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星星的新朋友教学设计
-1-S版语文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星星的新朋友》教学设计一、案例背景信息1.模块(或章节):语文出版社s版第三册四单元第一课2.年级:二年级3.所用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S版4.学时数:第二课时本教学案例参与人员基本信息姓名性别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E-mail设计者张立琴女吴忠市利通区高闸中心学校13309556862ssss_zhangliqin@163.com指导者同上实施者张立琴女吴忠市利通区高闸中心学校13309556862ssss_zhangliqin@163.com光盘制作者李龙男吴忠市利通区高闸中心学校二、教学设计本课教材是属于科普知识性的说明文,虽然以童话的形式介绍了人造卫星了不起的本领,但是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依据课标的要求,根据教材的特点和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设计中我们力图突出以下四点:1、以“读”为主线,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2、利用多媒体,拉近学生与人造卫星的距离。3、通过收集资料,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一)教学目标1、以“读”为主线,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理解课文了解几种人造卫星的种类及作用。3、通过收集资料、展示资料,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了解几种人造卫星的种类及作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教学难点:-2-1、以“读写联动”利用多媒体数字化教学,拉近学生与人造卫星的距离,培养创新能力。学生课前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2、学生读文利用百度搜索查找各种卫星资料、了解卫星的种类及作用。(二)内容分析《星星的新朋友》一文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S版第三册第四组中的第一篇课文,属精读课文。这组课文主要是以爱科学为主题的。这篇课文以童话的形式介绍了几种人造地球卫星及其作用。全文语言简洁,适合儿童阅读。根据课文内容,本文配有一幅插图:深蓝色的夜空中,星星们在悄悄谈论着什么,形象的画面,奇妙的想象,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遐想,感受现代科技的发展与进步。课后编有一项“学习链接”,介绍了我国人造地球卫星的情况,意在为学生提供一些课外资料,了解我国航天科技的发展,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情感。(三)学生分析本班学生是农村学生,这篇课文又是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的科普文章,不好理解。对于农村边远山区的孩子,虽然是科技信息化社会了,但是学生的视野较小,对于课外知识知道了解的少。只有个别家长比较重视学生学习的培养,给学生买的课外资料较少,而且只有一两个家里有电脑,所以对于课文中描写的各种卫星的了解是少之又少。有的也是在电视中看到过一些。所以课堂中我设计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观看视频、搜集资料、播放《闪闪的星星》歌曲自己设计卫星、展示资料等通过多种手段来加深学生对卫星的了解,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主要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创造。运用多种形式的媒体课件增强学生参与和认识理解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四)教学策略设计1.教学方法设计基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重难点的提出,结合《新课标》理念,在教法上,我主要采用了游戏激趣导入、多形式朗读、读中感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观看-3-视频、搜集资料、播放《闪闪的星星》歌曲自己设计卫星、展示资料等方法,目的是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理解课文了解几种人造卫星的种类及作用。通过收集资料、展示资料,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2.关于教学流程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思路在这节课上我采用了游戏导入复习旧知、自读感悟、合作交流、角色朗读、播放视频激发热爱科学情感、实践创新等学习方式,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伙伴中的首席。通过读,达到有所思、有所得、认真思考,划分重点词句,议出问题,把握训练重点。而“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读课文可以收到“不待解说,自知其义”的效果;读还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我让学生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他们各自的不同特点,激发学生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思想感情。教学时,我设计了五次读:(1)听朗读回忆上节课星星的新朋友都有谁。(2)自由通读全文,边读边找:课文描绘星星这些新朋友分别有什么特点?(3)合作小组读文,学生在小组读中解决自己没有画出星星新朋友的作用(4)指导读每种星星新朋友的话,指导读出“自豪”“神气”。(5)男生、女生读、分角色读等。我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优美,领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这样以读引思,把学生置于课文情景之中,既保证了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朗读,又保证了学习的主体不是依赖于老师的牵引,而是依靠自己积极的读,主动的思,再通过老师适当的点拔,很自然地显示同语言文字的“形”,最后美滋滋地读出语言文字的“味”儿来,有一种水到渠成之感。3.学生和教师应用媒体的情况本节课教学活动中使用的媒体课件有《星星新朋友》的课文朗读、有白板使用、PPT、歌曲《闪闪的星星》,学生使用了课拍仪器展示学生搜集到的资料。-4-三、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媒体资源使用及意图一、游戏激趣复习引入1、导语引入:同学们今天上课前,让我和你们一起玩“找朋友”的游戏吧。2、课件出示:开火车读词语3、指名领读。1、学生拍手玩“找朋友”游戏。2、学生读词语3、一名学生上台领读,其他学生跟读两遍。课始游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学”。古人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我们的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教学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的兴趣是教学的生命白板出示词语,为了检测学生第一课时词语掌握情况。领读学生拿智能笔进行指读。二、学习课文感悟理解1、教师播放课文朗读,教师调整“读书姿势儿歌”让学生回顾星星新朋友都有谁。2、教师板书课题.3、指导自由读文,边读边画出星星新朋友的作用。4、教师白板出示合作学习要求,指名读要求。5、哪一小组上台来合作画出各种卫星作用。教师白板中出示课文。6、指名各小组进行汇报交流。1、学生边说读书姿势儿歌,边做好拿好书,听课文朗读。2、学生听后回答各种卫星名称。3、学生自己读文,边读边画出作用。4、学生读合作要求,明要求。5、学生一小组上台,白板上画出各种卫星作用。其他小组下面进行按要求画出各种卫名称及作用。6、学生小组派代表汇报合作学习情况。低年级学生培养读书习惯非常重要。进而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使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达到一种彼此交融、互动学习的良好课堂教学效果。4、通过合作形式的教学,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学生可以较好地适应将来在校外可能遇到的各种能力差异,使个别差异在集体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5、提高学生与资源之间利用率,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兴趣。6.通过合作形式的教学,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1、白板中播放音频《星星的新朋友》课文朗读,使学生回顾上节课内容。学生白板上小组拿智能笔,点击不同颜色,分别白板中画出各种卫星名称及作用。学生代表上台用智能笔进行指示汇报。-5-7、指导读出的“自豪、神气”的语气。指名小组读、个人读、男女读,来体会各种卫星作用。8、指导联系上下文理解“争先恐后”并造句。9、都有哪些星星争着介绍了自己呢,引出“导航卫星”“营救卫星”。了解省略号的作用,并白板上批注。10、采用百度链接知识介绍“导航卫星”“营救卫星”作用。11、播放人造卫星讲解视频,拉近学生与人造卫星距离,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7、学生边汇报边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读、个人读、男女分读。8、学生理解词语,并自己用“争先恐后”造句。9、学生回答问题,看两种卫星后面的省略号。10、学生观看听教师在网页上介绍两种卫星的作用。11、学生观看视频。教学相长。学生可以较好地适应将来在校外可能遇到的各种能力差异,使个别差异在集体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7、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技巧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8、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理解词语的方法,使学生学会理解词语。9、在语文教学中低年级学生学生了解各种标点符号作用即可,为的是将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10、利用多种信息化手段,让学生了解卫星作用,并激发热爱科学情感。11、此环节采用现代的教学媒体结合幻灯、计算机等多种媒体结合,它具有高度的再现性,能使课文教学形象化,音像鲜明,充分展示课文中涉及的自然景观,为学生观察、了解人造卫星的作用,提供了直观的感受,有益于加深学生对所教师使用白板中激光笔点画出“争先恐后”让学生进行重点理解。教师用智能笔中的荧光笔进行白板中批注省略号。教师点击PPT中超级链接网页,对卫星作用进行讲解。教师在白板中用智能笔点击视频播放器-6-12、邀请一名同学用总控电脑展示自己搜集到各种卫星的资料。13、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它们争先恐后的介绍自己,那么谁来当他们赶紧来介绍一下自己呢?12、学生上台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其它人造卫星资料。1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知识和课文的领悟和理解。引发学生遐想,感受科技的发展与进步。12、以点代面,引发蝴蝶效应,让学生带动学生,培养学生学习探索知识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展学生知识面。13、在学生展示资料后,了解了各种卫星作用后,进行分角色朗读,加深学生印象。学生用课拍仪上的展台把自己的资料进行展示。三、读写联动,科学创想1、播放《小星星》歌曲谁想当小小科学家,上台设计人造卫星呢。2、教师用总控电脑展示个别学生的设计,并自己说说设计人造卫星的作用。师生共同点评,鼓励发科技小奖品。3、教师小结:大家想象力真丰富,只要我们从小认真学习,开拓创新,以热爱科学为荣。张老师相信不久的将来,在晴朗的夜空中也能闪烁着我们班小朋友发明、设计的一颗颗人造卫星星。1、一名学生上台进行白板中设计,其他学生自己在老师准备的“我是小小科学家”上设计2、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设计,自己介绍卫星的作用。读写联动,让学生在感官和动手上亲自来参与设计,激发学生的热爱科学,探索宇宙的情感。讲评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教师在白板中用智能笔点击音频播放器,播放《小星星》歌曲。学生在台上,用课拍仪展示自己的设计。四、布置作业必做题:1、继续完成自己的卫星小设计。-7-2、完成课后词语花篮。选做题:1、利用书中资料和搜集到的资料办一期《群星荟萃》手抄报。2、推荐阅读同步读本《有趣的太空生活》《看月食》。五、板书设计气象卫星预报天气通信卫星传送信号13、星星的新朋友地球资源卫星了解矿产侦察卫星作战帮手人造卫星导航卫星……营救卫星……四、教学反思《星星的新朋友》一文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S版第三册第四组中的第一篇课文,属精读课文。这组课文主要是以爱科学为主题的。这篇课文以童话的形式介绍了几种人造地球卫星及其作用。全文语言简洁,适合儿童阅读。根据课文内容,本文配有一幅插图:深蓝色的夜空中,星星们在悄悄谈论着什么,形象的画面,奇妙的想象,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遐想,感受现代科技的发展与进步。课后编有一项“学习链接”,介绍了我国人造地球卫星的情况,意在为学生提供一些课外资料,了解我国航天科技的发展,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情感。教学本课时,我首先游戏《找朋友》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引入复习。然后开火车读词语检测第一课时学字词情况。再播放课文朗读,将学生放到课堂中,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听课文回忆星星的新朋友都有谁。在教学过程的安排上我跳出传统的逐一分析的模式,直接进入主要段落二——八自然段的学习,第一和第九自然段只做概括学-8-习。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以读为主线,指导朗读分个人读、男女赛读、小组读、分角色等形式,让学生在充分读的过程中了解各种卫星的作用。在多种信息化手段的辅助下,通过视频、音频、展台、智能笔、上台介绍、上台设计等教学设计来拉近学生与科学之间的距离。这样的教学过程是新颖的,所以学生学习
本文标题:星星的新朋友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133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