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招聘面试 > 战略视角下的大豆比芯片更加重要
战略视角下的大豆:比芯片更加重要日前,农业部印发《关于促进大豆生产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到2020年大豆面积达到1.4亿亩,比目前增加4000万亩。中美大豆简史大豆也就是黄豆,原产中国,古称菽,读shū。中国人种植大豆的历史,没有5000年也有4000年,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铺至下铺,为菽”,这样历史追溯到了轩辕黄帝时期。一般认为大豆原产于云贵高原,之后经过一代代选择、驯化。人们在印象中,清末民初时期最重要的出口商品是茶叶,实际上大豆及相关豆制品曾经是超越了茶叶。有记录提到引入美国的时间是在1804年,但是直至上世纪20年代,美国的大豆种植才迅速铺开。30年代,大豆的经济价值被充分认识到,这一时期也成为美国大豆产量迅速提升的阶段。到上世纪50年代,美国取代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大豆种植国。同时期中国的大豆种植面积也达到了高点,为1.9亿亩。而到上世纪70年代,大豆在美国超越了小麦和玉米,成为最重要的作物。绿色的牛乳我们对于大豆的直观认识是大豆通常加工成豆腐、豆浆、腐竹等豆制品。每100克大豆含蛋白质40克左右,是牛肉的两倍,或者猪肉的三倍,因此大豆也被誉为“绿色的牛乳”。由大豆加工生产的豆油是常用的食用油之一。而从大豆中提取食用油之后,所剩副产品就是大豆饼粕,是重要的蛋白质饲料。一些老的小人书上,描述小朋友们帮人民公社割猪草,当时是用猪草和鱼粉养猪,这一直延续到八十年代。1982年,美国大豆协会在中国开设了办事处,向中国的养殖户推广大豆饲料,用豆粕替代鱼粉,加快出栏周期,提升生猪品质。当时国人的猪肉消费还是比较难,需要凭票供应。那么到2015年,我国人均猪肉消费量是39.9公斤,从总量上则超过了全球的一半。贸易规模从1996年起,我国成为大豆净进口国,进口量从那一年的111万吨持续增加,本世纪初进口量和国内生产量大致持平,即1500万吨。此后进口进一步增加,到2013年国内最大的大豆进口企业,一年就进口了近750万吨大豆。那么2015年的进口为8169万吨。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廖西元表示,“2015年的进口量相当于我国要用6.7亿亩的耕地才能生产出来,如果都由国内来生产,这是不可想象的,肯定会挤占其他的作物。因此要满足国内大豆消费需求,在发展国内生产的同时,还要靠进口来弥补。”这个数量占了全球大豆贸易量的约七成。而根据国内需求,未来一段时间每年还要增加400万吨供应。2015年,我国大豆面积为9756万亩,比2005年减少4630万亩。错位竞争东北农业大学教授潘文华曾指出,在国内刚性需求的背景下,如果大豆产业消亡,完全依赖进口大豆,对农副产品价格带来的影响不可估量。就《关于促进大豆生产发展的指导意见》,记者采访了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有关负责人。该负责人指出,推行粮豆轮作,调减用肥量大的玉米,改种大豆,可减少氮肥施用,减轻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能够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他也谈道,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大豆生产发展定位是,满足国内食用大豆需求。目的不是追求大豆自给水平,也不是与进口大豆抗衡,而是形成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错位竞争、相互补充的格局。进口大豆主要补充食用植物油和饲料蛋白的缺口;国产大豆主要用于制作传统豆制品和调味品。一亩田分析师认为,国产大豆的方向在确立品种优势,同时扩大种植面积,大力提高亩产,以形成价格上的话语权,当然,猪肉消费已经到特定阶段,随着蛋白质摄取的多样化,对大豆的需求也会发生结构性变化。
本文标题:战略视角下的大豆比芯片更加重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132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