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新闻评论学考试复习重点
新闻评论学考试复习重点题型:客观题: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主观题:观点与论述(两段论述文章):看有无问题、逻辑分析时评写作(800字左右,题目不限,可以准备,可以和作业小论文研究的主题挂钩,对调查现象或结果进行评论,不能抄袭)第一章新闻评论的性质一、新闻评论的各种“定义”1、郭步陶:何谓评论(《时事评论作法》,1935)-评不平之事,是为评:“把不平的事,用言文的功能,使它得着公平的判断,便是评。”-整理头绪,是为论:“遇着头绪纷繁的事情或问题,拿言文的工具,把它整理得条理分明,使人不至是非颠倒,便是论。”(精辟的感性认识)2、再小结:其实,新闻评论,就是对新闻事实进行的评论--能否在媒体上公开发表,是另外一回事。--在媒体上公开发表的新闻评论,除了遵守新闻评论的基本要求之外,还要遵循媒体的相关规则(立场、观点是否与媒体取向相符)。3、马少华:新闻评论,应是对新闻进行的即时判断--判断是人类理性思维的基本形态,有着认识论、逻辑学的深刻背景,它外在地对应着具体的认识对象(对于新闻评论来说,这个对象就是新闻事实),内在地对应着作者具体的认识能力与经验。--时评作者的基本素质是判断力,此外应该有一颗正直的心,是一个有道义感的人,也应该有为美好生活为追求的理想。二、延伸:新闻评论、消息、深度报道的关系1、小结:消息、深度报道与新闻评论的区别--消息的重心,在于提供客观事实。事实准确与否,是消息的生命。消息的关键,是消息来源的权威性、发布的时效性和报道的可信度。--深度报道,围绕一个主题吸纳了多个新闻事实,展现了事件发生的原因、现状或趋势。--新闻评论,并不展示新闻事件本身的细节和相关事实的情况,而是直接点出事件可能的意义。三、新闻评论的社会功能1、西方新闻评论的三种社会功能:--让读者学会思考:帮助读者在复杂的新闻丛林中理清头绪,提供思考相关问题的方法供读者借鉴。--让读者习惯理性:促使读者开动脑筋,将读者从盲从或幻想中解脱出来,同时对评论本身保持批判精神。--维护读者的民主权利:为公民社会而写作,防止政府决策可能带来的伤害。2、郭步陶:评论功能的四种说法-代表舆论说:报纸是公共机关,评论应该代民众表达(公众之代言人)-创造舆论说:将民众还没有看到的利弊,指点给他们看,报纸就有了无形的权威(如绿坝软件的危害)-解释新闻说:剖析新闻内事实,说明因果趋势,及其与民众的关系(提高二次房贷利率与广州市民生活之关系)-提出问题说:预测、研究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如调整利率、调高油价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四、新闻评论的一般要求1、梁启超:评论写作四字方针:公、要、周、适(《时报发刊词》1904年)--公,“不偏徇一当之意见”--要,“必一国一群之大问题”(讨论什么很重要)--周,“或著之论说,或缀议批评,务献刍荛(割草打柴之人),以助达识”--适,“苟其不适于中国今日社会之程度,则其言必无力而反以滋病”(言论不能超越国情谈问题)2、程仲文:新闻评论三要素(《新闻评论学》,1947年)-见解:“没有见解,就没有主张,没有批评,就不能成为评论”-资料:“没有资料,便无所依据,议论也就没有力量”(观点要靠论据来支撑)-文笔:“不讲求方法,就不能激起读者同情,就不能发生舆论的功能”(言无文行不远)第二章新闻评论之历史,从事到人,涉及新闻评论作者之素质(以填空选择为主,像谁办了什么报纸等等)一、中国近代言论写作:桐城“义法”、八股文之间1、近代报纸出现之前统治中国的两种文体:--八股文:乃科举考试规定文体E:公务员申论模版……--桐城派:清代散文最大之文体,17世纪被清政府定为“文坛正宗”。二、从言论不论政转入政论、时评1、王韬与《循环日报》:文人论政先锋--1874年2月4日,王韬在香港办《循环日报》,这是首份国人自办成功的中文报纸。王韬时年46岁。《循环日报》立论宗旨:--“强中以攘外,诹(zou)远以师长,变法以自强。”2、梁启超与《时务报》、《清议报》、《新民丛报》:从呼唤新民到国民-1896年8月9日,《时务报》旬刊在上海出版,汪康年任经理,梁启超任主笔。--1899年,梁启超赴日本,创办《清议报》。从第26期开始,开设《国闻短评》栏目。--1900年2月10日,梁启超发表《少年中国说》--1902年2月8日,梁启超等在横滨办《新民丛报》3、苏报案、章士钊、邹容事件:--1903年5月27日,章士钊任上海租界《苏报》主笔。--1903年6月9日,章士钊在《苏报》发《读革命军》--1903年6月10日,章太炎在《苏报》发《革命军序》--1903年6月29日,章太炎在《苏报》发《驳康有为论革命书》--1903年7月1日,租界工部局逮捕章太炎、邹容等人。4、陈景韩及《时报》:中国智识阶级的一个宠儿事件:--1904年6月12日,康梁在日本募款,浙江人狄楚青出大头,《时报》在上海问世。--浙江人陈景韩应聘《时报》主笔,首创短评,配合时事,抒发议论,称为“时评”。三、“文人论政”的光荣与梦想1、李大钊:庶民的胜利李大钊(1888-1927)传略:--李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人。--1918年11月,在《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1918年底,与陈独秀创办《每周评论》。--1921年,中共成立,李大钊指导北方工作。--1927年4月6日,张作霖闯进苏联驻华使馆,逮捕李大钊等80余人。4月28日,军阀将李大钊等20人杀害。李大钊时年38岁。2、文人论政的主阵地:大公报、胡政之、张季鸾、王芸生掌故:--1902年,英敛之创《大公报》于天津法租界--1926年,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以“新记”公司名义接办《大公报》。--1946年,密苏里新闻学院将AMissouriHonorMedalforDistinguishedServiceinJournalism授予《大公报》。重温“四不”:不党、不卖、不私、不盲3、储安平:书生论政的终结故事:--1946年9月1日,英国伦敦帝国大学毕业的储安平回国,在上海创办《观察》,抨击当局,提倡“民主、自由、进步、理性”。“我们平日的职业,就是议论政事。”(《观察》第5卷)--1948年12月24日,《观察》被查封。四、1980年代-1990年代初的新闻评论……1、范敬宜《莫把开头当过头》,1979年5月13日,《辽宁日报》。2、《台上他讲,台下讲他》,《四川日报》,1982年10月19日。汪道衍3、戴玉庆,《“大锅饭”养懒汉》,《人民日报》,1983年1月27日。4、1988年,掀起轩然大波的《河殇》5、1992年,《深圳特区报》“猴年新春八评”、《东方风来满眼春》……第三章新闻评论中的观点(重要)一、新闻评论中的论点1、问题:哪些观点是论点呢?--只被论证、而不对别的观点起论证作用的观点,肯定是论点。--不被论证、而只对别的观点起论证作用的观点,只是观点性的论据。--既被论证,又对别的观点起论证作用的观点,可以被视为“中心论点统帅之下的分论点”。--既不被论证、又不对别的观点起论证作用的观点,只能是废话。2、Inch和B.Warnick:论点的三大要求-争议性(Controversiality)“如果你的论点都是人们普遍同意的,那为什么还要论?”(E:核能、转基因、计划生育、户口、广州奥运?)“没有争议的表达,起到的都是论据的作用。人们没有必要论证象地球是圆的,谋杀是错的这样的论点。”-明确性(Clarity):明确表达的结论一般更为有效。当论点没有被明确表达时,读者常常会用自己的观点来补白,而这些观点常常与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相反。(马航……一些细节不能马上透露)--挑战性(Challenge):论点的挑战性,意味着论者常常要直面读者既有的价值观、信仰与行为方式。所谓新意,就是与流行观点和状态不同的见解二、论点的表现形式:判断1、时评论点的本质,就是对新闻事实的一个判断(分析+结论)--新闻评论的本质,就是一种对新闻的认识活动;认识活动的结果,就是判断。事实判断:报道是否反映真相?事件背景?原因?价值判断:事件有何意义?谁将受益或受损?--时评写作,就是确认并论证作者判断的过程2、叶圣陶:判断,乃言论之中心(《作文论》,1924年)--议论的总旨,在于表达作者的见解。所谓见解,则包括“对于事物的主张或评论”或“驳斥别人的主张而申述自己的主张”。(见解,则包括正论和驳论。)--要形成见解,须有自己的判断必须自己有一个判断,或说“这是这样的”,或说“这不是这样的”。--判断,乃是言论之中心“既有一个判断,它就充当了中心,种种企图才有所着力。”“没有判断,就无所谓见解,也就没有言论这回事了。”三、论点分类的三个维度(价值判断、事实判断、假言判断等有可能出名词解释)1、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事实判断,就是对事实本身进行的判断--价值判断,就是对事实对于人的价值的判断何谓事实判断:--即判断事实本身,判断客观事实之间的联系。事情是怎样?将会怎样?为什么会这样?E:邵飘萍:“清帝退位而后祸中国者,必袁世凯其人矣。”(1911年)E:曹林:2010年北京将恢复“广播体操”?何谓价值判断:--作者从自己的价值观、情感、原则和道德、审美标准出发,对事实进行的主观判断。--新闻评论,就是有着不同价值观和价值标准的人们思想观念的交流价值判断的原则:--充分尊重价值多元化的共存关系--充分认识到价值的社会客观性一个社会中,会有公认的基本价值(民主优于专制、法治优于人治、长远利益优于眼前利益)价值判断的应然性:--事实判断,涉及的是已发生了的“已然”情况,和将要发生的“必然”情况--价值判断,涉及的则是按照人们的信仰、希望、道德伦理等价值标准,事物应该变成什么样的“应然”情况。(人人都在寻找自己所从事的事情的意义。)2、具体判断与普遍判断何谓具体判断--就事论事,对新闻事件的具体起因、性质和发展作出的判断。何谓普遍判断:--对一般情形进行的判断,具有普遍的形式和普遍的适应性。3、评论中常用的具体判断—假言判断何谓假言判断--所谓假言判断,就是由条件的肯定或否定假言判断的逻辑特点:--这种判断的主要逻辑特点在于,它不是对事物的情况作出无条件的断定,而是反映某一事物情况是另一事物情况存在的条件。第四章新闻评论中的论据(略考,可不看,提供PPT仅供参考)第五章时评中的论证(重要)一、论证的性质与方法1、论据、论点与论证:--如果将论据、论点视为议论文的静态起点和终点;那么,论证则是一个“由起点走向终点的动态过程”,即用论据来证明论点之过程。小结:论证的本质--论证的本质,都是从前提到结论,从已知到未知;从人们已经接受了的判断(或事实),到希望人们接受的判断。--剖析时评的论证,就是要回答:作者如何得出结论?论据是否能支撑结论?推理是否合理?引用的事实是否真实?……二、逻辑方法在时评中的应用1、时评逻辑论证方法1:演绎法何谓演绎(deduction):从一般到个别(从一般理性出发!)(从一般性推断个性)时评演绎的前提:一般原理--在时评写作实践中,所谓一般原理常常指“公理”或被一个社会中的人们普遍接受的价值知识与科学知识。--所谓“公理”,即人们普遍认可、无须证明其正确性的观点(Aself-evidentoruniversallyrecognizedtruth;amaxim)时评中的演绎:--时评中的演绎,即“把新闻事件作为某一(类)事物的‘部分’而作出的具体判断。”--大前提:对新闻事件可能属于的某类事物,人们已有公断。--小前提:新闻事件属于这类事物。--结论:新闻事件也具有这类事物的共同属性或意义。演绎推理的一种实用反驳形式:归谬--何谓归谬(ReductiontoAbsurdity):将对方的观点暂时接受为评论前提,并以此为基础推演下去,直到推出了荒谬结论,从而证明对方观点的错误性。演绎推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前提错误、前提与结论之概念不一致2、时评逻辑论证方法2:归纳法时评如何使用归纳法:找到诸多新闻事件和信息之间的联系,得出共同性规律--若碰到我们无法单独对其进行判断的最新
本文标题:新闻评论学考试复习重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069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