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战后MD海军导弹防空舰
I.第一代DDG-2,23艘,1960-1964年服役DLG-6/DDG-37,10艘,1959-1961年间服役DLG/CG-16,9艘,1962-1964年间服役DLGN/CGN-25,1艘,1962年服役DLG/CG-26,9艘,1964-1967年间服役DLGN/CGN-35,1艘,1967年服役CGN-9,1艘,1961年服役1959-1967年间共服役7级54艘全新设计建造的舰队防空舰,年均6艘,其中:“鞑坦人”舰1级23艘,23套舰空导弹发射装置“小猎犬”舰5级(按武器系统配置划分则为3级)30艘,40套舰空导弹发射装置“黄铜骑士”舰1级1艘,1套“黄铜骑士”导弹发射系统+2套“小猎犬”导弹发射系统一代舰总战斗射速为332发/分钟,共有132个火力通道(DLG/CG-16和DLG/CG-26级经过NewThreatUpgrade升级引入部分“宙斯盾”技术,单台目标照射雷达可同时“关照”两个目标,使一代舰火力通道总数增加至186个,若将作为NTU测试舰的DDG-42也计算在内,则升级后的一代舰火力通道总数为188个。由于武器战斗射速和主对空传感器性能的限制,NTU舰对抗多批次来袭目标的能力远不及“宙斯盾”舰)。II.第二代DLGN/CGN-36,2艘,1974-1975年间服役CGN-38,4艘,1976-1980年间服役DDG-993,4艘,1981-1982年间服役1968-1982年间共服役3级10艘舰队防空舰,其中4艘还是从政变后的波斯王国处充公的。若将原本用于出口的“基德”级排除在外,则这15年中平均每年仅服役0.4艘防空驱逐舰,是第一代服役速度的1/15。二代舰防空导弹发射器总数为20套,总战斗射速为222发/分钟(Mk26的循环速度达到Mk10的3倍,二代舰尽管数量远不及一代舰,总战斗射速的差距却只有大约1/3,平台数量不足的最大弊端在于火控通道太少--以部分“宙斯盾”技术进行NTU升级,实现火控雷达“一拖二”后,有效对空火力通道仍只有48个,即使加上勉为其难承担导弹控制任务的炮瞄雷达,对空火力通道亦不过56个。此外二代舰仅能携带SM-2MR导弹,改进后的一代舰则可搭载SM-2ER导弹,导致新型战舰的防空拦截半径还不如其前辈)。III.第三代1983年服役的CG-47开启了盾舰时代,其编号原本为DDG-47,承接DDG-37(原DLG-6)级序列。CG-47是能够支持DLG/CG级别盾系统的最小平台,将DD-963可观的设计余量吃得几乎半点不剩。CG-52开始采用垂直导弹发射系统,“宙斯盾”抗饱和攻击的潜力得以充分发挥。1991年SX解体时已有20艘CG-47级在役,MD海军水面战舰的对空作战能力与10年之前相比可谓脱胎换骨,但采用短胖型助推器的新一代增程型“标准”导弹尚未研制成功,MD防空舰火力覆盖范围尚未达到“黄铜骑士”后期版的水平。1991年服役的DDG-51(DDG-47至50被前4艘“提康德罗加”级用掉了)重新开始使用钢制上层建筑,但烟囱外立面等非要害部位仍以铝合金制成。DDG-72是“伯克”II型的首舰,除了吨位增加,续航力达到CG-47级水平外与I型相比没有显著变化。DDG-79是“伯克”IIA型的首舰,修正了此前28艘“伯克”缺乏机库这一严重弱点。DDG-81开始使用62倍身管127毫米炮,自DDG-85起舰首“密集阵”被移除。由于SM-6产量甚低,迄今为止SM-2MR仍是MD及盟国海军盾舰的核心对空武器(最新型号RIM-66M射程90海里)。使用半主动雷达寻的头进行末段制导的SM-2MR对载舰目标照射雷达依赖极深,若照射波强度不足将无法实现锁定,完全没有可能依赖微弱的大气散射波远距攻击隐藏于水天线之下的目标(且不提大气散射工作模式需要的气象条件根本是可遇而不可求),所谓盾舰具备超水天线防空拦截能力云云纯属以讹传讹的谣言。MD海军现役第三代防空舰(盾舰)84艘,火力通道总数达1096个(对抗常规空中目标时),垂直发射单元共计8768个,实力之强真可谓“拔剑四顾两茫茫”。然而“宙斯盾”系统的反隐形(参见“重四三巨头”)和抗饱和攻击(参见“羊皮盾的软脚跟”)能力并不理想,发展以高性能AESA雷达为核心的新一代防空舰势在必行。只是现在这经济形势...DDG-51系列的发展潜力至IIA已基本榨干,指望依靠降低性能指标和沿用成熟平台实现成本控制的DDG-51III很可能以悲剧收场,USN第四代防空舰的前景目前仍笼罩在迷雾之中。
本文标题:战后MD海军导弹防空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131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