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新闻业务探讨文章五篇
新闻业务探讨文章五篇:角度、选材、深度报道、动态消息、电视新闻等等04-04-1510:17发表于:《星湖写作社论坛》分类:未分类浅谈新闻角度的选取杨桐波刘国建有好的新闻事件、好的新闻素材,不一定能写出好的新闻作品,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如何选择新闻角度的问题。新闻角度选择得好,能使新闻增添色彩,提高新闻价值,选择得不好则会使新闻黯然失色。所谓新闻角度,是指观察新闻事件的着眼点、素材使用的立足点,以及新闻创作的落笔点。一位摄影师拍照时,要选择好取景的远近位置、拍摄的角度。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拍摄,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同一新闻事件,同样的新闻素材,选择报道的角度不同,效果也不会一样。有的人把功夫下在新闻角度的选择上,写出含金量很高的新闻作品,而有的人则轻率成文,不免落于俗套。因此,新闻角度的选择,对于新闻记者来说,至关重要。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选择新闻角度呢?首先要比较筛选。在采访活动中,把握了采访对象的总体概貌以后,不妨排出几个不同的新闻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从而筛选出最佳角度进行报道。例如,2000年5月31日,哈尔滨市政府原办公楼爆破拆除。就这一新闻事件,我们排出了几个报道角度。(一)从安全的角度。办公楼已建了80年,陈旧破损,必须拆除。(二)从介绍新技术的角度。报道解放军官兵使用新的定向爆破技术,安全顺利地完成爆破任务。(三)从还绿于民的角度。报道市政府办公楼爆破拆除,实施城市形象工程建设。经过对比分析,最后选定第三个角度,即以还绿于民的新鲜视角,报道了这一新闻事件,突出了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大主题。实践证明,这个角度选得比较成功,《还绿于民———哈尔滨市政府原办公楼今天凌晨成功爆破拆除》这篇报道,被评为2000年度黑龙江新闻奖一等奖。其次要以小见大。新闻角度开口小,易于集中笔墨,突出特色。小题目可以做出大文章。例如《双城市书记、市长卖轿车补发教师工资》一稿,新华社发了通稿、《人民日报》、《工人日报》、《新民晚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几十余家报刊电台都采用了,《中国青年报》还登了头版头条。这篇报道受媒体青睐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文章从卖车这件小事落笔,却反映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决心和行动,关心群众疾苦的重大主题。应该说,可以反映这一主题的素材很多,可以举出很多事例。比如领导干部拒收贿赂、拒绝住好房、拒绝利用职权为子女和亲友牟私利等等。这样铺开来写,面面俱到,结果只能吃力不讨好。作者巧妙地选了双城市领导卖轿车兑现拖欠教师工资这件事,从一个小侧面进行报道,可反映出的却是一个大主题。因此,《人民日报》在刊登这一消息时,编者还加了一行引题:《教师薪水发不出,领导无颜坐轿车》。这正是新闻的精华,堪称点睛之笔。第三要给人以新鲜感。同一新闻事件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报道。有的角度平淡无奇,缺乏新意,而有的角度却能给人以新鲜感,借以深化主题。例如:《瓜王也有“出场费”》这篇报道,反映了农民的市场观念和依靠科学致富的强烈愿望,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这篇新闻的报道角度富有新意,极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笔者曾参加一个全国西瓜王大奖赛,采访了西瓜高产大王———黑龙江省五常市农民王景操。当时,关于农民获得“西瓜王”的报道已多次见诸报端,如果再从王景操种植西瓜的高超技术方面去报道,必然给读者以老生常谈之感。笔者换了一个角度,巧妙地从农民的市场观念和科技致富的愿望落笔,报道的角度新奇,所以引起了众多媒体的关注。《人民日报》采用了这篇稿件,并配发了评论。新闻角度的选择,不仅是方法问题,而且是一个记者的职业敏感性问题。因此,记者必须长期深入生活、观察生活,对生活不断有新的认识、新的理解、新的感受,只有这样才能透过现象揭示生活的本质,才能捕捉到新闻的最佳角度,写出能够反映时代特点的好新闻来。■作者:杨桐波哈尔滨人民广播电台刘国建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从角度中实现电视新闻价值的最大化作者:china--ren发表日期:2004-04-1410:11:22本版搜索站内搜索返回本版快速返回友善列印作者的家从角度中实现电视新闻价值的最大化文新国新闻角度,乃报道新闻所选择的不同侧面,亦即通常所说的出发点或切入点。新闻角度的选择是一个复杂的创造性思维过程,其成败得失取决于新闻记者对形势与全局的把握能力、对报道对象的了解程度、对报道意图的表现手法等综合素质的高低。特别是在经济快速发展、观念不断碰撞翻新、信息量急剧膨胀变化、各种媒体竞争白热化的今天,角度选择更是每一个新闻单位和从业人员的必修课。实践证明:新闻价值的大小,与角度选择的优劣息息相关,选准选好角度,对表现、深化、突出报道主题,确切反映事物本质、实现新闻价值最大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电视作为继报纸、广播之后的新兴媒体,具有视听结合、声画并茂、立体传输的特点和优势。然而电视同时又受画面的时空限制,新闻事实和素材往往稍纵即逝,难以再现。因此电视记者的角度选择,并根据角度和主题组织采摄足够的素材,就显得比其它媒体更为重要,否则就会落入说得热闹、画面空空的窘境,就不能表现电视内涵的应有价值。笔者依据十余年个人实践及从业单位的经验,结合新闻角度选择的内在规律,对角度选择在实际工作中的效应,发表几点个人意见。第一,选题角度。所谓选题角度,是指记者对同一新闻事件或人物,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报道,以价值观确定相应的主题。1999年的一段时期,全国上下曾有过一次推崇节约、反对大吃大喝的活动。当时内江电视台新闻部接到群众来电,告知某村干部的儿子大摆婚宴的事件。记者赶到后正在拍摄现场,突然发现一对面带稚气的新人慌慌张张往屋里躲。记者灵机一动,立即以长镜头跟踪抓拍下来,取得了宝贵的第一手素材。经了解证实,村干部的儿子不满20岁,不到法定婚龄。在强调计划生育国策的大背景下,记者决定舍弃原定的村干部带头大吃大喝的选题,利用采摄到的素材,编发了《19岁的新郎官怕见记者》的新闻,表达了“农村基层干部法制观念淡薄,计划生育工作任重道远”的深刻主题。由于价值要素份量增加,这条电视新闻不仅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有效地促进了区域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而且以新颖的立意、到位的表现方式获得当年国家级和省级好新闻一等奖。同样的人物和事件,经过选题角度的变换,实现了新闻价值的最大化。第二,取材角度。所谓取材角度,是指记者对同一新闻主题选取不同的材料予以报道,以达到深化主题、提升价值的作用。1998年正是全国农业产业结构大调整、农村经济大发展时期,内江作为四川省特种水产第一大市,涌现了大批养殖专业户、重点户。记者在受命进行专题采访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新动向:真正有成就的专业户大都是自愿从城里到乡村来承包搞特种养殖的,而这些人过去又大都是拼命“跳农门”进城的。记者将特殊性和普遍性相结合进行分析提炼,认识到从“农转非”到“非转农”的轮回现象中必然蕴含着深层次的时代主题。记者将笔触和镜头的取材重点放在几个典型人物身上,从个人命运和事业沉浮的微观变化中,对节目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凝练和拓展,由此完成了《好马缘何吃回头草》的新闻评论。原本是一部反映“特种水产迅猛发展,专业户成为主力军”的新闻专题,经记者进行取材角度的选择提炼后,成了“时代和政策为人们提供了转变观念、实现自我价值的无限机遇,农村这片广阔天地同样可以大有作为”的新闻评论。虽然都是反映全市特种水产的发展史,都是反映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但后者的针对性、接近性、趣味性和理性张力明显优于前者,因而获得年度市级好新闻一等奖。第三,表达角度。所谓表达角度,是指记者对同一主题、同一材料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获取最佳新闻效应。1999年元月,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到内江视察。当时中央省市级各类传媒均派记者采访,内江电视台也限额派一名记者参与。面对同一主题、同一材料和众多媒体的竞争,内江电视台所派记者在匆忙紧张的随团采访中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为一般现象所惑,不被纷扰场面所动,始终将镜头的详略与角度的选择相结合。当温家宝一行到了威远县新店镇民富村时,放慢了视察节奏。记者敏锐地感到有戏,抓住机会用纪实长镜头记录下了温家宝向村支书罗汉卿问情况、拉家常,以及温家宝同志当场拍板解决民富村公路和水利建设资金难题等全过程。采访结束后,众多媒体都以几乎雷同的动态形式报道了温家宝副总理的视察概况,而内江电视台则独树一帜,采用新闻特写的表达方式,播出了《副总理与村官的对话》。这条长十余分钟的电视新闻特写以现场感、同期声和互动镜头的细节刻画取胜,把中央领导平易务实的作风、与人民群众水乳交融的情结鲜活生动地表现出来,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同一主题,同一材料,由于表达角度和方式的不同,其新闻价值亦不可同日而语,内江电视台的节目分别获得当年的省、市优秀电视新闻奖。笔者认为,要在纷繁复杂的新闻事实和材料中精选角度,实现新闻价值的最大化,记者需有敏锐的洞察力、灵巧的驾驭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较强业务能力。同时,还应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和政策水平以及采访中的创新意识。总之,勤学多练才会熟能生巧,积累丰厚才能举重若轻。电视新闻动态消息与深度报道的辩证思考——兼论“消息”在电视宣传中的地位雷喜梅一电视的优势是什么?许多同志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形声并茂。那么,电视新闻的优势是什么呢?恐怕就不能简单地以“形声并茂”来回答了。任何新闻媒体追求的首要高程是时效。电视同样如此。我们不可忽视以电波为载体的功效,因为,这种载体具备像广播一样的传播速度。电视“传播速度快”的优势一度受到科学技术的限制。在最近的十多年中,这一领域发生了两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革新。第一次是电子技术作用于摄录像设备(ENG),大大缩短了胶片摄影无法比拟的制作周期。第二次是微波转播系统在一些重大活动、重要新闻事件采访时的投入使用,加速了“同步传播”的进程。最快捷的传播,解决了“新”的问题。另一个问题同样摆到了我们面前。这就是大家议论得较多的深度问题。新闻固然要新,但是,仅仅靠“新”是不够的。报纸最先从电子新闻的快捷反应中感受到压力,提出了传播学的一个新概念In-depthre-ports,In-depthreports可以翻译为深度报道。按照通常的理解,它有别于“简要和迅速地报道新闻事实”的消息,侧重于背景的介绍、理性的分析以及对事件产生原因的追踪和对事物发展方向的预测。报纸和电视两大传播媒介能否相互分工,各自向着快捷与深度两端发展呢?无论从相互的竞争,还是从受众的需求来考虑,显然都是行不通的。正像报纸不仅仅着眼于“深度”一样,电视也不甘心于局限在“快捷”方面的优势。以中央电视台为代表的中国电视媒介,近年来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纷纷推出专题性、评论性专栏(含板块)节目,造成了与报纸一争“深度报道”高低的态势。深度报道的加强,毫无疑问提高了电视宣传效果和电视新闻的含金量。但是,是否会因此忽视时效性,降低消息在电视宣传中的地位呢?或者说,如何辩证统一地看待电视新闻的时效性和含金量呢?这是我们当务之急应该研讨的课题。二我们说,要辩证统一地看待电视新闻的时效性和含金量,是由电视传播手段的特殊性所决定的。电视的一些特性对“新”和“深”两个方面都有所制约。其一,现场感与新闻角度的选择。一条电视新闻,快速传递的最佳选择是,记者(节目主持人)和摄像师同时到达现场。这里就有一个记者和摄像师的配合问题,镜头中的画面和主持人场内配音的协调问题。而现场拍摄的画面是否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呢?主持人在特定的环境中解说的内容是否找准了角度呢?这些都是应该认真对待的。因此,一条好的电视新闻,往往需要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相结合;场内叙述和场外配音相结合;现场观察和案头思考相结合。这几个结合,需要时间,势必影响最及时的播出,与“快”与“新”相矛盾。如何取舍?要看孰重孰轻。有时难免为“深”而牺牲“新”;有时则为“新”而牺牲“深”。其二,抽象思维与现实场景的矛盾。电视要搞深度报道,是不能离开抽象思维的,但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电视传播过程始终伴随着画面的流动。如果像文字作者那样天马行空、高谈阔论,就会让人觉得枯燥无味。由此看来,电视的深度报道不能脱离新闻画面这个母体,所议所论,不能空洞无“物”;所感所思,必须由形象切入,由抽象化出。因而,电视新闻的深度报
本文标题:新闻业务探讨文章五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067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