立思考的能力,获得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是大势所趋。2、培养学生健康的身心。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让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只有学生的身心健康,才能促进我们社会的健康发展。3、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可以从阅读中得到。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能够学习到课堂之外更多的知识,如了解了伟人的生平可以学习他们的大格局、大思想;涉猎其他的杂科学谈可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为将来自己学更多知识和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博览群书的人,总是比孤陋寡闻的人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4、学校人文教育的需要。学校不仅仅是教书的地方,更是一个育人的摇篮。教师不是机器,学生不是产品。教育不是一味的对学生进行“流水线”式的课堂知识的灌输,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和培养。而课外阅读不仅能让学生自主学习丰富的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人文化的校园不仅需要人文化的校园环境,更需要知识丰富、思想修养高、文化底蕴深厚的学生。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及方法(一)研究内容1、探索小学生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法及策略。2、创建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规范、科学、有效的活动模式。(二)研究目标1、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着手,让学生自主阅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2、通过研究使教师形成正确的阅读教学观,形成阅读实践课程体系。(三)研究思路1、大语文的运行系统由课堂教学、课外阅读、生活体验与感悟三个子系统构成。课外阅读是大语文观下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改“大语文”,明确提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要“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有较丰富的积累”,且必须贯穿小学的全过程,不仅对各年级段课外读物提出了相应的具体建议,而且对课外阅读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有较丰富的积累”不仅是指语言的丰富,还包括精神世界的丰富。因此,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必须做到质和量相统一:既要让他们完成量的规定,更要让他们在阅读中真正受益,努力使每一次阅读都成为丰富语言和精神的有效阅读。2、研究方法(1)、以行动研究法为主,把我校中高年级学生作为重点研究对象,观察记录学生的阅读情况。(2)、本课题综合采用比较分析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文献资料法。既注重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比较分析,得出结论;从外到内,全面深入的研究小学生课外阅读内容情况。在整个课题研究中,教师将查阅大量资料,结合实践撰写经验总结。三、课题研究的步骤及人员分工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一年,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来具体实施:1、课题前期工作:2018年4月—2018年5月。(1)成立课题组,针对现有的小学生课外阅读现象,讨论、研讨如何对现行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进行改革,使之适应新课程标准及素质教育的要求,根据实际情况,明确研究方向,确立研究课题。(2)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方面的材料,对研究内容有清楚的认识,制订出研究方案。(3)组织对师生的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全面调查学生课外阅读量和阅读水平进行分析整理。(4)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讨论并制定实施方案。2、课题启动阶段:2018年5月—2018年6月对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进行理论培训,制订具体的研究计划,举行开题鉴定。3、课题实施阶段:2018年6月—2019年3月(1)根据方案开展课外阅读指导的实践研究,定期组织案例分析与交流,做好研究过程中的资料整理与积累。(2)分阶段开展课外阅读指导的研讨和学生语文实践活动,推进课题研究,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反馈、分析,记录,确保课题实施的有效性。(3)回顾、反思,对实验操作及时调控,定期请专家指导课题研讨,寻求问题解决的办法,完成阶段研究报告,进行阶段成果评估。4、课题的总结阶段:2019年3月—2019年4月(1)归类、收集、整理实验过程中的各种资料与统计分析。(2)全面总结研究经验,整理汇总材料,得出研究结论并展示研究成果。(3)组织专家鉴定,在一定范围内推广成功的经验和方法。四、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一)营造阅读氛围,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有阅读的动力。因此,学校首先应该创设安静和谐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引起学生自主阅读的欲望,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另外教师和学校应该经常开展读书活动,比如学校举行经典诵读比赛,朗读比赛,班级内举行故事会、猜谜语、词语接龙等有趣的活动,让阅读不再枯燥。只有让学生有了阅读兴趣,学生才会愿意主动的去阅读。只有让学生从阅读活动中获得自己想知道的一切知识,才是最科学有效的。(二)结合教材,延伸阅读。小学语文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思维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因此语文课程不单单是“语文书”一本教材就可以完全涵盖的,课外阅读的背景是广阔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对课外阅读内容的选取,可以结合教材中的课文延伸到课外阅读中,比如说: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主题是“走进毛泽东”,通过学习,让我们感受到了毛泽东主席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学完本单元,学生对毛主席的兴趣浓厚,正好可以推荐学生去阅读介绍毛主席的相关书籍或观看影视资料,了解他的一生,受到感染和启迪;又或者一年级的课本教材中有很多的儿歌,朗朗上口,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外收集一些”儿歌”,在班里开一个“儿歌大会”,通过活动,孩子们既体会到了读儿歌的快乐,又获得了课外阅读动力;学习《草船借箭》一文时,扩展阅读《三国演义》,会让其中的人物形象更丰满,学生的了解更全面,更透彻;学习了课文《买火柴的小女孩》之后,再让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可以使学生走进童话世界,和大作家进行心灵的对话......(三)让学生自主阅读。新课改要求:“教师要发挥创造性,针对教材的实际和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这就说明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起到引导的作用,学生才是阅读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把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把判断的权力让给学生,把表达的自由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的去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大胆表达自己的疑问与想法,促进学生主动探索和深入发现,推动阅读不断向纵深发展。阅读过程是一个不断形成问题意识的过程,学生一旦读入情境,会全力调动自己原有的认知经验参与当前的阅读活动,去解决自己能读懂的内容,提出自己无法读懂的问题。老师要充分把握时机,尊重学生,给他们提供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有问能够提,促进学生由理解性阅读向创造性阅读发展。(四)增加阅读量,广大阅读面《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一二年级背诵优秀诗文50段(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三四年级背诵优秀诗文50段(篇),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五六年级背诵优秀诗文60段(篇),利用图书室、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为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上级领导给各个年级下发了每学期相应的必读书目和选修书目,同时为全方位的让学生的阅读有效运行,还结合网络让学生下载了阅读软件《考拉阅读》,满足学生在家的课外阅读,同时学校减少了学科教学的时间,安排了阅读课,并号召学生利用课间时间借阅图书,让学生利用图书室、班级图书角等多种途径让学生在学校能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五)指导科学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阅读书籍,并根据阅读的不同读物,指导学生灵活掌握不同的阅读方法。1、精读。对名篇名著和文质兼美的书籍可以让学生细心精读。教师在阅读中指导学生抓住题眼,明确主线,通过重点词句进行探究性的分析研读,反复琢磨推敲,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联系生活实际和想象,用心灵去感受,仔细品味作品的思想内涵,领悟文章的“味道”。2、速读。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可采取浏览、跳读等形式,即“随便翻翻”,通过看标题、目录、内容提要、前言等,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舍去无关紧要的部分,省略逐字逐句,乃至逐章逐篇的阅读过程。3、不动笔墨不读书。根据阅读的需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在有疑问的地方勾一勾,圈一圈,画一画,边读边思考;在有感同身受的地方写下自己的见解或由此引发的联想,也可以批注自己对词句段落的品评与体会;鼓励学生把文章中的名言警句、精彩片段、佳句妙语等进行摘抄积累......五、课题研究的结果或成果(1)培养了学生对图书阅读的兴趣,学生愿意去读书,并能根据自身的喜好、需要,合理安排课外时间利用班级图书角或学校图书室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自觉地参与到课外阅读活动之中,主动从阅读中去发现新大陆、去探索新知识、去获取新能力。(2)学生灵活掌握阅读方法。经过教师长时间的指导阅读,学生间的交流,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课外阅读的不同方法,懂得读书要有取舍,读其精华,去其糟粕,读后可以写一写自己的感受,或记录好词好句,让学生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方法汲取到阅读中的营养,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在课外
本文标题: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的探索与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979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