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政治生活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基石全国人大:性质职权地位常设机关地方各级人大人民代表大会性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职权:立法、决定、任免、监督权体系组成人员:人大代表:地位产生职责职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原因(为什么)组织的活动特点:民主集中制①在人大与人民的关系上②在人大与其它国家机关的关系上③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含义表现我国的政党制度关系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社会主义事业必须以党为领导核心各民主党派地位和优越性(为什么)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执政方式指导思想基本内容(特点)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政党制度邓小平理论:主题内容精髓“在个代表”主题内容本质科学发展观:依据内容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政党关系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基本方针根本活动准则重要机构:政协:性质主题职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政策)我国的宗教政策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平等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及三者关系新型的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原因:现实依据+优越性内容:前提、范围、自治机关、自治区、核心如何巩固民族关系内容: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态度:弘扬科学精神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执政理念: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含义(是什么)怎样坚持和完善(怎么办)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包括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两个基本政治制度、宗教政策)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选择题】性质:是我国的权力机关(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包括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性质: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位:在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它中央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职权:行使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常设机关:是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行使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注意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四个“权力”的区分关键是看内容【理解】(1)如果是关系法律的立、改、废的决定则是立法权;(2)如果是对国家机关干部进行任免的决定则是任免权;(3)关于“一府两院”及其工作人员的年度报告或审查则是监督权;(4)审议通过上年度的工作报告是监督权,批准本年度的工作报告(将要执行)属决定权。(5)关于国家大政方针、重大事项、规划的通过是决定权。二、人大代表(1)地位: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直接行使国家权力。【人民是间接行使国家权力】(2)产生方式:民主选举产生(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直接选举:县及县以下(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间接选举:县级以上(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2)任期:每届任期五年。(3)权利和职责表现内容职责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①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②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③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权利人大代表与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①审议权:审议各项议案②表决权:表决各项决定③提案权:向人大提议案④质询权对政府机关工作可质问并要求答复(注意与人大的权力相区别)国家元首(我们叫主席)、立法机关(全国人大)行政机关(称政府——国务院\中央人民政府和地方政府)司法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国家机构三、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政体】一、原因(国体与政体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和反映国体。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决定了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又体现和反映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理论原因:国体决定政体,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决定了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现实原因: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是建立其他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1)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2)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3)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4)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二、含义: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择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基本内容: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③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④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组织和活动的原则:民主集中制:含义: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理解透彻,考察题型选择题】①在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负责,受人民监督。②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③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三、怎样坚持和完善人民大代表大会制度1、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2、具体来说:3、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注意:1、立法机关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地方人大拥有部分立法权,但不是立法机关。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前者是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政体);后者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前者是以后者为基石。3、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前者指人民代表大会权力机关体系;后者则包括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等。后者由前者产生,对其负责,受其监督。【拓展延伸:人大代表为什么要做一件事情、怎样做一件事情】1、法律地位(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2、是行使权利的表现(审议、表决、提案、质询权)3、是履行职责的需要(遵守法律、保守机密、联系群众、接受监督)4、体现与人民的关系:产生、负责、服务、监督民主集中人民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看从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看从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的关系看人民选举人民代表人民代表代表人民行使权力其他国家机关分别行使各自权力由人大产生其他国家机关地方因地制宜中央统一领导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一、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的原因?(why)1、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2、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性质: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两个先锋队)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共为领导核心,(1)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2)才能维护国家统一、民族的团结,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3)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4)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已经证明,中国共产党能够而且必须领导现代化建设,我们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注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理论原因+现实原因】理论原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从根本上说,是我国国家性质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现实原因:三个才能二、怎样执政:(how)执政方式+指导思想+执政理念1、坚持和完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科学执政(前提):就是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强调遵循规律民主执政(本质)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强调发扬民主依法执政(保障):就是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强调立法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三者的关系:【选择题】①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②科学执政与民主执政互为条件和前提。要做到科学决策,必须充分发扬民主,而要实现民主执政,也必须以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制度为前提。2、坚持党的指导思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选择题】(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成:【注意与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相区别】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构成【一脉相承,与时俱进】A、邓小平理论基本内容:主题:初步解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内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三个代表思想:内涵: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主题: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C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第一要义: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统筹兼顾;地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2)地位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3、践行党的执政理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拓展延伸:党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当怎样做一件事?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我国的民主党派A包括: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盟地位:参政党性质:各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2、我国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原因+内容)A、原因:地位+现实意义地位: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现实意义:它适合我国国情,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显著的优越性:①它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②它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③它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④它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B、内容1)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他们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既不能说是共同执政,也不能说是执政党与在野党的关系)各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是:【理解】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2)我国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注: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而不是思想上和组织上的领导。二者在政治上领导与被领导,组织上相互独立,法律地位平等3)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注意不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4)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是:遵守宪法和法律5)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人民政协的性质:多党合作机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注:它不是国家机关,也不是政党】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是:团结和民主。人民政协的职能:【注意理解区分内涵,容易出选择题】政治协商:在决策前和决策中提出意见和建议强调决策前和决策中民主监督:对国家政策、法律的实施的贯彻执行及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区别于人大的监督权,政协民主监督不具有法律效力)、参政议政:各民主党派等通过提案等形式主动提出意见、建议)强调方式是:提
本文标题:政治生活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179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