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 初中化学第八章-常见的-酸-碱-盐8.1溶液的酸碱性
粤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练习8.1溶液的酸碱性一、单选题1.人体中一些体液的pH都处在一定的范围内,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胃液0.8~1.5B.唾液6.5~7.5C.尿液5.0~7.0D.血液7.35~7.452.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可使紫色石蕊试液()A.变成红色B.变成无色C.变成蓝色D.不变色3.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晚会上表演了节目:先用毛笔蘸取一种无色液体在一张白纸上书写了“中国梦”三字,然后将另一种无色液体喷撒在写字处,白纸上立即出现了红色的“中国梦”。同学们所用的两种无色液体可能是()A.酚酞溶液、“雪碧”饮料B.NaOH溶液、酚酞溶液C.CuSO4溶液、NaOH溶液D.紫色石蕊溶液、酚酞溶液4.水样酸性最强的是()A.pH=1.3的工业废水B.pH=4.5的雨水C.pH=7.0的蒸馏水D.pH=7.3的矿泉水5.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水是纯净物,所以海水也是纯净物B.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C.碱性溶液的PH都大于7,所以碱溶液PH一定大于7D.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B.可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C.过滤时使用玻璃棒搅拌以加快过滤速度D.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7.下列实验方案中,可行的是()A.用细铁丝在密闭容器中燃烧,除尽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B.向某种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该溶液一定是硫酸盐C.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可以分离CaCl2、CaCO3的混合物D.用玻璃棒蘸取食用白醋滴在润湿pH试纸上,测定其pH8.草酸(H2C2O4)是一种有机酸,其水溶液呈酸性,它广泛分布于植物、动物和真菌体中,并在不同的生命体中发挥不同的功能.下列有关草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B.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32C.一个草酸分子由8个元素构成D.其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时显红色9.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来探究中和反应的规律时,其溶液的pH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a点表示溶液中的溶质是()A.HClNaOHB.NaClC.NaClNaOHD.NaClHCl10.下图关于四种液体的pH测定结果说法正确的是()A.a点对应的液体是食盐水B.a点对应的液体是水C.b点对应的液体是白醋D.b点对应的液体是澄清石灰水二、填空题11.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填空.(1)现有H、C、O、Na四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___;②能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的盐是________;③炉具清洁剂中的碱是________;④食醋中含有的酸________.(2)构建知识网络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学习方法,小玲同学利用左手构建酸的性质知识网络,如图所示,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①图中①的现象是________;②若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盐酸的PH,则结果会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③写出一个符合图中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④图中③的性质在工业上可用于除锈,试写出铁锈和适量盐酸反应后溶液的颜色________.12.初中化学实验室有一瓶失去标签的盐溶液,实验测得其呈碱性,其pH一定________,该盐的化学式可能是________.检验碳酸盐的试剂是________.13.(1)SO2和NO2都能溶于雨水形成酸雨而破坏环境。为减少酸雨的产生,有下列措施:①少用煤作燃料;②把工厂的烟囱建高;③在酸化的土壤中加水;④燃料脱硫;⑤开发新能源。其中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填序号)。(2)已知SO2能溶于水生成亚硫酸:SO2+H2O=H2SO3,亚硫酸的性质与碳酸相似。为了探究SO2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原因,现有三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我能完成填空。提出假设实验方案和现象实验结论假设水能使紫色石蕊变红在一朵紫色小花上滴几滴蒸馏水,小花不变色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________将一朵紫色的小花直接放入盛有SO2的集气瓶中,小花不变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设成立三、解答题14.放学回家,小明想起了老师要大家检验家中的各种水溶液,如:矿泉水、汽水、肥皂水、柠檬汁、牛奶、洗洁精等,看看它们到底是酸性还是碱性的,但是怎么检验呢?家里又没有红蓝石蕊试纸,又不能都用喝的办法,该如何是好呢?四、综合题15.雨、雪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溶解了空气中SO2及氮氧化物等物质,形成了pH小于5.6的降水称为酸雨,请回答下列有关酸雨的问题:(1)要测定某地采集到的雨水是否为酸雨,下列提供的试剂(试纸)中宜取用A.蓝色石蕊试纸B.紫色石蕊溶液C.无色酚酞试剂D.pH试纸(2)已知CO2的饱和溶液常温下pH不小于5.6。通常空气中CO2的含量大于SO2的含量,但人们反而将空气中的SO2认定为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有同学想通过如图的实验寻找证据,你认为下一步的实验步骤是测定________,只要出现________的实验结果,就可认定SO2溶于水有形成酸雨的可能。(3)已知SO2与CO2有许多化学性质是相似的,亚硫酸钙(CaSO3)是白色难溶于水但可溶于酸的固体。某同学向一酸雨样品中滴加CaCl2,溶液本观察到有浑浊现象,继续滴入NaOH溶液后即有白色沉淀产生。在以上实验过程中,下列不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A.SO2+CaCl2+H2O=CaSO3↓十2HCIB.SO2+2NaOH=Na2SO3+H2OC.Na2SO3+CaCl2=CaSO3↓+2NaClD.H2SO3+2NaOH=Na2SO3+2H2O16.酸、碱的知识是重要的化学基础知识.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要配制50g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要用托盘天平称取________g氢氧化钠,用________(填“10mL”或“50mL”)量筒量取________mL水;用________搅拌至完全溶解.(2)如何测定一未知溶液的pH值?写出具体操作.(3)在烧碱溶液和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时,一般需要在烧碱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起________作用,能否用紫色石蕊溶液代替?________(4)某工厂利用废铁屑与废硫酸起反应来制取硫酸亚铁.现有废硫酸49t(H2SO4的质量分数为10%),与足量废铁屑起反应,可生产硫酸亚铁的质量是多少?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A【解析】【解答】PH值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1、PH=7,溶液呈中性,2、PH<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3、PH>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A、胃液PH在0.8~1.5之间,PH<7,且最小,所以酸性最强,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溶液pH与酸碱性关系分析,溶液pH7时,呈酸性,且越小酸性越强,溶液pH7时,呈碱性,且越大碱性越强,溶液pH=7时,呈中性。2.【答案】C【解析】【解答】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呈碱性,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故选C.【分析】根据酸碱指示剂的性质进行分析,酚酞试液遇碱性溶液变红,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3.【答案】B【解析】【解答】A、“雪碧”饮料中含有碳酸,碳酸显酸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不符合题意;B、NaOH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符合题意;C、CuSO4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不能显示红色,不符合题意;D、紫色石蕊溶液显紫色,与酚酞溶液混合,不会出现红色,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酚酞溶液遇中性和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分析。4.【答案】A【解析】【解答】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所以pH=1.3的工业废水的酸性最强.故答案为:A.【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pH值越小,酸性越强.5.【答案】C【解析】【解答】A、水是纯净物,海水是混合物.故选项错误;B、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等.故选项错误;C、碱性溶液的pH都大于7,所以碱溶液pH一定大于7.故选项正确;D、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盐碳酸钙和水,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C.【分析】海水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等;碱溶液显碱性,PH大于7;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解答本题要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反应类型的判断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6.【答案】C【解析】【解答】A、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可以灭火,A不符合题意;B、可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B不符合题意;C、过滤时不能用玻璃棒搅拌,以防止弄破滤纸,C符合题意;D、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解答B根据实验室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解答C根据多虑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解答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是水中加酸解答7.【答案】C【解析】【解答】A、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能用于除尽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故选项实验方案错误.B、向某种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该溶液不一定是硫酸盐,也可能是硝酸银溶液、碳酸盐溶液或硫酸等,故选项实验方案错误.C、CaCl2溶于水,而碳酸钙不溶于水,能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分离,故选项实验方案正确.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否则稀释了白醋,使溶液的酸性减弱,测定结果偏大,故选项实验方案错误.故选:C.【分析】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8.【答案】B【解析】【解答】解:A.在化合物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2+2x+(﹣2)×4=0,x=+3,故错误;B.草酸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16×4)=1:32,故正确;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个草酸分子由1个氢原子、2个碳原子和4个氧原子,共8个原子构成的,故错误;D.草酸(H2C2O4)是一种有机酸,其水溶液呈酸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故错误.故选B.【分析】A.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方法来分析;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C.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D.根据酚酞试液的变色情况来分析.9.【答案】C【解析】【解答】解: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溶液的pH大于7,溶液显碱性,说明氢氧化钠过量,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NaOH和NaCl.答案:C【分析】根据图象中pH值的变化是从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小于7,结合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进行分析解答.10.【答案】D【解析】【解答】A、食盐水的pH等于7,是中性物质,a点pH小于7时,呈酸性,故说法错误;A不符合题意;B、水的pH等于7,是中性物质,a点pH小于7时,呈酸性,故说法错误;B不符合题意;C、白醋的pH小于7,显酸性,b点pH大于7时,呈碱性,故说法错误;C不符合题意;D、石灰水的pH大于7,显碱性,b点pH大于7时,呈碱性,故说法正确;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当pH等于7时,溶液呈中性;当pH大于7时,溶液呈碱性;当pH小于7时,溶液呈酸性.二、填空题11.【答案】CH4;NaHCO3;NaOH;CH3COOH;紫色变红色;偏大;Mg+2HCl=MgCl2+H2↑(合理即
本文标题:初中化学第八章-常见的-酸-碱-盐8.1溶液的酸碱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052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