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新课程改革下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程改革下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发布者:赵虎群发布时间:12/4/2011PM4:18:49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主渠道,更是教师实现自身价值的地方。教学水平最终是要以教学质量来体现的,而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学效率。因此我们可以说,教学效率不仅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更是体现教师工作意义的客观反映。只有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变化,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一代。以下是我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在新课程实践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些策略。一、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某种事物,力求认识参与某种事物,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兴趣乃成功之母”,是求知的前提。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一个人对他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表现出注意的倾向。初中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同时正往抽象思维发展。学生爱听故事,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教材中的插图和相配套的挂图,运用得好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一个有趣的画面,教师应充分挖掘插图和相配套挂图中的趣味性内容,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积极因素。例如,讲《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时让学生看(七下)P55页的插图“杭州岳王庙和岳飞墓”,请学生朗读课本P53-54页的文字,介绍岳飞,岳家军和郾城大捷的情况,说明岳飞抗金斗争是正义,他领导的岳家军纪律严明,勇敢善战,受到人民的爱戴,又可插入“岳母刺字”的故事和“秦桧跪像”的图,对岳飞抗金斗争给予高度评价,并对秦桧为代表的投降派给予以痛斥,以培养学生爱憎分明的感情。又如讲《和同为一家》时结合(七下)相配套挂图中的《步辇图》,指导学生细致地观察图画中的每一个艺术细节,同时补充唐太宗“五难婚使”的故事,使学生具体了解唐代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补充讲解这些故事,费时不多,却使课堂教学大为增色,既丰富了学生的历史知识,调节了课堂教学气氛,又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巧妙地使用“名著中的妙语”也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如讲到《鸦片战争》中的清朝战败的原因,其一是制度腐败问题,由于其政治制度的腐败,清王朝的灭亡只是时间的问题了。讲到这里,老师可以引用曹雪芹写的《红楼梦》里所说的“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曹雪芹在鸦片战争前就预言清王朝必然走向灭亡。用这样的言语来表达清王朝的必然走向灭亡不是形象生动得多吗?二、学会创设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偏重于将教学内容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变成“只听不说”的哑巴,其创造性和个性受到压抑与扼制。因此,作为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科知识,还要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而兴趣是一种积极作用的情绪,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和情感相联系,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创设情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情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主张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要创造“使学生情绪高涨的环境”,使自己所上的课“引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中华五千年文明史,除遗址遗迹遗物可资证明,大量的保存在文字记述的历史文献中。历史的特点之一是过去性和不可再现性,这可以说是历史教学面临的一大困惑。单纯的文字信息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生动的历史场景靠语言难以再现。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和录音,是一种非常重要且容易获取的历史课程资源。文献记录片更能够真实生动地再现某段历史,刻画某个历史人物,叙述某些重大历史事件,对学生理解和体会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借助多媒体等电教设备,利用音频、视频等媒体手段来充实和丰富教材内容,把鲜活的历史信息呈现出来,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在感性上受到强烈刺激,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增强学习的实效性。在讲到人教版《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时,运用多媒体展示开国大典的图片并同时播放资料“伟人的声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让学生在充分了解相关历史的基础上感受这令人欢欣鼓舞的时刻来之不易。在讲到甲午中日战争这一历史事件时,在课件中穿插播放电影《甲午风云》中黄海海战的这一悲壮惨烈的历史片段,只见同学们屏住气息、神情凝重:有的同学捏紧拳头、满腔悲愤,有的同学扼腕叹息、泪流满面……师生共同被民族英雄邓世昌那种视死如归的大无畏气概所深深地震撼。总之,这此影音资料的恰当运用能够对学生的内心世界带来巨大的冲击力和感染力,对师生而言也是一次生动活泼的思想教育。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优美的语言和文字来渲染良好的教学氛围,给学生听觉和视觉上一种美的感官享受,这对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如在讲授《海峡两岸的交往》这一课时,在上课之前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脍炙人口的诗作《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从广播中传出来的那种带有磁性、饱含情感、富有节奏的男中音,以及屏幕上显现出来的中国地图和诗歌内容,一下子把师生们的思绪带进了一个远离祖国母亲、游离在外的游子的情感世界中。从而为接下来新课的导入营造了一种浓浓的教学氛围。三、选择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条件。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助于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都具有独特的功能和长处,但也都有其内在的局限性。如选用讲授法就要考虑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而启发式则要努力克服费时、费力等缺点,否则教学效果都会受到影响。同时还要注意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来选择教学方法。目前,有些教师盲目地崇尚新异的教学方法,对有些教学方法比如讲授法的排斥几乎到了谈“讲”色变的程度,似乎沾上了“讲授”就跟不上课程改革的脚步。其实他们崇尚的只是过程和方法的形式,而不是过程和方法的实质。陶行知先生说:“教师教的法子是基于学生学的法子”。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在过程的实施、情境的创设、知识的迁移、问题的拓展、活动的安排、练习的设计等多个环节上,始终处于内容鲜活化、过程活动化、问题探究化、交流互动化、思维多样化、体验有效化的良好状态,激发学生从多个层面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1、巧设疑问开启学生心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点燃学生积极思维的火种,是学生由表及里思维探索的过程,是创新能力培养的突破口。宋代学者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巧妙质疑可以开启学生心智,能引导学生去探索问题,获得知识和智慧,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我在历史教学中,从历史人物的心理视角精心设问,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某种心理体验中,将自己置身于历史情境中,自觉在心理上认同和扮演这一历史人物,体会、感受这一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明白许多道理,达到“读史使人明智”的境界。如在上《戊戌变法》时问:如果你是谭嗣同,面对“戊戌政变”你是随康有为、梁启超一同逃往国外,还是留下来和顽固派斗争到底?哪种选择是明智的?这一下子引起了大家浓厚的兴趣,小组间很快展开了辩论。学生很自然地站在这三个人物的心理角度去结合历史设身处地地考虑一番,在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长远打算和短期效应、苟且偷生、个人奋斗和以死唤起民众共同奋斗的天平上掂量,从而不仅能理性地分析三人物的抉择理由,更能够使学生在人生价值取向上获取新的认识。2、巧设开放的气氛使师生平等互动。《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历史教学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提出教师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很难想象只有“教”或只有“学”的课堂,要么是“一言堂”式,要么是“放羊”式的了。那样的课堂是无效的!有效的课堂应该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平等互动中交流沟通,来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和提高课堂效率。历史学科需要互动,依靠互动课堂教学资源得以整合、教学环境得以优化、教学凝聚力得以增强、教学质量得以提升。这种互动是一种“灵动”,是课堂的生命力。这种“灵动”,要求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把重心下移,营造轻松、开放的课堂氛围,通过课堂问答和课堂讨论的方式来实现。比如讲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时,我设置问题讨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曾经有过怎样的发展?你能看出和邓小平理论的联系吗?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所走的正确的道路吧!学生接到指令,开始自由讨论。教师倾听、启发、指导;学生充分发表见解时,教师对每位同学的发言作鼓励性点评,让他们获得探讨的快乐。最后学生讨论的结果是:秋收起义时毛泽东关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后来,取得长征伟大胜利,推翻三座大山赢得新中国,进行土地改革,完成三大改造等都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过的正确道路。我点拨:这就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至于二者之间的联系,学生很容易知道是从实际出发,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正确的路。师生间的这种平等互动使问题在很轻松的氛围中解答了。总之,历史课堂效率的高低,既取决于教师有怎样的学科教育观念,也取决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和发挥,取决于教者是否最大限度地唤醒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参与,并学会参与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历史新课程教学设计反思发布者:赵虎群发布时间:12/4/2011PM4:23:40新课程,新理念,想说爱你不容易。教学行为仿佛就是教师们已经习惯了的生活方式,那些传统理论(家学)的根深蒂固,总在道路上处处设防。拥有新课程理念不一定真能转化为教师的优秀的教学行为,要重新建立起一种能超越传统教学思想与方法的、有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任重道远。当新观念尚未成为教师的财富时,旧有观念的强大冒失前进之中的诸多复杂矛盾和问题愈演愈烈。当学生们已经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教师却首当其冲运用新理念和新课程去实施课改时,学生们起初的无动于衷对他们简直就是一种打击!在新旧教学设计的转换上,格格不入的总是理念与实践冲突所带来的困惑。我们只能不得不有这样一种思路,一方面尊崇教育科学的理性,另一方面试图使教学设计成为沿着实证理性道路,去成为应用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双刃剑?!我们无法超越学科内容的特殊性、课堂语境的特殊性、孩子认知的特殊性和教师特性的普遍性。教学情景的动态性、复杂性已经混合性,会使设计周密、精细的教案变得流于形式。这是任何新理论所无法彻知和预测完全的。而对教师工作的复杂性与困难性的物质,正是一些理论在对教师的信任与尊重上,显迹出一种傲慢或权威性的失态。我们不能试图借助资深教师的优秀设计,去企图寻出普遍、客观的“千篇一律”的教学设计规范——我们对一些要求所有教师的教案一律用蓝、黑墨水书写的教育行政命令或官僚作风表示遗憾,且不小心发出爽朗的讥笑。我们大可不必为了应付检查而遵循这些“技术规范”的迂腐!教学设计的新课程理念怎会是这样的没有生命味?教学设计所需要的智慧和知识,不会不该让教师们成为新课改与新理念的传输“管道”。它得关注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因为教学设计,决不是某工程的一张图纸。教学的具体形式,应基于真实课堂的具体实践。这是反思。因为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决无通用的方法,反思性实践也许才真正符合教学双向,而师生互动所营造和创设的惊人的情境往往又是喜人的收获。在每一节课上,教师和学生都能发挥主观能动性,都能有创造性的生成——这才是真正“质”的课程理念与课改成功的关键。我们起初总还热衷于将新理念中的教育方法与诀窍推销给教师,我们尚还不能轻车熟路的在行动中反思和在反思中实践行动。我们不能一昧地匍匐于教育理论的话语霸权之下。“施舍”和“乞讨”来的方法有多少“邯郸学步”的下场,难道我们没有经历过么?因为
本文标题:新课程改革下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064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