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我国绿色食品的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绿色食品的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发展绿色食品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但绿色食品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六大问题,必须从市场开拓、保障体系、监督管理、投入、宣传等五个方面完善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的政策体系。关键词:绿色食品;问题;对策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在当今已经成为全世界民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发和应用绿色食品,快速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有利于提高农产品和食品的质量,保障人民的食物消费安全。近年来,各国绿色技术壁垒已使我国出口的农产品频频被国际市场所封杀,在这种态势下,我国农产品如何在保持总量平衡的基础上,突出质量和效益,向多样化、高品质、安全性方向发展,促进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农业面临的一个迫切问题。一、绿色食品的内涵绿色食品并非指“绿颜色”的食品,而是指遵循生态经济规律和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中国绿色食品中心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之所以称为“绿色”,是由于国际上与生命、资源、环境相关的事物通常冠之以“绿色”,为了突出这类食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并能给人们带来旺盛的生命活力,因此将其定名为“绿色食品”。它分为A级和AA级。A级绿色食品系指在生产过程中使用限量化学肥料,其中有害化学成分的含量不超过一定的量,对身体无害;AA级绿色食品绝对不使用任何化学制品和添加主剂。二、绿色食品的特征绿色食品与一般食品相比,具有三个特征:(1)强调产品出自最佳生态环境。绿色食品生产从原料产地的生态环境入手,通过对原料产地及其周围的生态环境因子严格监测,判定其是否具备生产绿色食品的基础条件。(2)对产品实行全程质量控制。绿色食品生产实施“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通过产前环节的环境监测和原料检测;产中环节具体生产、加工操作规程的落实,以及产后环节产品质量、卫生指标、包装、保鲜、运输、储藏、销售控制,确保绿色食品的整体产品质量,并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技术含量。(3)对产品依法实行标志管理。绿色食品标志是一个质量证明商标,属知识产权范畴,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保护。三、绿色食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绿色食品知识普及程度不够,对发展绿色食品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宣传不足。由于绿色食品的申报往往是企业行为,企业的宣传是散兵游勇,没有对“绿色食品”品牌进行集中宣传,尚未形成能够凝聚消费者注意力的“名牌”、“金牌”。目前许多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缺乏深刻的了解,大多数消费者只知道绿色食品价格高、污染小。而对其所倡导的无污染、安全、健康的绿色消费理念尚未形成。有相当部分的人对绿色食品不甚了解,把绿色食品与纯天然食品或保健食品混为一谈。这说明,由于对绿色食品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作用的宣传不够,广大消费者还没有正确认识和深刻把握它。2.绿色食品数量少,规模小,产品结构不合理,产业化优势不明显。我国绿色食品经过10余年的发展,绿色食品已由1990年的127个增加到2001年6月底的2000多个,食物生产总量已达1500万吨,年销售额突破400亿元人民币。但是相对于农产品和食品总量来说,绿色食品发展的规模、生产总量和开发面积都比较小,只占全国大宗农产品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的2%左右,还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在所生产的绿色食品中,产品结构不尽合理,产品品种单一,无法满足人们对食品日趋多样化的需求。据资料显示,2000年,在我国绿色食品产品结构中,粮油类产品占28%,蔬菜类占17%,饮料类占15%,而消费者最为关心和市场需求较大的畜禽肉类产品、水海产品所占比重较小,无法形成多样化的绿色食品市场。另外绿色食品产业化优势还未凸现,我国绿色食品的生产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小规模生产比较普遍,初级产品较多,产品附加值不高。3.绿色食品市场体系不规范,假冒绿色食品扰乱了市场秩序。绿色食品标志是在经权威机构认证的绿色食品上使用,以区分此类产品与普通食品的特定标志。但是由于许多企业缺乏法律意识,擅自扩大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范围或者是超长期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绿色食品标志许可使用有效期为三年。若欲到期后继续使用绿色食品标志,须在使用期满前三个月重新申报),还有一些企业,甚至把一些农药残留量较高的蔬菜、水果等产品也冠以“绿色食品”商标标识,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严重损坏了绿色食品的整体形象。4.食品加工企业机械化、集约化、规模化水平低。我国食品工业机械化程度相对滞后,我国食品工业尚未形成集约化、规模化生产,食品工业企业靠的是“单枪匹马”闯市场。我国的食品工业在生产水平、质量、标准化体系建设方面与国外的差异还加大,如2002年以来,中国出口农产品退货激增。据海关统计,大连海关农产品退货额达15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94%,青岛冻鸡退货105吨,比去年增长9.2倍,天津海关农产品退货比去年增长8倍。专家分析,以上数据反映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食品加工企业总体规模小,食物资源粗加工多、深加工少、综合利用水平低,食品市场、食品工业与农业原料基地产业链未真正形成,加工技术落后,行业标准体系、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备,食品安全和环境问题较多等差距。这些也影响了我国绿色食品的发展。5.管理及服务体系不健全,无法满足绿色食品发展的需求。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管理机构不健全,关系不协调。我国各省绿色食品办公室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委托行使产品认证和监督管理等职能,但长期以来许多省绿色食品办公室不在政府序列,缺乏行政管理和规划等职能,很多县、市还没有建立相应的组织和机构,绿色食品组织体系不健全,而且分布在农业、经管、农工部、计委、科委等不同部门,工作侧重点各不相同。二是科技、教育支撑力度不够。绿色食品的开发管理需要科技、生产领域的协作。在绿色食品生产领域,低化学投入是一个关键的要求,生物农药、生物肥、有机肥、优质复混肥、天然食品添加剂、天然饲料添加剂、环保型包装材料、绿色消毒液等生产资料的开发,以及各种防腐技术、包装技术等关键技术的开发,都直接影响着绿色食品的质量,影响着绿色食品事业的发展。而我国在这方面还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开发力度远远不能适应绿色食品事业发展的需要。6.各级政府在政策及项目方面的扶持力度不够。首先是政策扶持力度不足。绿色食品申报主体是农产品生产企业和食品加工企业,除一些大的龙头企业外,企业的利润率一般都不高。申报绿色食品涉及到环境监测、食品质量监测和绿色食品标志服务和标志使用等费用,而效益要靠企业到市场上利用绿色食品的良好的品牌效应与大众认可程度去获取,一些小规模的和效益暂时不太明显的生产企业对获得标志后能不能立刻从市场上获得经济效益信心不足。而各级政府对开发绿色食品还缺乏明确的政策、资金扶持,急需对开发绿色食品实行一次性补贴,对税收、开发绿色通道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二是缺乏项目扶持。国家及各地方政府在农业投入中用于绿色食品项目建设的极少。四、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的对策中国发展绿色食品以蔬菜、水果、生猪、畜禽、水产为先导,渐次向其他农产品展开,这已为理论与实践所认同。在此基础上,应该冷静思考:一方面我们可以拓宽绿色食品的发展领域———重视绿色植物饲料和食品的开发和利用;另一方面,对人类最基本食品———谷物类的绿色食品发展方向应有基本估计。因此,绿色食品发展的政策体系设计应有利于上述两方面的发展,同时又应充分考虑农业与农村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1.加大绿色产品开发力度,增加其总量规模,提高市场供给能力。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重点抓好基地建设、企业培育、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1)因地制宜,建设生产基地。各地应根据资源和自然条件,选择生态环境较好、产品开发较多的区域,重点建设一批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的绿色食品基地,进行区域性布局,集约化生产,实现规模效益,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严格按照绿色食品标准规范管理基地,根据标准,健全体系,实行从环境—田间—种植—加工—产品包装、运销全程质量监督,建立严格的档案制度,记录绿色食品生产情况、生资情况及病虫害发生及处置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实现科学化管理,规范化生产。对绿色食品基地的大气、土壤、水质等方面要进行定期检测,不符合标准的要淘汰,保证绿色食品基地的质量。(2)强化企业的组织与管理,创建绿色品牌。要重点扶持和引导企业按照绿色食品的规范要求进行生产经营,通过申报和批准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提高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和营销水平,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为了保证绿色食品这个品牌常盛不衰,各企业必须树立高度的质量意识,应本着“从土地到餐桌”全过程质量管理的原则,在产地、环境、原料生产、加工流程、产品包装、储运销售等每个环节都强化监管措施,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靠严格的质量培育出绿色食品名牌。提倡绿色食品企业走联合之路,中小企业要积极主动向名牌企业靠拢,通过联合联营,发挥整体优势,尽快把名牌做大、做强、做响,构筑我国绿色食品的品牌优势。(3)加大产品开发力度。要选择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地方特色的产品作为开发重点,集中宣传,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农产品档次;针对人们日常生活需求重点,大力发展粮油类产品;针对国际市场积极开发AA级绿色食品,扩大出口创汇。(4)加强市场开拓及其体系建设。在我国各地区的绿色食品主产区和销售区建立绿色食品专业营销市场,应以绿色食品企业为核心,充分利用超市网络建立绿色食品销售平台,进行规范化经营,实现大贸易、大流通,为绿色食品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成熟时,可在大中城市建立配送中心,建立和配置符合绿色食品标准体系要求的运输、保鲜、贮藏、包装、分级等基本设施和设备,保障绿色食品的配送质量;推行绿色食品的连锁销售,扩大销售份额,增加经营效益。同时,要充分利用绿色食品标志已在日本、香港注册的有利条件,组织绿色食品出口,发展对外贸易。2.建立和完善技术标准、质量监测、质量认证和市场服务等保障体系。(1)完善技术标准体系。近两年我国将重点制定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及技术要求等通用性标准和大类产品质量标准,各地应根据通用性标准加紧制定适合当地特点的生产操作规程。实现产地环境、生产投入品、产品质量、包装标签、贮运保鲜等方面的标准基本配套,建立起具有国际水准的绿色食品标准体系。(2)加强质量监测体系建设。按照“择优选用、业务委托、合理布局、协调规范”的原则,在原有基础上,充实一批通过国家计量认证的产品质检中心和通过省级以上计量认证的环境质量监测机构,组成覆盖全国的绿色食品质量监测体系。对这些监测机构的建设要给予重点的扶持,充实仪器设备,完善检测手段,提高检测能力。(3)健全质量认证体系。绿色食品认证是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的组成部分,也是绿色食品证明商标许可使用的重要环节,要借鉴和采用国际质量认证的通行做法,不断改进和优化认证程序和检查制度,保证认证工作的科学性和权威性。要积极推进跨国认证,不断扩大双边及多边认证合作,为扩大国际贸易创造条件。(4)建立市场服务体系。重点抓好信息、生产资料供应、技术服务等网络建设。提高绿色食品开发、管理、营销信息化水平,及时向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更多地依靠科研机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和企业,搞好生产资料供应和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服务。3.加强绿色食品市场的监督管理力度。为了保证绿色食品健康发展,各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各级绿色食品管理机构要积极配合工商管理、技术监督等部门,依法打击各类假冒绿色食品行为,纠正不规范使用绿色食品商标标志的现象。生产者应严格执行绿色食品标准,规范认证;加强对企业的规范管理,实行定期检查、动态管理,定期检测基地环境,不定期抽检产品,重点核查加工产品的原料来源(包括饲料原料),检查企业的质量管理;规范市场,统一规范绿色食品包装标识,联合技术监督、工商部门定期对绿色食品的市场进行检查,邀请新闻单位对绿色食品进行新闻监督,依照法规对生产经营假冒绿色食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严惩,保证市场秩序,维护绿色食品形象,保护消费者权益。同时要制定相关管理条例,为绿色食品发展保驾护航;加强绿色食品相关法律知识的宣传。4.增加投入,创作
本文标题:我国绿色食品的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118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