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道路工程14道路交通管理与控制
1.4道路交通管理与控制交通管理:根据道路的交通情况,运用各种手段、方法和工具,采取某些限制措施,科学地组织、指挥交通。交通控制:运用现代化的信号装置、通讯设施、遥控、遥测及电脑设备等对动态的交通准确地调度,使其安全通畅地运行。1.4.1道路交通管理的基本方法1.4.1.1交通分离方法(1)交通分离方式:空间分离、时间分离、法规分离和物理分离。①空间分离:是使各种不同的交通流在不同的道路平面行驶,消除冲突点。如立交桥、地下通道等②时间分离:是使各种不同的交通流在不同的时间内使用同一道路空间,以消除它们之间的相互干扰。如交叉口的信号灯控制、错时交通、限时的单向交通等③法规分离:是通过道路交通法规对相互干扰、冲突的交通进行分离,例如支路让干道、转弯让直行等④物理分离:是通过某种工程设施对道路上的交通进行分离,有可逾越型和不可逾越型两种。可逾越型指交通标志、标线、猫眼(强化玻璃道钉)、道钉、交通信号灯等;我们说的道钉主要是指公路用的道钉。又叫做突起路标。是一种交通安全设施。组要安装在道路的标线中间或双黄线中间,通过其逆反射性能提醒司机按车道行驶。不可逾越型有分隔带、隔离墩、护栏、铁路道口栏木、立体交叉桥等。铸铝道钉塑料道钉太阳能道钉隧道有源道钉(2)交通流的分离措施①不同类型交通流的分离:自行车与机动车,行人与机动车、非机动车,公共交通与货运交通等的分离②不方向交通流的分离:设置中央分隔带、中央隔离护栏、中心分离线等③道路交叉口交通流的分离:设信号灯进行时间分离,利用交通设施、标线进行交叉口渠化,设置左转车流的候驶区,采用单向交通措施等④动态交通和静态交通的分离:空间分离和时间分离1.4.1.2交通流调整方法时间性交通流调整:包括错开上下班时间、错开各部门休息日、组织夜间施工、货物运输等。空间性交通流调整:包括开辟环路、干道以吸引交通流等。1.4.1.3交通流优先方法交通流优先是对道路上或某车道上的某种交通体给予特殊待遇,使其具有优先使用道路的权利。1.4.1.4交通流速度限制方法交通流速度的限制是通过交通法规规定各类车辆在不同等级道路上的最高行驶车速,运用法规手段予以实现;另外,可根据具体的交通情况、道路条件,利用交通标线、物理设施来实现对某区域、某路段机动车行驶速度的限制。1.4.1.5交通流总量削减方法交通流总量是指交通参与者与其运行时间(或距离)乘积之和。交通流总量不是交通流量。要使交通流总量达到最小,可将交通参与者的数量减少,或者将其出行的旅行时间缩短,或者将其旅行的距离缩短。常采用的措施有社会工程措施、法规措施、经济措施和交通管理措施等。1.4.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1.4.2.1道路交通标志(1)交通标志的定义交通标志就是把交通指示、交通警告、交通禁令和指路等交通管理与控制法规用文字、图形或符号形象化地表示出来,设置于路侧或道路上方的交通管理设施。(2)交通标志的目的使交通参与者获得确切的道路交通情报,从而达到交通的安全、迅速、舒适、低公害与能源节约的目的。高显示性、清晰易见、良好的易读性、广泛的公认性(3)交通标志三要素:颜色、形状和符号。①颜色由实验得知,从远处看清楚颜色的顺序是红、绿、黄、白,容易看清的牌面是黑-黄、绿-白、红-白、蓝-白和黑-白等。②形状视认性与显示性是否良好与标志的形状有重要关系。面积相同时不同形状标志的易识别程度排序为三角形、菱形、正方形、正五边形、圆形等,因此交通标志应优先采用三角形。③符号表示标志的具体含义,应简单、明了,一看就懂,并易为公众理解。因此,应采用直观性强的形象图案,尽可能避免文字叙述。(4)主标志和辅助标志主标志:①警告标志:形状为顶角向上的等边三角形、颜色为黄底黑边黑图案。②禁令标志:形状包括圆形、八角形和顶角向下的等边三角形,颜色除个别标志外,一般为白底红圈红杠黑图案。③指示标志:形状包括圆形、长方形和正方形,颜色为蓝底白图案。④指路标志:形状一般为长方形和正方形,颜色对一般道路而言为蓝底白图案,对高速公路而言为绿底白图案。⑤旅游区标志:形状为长方形或正方形,颜色为棕色底白色字符。⑥道路施工安全标志:包括路栏、锥形交通路标、施工警告灯号、道口标注、施工标志、移动性施工标志等。辅助标志:辅助标志是附设在主标志下,起辅助说明作用的标志,这种标志不能单独设立和使用。按用途不同分为表示时间、车辆种类、区域与距离、警告与禁令理由及组合辅助等五种。其形状为长方形、颜色为白底黑字黑边框。此外,还有可变信息标志,它是一种因交通、道路、气候等状况的变化而改变显示内容的标志。一般可用作速度限制、车道控制、道路状况、交通状况、气象状况及其他内容的显示。主要用于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的信息显示。1.4.2.2道路交通标线(1)道路交通标线的定义是由标画于路面上的各种线条、箭头、文字、立面标记、突起路标和路边线轮廓标等所构成的交通安全设施。(2)道路交通标线的种类按设置方式分为:①纵向标线,沿道路行车方向设置的标线。②横向标线,与道路行车方向成角度设置的标线。③其他标线,字符标记或其他形式标线。按功能分为:①警告标线,促使车辆驾驶人及行人了解道路上的特殊情况,提高警觉,准备防范应变措施的标线。主要有车行道宽度渐变段标线、路面障碍物标线、近铁路平交道路口标线、减速标线、减速车道线、立面标线。②禁止标线,告示道路交通的遵行、禁止、限制等特殊规定,车辆驾驶人及行人需严格遵守的标线。主要有禁止超车线、禁止变换车道线、禁止路边停车线、停止线、停车让行线、减速让行线、非机动车禁驶区标线、导流线、网状线、专用车道线、禁止掉头线。③指示标线,指示车行道、行车方向、路面边缘、人行道等设施的标线。主要有双向两车道路面中心线、车行道分界线、车行道边缘线、左转弯待转区线、人行横道线、距离确认线、高速公路出入口标线、停车位标线、港湾或停靠站标线、收费岛标线、导向箭头、路面文字标记。按形态分为:①线条,标画于路面、缘石或立面上的实线或虚线。②字符标记,标画于路面上的文字、数字及各种图形符号。③突起路标,安装于路面上用于标示车道分界、边缘、分合流、弯道、危险路段、路宽变化、路面障碍物位置的反光或反光体。④路边线轮廓标,安装于道路两侧,用以指示道路的方向,车行道边界轮廓的反光柱(或片)。(3)道路交通标线的标画区分①白色虚线:画于路段中时,用以分隔同向行驶的交通流或作为行车安全距离识别线;画于路口时,用以引导车辆行进。②白色实线:画于路段中时,用以分隔同向行驶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或指示车行道的边缘;设于路口时,可用作导向车道线或停止线。③黄色虚线:画于路段中时,用以分隔对向行驶的交通流;画于路侧或缘石上时,用以禁止车辆长时在路边停放。④黄色实线:画于路段中时,用以分隔对向行驶的交通流,或压线行驶;画于路侧或缘石上时,用以禁止车辆长时或临时在路边停放。⑤双白虚线:画于路口时,作为减速让行线;设于路段中时,作为行车方向随时间改变的可变车道线。⑥双黄实线:画于路段中时,用以分隔对向行驶的交通流,表示严格禁止车辆跨线超车或压线行驶。⑦黄色虚实线:画于路段中时,用以分隔对向行驶的交通流。黄色实线一侧禁止车辆超车、跨越或回转,黄色虚线一侧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准许车辆超车、跨越或回转。(4)道路交通标线的作用(管制和引导交通)①实行分道行驶。②渠化平交路口。③预告行进方向,保障交通安全。④守法和执行依据。1.4.3交叉口的交通管制交叉口的交通管制可分为空间分离(如渠化、立交等)和时间分离(如信号控制法、多路停车法及让路法等)。1.4.3.1平面交叉口的交通管制(1)交通信号灯法:使用红灯、绿灯、黄灯来管制交通。(2)多路停车法:在交叉口所有引道入口的右侧设立停车标志,驾驶员见到这种标志,必须先停车,然后找间隙通过交叉口,此法也称为全向停车法。(3)二路停车法:在次要道路进入交叉口的引道上设立停车标志,次要道路上的来车必须先停车,然后找间隙通过交叉口,此法也称单向停车法。(4)让路标志法:在进入交叉路口的引道上设立让路标志,车辆进入交叉口前必须放慢车速,看清岔路上有无来车,估计能通过时再通过。(5)自行调节法:即采用中央岛,让各路进入车辆按逆时针方向统一连续行驶通过环形交叉。(6)不设管制:对于交通量很小的交叉口,不设管制标志,由驾驶员本着“一慢二看三通过”的原则自行控制。1.4.3.2交通自动控制信号三要素相位:信号机在一个周期内有若干个控制状态,每一种状态即为一相,也就是在一个周期时间内,由一个或几个放行车辆信号组合成一定的放行信号顺序,并按此顺序循环开放信号灯,每一组组合起来的信号称为相。周期:指红绿灯显示一周所需要的时间,也就是红、黄、绿灯所需时间之和,以秒为计算单位。绿信比:是一个信号相位的有效绿灯时间与周期时长之比。1.4.3.3交通信号自动控制的基本类型(1)点控制(孤立的交叉路口控制)①定周期交通信号控制:绿信比和间隔是固定的,适合于各个方向交通量相差不大的交叉路口。②车辆感应控制:没有固定的周期和绿信比,适用于各个方向交通量相差很大且无规律的交叉路口。(2)线控制(主干道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系统)线控制是在某段主干道连续若干个相邻的交叉口,实行互相关联的自动信号控制,也称联动控制、协调控制。其三个控制参数是周期、绿信比和相位差。(3)面控制(区域交通控制系统)面控制是指对一个区域内形成的道路网络交通,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综合的全面控制。1.4.4高速公路的交通管制高速公路的交通管理、控制以及附属交通设施是保证高速公路上的车辆高速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高速公路由于具有投资多、通行能力大和车速高等特点,其管理的好坏对于运输效益有很大的影响。若管理控制设施与此不相适应,则即使按高速道路的标准进行建设,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使交通事故频发,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重大损失。1.4.4.1高速公路的交通管理常发性交通问题的管理偶发性交通问题的管理车辆运行的秩序管理常发性交通问题:它是指一般在市区或市郊高速公路上,由于交通需求过大,超出了道路通行能力而造成的交通拥挤和阻塞问题。管理方式:对车辆需求的管理、对旅行需求的管理、改善道路偶发性交通问题:它是指由随机事件引起的延误和危险,构成另一类的高速公路拥挤和阻塞问题。主要措施:消除和防止事件的起因,对驶向事件地点的交通需求加以管理,并尽可能快地使高速公路恢复正常的服务。因此需要一个包括高速公路系统的监视、偶发事件紧急服务、驾驶员情况系统这样相当广泛的系统。1.4.4.2高速公路的交通控制为了在高速公路上实现安全、高效、舒适、畅通运行,必须对高速公路进出口及对车辆运行速度、路线进行诱导、控制。控制方式包括:主线控制、入口匝道控制、通道控制和公交车辆优先通行控制。(1)高速公路主线控制它是指对高速公路主线上的交通流进行调节、诱导和警告。主线控制主要包括驾驶员情报信息、车速控制、车道关闭、主线调节和可逆车道控制等方式。主线控制可改善交通的均匀和稳定性,缓解交通拥挤现象。(2)入口匝道控制它是指对进入高速公路入口匝道的车辆进行管理、指挥、控制,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高速公路控制方式,包括匝道关闭、定时匝道调节、交通感应式匝道调节、可接受间隙交汇调节以及集中匝道调节等多种形式。另外,还有出口匝道控制,用于出口控制系统。(3)通道控制通道控制可分为限制和分流两种形式。(4)交通车辆优先通行控制
本文标题:道路工程14道路交通管理与控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98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