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广东省湛江一中等“四校”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
试卷类型:A“四校”2016—2017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对“细胞学说”理解合理的是①揭示了动植物体结构的统一性②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的③提出了细胞膜结构的流动镶嵌模型④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体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对硝化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含有核糖体和细胞壁,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仍属于自养生物B.DNA是其主要遗传物质C.其遗传遵循孟德尔定律D.是需氧型微生物,所以含有线粒体3.以下有关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某DNA分子中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决定了该DNA分子的特异性B.Mn2+是许多酶的活化剂,对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C.煮鸡蛋可使其中蛋白质水解成小分子肽和氨基酸从而有利消化吸收D.胆固醇是构成人体细胞的重要成分,参与神经元的细胞构成4.下列关于DNA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双螺旋结构中两条单链反向平行B.其碱基序列的多样性体现了遗传信息多样性C.两条单链上的碱基间以氢键相连,且A与T配对,C与G是配对D.彻底水解最多会得到8种小分子5.下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氧浓度为d时最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B.氧浓度为b、c时该器官无氧呼吸强度相等C.氧浓度为d时,该器官无氧呼吸强度为0D.氧浓度为a时,没有[H]的产生6.下列有关“支架”或“骨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碳链B.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C.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蛋白质D.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绝密★启用前7.右图是某雄性二倍体动物体精巢内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不考虑变异),这个细胞所处的时期为A.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B.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D.有丝分裂中期8.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O2的产生停止B.CO2的固定加快C.ATP/ADP比值下降D.NADPH/NADP+比值下降9.有关细胞凋亡、衰老、坏死与癌变的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细胞癌变不受基因控制B.细胞坏死,代谢停止;细胞癌变,代谢增强C.细胞衰老,膜通透性改变;细胞癌变,膜粘着性增强D.细胞癌变,细胞周期延长;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变短10.下列各项中,实验试剂、试剂作用和实验目的的组合错误的是A.健那绿:作为染色剂,观察口腔上皮细胞线粒体B.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培育单倍体无籽番茄C.酸性重铬酸钾:检测酒精的生成,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D.50%酒精:去浮色,生物组织中脂肪的检测11.若用32P标记“人类胚胎干细胞”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A.中期是46和46、后期是92和46B.中期是46和46、后期是92和92C.中期是46和23、后期是92和23D.中期是46和23、后期是46和2312.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其中某个基因纯合时胚胎致死(注:AA,XaXa,XaY等均视为纯合)。用一对果蝇杂交,得到F1代果蝇共185只,其中雄蝇63只。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F1代成活果蝇的基因型共有3种C.若致死基因是A则F1代雌蝇仅有一种表现型D.若致死基因是a则F1代雌蝇仅有两种表现型13.甲、乙两图为真核细胞中发生的代谢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所示的过程叫做翻译,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合成B.图甲所示翻译过程的方向是从右到左C.图乙所示过程叫做转录,转录产物的作用一定是作为图甲中的模板D.图甲和图乙中都发生了碱基配对并且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相同14.某动物种群含有80个个体,基因型AA、aa的个体数分别为30、10,由于某种原因从外地迁来20个基因型为Aa的个体,则该种群在自由交配的情况下,子一代中a的基因频率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A.40%、48%B.50%、80%C.60%、48%D.54%、60%15.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T2噬菌体的DNA是用32P直接标记的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16.菜豆是自花传粉的一年生植物,其花色中有色对无色为显性。一株杂合菜豆生活在没有其他菜豆植株存在的海岛上,自交三次后,海岛上开有色花菜豆植株和开无色花菜豆植株的比例是A.3:1B.15:7C.9:7D.15:917.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右图表示不同的培育方法,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过程可定向产生新基因,从而加快育种进程B.②⑥就是单倍体育种过程过程C.⑤和⑦过程常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来实现D.②③④的原理是基因重组,经④后,子代中aaBB占1/218.右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概念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①表示生存斗争,这是生物过度繁殖与有限生存空间的矛盾体现B.②导致③改变的内因是基因突变,外因是自然选择C.③代表物种形成,其形成的必要条件是存在生殖隔离D.④指基因、物种、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它们是共同进化的结果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6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必须作答。第7、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1.(10分)(I)慕尼黑工业大学的教授构建了一个能自己移动和改变形态的“类细胞”模型,该模型由膜外壳和填入物构成.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模型类似于________________(填两种细胞器)产生的囊泡,其边界(膜外壳)由一种脂质成分构成,该成分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分子。(2)该模型中填入了细胞骨架和驱动蛋白,作为运动的结构基础,另外还需要填入____________作为直接能源物质,若将该结构置于一定浓度的K+溶液中一段时间,检测发现K+不能进入其中.若你是科学家,将如何改造这个结构,使其能够吸收K+?____________这样改造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科学家想利用该结构运输抗癌药物到达患者体内,且仅与癌细胞密切接触并释放药物.请从细胞膜的功能角度分析,应该如何改造这个结构?_______________(Ⅱ)某实验小组将小鼠肝细胞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葡萄糖和尿素含量,发现它们的含量变化如下图。请回答问题。(4)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进入细胞后,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被吸收的葡萄糖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由图可知,随培养时间延长,培养液中尿素含量增加了,由此可以推测尿素是_________的产物。转氨酶是肝细胞内参与氨基酸分解与合成的一类酶,正常情况下这类酶不会排出胞外,若在细胞培养液中检测到该类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分)萌发的小麦种子中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的含量会显著增高。取适量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芽长约1cm)加一定量的蒸馏水研磨后,经系列步骤,分别获得不含淀粉且浓度相同的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提取液(假设提取过程不会降低酶活性),在相应条件下测定两种淀粉酶的活性:123①加样0.5mLα-淀粉酶提取液0.5mLβ-淀粉酶提取液A②加缓冲液/mL111③加淀粉溶液/mL111④37℃保温适当时间,终止酶促反应,冷却至常温,加适量碘液显色显色结果++++B注意:“+”显色,“++”显色更深,颜色越深可以用更多“+”表示;“-”不显色(1)表中A的为_________,B的显色深浅程度_________(用“+”或“-”表示)。(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至少2种得分)。(3)本实验还可以用______________试剂来检测生成物的量。若用该试剂检验,显色最深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上述结果显示相同条件下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性不同,导致两种酶催化活性产生如此差异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6分)为了探究某种植物的一些生理特征,研究人员做了一系列的相关实验。下图是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测定的其光合作用速率变化情况。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试管编号步骤(1)从图中a~b段可以看出,限制叶片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若其他条件不变,对类胡萝卜素而言,有效辐射的光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2)图中i点时,叶肉细胞内合成[H]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经测定,晴天遮光条件下该植物的CO2释放速率为0.6μmol·m-2·s-1,则g点时该植物的O2产生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μmol·m-2·s-1。(4)每分子叶绿素含有一个Mg2+,可被H+、Cu2+等置换。在用该植物的绿叶做“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时,滤液用5%的HCl处理一段时间后,其颜色与研磨时未加___________的颜色相似,呈黄褐色。实验室常用含Cu2+的试剂处理叶片,可形成铜代叶绿素,能长时间保持叶片标本的绿色,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4.(7分)下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系谱图中能确定基因型的个体有________,Ⅲ3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_______。(2)若要计算图中第Ⅳ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需要对Ⅱ1、Ⅲ1和Ⅲ4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做限定。(3)都是单基因遗传病,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与该遗传病相比,除了致病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不同外,不同点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通常可以在多个患者的家系中综合分析确定,在调查过程中,需要对家系中个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记录。5.(7分)如图甲为某种真菌线粒体中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Ⅰ代表的结构为____________,图中Ⅲ携带的氨基酸为_____________。(2)完成过程①需要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从图中分析,转录的发生场所有_______。(3)用α鹅膏蕈碱处理细胞后发现,细胞质基质中RNA含量显著减少,那么推测α鹅膏蕈碱抑制的过程是________(填序号),线粒体功能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受到影响。(4)若细胞核中某个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导致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质长度明显变短,请从基因表达的角度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9分)某二倍体植物(2N=36)的花色受独立遗传且完全显性的三对等位基因(用Dd、Ii、Rr表示)控制,花色色素合成的途径如图1所示。研究发现,体细胞中r基因数多于R时,R基因的表达减弱而形成粉红花突变体。粉红花突变体体细胞中基因与染色体的组成(其它基因数量与染色体均正常)如图2所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配对的3条染色体,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会随机地移向细胞一极。图1图2(1)若某正常红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现了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3:1,则该正常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
本文标题:广东省湛江一中等“四校”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171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