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感知觉统合训练的理论王淑荣联系电话:13646466639电子信箱:wangshurong6@163.com联系地址:潍坊学院安顺校区特殊教育系一、感觉统合概述感觉统合理论最早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艾丽丝(Dr.JeanAryes)1972年提出来的。(一)感觉统合的概念感觉统合是指人从环境中接受信息,向环境反馈信息的互动过程,具体地说:当外界刺激,通过人的视、听、味、嗅各种感觉器官、神经组织进入大脑各功能区,经过大脑的分析、判断、筛选,然后才能指挥身体对外界做出适当的反应,形成有效的统合。(二)感觉统合训练的概念感觉统合训练是以科学有效地运用社会环境和使用各种物理器材为手段,以运用适当强度的外界刺激,有针对性地发展儿童感觉器官功能的协调能力,促进他们大脑神经系统对信息的整合功能,使其以感觉健康发展为目的的综合训练。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大脑还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分别管理人体不同的部位。脊髓主要是传导通路,能把外界的刺激及时传送到脑,然后再把脑发出的命令及时传送到周围器官,起到了上通下达的桥梁作用。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神经(内脏神经)。脑神经共有12对,主要支配头面部器官的感觉和运动。人能看到周围事物,听见声音,闻出香臭,尝出滋味,以及有喜怒哀乐的表情等,都必须依靠这12对脑神经的功能。脊神经共有31对,其中包括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尾神经1对。脊神经由脊髓发出,主要支配身体和四肢的感觉、运动和反射。植物神经主要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心跳、呼吸和消化活动都受它的调节。二、感觉统合的神经生理学基础(一)神经元——神经细胞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人的神经系统大约有1000亿个神经细胞,神经细胞之间依靠突触相互连接,组成了人类完整的运动神经体系,以微弱的静电相互传递讯息,这种生物现象是人类所有运动的基础。(二)神经径路与“核”神经元的轴突或树突细长束状组成了神经径路。主要功能是传递各种信息给大脑,传出大脑的各种指令至全身。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原胞体常聚集在一起,称为神经核。脑干包括延脑、脑桥和中脑,是神经传导的“交通要道”,包括上行的各种感觉信息输入,下行的大脑指挥全身运动的信息输出。(三)脑干脑干的前方有一个网膜叫前庭网膜(四)小脑小脑位于脑干后面,接受处理所有感觉,尤其对重力、运动、平衡和“肌肉、关节”感觉特别敏感。(五)大脑在大脑功能分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优势半球,正常大脑功能分化有赖于脑干部对各种感觉的统合,脑干部对各种感觉统合出现异常就会导致大脑功能分化不清,造成高层次复杂功能的语言发展及学习困难。丰富多彩的感觉经历能够促进产生功能更强大的大脑。(六)感觉信息——神经系统的食粮1.视觉2.听觉3.触觉4.前庭感觉前庭器官在内耳里面,包括椭圆囊、球囊和三个半规管。前庭系统的传入纤维分别送信息到左右大脑半球,促进身体左右两侧统合,使儿童在学习复杂动作时,反应灵敏。前庭系统还有神经纤维联系情绪中枢,进而影响情绪中枢,包括正面与负面作用,如兴奋、紧张、平静等。前庭感受器感知人体在空间的位置及其位置变化,并将这些信息向中枢传递,主要产生两个方面的生理效应:一方面对人体变化了的位置和姿势进行调节,保持人体平衡;另一方面参与调节眼球运动,使人体在体位改变和运动中保持清晰的视觉,故它对保持我们的姿势平衡和清晰的视觉起重要作用。其实,前庭随时随地都在工作,比如在一辆正常行驶的公共汽车突然刹车的时候,站立的人往往会倾倒,但是很快会控制自己的身体,不会倾倒下去,这时候就是前庭在发挥作用,调整了身体姿势,达到了平衡。前庭系统与其它系统的运作息息相关,例如,儿童能专心地学习,就是前庭、本体觉与视觉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即所谓“感觉统合”。前庭核在怀孕第九周出现,第十或十一周便开始发挥功能,5个月左右前庭就已发展的很好,并与触觉和听觉统一供给胎儿大脑几乎全部的感觉输入。对出生后成长中的婴幼儿,前庭系统在其身体发育上,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不容怱视。比如婴儿通过抬头看、侧头听、踢腿、挥手、摇晃身躯等活动,能够体验感觉信息输入脑部的喜悦,于是不断反复地动作。借助这种积极的活动,不但丰富了婴儿的经验,也活化了他们的大脑。这其中,前庭系统扮演了最基本的角色,发挥了关键性的功能—“合纵连横”。人在凝视时,需头颈稳定不动;追视移动的目标时,需头颈稳定地移动,如此捕捉的影像才会清晰。前庭系统将地心引力的强弱信息,提供给视觉系统,形成远近、高低、前后、左右等方位概念,此即“空间视知觉”。这是前庭系统与视觉系统的感觉统合。前庭系统与本体运动觉系统相互配合提高肌肉张力,带动肌腱、韧带、骨胳与关节做出平衡动作,并维持姿势。前庭平衡觉与本体运动觉的信息整合,掌握四肢在三度空间的位置,形成有意义的身体知觉。5.本体感觉本体感觉又称深感觉,是感受个体身体所处的空间位置、运动状态及其变化的感觉。主要指肌肉的收缩与伸展、弯曲、推拉及关节间的压缩的感觉(位置觉及运动觉)。人依靠这种感觉进行动作和行为的调节,有目的地行动肌肉的收缩和松弛。婴幼儿的感觉系统发育尚未成熟,需要足够的感觉刺激;环境刺激在关键期内对人发展有重要作用。三、感觉统合失调的主要表现(一)视觉障碍的可能表现1.喜欢用手遮住双眼、睁一只眼睛、蒙住一只眼睛或是斜着眼睛。2.看东西重影。3.很难把视线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来,如看黑板之后再看自己的书本。4.看电视或玩圆圈游戏时,喜欢晃动身体或是斜着身子。5.视线很难跟随移动中的物体,如飞转而过的乒乓球。6.搞不清图片、文字、符号和物品之间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7.在读书、写字时,总是丢三落四的,忘写数字或是某些词。8.对文化课的学习有困难,如搞不懂字的大小,所占的空间、数字的顺序。9.做一些精细的动作困难,如拼图或是按虚线剪纸。10.写字参差不齐,不工整。11.弄不清物品之间的位置关系,经常会撞到家具或是上台阶时踩空。12.分不清左和右,方向感很差。13.不理解上、下;前、后;先、后的顺序。14.对自己阅读的东西没有一个形象上的概念。不能把图片、文字与具体的实物联系在一起。15.总是逃避集体活动。(二)听觉障碍的可能表现1.不能分辨声源,总是四处张望以找到声音是从哪发出来的。2.辨别声音有困难,特别不能区别相近的音,如‘京’和‘星’。3.在没有其它声音干扰的情况下,不能集中精神听一个声音。4.听到尖的、高的、金属的、突然的声音极其痛苦,即使是一些常人觉得正常的声音对于他们来说也是难以忍受的。5.很难专心去听或者读,而对于听到的和读到的东西也很难理解或是记住。6.在做出反应之前总是向别人张望。7.说话总是跑题。8.在与人进行近距离交流时有困难,如:不能对别人的问题和评论做出适当的反应。9.不能大声朗读。10.唱歌时跑调,没有节奏感。11.说话时口齿不清。12.在经过剧烈运动之后,说话能力有所提高。(三)嗅觉障碍的可能表现1.对一些气味特别敏感,如:腐烂的香蕉的味道、或是一些别人认为正常的气味,但他们却难以忍受。2.对一些难闻的气味没有感觉。3.挑食。(四)味觉障碍的可能表现1.对一些食物的味道、口感或是温度特别敏感。2.吃东西会经常呕吐。3.经常舔或尝不能吃的东西,如:玩具或是橡皮泥。4.喜欢特别辣或是特别热的食物。(五)触觉障碍的可能表现1.敏感型(1)对别人的触摸具有强烈的抵触(2)对无害的接触行为,或是立刻进行激烈地攻击或是逃开。(3)讨厌某些类型的衣服,对袜子的连接部位、鞋、还有衣服上的标签特别敏感。(4)哪怕是在夏天,也喜欢穿长袖的衣服和长腿的裤子。或者即使是在冬天,也喜欢穿得很少。(5)在大风天或类似的坏天气的时候,容易产生不安和攻击性的情绪。挑食;因为一些食物的口感,而不喜欢吃(如米饭、花生油、土豆块、蔬菜等);喜欢吃或冷或热的食物。(6)不喜欢洗澡、游泳、刷牙和理发。(7)与同伴的关系很差。2.迟钝型(1)喜欢长时间地触摸别人或是物品。(2)除非是被用力地碰触,否则没有感觉;对疼痛没有反应,即使是受伤了也没有意识到。(3)自己的东西掉了,也没有觉察到。(4)对自我的身体意识很差,只有在受到很强的压迫,自己的身体才有感觉。(5)衣服穿在身上没有感觉,也不知道是否穿得整齐。(6)对室内的温度没有感觉。(7)对弄在脸上、嘴里和鼻子上的脏东西没有感觉。(8)喜欢咀嚼非食用的东西(如手指甲、头发、衣袖、衣领、玩具还有铅笔等)。(9)攻击别人或是小动物,而不理解别人会有疼痛感。3.混沌型(1)不会用手去触摸,好像它们不是自己身体上的部位。(2)用手去握东西或是使用工具(如铅笔、剪刀或是筷子)时有困难。(3)不喜欢主动地去碰触东西,如把东西捡起来。(4)对认识物体的物理特征有困难(如质地、形状或是大小等)。(5)在没有视觉辅助的帮助下:不能确定自己身体的哪个部分被触摸。仅通过触摸,不能确认自己熟悉的物品。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很笨拙,如拉拉链、扣钮扣、打开钮扣、系鞋带,判断衣服穿得是否整齐。愿意站着而不愿意坐着,这样可能是为了看到周围的环境。(六)前庭觉障碍的可能表现1.敏感型(1)不能忍受运动,因此总是避免做运动。(2)对普通的运动强烈地拒绝。(3)不喜欢体育活动,如跑、跳、滑雪或是跳舞等。(4)不喜欢玩秋千、滑梯等。(5)行动缓慢,做事迟缓。(6)不喜欢头向下,如在洗头的时候。(7)固执地保持头部的位置。(8)讨厌爬楼梯,喜欢贴着墙壁或是楼梯扶手走。(9)坐车、船、飞机、电梯和电动扶梯时感到眩晕。(10)任性、胆小,不配合。(11)总是要求自己信赖的伙伴或是成人辅助自己。(12)容易失重,总是跌倒。2.迟钝型(1)特别喜欢强烈、刺激的运动(如从转椅、跳蹦床、坐过山车等)而且不会眩晕。(2)胆子非常大,什么危险都不怕,喜欢从高处往下跳或是快速地冲撞。(3)刻板的重复行为如摇晃,转圈、跳跃、晃头、摆手等。很难在凳子上面规矩地坐下来。(4)喜欢头朝下的感觉,或是吊在床沿边荡来荡去。(5)平衡感很差,总是摔倒。(6)快速地冲撞家具或是物品,而且明显是故意地。3.混沌型(1)容易失去平衡,特别是在以下几种情况:往椅子上面爬、骑脚踏车、跳、单脚站立或是把脚尖翘起。(2)行动迟缓、笨拙。(3)总是处在烦躁和不安的情绪之中。(4)不会用力。(5)在做运动时,很容易就会产生疲劳感。(6)不能保持身体姿势的稳定,如很难坐直。(7)不能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移动之中,如正在开动的火车、一个飞速行进中的球或是正在走的一个人。(8)方向感很差,总是向错误的方向移动。(七)本体觉障碍的可能表现1.在触觉、平衡还有运动方面有问题。2.对身体的自我意识很差。3.动作僵硬、呆板、不协调,经常摔倒。4.喜欢靠着、冲撞别人或是物品。5.在做不熟悉或是复杂动作的时候有困难。如第一次穿溜冰鞋。6.即使是做最简单而且最熟悉的事情,也有困难,如穿衣服。7.喜欢不停地摆弄发卡、电源开关等物品。8.喜欢抻拉衣服、咀嚼衣袖或衣领。上、下楼梯有困难。9.喜欢巅脚走路、蹲着、伸屈四肢、戳自己的腮部、拉拽手指或是弄出指响。四、感知觉统合失调的原因(一)抚养方式不当及环境影响1.人工喂养2.限制性带养方法3.独生子女的单调生活方式4.都市化的小家庭生活5.被忽略的精细动作训练(摇抱少、抚摸少、爬的少、转的少)(二)孕期卫生1.病毒感染、药物、心理压力、过度劳累或过度静养。2.产程异常。3.不良嗜好。4.高龄产妇(三)婴幼儿期头部外伤及疾病1.脑损伤。2.疾病3.微量元素失衡(饮食、生物化学环境等)。(四)遗传因素(五)过大的心理压力父母期望、学校教育方式五、感觉统合训练(一)感觉统合训练的原则1.儿童中心原则是指在感统训练中,立足以人为本的思想,切实尊重儿童的发展规律,充分考虑儿童身心发展的多方面特点,结合儿童的发展需要及发展能力设计训练方案,组织训练工作。2.针对性原则(1)问题评估的针对性(2)训练方案实施的针对性(3)评估反馈的针对性3.兴趣性原则(1)坚持以兴趣
本文标题:感统训练的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071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