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扬州市邗江区2015-2016上学期邗江高一历史期中历史试卷
1邗江区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卷2015.11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判断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判断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试号写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答题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第Ⅰ卷(共7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官僚政治代替贵族政治是中国古代政治发展的一大进步,其进步之处突出表现在()A.权力世袭继承B.官员垂直任免C.地方实现自治D.中央权力弱化2.魏晋时期,弘农扬氏四世三公,汝南袁氏四世五公。杨氏、袁氏世代占据高官主要靠的是()A.战事立功B.才学品德C.门第出身D.皇亲国戚3.孙中山曾对科举制发表以下看法:“自世卿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科举制之前实行的是察举制B.唐宋至明清的科举考试“不合时用”C.科举制度在唐朝正式建立D.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4.中国历史悠久,凭着相当完整的官僚体系,才能维持整个国家的运作,其运作模式基本上是专断的,但也有例外。下列哪一朝代中央政府的运作是通过“协商”,而且具有“集体领导”的性质()A.秦朝的郡县制B.隋唐三省六部制C.明朝的内阁制D.清朝的军机处5.“自今参知政事宜与宰相分日知印,押正衙班。其位先导位,宜合而为一。遇宰相、使相、亲王得议军国大政,并得升都堂。”这一做法的根本目的是()A.实现权力制衡B.提高行政效率C.减少决策失误D.加强君主专制6.吕思勉《中国大历史》:“宋朝的政治,防弊太甚。……合户部、度支、盐铁,为一个机关,谓之三司,逐渐形成了三司理财的局面。……当时的人说:财已匮而枢密还是添兵;民已困而三司还是敛财。”对材料观点理解不正确的是()A.三司的设立使相权有所分散B.制度的创新引发了新的社会问题C.设立三司、枢密院强化了中央集权D.改革制度有利于革除旧的弊端7.《元史·刑法志三》“大恶”条明确说:“诸谋反事觉……行省不得擅行诛杀,结案待报。”另行省处理“刑名公事”,检核法令格例拟定罪名时,较轻的罪犯可以自行断遣,“重刑”则要结案咨请朝廷审查批准……由此可见元朝()A.行省全权处理地方事务B.中央掌控最高司法权C.行省是专门的司法机构D.刑名公事全部上报朝廷8.顺治时期,内阁大学士负责票拟,职权最高。康熙时期,内阁的一部分职权分给翰林院。雍正时期,随着军机处的设立,内阁职权再次削弱。发展到最后,内阁虽存草拟诏旨之责,但军国大政主要由军机大臣根据皇帝的旨意办理。这表明清朝()2A.内阁职权不断削弱B.增设军机处取代内阁C.军机处实际上具备了宰相的职权D.皇权开始兼并了相权9.观察右侧中国近代史上某战争形势示意图,图中空白方框处应填入的通商口岸名称是()A.苏州B.杭州C.广州D.福州9.近代中国签订的某条约规定:“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之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二、四川省重庆府。三、江苏省苏州府。四、浙江省口口府。”上文中的空缺处应填()A.沙市B.宁波C.杭州D.福州11.“金陵定鼎,平成永固之基。京曰天京,一一悉准乎天命;国为天国,在在悉简乎帝心。”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A.提出了最早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B.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C.把斗争的主要矛头指向了帝国主义D.颁布了近代中国第一部宪法12.李鸿章是晚清时期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1901年他去世前上奏朝廷:“臣等伏查近数十年内,(国家)每有一次构衅,必多一次吃亏。上年事变之来尤为仓促,创深痛剧,薄海惊心……”“上年事变”之后()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中国又一次丧失了大片领土C.台湾人民掀起了反割台斗争D.清政府事实上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13.与右图所示的历史事件有关的是()①这是孙中山为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所提出的政治纲领②与此题词有关的政治组织成立于日本东京③后来孙中山将其阐发为“三民主义”④它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4.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可以称之为20世纪中国版的“光荣革命”。下列选项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铲除了封建制度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C.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D.迫使清帝退位15.“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领土的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我们学界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护公理,务望全国工商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与该宣言相关的历史事件()A.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C.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D.北伐战争消灭了吴佩孚和孙传芳两派军阀16.《大公报》是迄今中国发行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1927年1月6日《大公报》在社评中说:“中国有赤化问题之发生,中国之耻也。”由此可知当时()A.《大公报》有较浓重的反共色彩B.国共第一次合作得到广泛支持C.《大公报》反对国民大革命运动D.国共第一次合作已经彻底破裂317.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共中央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会后,毛泽东拒绝去上海中央机关工作,他说:“我不愿去住高楼大厦,我要上山结交绿林朋友。随即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根据会议精神回湖南发动和领导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这次会议应是()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中共七大D.西柏坡会议18.“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是毛泽东在1935年2月写下的《忆秦娥•娄山关》中的一句,其中“而今迈步从头越”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B.进军井冈山,“农村包围城市”C.遵义会议,红军获得新生D.长征胜利,红军开赴抗日前线19.第四套人民币100元背面的风景是地处江西省西南部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的中段,古有“郴衡湘赣之交,千里罗霄之腹”之称。近代中国革命史上,在此地区()A.开创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C.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D.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20.标语口号不仅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也反映出特定历史阶段的概貌。右图标语应该出现在()A.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武昌地区B.国民革命运动时期的广东地区C.中共领导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D.刘邓大军挺进的大别山地区21.“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映山红》是影片《闪闪的红星》的插曲,那优美的旋律,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该歌曲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应发生在()A.国民革命时期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C.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22.中共中央发布通电,指出“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通电发表于()A.九一八事变后B.西安事变后C.华北事变后D.七七事变后23.美国《时代》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在上海)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这段话评述的是()A.卢沟桥抗战B.淞沪会战C.太原会战D.台儿庄战役24.“机密。……(五)无论从消耗敌人实力或击破敌人主力着眼,武汉必须坚守到底,并应疏散武汉人口,以期减少因敌机轰炸而发生之损失。”该会战是()A.抗战进入相持阶段的标志B.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C.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D.抗战正面战场的第一场会战425.右图是抗日战争时期某著名战役示意图,其所属会战的特点或影响是()A.日军速战速决战计划的破产B.国共合作抗日的典范C.标志相持阶段到来D.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26.1949年1月,中共取得了军事上的重大胜利。斯大林得知消息后,在他的台历上写下了“奇迹,真是奇迹!”被斯大林认为是“奇迹”的事件最有可能是()A.刘、邓大军成功地挺进中原B.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C.三大战役取得胜利D.渡江战役攻占南京27.1949年4月,陈毅欣然写道:“旌旗南指大江边,不尽洪流涌上天。直下金陵澄六合,万方争颂换人间。”该诗描写的历史事件是()A.强渡长江,推翻国民政府B.民众支前,淮海战役胜利C.瓦解敌军,和平解放北平D.挥师南下,基本歼灭残敌28.“中国人民解放台湾有两种可能的方式,即战争的方式和和平方式。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1955年5月13日周恩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的讲话)对这一讲话认识正确的是()A.正式确立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B.“一国两制”的构想已经萌发C.和平方式成为当时统一的选项D.排除了用战争方式解放台湾的可能29.1980年,一位著名的意大利记者法拉奇询问邓小平:“中国今后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悲剧?”如果你是邓小平,你认为应该怎么做?A.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B.加强国防建设C.彻底批判封建思想D.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30.“四百余年长盼,_______(地名)今日回归。普天同庆贺佳期。神州歌盛事,国土尽朝晖。领袖亲临情万丈,五洲宾客增辉。政权交接纪盛仪,光辉留史册,妈阁展雄姿。”(马万祺《临江仙》)词中横线处应填入的地名是()A.台湾B.香港C.澳门D.澎湖列岛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注意:要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判...............断正确的涂.....A.,判断错误的涂.......B.,做其他任何标记一律无效。.............31.我国宰相制度确立于秦朝,明太祖时废除宰相,明成祖时设置内阁,至此,我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达到顶峰。32.1927年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正式开辟。33.1949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还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34.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都认同“一个中国”和“一国两制”。35.目前我国共有5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其中最晚建立的是西藏自治区。第Ⅱ卷(共30分)5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两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36.(10分)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沿革演变,既有继承,又有发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夫“周之同盟(会盟),异姓为后”,……然先同姓,次外戚,次功臣、故旧,星罗棋布,用作藩屏。而一族之势力,由此遍布衰区。一族之文化,由此广推于各地矣。……谓汉族统一中国,封建之制,实有功焉。——吕思勉《中国制度史》材料二柳子厚谓秦有叛民,而无叛吏;汉有叛国,而无叛郡;唐有叛将,而无叛州。盖郡县之设,既无世袭,不得私有其土而有其民,而又不假之以兵,其势固无从叛。——吕思勉《中国制度史》材料三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其官名品秩略同,所以达远迩、均劳逸,参错出入,而天下事如指掌矣。——虞集《道园学古录》请回答:(1)据材料一,西周时期实行的分封制有何特点?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怎样影响?(2分)(2)据材料二,郡县制是如何克服分封制弊端的?(3分)(3)据材料三,元朝实行了怎样的地方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制度对当时产生的影响。(3分)(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秦朝以来加强地方制度建设的积极作用。(2分)37.(10分)2015年,中国人民迎来了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特别重大的纪念日,是反思历史,赞美人类正义、道德和文明,痛斥侵略者的残暴兽行的关键时间点。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1945年《日本天皇停战诏书》材料二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半世纪以来,我中华民
本文标题:扬州市邗江区2015-2016上学期邗江高一历史期中历史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160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