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政治必修四提纲《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考点32:了解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1)为什么说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2)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3)矛盾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认识世界就是认识矛盾,改造世界就是解决矛盾。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考点33:理解矛盾的含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1、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2、矛盾的含义: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注意]不能把具体矛盾等同于矛盾概念。矛盾概念是对万事万物所具有的对立统一关系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矛盾则是矛盾的具体表现。两者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3、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1)矛盾的同一性(统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①、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②、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矛盾的斗争性(对立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倾向和趋势。[注意]不能把哲学上的斗争等同于日常生活中特别是政治用语中的“斗争”,这两者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3)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两者的关系:同一性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4、关于矛盾基本属性的两大方法论:(1)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种转化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不利的,我们应当促进有利转化,防止不利转化。(2)矛盾双方的对立性和同一性不可分割,我们应当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思辨:矛盾的统一性和对立性是矛盾的双方。不能将对立和统一分别理解为矛盾的双方。事物包含两个方面,是指事物的两个因素,这两个因素不应称为矛盾,两个因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才称为矛盾。而“对立”和“统一”则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不能认为“统一”是矛盾的一方,而“对立”就是矛盾的另一方。考点34:理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1、矛盾的普遍性:(1)原理:矛盾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2)方法论:①、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②、要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或全面的观点)看问题。2、矛盾的特殊性:(1)原理:矛盾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①、一是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②、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③、三是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2)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时,必须从实际出发,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点,寻找解决特殊矛盾的办法,即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1)原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①、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②、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它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不存在的。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方法论: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依据。②、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关键词、句:试点、解剖麻雀、抓好典型、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注意]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而不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考点35: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1)主、次矛盾的含义:①、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就是主要矛盾。②、其他矛盾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就是次要矛盾。(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3)方法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要统筹兼顾,处理好次要矛盾。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1)含义:每一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这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另一方处于被支配地位,是矛盾的次要方面。(2)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3)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4)方法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注意]:主要矛盾与矛盾主要方面的区别。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作为矛盾特殊性的两种情形,虽然都是讲矛盾的不平衡性问题,但二者有着严格的区别。首先,二者外延不同,主要矛盾是就复杂事物中所包含的“诸多矛盾”相比较而言的。主要矛盾一般只有一个,次要矛盾可以有多个;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一方,矛盾的次要方面也只有一方。其次,两者的内涵不同。主次矛盾讲的是“矛盾体”。可以称为“一个”或“一种”矛盾;而矛盾的主次方面讲的是“矛盾侧面”,只能叫“一方”或“方面”。正因为主次矛盾是“矛盾体”,其内部都包含着矛盾的双方,所以主次矛盾又有各自的矛盾的主次方面。再次,两者的作用不同。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其原因是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其原因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力量上超过矛盾的次要方面,在地位上支配着矛盾的次要方面。最后,两者的方法论要求不同。主次矛盾关系的原理,要求做工作要抓重点、抓关键、抓中心,但叉不能忽视次要矛盾。矛盾主次方面关系的原理,要求看问题把握本质和主流,但又不能忽视支流。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1)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含义:①、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②、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2)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联系。二者是紧密相联的。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3)哲学依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思辨:任何事物都存在两个方面,即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注意:不能将两点理解为就是优点和缺点)考点36: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是什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2、为什么:(1)地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2)重要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3、怎样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第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客观地如实地承认矛盾。第二,要全面地分析矛盾:分析不同事物的不同矛盾;分析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矛盾;分析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以及同一矛盾中两个不同方面。第三,要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第四,反对形而上学的不顾时间、地点、条件的“一刀切”和“一风吹”4、(1)理论依据:是矛盾特殊性原理。(2)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思辨:物辩证法关于矛盾物观点和矛盾分析法是一回事吗?请你归纳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物观点和矛盾分析法的内容:1、矛盾观点侧重于世界观原理,具体来说:矛盾观点主要包括:(1)对立统一观点:(2)矛盾普遍性原理:(3)矛盾特殊性原理:(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5)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矛盾不平衡性(6)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矛盾不平衡性2、矛盾分析法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它侧重于方法论要求。具体来说,矛盾分析法包括:(1)一分为二的方法(全面分析问题、两分法)----哲学依据:任何事物都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具有普遍性.(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哲学依据: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矛盾具有特殊性。(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方法----哲学依据: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中,特殊性与普遍性相互联结,不可分割。(4)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哲学依据: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5)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哲学依据: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考点演练】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1、【2009年.宁夏.文综.23】资源再利用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2009年1月1日《循环经济促进法》实施,迫切地需要人们提高对资源再利用的认识。有专家指出:“世界上本没有垃圾,废物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一认识的根据是①物的资源或废物的性质取决于人们对物的态度②废物向资源的转换需要一定的技术性③废物和资源之间具有本质上的抽象同一性④废物或资源的性质是由其所处不同实践关系决定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D【解读】事物的性质是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①选项表述错误。废物能否转化为再利用资源,需要一定的技术条件,既在一定条件下转化,②选项正确。废物和资源是一对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包括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两个方面,废物和资源的同一性是相对的、具体的,但不是绝对的、抽象的,故③选项错误。“对资源再利用的认识”是不同的实践水平决定的,故④正确。2、【2008年.广东.单科.26】“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说明A.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B.矛盾的斗争性寓于矛盾的同一性之中C.矛盾的斗争性决定矛盾的同一性D.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矛盾的普遍性【解读】本题的难度较大。因为题目中的古文需要一定的语文功底才能读懂。《中庸》首章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zhong1),发而皆中(zhong4)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思是:控制情绪,让个人的喜怒哀乐因此没有发作,叫做中;喜怒哀乐情绪表现出来的时候,都恰到好处,叫做和。君子能够做到中,是天下最大的根本;做到和,天下才能归于道。君子的中和如果做到完美的程度,天地都会赋予他
本文标题:政治必修四提纲《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178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