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形成及其重要意义
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形成及其重要意义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更大拓展经济发展空间、不断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和促进社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然选择,也是全面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和推动经济社会谐调发展的必由之路。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认识和不断增加责任意识和使命感,我办经过系统学习和整理,对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形成以及“走出去”战略的重大意义拟成此文,仅供学习参考。一、实施“走出去”战略理论的构成我国“走出去”战略最早可以追溯到邓小平的对外开放理论。邓小平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也还是我们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也发展不起来。”(《邓小平文选》第3卷)我国较早时期的对外开放,侧重点是“引进来”,即引进国外资金、设备、科技和管理等。同时,邓小平同志对“走出去”也有阐述,早在1984年,在论及经济特区时,他就为特区定位,即“特区是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要成为开放的基地”,既要率先引进所需,同时也要对外宣传改革开放的政策,展示、推销改革开放的成果,既“引进来”又“走出去”,实现双向开放与交流。1992年,江泽民在十四大报告中提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对外贸易多元化,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扩大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更多地利用国外资源和引进先进技术”。1993年3月中共十四届二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实行国际市场多元化的战略,在继续巩固和扩大欧美、日本等市场的同时,努力开拓其他国际市场。”1993年底,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把十四大确定的“开拓国际市场”和“利用国外资源”进一步具体化了,提出了“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概念,指出: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国际经济合作,发展开放型经济。“赋予具备条件的生产和科技企业对外经营权,发展一批国际化、实业化、集团化的综合贸易公司。”1996年7月26日,江泽民在河北省唐山市考察工作时提出:要加紧研究国有企业如何有重点有组织地走出去,做好利用国际市场和国外资源这篇大文章。次年的12月24日,江泽民在接见全国外资工作会议代表时,首次把“走出去”作为一个重要战略提出来,并把它置于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1998年2月26日,江泽民在十五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中,联系当时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谈到做好经济工作,增强承受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时强调了六点,其中一点就是实施“走出去”的战略。5月14日,他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会议上讲话呼吁:“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加快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2000年1月20日,江泽民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谈到今后工作重点时,把抓紧实施“走出去”战略作为涉及党和国家工作全局、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抓紧解决的七个重大问题之一加以论述。2000年3月7日,江泽民在参加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海代表团的全体会议时,对“走出去”战略又有新的阐述。他指出:必须不失时机地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2002年“走出去”战略写进了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报告指出:“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2003年,胡锦涛总书记对“走出去”战略作了进一步的论述,他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指出:“要实施‘走出去’战略,完善对外投资服务体系,赋予企业更大的境外经营管理自主权,健全对境外投资企业的监管机制,促进我国跨国公司的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在200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指出,要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增强国际竞争力。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和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新形势,要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同国外的经济技术合作,增强企业的技术和市场开发能力。至此,“走出去”战略在三代领导核心的推动下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相对完整的“走出去”理论体系,并得以在全国范围积极实施。二、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实践基础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经济社会运行的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诸多深刻变化。我国国民经济总体上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但同时也遇到了新问题新矛盾。“走出去”战略的提出,正是基于当时我国经济运行环境的深刻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问题新矛盾。一是,我国主要产品产量已基本满足市场需要,需求不足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矛盾。经过二十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生产力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我国过去那种长期商品短缺的状况已基本改变,这是了不起的成就。但同时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生产能力过剩、供大于求的情况,出现了阶段性、结构性剩余。1993-1996年的宏观调控,使一度过热的中国经济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有效地抑制了通货膨胀,但同时又出现了通货紧缩趋势。1997年,与我国有着密切经济联系的周边国家相继发生金融危机。这场亚洲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的一个直接负面影响,就是我国产品出口的国际市场空间受到较大的压缩。这一系列矛盾造成了当时国民经济运行中急需解决的一个焦点问题,那就是如何积极开拓市场,扩大有效需求。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央确立了扩大内需的方针,同时也把眼光投向了国际市场的进一步开拓。二是,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日益突出,造成大量产品积压,影响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的提高。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国民经济各个领域普遍存在“大而全”、“小而全”、重复建设的现象。地区经济结构雷同,不少行业生产能力明显供过于求,产品严重积压。不少企业经济素质和效益低下,缺乏市场竞争力,生产经营困难,亏损严重。因此,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必须果断地抓紧进行结构调整,否则就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那么,怎么调整经济结构?江泽民同志把眼光投向了更为广阔的国际空间。他多次指出,实施“走出去”战略,“有利于在更广阔的空间里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三是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日益增大,区域性生态环境形势严峻。改革开放20年来,由于我国正处于迅速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阶段,经济高速增长,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不断加大,加之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比较落后,污染物排放量不断增加,资源、环境、生态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在1996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提出了“积极培育和扶持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问题。那么,如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呢?他指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同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结合起来。从国内市场看,当前要大力开拓农村市场,同时进一步拓展城市市场。从国际市场看,要在继续保持和拓展西欧、北美、日本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非洲、拉美、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以及东欧和独联体国家的市场。”三、实施“走出去”的重大战略意义第一,实施“走出去”,有利于我国在全球范围内获取能源资源,在国际能源资源分配中争取一个更加有利的战略态势。能源资源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一直努力实施全球资源战略,鼓励本国公司到海外勘探开发矿产。其实质是以国家支持为后盾,以跨国公司为主体,开拓地缘区位优势,优化资源配置,以获取质优价廉的矿产资源,保证本国资源需求。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较少。我国主要能源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煤炭人均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70%,耕地人均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水的人均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5%,天然气人均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5%,石油的人均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各种能源资源的消耗量将进一步增长,我国将面临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的双重压力,能源资源形势将更为严峻。我国能源资源的这种国情,迫切需要在能源资源的发展方面有战略考虑。在这方面,除了坚持节约高效、科技先行、多元发展等之外,积极地“走出去”,扩大对外投资,加强国际能源资源合作,使我国在全球范围内获取能源资源,在国际能源资源分配中争取一个更加有利的战略态势,应当成为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实施“走出去”的重要战略意图。第二,实施“走出去”战略,有利于逐步形成我们自己的各种跨国公司,使我国获得重要的国际市场份额,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空间,提升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一个世界性的社会化大生产网络已经形成。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日益增强。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主要载体,是全球化时代配置资源的主体,是各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主力部队。江泽民同志在1998年的讲话中列举了这样一组数据:全球现有五万三千多家跨国公司,它们控制了全世界生产的百分之四十,贸易的百分之五十至百分之六十,技术贸易的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七十,对外直接投资的百分之七十,技术专利的百分之八十。这种发展趋势表明,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各国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越来越集中体现在跨国公司的实力和竞争力上。江泽民同志在阐述“走出去”战略时,反复强调只有积极地“走出去”,“才能由小到大逐步形成我们自己的跨国公司,以利更好地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竞争”。第三,实施“走出去”战略,有利于我国更好地吸收外国先进技术,提高技术开发和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我国主动地在更广阔的空间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升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吸收外来资金,在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企业技术素质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也有一个事实不能忘记,那就是发达国家的对华投资的技术外溢效应很抵。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对技术含量较高的对华投资一直倾向于采用独资方式,技术保密措施极为严格。正如江泽民同志所告诫的:“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世界上有些最先进的技术是买不来的。”相比之下,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对外直接投资,是获得国外先进技术更为有效的途径。十几年来,“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已经从起步阶段进入一个较快发展阶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农业“走出去”是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走出去”弱势的产业,同时也是最具有生命力的产业,实践证明,引进的是先进管理、先进科技和资金,而“走出去”是利用资源和市场,其发展潜力是无限的。2006年,国家商务部、农业部和财政部联合发文,提出了国家关于加快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的若干意见。吉林省委、省政府把实施农业“走出去”做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走出去”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吉林省农业大省的先导优势,全力推进农业“走出去”步伐,中俄农业合作稳步发展,中菲农业合作进展顺利,中苏、中缅、中津、中朝、中赞等国农业合作已经起步。可以预见,吉林省委、省政府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意义必将历久弥深,越发彰显。
本文标题: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形成及其重要意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104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