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新闻记者培训2013练习题五
1新闻记者培训2013练习题(五)新闻采编规范(一)单选题1.新闻从业者在获取新闻事实的过程中不能逾越的底线是____。(D)A.不使用计谋获取材料B.确保对当事人不造成任何伤害C.不采取隐性采访手段D.遵守法律2.在某些报道领域,为尽量对新闻当事人做到最小伤害,新闻界普遍采纳的报道原则是____。(A)A.知情同意原则B.公共利益至上原则C.真实准确原则D.平衡报道原则3.关于保持中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B)A.不做任何有偿新闻B.对事实以个人口吻加以评论C.报道中客观呈现各方观点D.报道中避免歧视与偏见4.以下哪个栏目是树立报纸公信力的必要手段?(C)A.致歉B.勘误C.更正D.声明5.保证新闻报道准确性的最重要方式是____。(B)A.现场采访B.核实事实C.深入调查D.多方求证6.为什么引语的使用是记者保持客观的重要依据?(D)A.引语深化新闻主旨B.引语增加趣味性C.引语增加信息量D.引语拉开与新闻当事人的距离,涵化立场7.朱镕基总理神色凝重,严正地指出:“谁要是搞台湾独立,你就没有好下场!”话语掷地有声,震撼人心。此处引语的使用有何优点?(A)A鲜明地表明了说话人的立场和观点B.概括地指出了具体事实C.语言简洁D.巧妙地过渡8.“整整5天,我一点都没有睡觉。24小时备战,全面布控,就怕慢一步就成了炮灰”,电话那头,国美人士情绪有些激动,“我现在可以说的是,我们这几天产生了巨大的销售额,黄老板(黄光裕)会为此骄傲。”此处在使用引语时存在的问题是____。(C)A.引语使用不够简洁B.引语无消息源C.引语的消息源不明确D.标点符号使用错误9.如何避免过度解读被采访对象的意思?(A)A.保留原始材料,编辑核实B.全篇报道使用直接引语C.直接引语不做丝毫修改D.记者将自己的观点附加在引语中10.使用间接引语的优点是什么?(A)A.语言更具概括性B.更具现场感C.更有趣味性D.能体现受访者的鲜明立场和个性11.在网络中,记者手中一切具有时效性的、有新闻价值的消息、图片或视频该如何处理?(A)A.首先提交给供职单位B.为了时效性可先在社交媒体上发布C.可在小范围内进行专业讨论D.先保证纸媒的独家报道再考虑网络报道12.哪一种内容应该使用直接引语____?(B)A.过渡性语句B.体现说话者个性的语句C.事实性话语D.引语中有大量语气词13.使用引语时,以下哪种做法是合适的?(B)A.尽可能多地使用引语,少记者描述B.不要把不同人的话捆在一起C.连续引用不同人的话时,不用另起一段D.为保证真实,可将受访者的语气词保留14.下列哪项引语使用不准确?(D)A.“我们的出价是每股67美元”,傅成玉说,“我希望我们能在一起工作”B.“是的,你是单知道雪天野兽在深山里没有食吃,才会到村里来的”,他们立即打断她的话,走开去了C.宋徽宗时,福建“以小株结实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阙下,移植宣和殿”D.同学们感慨万千:“创业不是作秀,是实实在在、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付出”15.下列哪一项不是使用消息来源的原则?(D)A.“三角平衡”原则B.“多重佐证”原则C.“事实核准”原则D.人证比物证更可靠16.下列哪一项不是使用消息源身份时必需的信息?(D)A.姓名B.单位C.职务D.性别17.下列哪一项对消息源表达不准确?(D)A.据车祸现场的目击者说B.某医院的内科医生李某某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C.据某某媒体报道D.某单位说18.下列哪一项消息源的可信度最低?(C)A.政府公开文件B.某中央级知名媒体报道C.某论坛用户的爆料D.某事故现场目击者19.使用匿名消息源,容易带来哪种风险?(A)A.为虚假新闻亮“绿灯”B.保护了消息源C.增加了报道的独家性D.报道更具可信度20.制作新闻标题的首要标准是什么?(A)A.准确B.时效C.传神D.吸引眼球21.可以作为消息来源直接引用的机构是?(C)A.论坛B.博客C.媒体官方微博D.社交网络22.新闻语言传达的信息是否能被受众所理解和接受,取决于语言运用哪方面?(B)A.时效性B.规范性C.可读性D.娱乐性23.在新闻报道中,要较多地使用什么词?(D)A.名词B.形容词C.副词D.动词224.以下哪个词在报道中可能会成为读者阅读的障碍?(B)A.“3G手机”B.转氨酶达2000多C.“高开低走”D.“固体燃料”25.为方便读者阅读,报道中使用数字,一段内不宜连续使用多少个以上的数字?(C)A.1个B.2个C.3个D.5个26.以下的新闻语言表述中,哪个选项不合适?(A)A.他做这工作很称职B.原告律师说证人撒了谎C.他坠楼身亡,验尸官认定是自杀D.节目如下27.新闻报道语言应该尽可能使用什么样的语言?(B)A.描述式B.叙述式C.评论式D.修饰性28.以下哪一项不是直接引语的效果?(D)A.保持新闻的真实感B.增加生动性C.拉开与新闻当事人的距离,涵化立场D.方便读者阅读理解29.关于引语的使用,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B)A.应当避免在引语中出现括号或省略号B.如有必要,记者可以对采访对象的话语进行添加或篡改C.记者不得制造直接引语D.报道中尽量不使用间接引语,要多使用直接引语30.在解释新闻事实的时候,以下哪项选择是错误的?(A)A.文章要以事实为基础写作,但在制作标题时要考虑效果为先B.用事实说话,不能主观臆断C.内容表述直截了当,不以夸张的手法解释新闻事实D.写作准确具体,减少形容词等修饰性词语(二)多选题1.获取事实的基本原则有哪些?(AC)A.法律原则B.道德原则C.伦理原则D.正当原则2.新闻报道过程中要遵守的伦理原则有哪些?(ABD)A.无害原则B.知情同意原则C.公共利益至上原则D.保守机密原则3.为尽量做到对新闻当事人最小伤害,新闻报道过程中遵循的具体细则包括____。(ABCD)A.尊重采访对象的意愿B.注意保护采访对象的隐私C.不要对采访对象作出道德评判D.不展示不恰当的内容4.新闻真实与准确的要求有哪些?(ABCD)A.保证确有其事,不道听途说B.对所引用的一切资料等都具备确切的来源C.核实关键性事实D.报道若出现失实,及时地更正5.怎样核实关键性事实?(BCD)A.准确记录,避免断章取义B.到达新闻现场,核实新闻来源C.多方求证,核实新闻核心要素D.查找权威资料,核实具体精确事实6.怎样解释新闻事实?(ABC)A.用事实说话,不能主观臆断B.内容表述直截了当,慎用情感性词语C.写作准确具体,减少修饰性词语D.夸张表述,吸引受众关注7.如何确保新闻报道的公正?(ABC)A.禁止对任何人的歧视B.保持中立,做到利益规避C.平衡呈现各方观点,保持中立D.多采访学术界人士和记者8.怎样做到利益规避?(ABCD)A.不接受采访对象的好处,新闻报道不得收取任何费用B.不做有偿新闻或有偿不闻C.要特别注意语言方面的中立D.对新闻事件中的冲突双方,要注意均衡报道9.直接引语的特点有哪些?(AD)A.直接引述别人的原话,并放在引号内B.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的话,被转述的话不放在引号内C.较具概括性D.具有现场感10.使用新闻引语需遵循以下哪几点原则?(ABD)A.保持真实、准确、完整性B.尽量多用直接引语C.读者兴趣优先D.不要“异口同声”11.引语在哪些情况下可以改动?(ABC)A.原话有语病B.表达模糊C.出现方言时D.当事人未表达出记者想要的观点12.直接引语有哪些效果?(ABC)A.保持新闻真实感B.增加信息量C.增加趣味性D.更具概括性13.下列哪些引语的使用规范是正确的?(ABC)A.尽量不用间接引语B.直接引语应是某人所说的原话,除对语法和句法错误进行必要的纠正之外,记者不得制造直接引语,不得对采访对象的话语进行添加或篡改C.应当避免在引语中出现括号或省略号D.记者可根据自己角度来改变消息源的观点14.使用消息源时,以下哪几点是错误的?(AB)A.使用权威消息源时,可以完全信任B.完全依赖网络作为消息源C.尽量采访到核心消息源D.报道中需注明消息来源15.当消息源有多重身份,如何选择?(AB)A.选择与本报道最相关的职务B.征询受访者哪个身份更合适C.全部使用D.只使用姓名不使用职务16.通常在何种情况下,需要使用匿名消息源?(AB)A.消息源主动提出要匿名B.消息源本身不愿接受采访,记者为了得到关键信息,进行匿名处理C.记者未采访到消息源3D.记者对消息源的身份不明确17.理论上,以下哪些是只能作为引述而不作为事实进行叙述的消息来源?(ABC)A.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媒体所发布的信息B.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纪检监察部门提供的案件记录、情况说明等非正式材料C.权威机构内部文件D.司法机构的法律文书中确认的事实18.当对受访者的身份、观点不明确时,记者应该怎么办?(BCD)A.凭个人理解梳理B.使用其他消息源代替C.再次采访受访者D.不使用19.在匿名消息源的处理上,记者应注意哪些问题?(ABD)A.保留录音、手记等一手材料B.与编辑沟通,得到编辑的指导和同意C.尽量为匿名消息源提供帮助D.保护匿名消息源20.制作新闻标题的规范有哪些?(AB)A.准确B.传神C.时效D.追求点击率21.下列哪些不是新闻事实的组成部分?(CD)A.新闻标题B.署名C.社论D.编者按22.以下哪些内容,可以作为权威的消息来源?(ABC)A.司法机构、仲裁机构、行政机关、公证机关在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书中确认的事实B.具有合法地位的政党、国家机构在公文、正式出版物、蓝皮书、白皮书等具有法律效力文件中确认的事实,或其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及其他正式而公开的场合,以该政党、国家机构的名义发表的讲话C.为配合待定机关履行职责的需要而发表的信息D.某单位的内部文件23.新闻语言的规范有哪些?(ABCD)A.新闻语言要简洁、清晰、准确B.要避免使用不熟悉的术语或专业词汇C.新闻报道语言应该尽可能使用叙述性语言D.把数字转换成普通人易于理解的语言24.下列哪些媒体是可被援引的权威媒体?(ABCD)A.党报党刊B.行业性报刊C.国家通讯社D.电台、电视台25.微博对传统新闻生产方式的影响和改变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BCD)A.发行方式B.消息来源C.生产机制D.行业互动26.记者新闻微博使用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BC)A.要广开言路,多多关注B.发新闻要再三确认C.发表观点要讲证据D.观点不同,要在微博上据理力争27.采编与经营的“防火墙”原则有哪些?(ABCD)A.采编与经营严格分开B.严禁“有偿新闻”C.规范专业性记者的个人投资行为D.不得利用工作之便在外单位兼职取酬28.西方发达国家媒体主要采取哪些“编营分离”的措施?(BC)A.报业上市B.发行人制度C.激励—约束机制D.宣扬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29.广播电视新闻的引子与报纸新闻标题有什么不同?(ABCD)A.引子应该是完整的句子B.引子应该自成一体C.引子与其他新闻或广告内容分离D.制作人在引子里提出有待回答的问题30.在批评报道中,如何注意平衡?(ABCD)A.记者经过努力仍没有采访到某一方,应在稿件中加以说明B.对报道中受到批评的当事人,给予答辩的机会C.报道语言平实,避免主观D.标题更要紧贴事实,切忌主观色彩(三)判断题1.为了公共利益,记者可以适当使用不正当的手段制造新闻事实。(×)2.记者不能为个人或亲属的利益利用其职业关系获取任何机密信息。(√)3.媒体应以一种平等、尊重的心态来对待弱者。(√)4.为证明事实铁证如山,记者可以在手法上加大事件的冲突要素。(×)5.慎用判断性的、情感性词语,避免出现倾向性的错误。可以适当以文学化的手法渲染事实发展的情节。(×)6.减少副词、修饰性词语的使用,多使用动词。除非可以出示确凿证据,不得使用“最大”、“最好”、“最坏”、“最多”等最高级形容词。(√)7.当采访对象的状况并不适宜接受采访时,记者应该揪住对方拼命发问,不达目的不罢休。(×)8.编辑若发现新闻报道求证过程有问题、证据不足,为了时效性先发稿,日后再更正。(×)9.通稿式新闻稿件必须注明消息来源,不能署名
本文标题:新闻记者培训2013练习题五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068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