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思考——主要以农户借贷为视角
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思考——主要以农户借贷为视角作者:王高潘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屈小博.钟学军.霍学喜.QuXiao-bo.ZHONGXue-jun.HUOXue-xi传统农区农户借贷的需求与供给--基于陕西渭北地区农户借贷行为的调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2)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农户借贷各有特点.通过在以传统农业为主的陕西咸阳渭北地区(长武县、彬县)对8个村102个农户借贷行为的问卷调查,发现传统农区农户借贷需求大,借贷资金更多地用于资金量大的家庭消费项目、农业生产以及高效农业上,资金供给主要来自民间借贷,农村信用社不能满足农户对借贷资金的需求;针对农户资金借贷的需求和供给状况,提出了促进传统农区农村金融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2.期刊论文肖武.李明试论农村金融改革与农户借贷行为-商情2009,(3)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农户借贷行为产生及其特点的研究,希望通过农村金融改革使农村生产要素的配置更合理、更有效率,以期达到稳定农产品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3.学位论文王建花农户借贷行为与农村金融供给体系分析2007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分析了农户借贷行为与农村金融供给体系。第一部分是引言。第二部分从研究农户的借贷行为出发,分析了农户和政府的关系、传统农户的金融需求和借贷行为的动因、筹资次序、现阶段农户借贷需求行为等内容,指出了我国传统农户特有的融资偏好和现阶段影响农户融资的三个主要因素:信息不对称、抵押物问题和较高的交易成本,以及不同收入水平、不同经营类型农户的融资状况。第三部分结合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指出了我国现行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1)农村金融供给主体缺位,缺乏有效的竞争力;(2)农村金融组织功能不健全,正规金融在农村领域的功能弱化;(3)对非正规金融缺乏引导、监督,使得非正规金融存在很大的风险隐患,影响其健康发展;(4)农业保险发展缓慢;(5)各农村金融机构资产质量和管理水平较低,存在风险隐患。第四部分对我国农村金融供给和需求的均衡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近几年农村地区的资金供需缺口分析,以及利率和供需之间的关系分析,认为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供需存在非均衡性。第五部分通过对国外发达和发展中国家有代表性国家的农村金融体系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日本、德国、印度和泰国四个国家,总结得出几点启示。第六部分通过上述几部分的分析和研究,按照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供给的总体思路,并在坚持一定的原则前提下,提出了农村金融体系供给的措施。这些措施主要有:一、改革农业银行产权制度,完善其治理结构,二、拓宽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发挥其政策性功能,三、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充分发挥其支农职能四、建立适度竞争的、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供给,五、合理引导和规范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完善非正规金融发展的制度环境,六、发展农业保险和农产品期货市场。4.期刊论文张鸣鸣.杜鹃贫困地区农户借贷行为初探-农村经济2005,(11)1996年我国农村金融体系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农村金融市场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农村信用社已经成为现阶段农村金融体系的主体,而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具有自身的特点.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在西昌市某贫困乡的调查为基础,以实证方式分析研究中国贫困地区农户现金收支、金融需求和借贷行为的现状与特点,并就此对贫困地区农户的借贷行为和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进行思考.5.学位论文郑龙真农户借贷行为及其福利效果分析——以浙江省为例2006在现代社会,金融部门对经济发展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金融部门己逐渐成为现代经济活动的信息中心和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途径。尽管金融发展对于整个国民经济增长和个人生活的改善都有着不可比拟的极大帮助,但遗憾的是,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金融部门的发展却常常受到压制,金融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被人为地阻断或扭曲。发展中国家人为地压低利率,导致金融资源的信贷配给。由于发展中国家政府的“二元偏好”,农村地区和传统部门往往得不到这种金融资源的配给,城市现代化的大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与落后、传统的钱庄、高利贷等组织并存,农村金融市场极不发达,农村资金供给严重不足,难以和土地资源和丰富的劳力资源相结合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甚至造成农村经济的凋敝。改革20多年来,我国农村经济的每次重大突破,都会带来农村金融体制的重大改变。但是历次改革后,我国农村金融始终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即农村金融机构不能有效满足农村的金融需求。原因何在,我国农村信贷需求到底具备怎样的特征,什么样的农村金融支持体系才能够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呢?为此,本篇论文研究了我国农村借贷需求情况、借贷主体的行为特征,分析了农户借贷困难的原因,估计了借贷对农户收入、消费等福利效果的改善作用,并为我国农村金融今后的改革提出政策性的建议。论文采用了实证研究、定量和定性分析等研究方法,运用计量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等理论,系统地研究了我国农户的借贷行为及其福利效果。第1部分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及国内外已有的理论研究。第2部分简要梳理了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金融服务缺位、资金供求矛盾、社会投资环境、风险约束制约及信贷管理体制等种种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完善,进而阻碍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向前发展。第3-5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定量分析了农户借贷行为及变动趋势,以及不同收入水平和经营类型农户的借贷行为比较,最后得出了当前农户借贷的特点。接下来,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估计了影响农户借贷需求的影响因素,以及农户借贷对农民收入、产出等福利效果的影响,这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通过模型估计,可以看出农户的借贷性资金对改善农户的福利水平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我国农户借贷困难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从而农民的福利状况无法改善。进而,追根究底,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农户借贷困难的根本原因。最后,结合以上的研究及分析,对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给出了一定的建议。改进农村信贷供给,其核心不是设多少金融机构,而是要看这些金融机构是否在为农村经济发挥着作用,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作用,这也是完善农村金融体制需要考虑的问题。要改进农村信贷供给,我们要适应需求,完善金融主体;对市场进行细分,改进信贷供给;同时要扶助农户,积极推广小额信贷。6.期刊论文张庆文.苟天来.左停.ZhangQingwen.GouTianlai.ZuoTing超越基本需求的农户借贷行为——对宁夏一个村庄的田野考察-农村经济2008,(3)对农户借贷需求的研究鲜有从对具体的借贷行为分析着手.通过采用帕森斯动机、手段、条件和规范的分析框架来分析影响农户借贷行为的内外因素发现,农户的需求不仅表现为需求量的问题,而表现为基于安全,发展和构建自身安全网的预防性不同层次的需要;而外部因素则表现为受借贷资源所要求的准入条件带来的显性成本和社区本土规范带来的隐性成本的影响;由于其采取的借贷需求次序并不表现为在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之间线性选择.这些或许也是未来金融产品设计对接农户需求、降低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所应该考虑的重要因素.7.学位论文邱书钦转型期传统农区农户借贷行为研究——以中部传统农区宁陵县为例2008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是解决“三农”问题。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支持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所以,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要有一套合理、高效、健康运行的农村金融体系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但目前的农村金融体系并不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现有的农村金融制度安排不能够满足农村经济主体的融资需求,迫切需要重新构建农村金融体系。因此,研究我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我国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使农户成为农村的经济主体,在农村金融市场出现大量的金融需求。然而,目前的农村金融制度安排不能够满足农户的融资需求,农户的融资行为受到严重抑制,更多的借助于农村内部自发产生的金融形式。农户借贷一直是农村金融的重点和难点,论文试图通过对我国农户借贷行为的研究,发现农户借贷行为的特征,为提出符合我国实际的农村金融政策提供依据。目前国内学者对于农村金融的研究非常之多,研究内容主要侧重从宏观层面探讨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而从微观层面,特别是从农户借贷需求的角度进行实证研究的则不多。以农村金融的核心问题——农户借贷问题作为切入点,全面、准确地认识农户金融需求状况和农户借贷市场的特征和发展趋势,对于农村各类金融机构提高效率,确定市场定位,拓展业务及金融创新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对河南省宁陵县5个村庄150个农户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了农户的借贷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文章的引言部分,指出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以及选题的依据。第二部分,研究的理论基础部分,是对农村借贷市场理论和农户借贷行为研究的文献综述。论文从农户借贷的角度,阐述了农村金融理论、农户借贷行为理论以及社会学理论,以此为基础,对中国农户的特征和经济转型期农户融资的特点进行了总结。第三部分,是实证分析与描述部分,主要是对被调查农户借贷活动基本特征的描述,以及对影响农户借贷行为因素的实证分析。从调查地区的说明、农户借贷总体情况、农户借贷规模、频率、用途、对象、利率、期限等方面对农户借贷活动进行实证描述与分析。最后是对于实证分析的小结,同时针对农户借贷行为类型的分化,分析了农户借贷的三种类型:被动借贷型、保守借贷型、和主动借贷性。第四部分,是本文的结论和政策建议,本部分主要是在前文的研究基础上得出的相应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提出了针对不同借贷行为类型农户的政策建议以适应农户分化,以及建立农地金融制度。同时,应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需求追随型和供给领先型的金融体制。第五部分,是文章的结论部分,对上述研究进行了总结,指出研究的不足以及可以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8.期刊论文苏群.张爱阳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基于农户借贷行为的分析-农村经济2005,(4)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的加深、政革开放的深入和成功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农户的资金需求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来的农村金融体制已不能适应和满足农户的资金需求.本文从农户借贷行为变化来分析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然性,并提出按照哈耶克局部知识范式来引导农村金融改革.9.学位论文张军构建新型农村金融供给体系的研究——基于甘肃农户借贷行为的视角2009农村金融是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缺陷已严重抑制了“三农”特别是农户的融资需求,进而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构建一个功能完善、高效的农村金融体系显得尤为迫切。本文基于甘肃农户借贷行为的视角,从农村金融抑制中去发现农户融资需求与金融供给的矛盾,并把如何实现农村金融的供需均衡作为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的核心内容。通过对甘肃传统农区520户农户的借贷特征做基本面分析,可以发现在借贷来源方面,167户农户有来自农村信用社的借贷,农户借贷发生比率只有32.12%,累计借贷资金总量仅为1047500元,而302户农户有来自民间私人处的借贷,农户借贷发生比率为58.07%,累计借贷的资金总量则多达1939975元;在借贷额度方面,来自农村信用社的借贷,累计借贷金额在6000元以上的农户,仅有30户,而来自民间私人处的借贷,累计借贷金额在6000元以上的农户,却有108户:在借贷资金投向方面,投入到非农生产领域的累计资金总额达927000元,其中来自农村信用社的借贷资金占63.16%的比重,而在生活性支出方面,有多达313个农户共累计发生债务总额1615325元,其中多达83.40%的资金通过民间私人借贷的方式筹集。由此可见,民间私人借贷的可获得性强,借贷额度较大,且主要满足生活性支出,而农村信用社则较为支持小额的生产性借贷。养鸡项目示范点的养鸡户在向农村信用社贷款方面,养鸡户每户累计平均借贷金额为49250元,要远高于非养鸡户的12283元和传统农户的6272元,而养鸡户来自民间私人借贷的资金虽
本文标题: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思考——主要以农户借贷为视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04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