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唯物主义历史观or唯心主义历史观?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其它一切社会历史基本问题的基础。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什么是唯心史观?I.从观念出发来理解社会历史的本质、动力。II.否认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否认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马克思之前的唯心史观:黑格尔:绝对精神(客观唯心主义)鲍威尔:自我意识(主观唯心主义)费尔巴哈:感性存在(半截子“唯物主义)仅仅停留于解释世界,而不能现实地改造世界。why?因为他们或通过思维中的逻辑演绎的方式来扬弃现实中的矛盾【黑格尔】,或通过价值悬设与伦理呼唤(应该)反打现实(是)【费尔巴哈】,却并不能对于现实的社会历史有丝毫的触动与变革。总而言之,他们停留于认识论的框架中,对于社会历史的理解方式总是抽象的,而只有从实践的范式出发,才能以具体的、历史的方法来理解社会历史关系的基本内涵,才能在客观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实现人的价值与自由。马克思,1859年序言: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其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为什么?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表述的“原初历史关系的四个因素”“我们谈的是一些没有任何前提的德国人,因此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人们从几千年前直到今天单是为了维持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从事的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第二个历史活动:“再生产”“第二个事实是,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第三个历史活动:“繁殖”“一开始就进入历史发展过程的第三种关系是: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繁殖。”“这样,生命的生产,无论是通过劳动而生产自己的生命,还是通过生育而生产他人的生命,就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含义在这里是指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不管这种共同活动是在什么条件下、用什么方式和为了什么目的而进行的。由此可见,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由此可见,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因而,始终必须把“人类的历史”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探讨。……由此可见,人们之间一开始就有一种物质的联系。这种联系是由需要和生产方式决定的,它和人本身有同样长久的历史;这种联系不断采取新的形式,因而就表现为‘历史’,它不需要用任何政治的或宗教的呓语特意把人们维系在一起。”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力)实践生产人与人的关系(生产关系)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包括: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态(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只有现在,在我们已经考察了原初的历史的关系的四个因素、四个方面之后,我们才发现:人还具有“意识”。但是这种意识并非一开始就是“纯粹的”意识。“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物质在这里表现为振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简言之,即语言。语言和意识具有同样长久的历史;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为我自身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语言也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真正成为分工。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现实地想象:它是和现存实践的意识不同的某种东西;它不用想象某种现实的东西就能现实地想象某种东西。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摆脱世界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等。但是,如果这种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等同现存的关系发生矛盾,那么,这仅仅是因为现存的社会关系同现存的生产力发生了矛盾。”为了反对唯心史观“观念成为现实的根据”的特点。而这恰恰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最大的特点。在资本主义的法律中,自由平等是立法的根据,但却并不追问这一观念的现实基础。在资本主义的哲学中,“利己者”成为一切理论的出发点。而这一原子式的孤立的个人恰恰是抽象的,因为任何人都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可见,从观念出发来理解社会现实只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资本主义制度就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强化人们对于现实社会的主体认同,消解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而只有从现实的物质生产出发,才能打破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虚幻性,理解现实历史的本质进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也具有相对独立性I.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完全同步II.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并各具历史关系。III.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唯物史观对历史观基本问题的科学回答,宣告了唯心史观的彻底破产。依据这一原理,马克思主义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并把它当做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进而将一切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将社会历史形态的发展看作具有必然性的历史过程,解释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什么是生产力?过去的理解:I.将生产力作为一种实体:比如科技II.这个实体的功能即带来物质财富:生产力是一个筐,什么都能往里面装。一切东西都可以动员为生产力。马克思的解释:生产力是一种关系、过程的概念,表征人与对象的关系的概念。(非自然的)如何理解?I.生产力表现为一种力的活动,即为生活而占有自然物质的过程。人们通过这一过程而获得生活资料。它作用于自然,并且改造自然。II.生产力首先表现为自然力,它是自然赋予人们的,由人类掌握。III.人类的主体的需要、目标和内容也包含在内,人们支配、运用、控制生产力。总之:生产力并非一种实体,而是一种关系,是一种过程中的关系。生产力本质上是社会和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的过程。是人类能够摆脱自然必然性之可能的必要条件。实体性要素:生产资料、生产工具等非实体性要素:管理(分工过程、协作过程)马克思:在现实条件之下,生产力总是以生产方式的形式表现出来的。Why?人们用以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方式,首先取决于他们已有的和需要再生产的生活资料本身的特性。这种生产方式不应当只是从它是个人肉体的存在的再生产这方面加以考察。更确切地说,它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解释:人们不仅生产用于延续他们生命的生活资料,而且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这种生产第一次是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开始的。而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彼此间的交往为前提的。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年广义:包含生产、交换、消费、分配四个环节在内的统一体本身。狭义:直接的生产过程中的关系。狭义生产关系的三方面规定:a)人对生产要素的关系:所有制\产权问题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制)是生产关系的核心和基础问题a)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相互作用b)产品的分配关系私有制有何优势?又有何内在缺陷?优势:极大地激发各种推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因素缺陷:1、以剥削为基础的生产,违背公平正义(价值)2、社会化大生产的趋势受到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的桎梏,必然会使其解体。(历史)公有制有何优势?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1.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2.生产力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1.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要求时,它推动生产力发展2.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要求时,它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基础:社会在一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如何理解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是马克思理解特定社会结构时所使用的要素概念。是社会进行全部物质生产的结构,它是全部的社会结构的基础。经济基础与生产方式有何区别?1.经济基础突出社会静态结构(共时性);生产方式突出其历史形成(历时性)2.经济基础往往指示宏观的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可以指示某种简单的、单一的生产组织形式。观念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政治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其中,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中的核心。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国家:1.实质:阶级统治的工具2.性质:国体(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3.组织形式:政体(统治阶级为实施其统治的具体组织形式:民主、专制)4.国体决定政体,但两者关系复杂。两者辩证关系: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2.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矛盾的运动:1.同一性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上层建筑不能适应其经济基础的部分,与经济基础发生矛盾2.不同性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经济基础与新旧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新旧上层建筑之间、新旧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3.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上升时期,其上层建筑一般地能够适应经济基础;而反之,则阻碍。概念: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包括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经济形态是社会形态的基础,特别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决定了社会形态。社会制度是社会形态的同义语。一般规律:依据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社会历史可以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特殊性:这是世界历史的一般规律,然而各个民族的具体状况都有其特殊性。为什么社会形态的更替具有必然性?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客观矛盾运动,从根本上决定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人们的历史选择何以可能?1.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只是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并不能取代人们的历史选择本身。2.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的实现需要依靠人们的历史选择才有可能付诸实践。这是历史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真理性与价值性的历史的统一。思考:如何理解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其具体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之间的关系?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直接动力:阶级斗争其它重要动力:改革、科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1.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历史变迁的根本动力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3.社会基本矛盾往往通过阶级斗争的形式表现出来I.抽象的人(类、唯一者)II.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III.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阶级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消亡阶级与阶层的关系?革命:新的社会制度取代旧的社会制度(质变)改革:社会的自我调整和局部改善(量变)思考:今天的中国,再谈问题与主义之争?科学技术在哪些方面能推动社会进步?科学技术在哪种意义上会带来灾难?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反思:马尔库塞对科技与现代工业的批判:机器逐渐独步成为生产力中的主体因素,而劳动丧失了原来的价值和意义,沦为必然性的、受支配的因素。这改变了马克思对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论断。如何评价这种观点?技术律令:技术是这样的结构,它们运作的条件要求
本文标题: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981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