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济南版初中生物复习提纲
1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奇妙的生物世界第一章认识生命现象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1、什么是生物学?研究生物学的基本方法是什么?已被人们认识的生物大概有多少种?生物科学是研究各种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已被人们认识的生物大概有200多万种。2、生物的特征有哪些?①新陈代谢②生长、发育和繁殖③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④遗传变异⑤应激性⑥除病毒外,生物由细胞构成。3、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什么?病毒。第二节生物的生活环境一、生物圈:1、什么叫做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无机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物圈。2.生物圈的范围是什么?生物圈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层3.生物圈的作用是什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阳光,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稳定的营养供给和一定的生存空间二.栖息地1、什么叫做栖息地?在生物圈内,生物实际居住的场所,2、生物栖息地遭受破坏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不合理利用。三.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1.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空气,水分;2生物因素主要是指:生物和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同种生物之间和不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生物间即有互助又有斗争,不同种生物之间相互制约,彼此依存。四、生物对环境的作用:1、生物不仅能适应一定的环境,而且能改变环境2、蚯蚓能改良土壤,地衣能加速岩石的风化,促进地球土壤层的形成。3、植物的光和作用提高大气中的氧含量,蒸腾作用增加了大气湿度。4、细菌等微生物在生物圈有何作用?分解动植物尸体,促进物质循环。第三节生物学的探究方法1、.生物科学探究的六个环节是什么?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2、生物学探究采用的方法是什么?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第四节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一.显微镜的结构1、识记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及功能22、显微镜各部分的作用:(1)起放大物像的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同样光源下,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细胞数目越少(2)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为遮光器和反光镜,外界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和平面镜(3)可以升降镜筒的结构是什么?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3、生物图的画法及注意事项(1)绘图用削尖铅笔(3H型),根据观察到的物像绘图,力求真实;图绘在报告纸中央偏左上方,大小适当。(2)图中较暗的地方,用铅笔点上细圆点表示,不能涂抹。越暗的地方,细点越多,不能涂阴影表示暗处。(3)标注名称。二、显微镜的使用的步骤1、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什么?2、使用显微镜的原则:先低后高,先粗后细,先降后升3、观察的物像是:倒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4、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第二章观察生物结构▲第一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31、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什么?细胞。2、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分为:擦、滴、取、展、盖、染。注意:①制作洋葱表皮细胞滴清水,制作口腔上皮细胞应滴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形态;②取材前要先漱口,是为了除去食物残渣;3.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右图中细胞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甲图是植物细胞乙图是动物细胞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细胞核⑤液泡⑥细胞质(2)植物细胞各部分有何作用?细胞壁:支持、保护。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细胞质:具有流动型,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液泡:内含细胞液,溶解多种物质。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3)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有何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4)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是什么?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5)液泡中的液体叫做什么?其主要成分是什么?液泡中的液体叫做细胞液,其主要成分是水、无机盐,有的还含有糖、有机酸、色素等第二节细胞的分裂与分化1、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分化的比较:42、细胞的分裂过程怎样?染色体进行复制,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然后细胞质分成两份。3、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有何区别?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4、生物体由小长大的原因是什么?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5、什么叫做组织?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6、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有何区别?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不同的组织7、动物有哪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8、植物有哪四种基本组织?营养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第三节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1、什么叫做器官?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植物有六大器官: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营养器官:根、茎、叶2、什么叫做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哺乳动物有哪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3、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4、植物体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第二单元多彩的生物世界第一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节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1、绿色植物主要类群的特点2、种子植物分为祼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它们的比较如下表:▲第二节植物的蒸腾作用1、大树为什么不会被太阳灼伤?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散热2、什么是蒸腾作用?水分以气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有哪些?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和空气流动速度等。53、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什么?叶。4、叶片的结构主要包括哪些?表皮、叶肉(分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叶脉指出右图中叶片个部分结构的名称:①上表皮②栅栏组织③海绵组织④下表皮⑤保卫细胞⑥气孔⑦叶脉5、叶片个部分的结构特点及作用6、气孔主要分布在哪里?叶片的下表皮,气孔的张开与闭合受什么细胞的控制?保卫细胞7、蒸腾作用有什么意义?(1)可以促进植物吸收水分;(2)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3)也可以有效的散热。8、为什么移栽植物时,要去掉部分枝叶或者在傍晚或阴天移栽?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避免植物因过度失水而死亡▲第三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一、光合作用的产物1、天竺葵的实验:验证绿叶在光照下制造淀粉⑪暗处理的方法是: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为什么要把天竺葵提前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把叶片中的淀粉运走耗尽。⑫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目的:做对照实验。⑬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酒精中隔水加热的目的是什么?。脱色,溶解叶片中叶绿素,便于观察,脱色为什么要隔水加热?防止酒精燃烧。⑭染色:用什么药品染色?碘液染色⑮此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1)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2)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2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将快要熄灭的细木条插进管内,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细木条会复燃,说明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了氧气。二、光合作用的原料1、海尔蒙特实验说明了什么?柳树质量的增加不是来源于土壤。62、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的实验:验证了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合成有机物的原料,探究的变量是二氧化碳,实验结论是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合成有机物的原料。3、光和作用的反应式4、什么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5、光合作用有何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6、光合作用在农业上有哪些的应用?间作套种、合理密植7、为什么新疆的葡萄特别甜?新疆昼夜温差大,白天光照强,温度高,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夜晚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消耗的有机物少,储藏的有机物多。▲第四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一、植物的呼吸作用1、什么叫做呼吸作用?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2、呼吸作用的反应式:3、哪些细胞要进行呼吸作用?所有活细胞4、呼吸作用主要在细胞的那个部位进行?线粒体5、呼吸作用有何意义?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二、呼吸作用的应用1、提高农作物根的呼吸作用的常见方法有哪些?松土和及时排涝2、贮存粮食的常见方法是什么?这些方法的原理是什么?干燥、低温、低氧,其原理是降低呼吸作用3、为什么要在干燥、呼吸、低氧的环境储藏粮食?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三、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联系与区别第五节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一、绿色的能量转化器1、地球上所有生物能量的最终来源是什么?太阳能,2、绿色植物为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绿色植物能吸收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将它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直接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组成成分。二、自动的空气净化器1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2绿色植物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是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屏障。3温室效应原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三、天然的蓄水池第二章生物圈中的动物7第一节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1.腔肠动物(1)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2)代表动物名称:水螅、海蛰、海葵、珊瑚虫等。2.扁形动物(1)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2)代表动物名称:涡虫、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3.线形动物(1)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无肛门。(2)代表动物名称:蛔虫、蛲虫、丝虫、线虫。4.环节动物(1)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辅助运动。(2)代表动物名称:蚯蚓、水蛭、沙蚕等蚯蚓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运动,身体分节可以增强运动的灵活性。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它们依靠体壁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蚯蚓的体壁能够分泌黏液,使体壁始终保持湿润,以保证正常的呼吸,同时能减少与土壤的摩擦。5.软体动物(1)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2)代表动物名称:河蚌、扇贝,文蛤;石鳖、蜗牛、乌贼和章鱼等。6.节肢动物(1)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2)代表动物名称:七星瓢虫、虾、蟹、蜘蛛、蜈蚣、苍蝇、蝗虫等。(3)身体的构成(蝗虫):节肢动物身体分3部(头部、胸部、腹部),3对足(前足1对、中足1对、后足1对),1对翅,1对触角。躯体、足、触角均分节,体表有外骨骼(作用:既保护和支持了内部结构,又能有效地防止体内水分蒸发)。(4)是世界上种类和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泛的一类动物。第二节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脊椎动物:身体背部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1.鱼适应水中生活的两个特点是:一是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在水中呼吸。2.鱼适于游泳的特点:(1)减小阻力:鱼的身体分为头部、躯干部和尾部三部分,大多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鱼在水中运动时遇到的阻力。鱼的体表常常有鳞片覆盖,鳞片表面有滑滑的黏液,起保护身体的作用,也可以减少鱼游泳时水的阻力。(2)动力:鱼的脊柱能支撑整个身体,它的两侧附着有发达的肌肉,鱼在水中运动的动力来自于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3)协调:鳍。(起平衡作用:胸鳍、腹鳍、背鳍。掌握方向:尾鳍。感知水流方向:侧线)3.鱼的呼吸:(1)呼吸器官是鳃,鳃的主要部分是鳃丝(2)鳃丝:颜色鲜红(鳃丝中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既多又细(可以扩大与水的接触面积)。适于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2)鱼的口和鳃盖后缘交替张合。4.鱼类的共同特征是:①生活在水中②体表常有鳞片覆盖③用鳃呼吸④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5.青蛙的特征:(1)感觉器官:头部有一对眼。眼镜的后面有鼓膜,可以感知声波。(2)四肢:前肢短小,可支撑身体;后肢发达,趾间有蹼,既能跳跃也能划水。(3)呼吸:用肺
本文标题:济南版初中生物复习提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995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