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类地行星:指性质类似于地球的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它们一般具有体积小、密度大、卫星少、有固体表层,重元素多,距太阳近的特点。类木行星:指性质类似于木星的行星,包括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它们一般有体积大、密度小、卫星多,没有固体表层、轻元素多,距太阳远的特点。地磁三要素:磁场强度、磁偏角、磁倾角磁场强度:为某地点单位面积上磁力大小的绝对值。磁偏角:磁力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地理正北方向之间形成的夹角。磁倾角:指磁针北端与水平面的交角。大气圈自下而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外逸层。地壳--莫霍面--地幔--古登堡面--地核陆地地形--山地:海拔高程在500米以上地形起伏较大,相对高程大于200米的地区。•丘陵:高低不平,相对高程在200米以下的小山丘。•平原:宽广平坦或略有起伏的地区,海拔0-500m。•高原:海拔高程在500米以上表面平坦或略有起伏比较辽阔的地区。•盆地:四周是高原或山地中央地势地平似盆状的地区。•洼地:陆地上高程在海平面以下的地区。克拉克值:元素在地壳中的质量分数。丰度:在一些较小的区域或一定的地壳构造单元内元素的质量分数。组成地壳的主要元素:氧、硅、铝、铁、钙、钠、镁、钾。矿物:能独立存在于自然界的单质和化合物。矿物特征:①矿物的形态即矿物的单体及集合体的形状。每一种矿物都有其固有的晶形。晶体形态是矿物鉴定标志之一。②矿物的颜色是它吸收不同波长可见光的反映,取决于其所含色素离子的成分,矿物一般具有固定颜色。矿物颜色也有自色、他色、假色之分。③条痕是矿物粉末的颜色,对金属矿物鉴定有重要意义。透明矿物条痕近白色,无意义。矿物粉末用矿物在无釉瓷板刻划得到。④硬度是矿物抵抗刻划的能力。滑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⑤节理指矿物受到机械力作用之后沿晶体内结晶格方向分裂的特性。破裂面多不规则常呈贝壳状、参差状等断开面,这些面统称断口。岩石:在地质作用过程中由一种或几种矿物或由其他岩石和矿物的碎屑所组成的一种集合体。按成因分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岩石的结构:组成岩石的矿物或碎屑个体本身的特征。岩石构造:由组成岩石的各种结晶矿物,未结晶的物质成分或碎屑等物质在岩石中整体排列方式或分布均匀程度。确定相对地质年代方法:主要根据沉积岩形成的顺序、生物演化和地质构造等确定。①下伏沉积岩石形成时间早于上覆沉积沉积岩石。②地质时代越老,所具有的生物类别越少,生物越低级,构造越简单;地质年代越新,所具有的生物类别越多,生物越高级,构造越复杂。③岩体和岩体出现切割或穿插关系时,被切割或穿插的岩体比切割它的岩体形成时代早。地质年代大到小:宙代纪世。相应地层:宇界系统。构造运动:由地球内力引起地壳乃至岩石圈的变位、变形及洋底的增生、消亡的机械作用和伴随的地震活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称构造运动。(广义)构造运动产生褶皱、断裂等各种地质构造,引起海、陆轮廓的变化,地壳的隆起和拗陷以及山脉、海沟的形成等。(狭义)按其运动方向分为:水平运动、垂直(升降)运动。水平运动:地壳和岩石圈大致沿地球表面切线方向的运动。表现为岩石圈的水平挤压或水平拉张,引起岩层褶皱和断裂,形成褶皱山系或地堑、裂谷。板块运动形成大洋、大陆和海陆变迁。升降运动:地壳或岩石圈沿垂直于地表(即沿地球半径)方向的运动,表现为大面积的上升运动和下降运动,形成大型隆起或拗陷,产生海退和海侵现象。地层产状三要素:走向、倾向、倾角。在野外产状要素直接用地质罗盘进行测量。走向:岩层层面与水平面相交线的延伸方向,其交线叫走向线。走向表示岩层在空间的水平延伸方向。倾向:岩层向下倾斜的最大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指的方向,与走向正交。倾角: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之间所夹的平面角,即最大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投影之间所夹的角。褶皱基本类型:背斜、向斜。背斜:岩层向上弯曲,形成中心部分为较老岩层,两侧岩层依次对称变新。向斜:岩层向上弯曲,形成中心部分为较新岩层,两侧岩层依次对称变老。褶皱基本要素:核、翼、枢纽、轴面。核:褶皱的中心部分。指褶皱岩层受风化剥蚀后,出露在地面上的中心部分。背斜剥蚀越深,核部地层出露越老。褶皱不同地段,由于剥蚀深度差异,可以出露不同时代核部地层。翼:褶皱核部两侧对称出露的岩层。相邻的背斜、向斜之间的翼是共有的。枢纽:指褶皱弯曲面上最大弯曲点的连线,轴面与岩层面的交线。可以是倾斜的、波状起伏的、水平或直立的。轴面:指褶皱各相邻弯曲面上枢纽连成的面,平分褶皱的假想面,可以是平面或曲面。轴面直立,两翼岩层倾角相等;轴面倾斜,两翼岩层倾角不等。按轴面产状分为:直立褶皱:轴面直立,两翼岩层倾向相反,倾角大致相等。斜歪褶皱:轴面倾斜,两翼岩层倾向相反,倾角不等。倒转褶皱:轴面倾斜,两翼岩层倾向相同,一翼岩层产状正常,另一翼岩层倒转。平卧褶皱:轴面水平,两翼岩层近于水平,一翼岩层产状正常,另一翼岩层倒转。按枢纽产状分为:水平褶皱、倾伏褶皱。节理:岩层、岩体中的一种破裂,但破裂面两侧的岩块没有发生显著位移。在剪切应力作用下形成的,叫剪节理(特征:长、大、平直光滑,延伸稳定,常常呈“X”型);由张应力作用形成的,叫张节理(特征:短、小、粗糙不平,延伸不远,豆荚状、树枝状)。断层:岩层或岩体受力破裂后,沿破裂面两侧岩块发生显著位移,这种破裂构造叫做断层。断层包含破裂和位移两重意义。断层的主要类型:正断层: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断层面倾角较陡,通常在45°以上。由于引张力和重力作用形成。逆断层: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由水平挤压作用形成。断层面倾角小于45°的逆断层为逆掩断层。若断层面非常平缓,规模十分巨大,则称碾掩构造。平移断层:两盘沿断层面走向相对错动的断层。断层面近于直立,断层线较平直,由水平剪切作用形成。阶状断层:由两条或两条以上倾向相同而走向又互相平行的正断层组合而成,其上盘依次下降,呈阶梯状。地堑:由两条走向大致平行的正断层组合成的一个中间断块下降、两边断块相对上升的构造。地垒:由两条走向大致平行的正断层组合成的一个中间断块上升、两边断块相对下降的构造。叠瓦构造:数条逆断层平行排列,构成倾向一致的逆断层组合。常见的地层接触关系:整合、不整合。整合:上下两套地层产状一致,时代连续。整合岩层说明在一定时间内沉积地区的构造运动的方向没有显著的改变,地理环境也没有突出的变化。不整合:上下两套地层时代不连续,即两套地层之间有地层缺失。不整合上下两套地层之间的接触面叫不整合面。平行不整合:如果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彼此平行的叫做平行不整合。反应地壳有依次明显的升降运动。形成过程:地壳下降,接受沉积→地壳隆起,遭受剥蚀→地壳再次下降,重新接受沉积。角度不整合:如果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是斜交的,叫角度不整合。反应发生过显著的水平运动。形成过程:陆地下降接受沉积→水平挤压(岩层褶皱、断裂)、上升遭受剥蚀→再下降接受新的沉积。共同特点:①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侵蚀面上往往有底砾岩、古风化壳等。②有明显的岩层缺失现象,代表长期间断。③不整合面上下的言行、古生物等有明显差异。板块边界类型:离散型板块边界、会聚型板块边界、平错型板块边界。地震: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或人为的因素引起地球表层快速震动的现象。震源:地下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震中:震源在地面的垂直投影叫震中,震中可看做地面震动的中心,震中附近震动大,一般也是破坏性最严重的地区,叫极震区。震源深度:从震中到震源的垂直距离叫震源深度。震源(中)距:在地面上,受地震影响的任何一点到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到震源的距离叫震源距。震级:地震有强有弱,用以衡量地震强度的量叫震级。震级的大小与地震释放的能量有关,地震能量越大,震级就越大。单位级。烈度:地震发生时,人们通常用地震烈度来描述地面遭受到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简称烈度。单位度。与震源深浅、震级大小以及该地区地质构造有关。等震线:地震烈度相等的点的连线。通常围绕震中呈不规则封闭曲线。四条主要地震带:①环太平洋地震活动带,地球上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带。②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活动带,地震活动仅次于环太平洋地震活动带。③大洋中脊地震活动带,均为浅源地震,尚未发生过特大破坏性地震。④大陆裂谷地震活动带,规模最小,地震活动较弱。岩浆:是形成于地下深处,以硅酸盐为主和挥发组分的一种高温熔融物质。主要发源于地幔上部软流圈及地壳中的局部地段。软流圈:位于地幔上部存在一个S波的低速层,岩石处于熔融状态,称为软流圈。岩浆分类:超基性岩浆(SiO2<45%)、基性岩浆(SiO245-52%)、中性岩浆(SiO252-65%)、酸性岩浆(SiO2>65%)岩浆作用:岩浆的形成、活动直至冷凝成岩的全部地质作用过程。由地球深部上升到地壳上部,而未达地表的岩浆活动,称为岩浆的侵入作用。所引起的一系列地质作用叫岩浆侵入作用。岩浆冷凝结晶后的岩石叫侵入岩。岩浆由地球深部上升直至喷出地表的过程叫火山活动,它所引起的全部地质作用称为岩浆喷出作用或火山作用。流出地表的岩浆称为熔岩,熔岩冷凝结晶后形成的岩石称为喷出岩或火山岩。岩浆喷出物:①气态喷出物:主要为水蒸气,其次为CO2、N2、SO2、CO、H2、F2、S2、Cl2。②液态喷出物:火山的液态喷出物就是熔融状态的熔岩,主要成分为硅酸盐,根据熔浆中SiO2含量将其分为超基性岩浆(SiO2<45%)、基性熔浆(SiO245-52%)、中性熔浆(SiO252-65%)、酸性熔浆(SiO2>65%)。③固态喷出物:火山的固态喷出物称为火山碎屑物。按大小分为:火山块(弹)100mm、火山砾(饼)100-2mm、火山灰2mm。熔透式火山喷发:岩浆以其高温熔透上覆的岩石后,大面积流出地表,现在已不存在。(古生代以前)。裂隙式火山喷发:岩浆沿地壳上的巨大裂隙溢出地表称为裂隙式喷发,也成冰岛型火山。(古生代—新生代(第三纪))。中心式火山喷发:岩浆由喉管状通道到达地面的火山,现代火山喷发最主要形式。(第四纪)宁静式火山喷发:火山喷出物主要为熔浆液态,喷发时无猛烈爆炸。熔浆成分主要是粘度小、温度高的基性熔浆。常形成坡度平缓的盾形火山锥。猛烈式火山喷发:喷出物中气态和固态物较多,喷发时发生猛烈爆炸。喷出物主要为粘度大、温度低、不易流动的酸性熔岩。火山口附近冷凝成陡峻的火山锥,称岩穹锥。交替式火山喷发:以宁静式和猛烈式交替出现的火山喷发,并形成由冷凝熔岩和火山碎屑物互层的层状火山锥。火山分布带:环太平洋带、特提斯带(阿尔卑斯-印度尼西亚)、大洋中脊带。侵入岩的产状:侵入岩体在空间产出状态。谐调侵入体:岩浆沿着岩层层理面挤入,并占据一定空间,形成与围岩产状协调一致的岩浆岩体,如岩盆、岩盘、岩床、岩鞍等。不谐调侵入体:沿与层理不一致的断裂挤入的岩浆往往形成与围岩产状不一样的各种侵入体,如岩墙、岩脉、岩颈、等。侵入接触:又称热接触,是由炽热的岩浆侵入围岩后,冷凝成岩浆岔体而形成的一种接触关系。特征:靠近岩浆岩体的围岩有接触变质现象,围岩中有时可见岩浆岩体的小岩枝或岩脉伸入其中,岩浆岩体内有捕虏体,边缘有较细粒矿物组成的冷凝边。反应侵入岩体形成时代晚于被侵入的围岩。沉积接触:又称冷接触,是岩浆在地下冷凝成岩,经地壳上升,并遭受风化剥蚀而出露地表后,其上在地壳下降时又沉积了新的岩层所形成的一种接触关系。特征:上覆围岩和岩浆岩体接触处,无接触变质现象,接触界面是一个风化剥蚀面,常残留古风化壳或剥蚀痕迹,靠近岩浆岩体的上覆围岩中常含有岩浆岩被风化剥蚀形成的碎屑,岩体顶部的岩枝或岩脉有被围岩切割的现象,围岩的层理与接触面往往平行。反应侵入岩形成早于围岩。断层接触:是侵入岩体形成后,由于地壳运动引起岩石断裂、位移,致使侵入岩体与围岩的接触面是断层面或断层带。特征:接触面附近常有破碎和动力变质现象。岩浆岩体与围岩呈断层接触时,岩浆岩体形成早于断层。根据岩浆成分特点分类:超基性金伯利岩浆、基性玄武岩浆、碱性橄榄玄武岩浆、中性的安山岩浆和酸性的花岗岩浆。变质作用:地下深处的固态岩石在高温高压和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下引起岩石结构、
本文标题:普地考研基础知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139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