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1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次产业结构渐趋合理,总体符合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但是,我国农业基础薄弱,“三农”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同时,迅速成长的工业未能对农业提供应有的技术改造和服务;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对第一、第二产业的制约作用也相当突出。根据国际三次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趋势分析,我国产业构成比例不合理,产业结构仍需改善。一、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结构仍需改善1.农业内部结构有待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农业产业结构经过不断调整形成了较好的格局。但是,目前的农业产业结构仍存在不少的问题。一是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尚不优化,农产品优质率较低。我国的牛、羊、猪等肉类产品、苹果、梨等水果产品、花卉产品以及水产品等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但面临着品种不优、质量不高的困扰。二是农产品加工业尚处在初级阶段,保鲜、包装、贮运、销售体系发展滞后,初级产品与加工品比例不协调。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大都在2:1以上,而我国只有0.43∶1,与国外相比差距比较大。三是农产品区域布局不合理,各地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地区比较优势,未能形成有鲜明特色的农产品区域布局结构。2.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大”而不“强”第二产业总量扩张明显,但生产结构不够合理,结构升级较慢,经济增长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1)处于全球价值链底端,产业升级面临困难。改革开放后的二十多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批量化生产的成本优势使我国获得了“世界工厂”的称号。“无论是袜子还是半导体,中国的企业已经成为全球产品链条中关键的供应者和不可或缺的一环”,这是目前我国产业的真实写照,表明了我国强大的生产能力。例如,20世纪90年代,所有向美国出口成衣的国家中,我国的出口增长最快;1998~2002年,我国向法国出口鞋的总量增长超过100%。但是,尽管我国已经广泛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中,但我国总体仍然处于浅层工业化阶段。我国的比较优势在相当程度上是依靠廉价劳动力获得的,这导致行业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加工组装环节,处于全球价值链底端,产品的附加值难以提高。由表14.10可以看出,虽然我国的出口额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但其中外资企业所占份额超过了50%,并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一旦发达国家重新整合他们的产业布局,将对我国的经济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在总出口额中,加工贸易所占比重同样超过了50%。这表明,即使是本土企业,也严重依赖外国企业的订单,而不是依靠自主研发和自有产品来开拓国际市场。这种对订单的依赖是中国产业处于全球价值链底端的又一明证。2表14.102003~2005年出口情况单位:亿美元(2)产业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创新能力差。目前,我国制造业总量规模占全球的6%,而研发投入仅占0.3%,研发投入严重匮乏,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队伍出现严重萎缩,产业创新能力有进一步削弱的危险,产业升级面临很大困难。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差,导致对国外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高度依赖,企业无法在品质、创新等差异化竞争中取得优势,只能靠低成本维持收益。这正是我国的企业在彩电、空调、手机等诸多领域都深陷价格战泥潭不能自拔的重要原因。(3)产品结构不合理,一般产品相对过剩与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产品短缺同时并存。在主要工业品中,有80%以上的产品生产能力利用不足或严重不足,同时每年还要花大量外汇进口国内短缺产品。此外,我国生产的是完全模块化、编码化、非差异化的产品,在带来大量国际订单的同时,导致企业依靠短期内的成本优势从模块化、编码化的生产中获利,形成路径依赖,从而削弱企业自主创新的意愿,在长期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潜在的危害。3.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内部结构需进一步调整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三产业增长非常快,但存在总量偏小和行业结构不合理问题,发展水平滞后。从总量来看,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明显偏低(见表14.11)。目前,绝大部分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比重在70%左右,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在50%左右,而我国的第三产业比重长期徘徊在30%~40%之间。表14.112003年三次产业收入结构的国际比较(%)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发达国家主要以信息、咨询、科技、金融等新兴产业为主,而我国的商业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比重较大,占40%以上;邮电通讯、金融保险等基础性服务业以及信息咨询、科研开发、旅游、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新兴服务业虽然发展较快,但比重仍然不高,发育仍然不足。此外,我国服务业产品创新不足,服务品质和技术水平不高,在组织规模、管理水平与营销技术上与国外服务业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难以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要。二、三次产业间比较劳动生产率差距扩大根据库兹涅茨的研究,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会趋于稳定,在进入较高收入水平后则明显上升,当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接近第二、第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时,产业结构的总体效益水平较高。目前,我国第一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偏低,且近年来三次产业间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差距不断扩大,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由2000年的2.04上升为2005年的2.10左右,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则分别由0.3和1.43下降为0.26和1.32。这说明在工业快速增长的同时,工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大幅下降,工业从业绝对人数减少,农业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产业转移受阻,有一部分转向了第三产业。这说明3我国用大量的劳动力从事低水平的农业生产来支持其他产业的发展,资源配置极不合理,产业结构的总体效益还处于低水平阶段。与劳动生产率密切相关的是就业问题。经济增长拉动就业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只有在劳动生产率提高之后,多余的劳动力才会被释放到更细化的劳动分工中,在新产生的行业领域内找到新的职业。从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分化,这样才能吸纳更多的劳动力。而我国三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都很有限,从相对劳动生产率来看,甚至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目前我国正处于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隐性失业向显性失业转化的重要时期,大量隐性失业被释放,显示出近年来失业率的上升。经济增长无法拉动就业增长,是我国目前产业发展所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三、产业结构的结构能源效益差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反映GDP增长1个百分点能源消费所增长的百分比。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下降,说明能源产值率提高,能源利用率提高。在“七五”、“八五”、“九五”三个计划期,我国能源消费量年均增长速度分别是6.5%、6%、-0.07%,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始终小于1;而进入“十五”时期以后,我国能源消费速度开始加快,并且逐步超过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平均能源消费增长速度和平均能源消费弹性分别达到10%和1.03;尤其是2003~2004年,我国能源消费增长均超过15%,远远高于我国GDP增长速度,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更是高达1.53和1.59。能源消耗增长速度超过GDP增长速度是不正常的。韩国1980年人均消耗能源是1.2吨标准煤,到2003年,人均消耗达到4.5吨标准煤,翻了两番,年均增长率达到7.5%。但自1999年至今,其能源消耗增长速度始终没有超过GDP增长速度,单位能源消耗一直维持在稳定水平。而从改革开放初期到2005年,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始终处于波动之中,2002年之前,我国单位GDP产出中的能源消耗呈显著降低,其中1997~1998年间甚至表现出总能源消耗减少、能源产出增加的大好局面。而2002年以来,我国城镇建设飞速膨胀,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耗能产业迅速扩张,重工业投资加速,高耗能部门在国生产总值增加值中所占有的比例越来越大。超过1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所反映的是,我国经济的高增长是建立在更高消耗基础上的。冶金、建材、化工等高能耗产品产量大幅增长,拉动了能源需求,造成能源供需不平衡矛盾突出。目前,我国能源消耗主要集中于对煤炭、电力和原油的消费。其中,煤炭消费的主要行业是电力和制造业;原油消费居于首位的是交通运输行业;天然气主要用于化工;电力除了自用外,排在首位的是生活,其次是冶炼业和化工业。2005年,全社会能源消耗总量22.2亿吨标煤,其中工业企业能耗15.8亿吨,占71%;在工业中,钢铁、建材、化工、石油化工、有色金属五大行业又占工业全部能耗的69%。这种情况显示出我国低能源效益产业比重提高,而高能源效益产业比重相对减少,产业结构的结构能源效益不但没有高度化,反而低度化了,这不符合循环经济减量化的原则。目前,我国正处于加速工业化和经济重型化的进程之中,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不可避免。同时,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高能耗产品生产的趋势,对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也是一项挑战。能否实现以较少的能源消费量完成经济高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业结构是否轻型化。因此,控制高耗能产业,发展高科技产品和第三产业是未来我国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流方向和重要任务。四、产业发展模式粗放,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我国的产业发展模式尚未根本改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高的“三高”问题依然突出,4没有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已经存在相当程度的环境透支。目前,我国70%的江河水系受到污染,流经城市的河流95%以上受到严重污染;1/3的国土被酸雨覆盖,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我国占了16个;4亿城市人呼吸不到新鲜空气;每年200多万癌症病死者中,70%跟环境污染有关;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约占GDP的10%左右。大量使用化学物质的现代农业和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成为当前环境污染问题的主要源头,对原本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模式已成当务之急。
本文标题: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105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