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实施
语文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实施例谈江苏省常熟中学周志强《只有一个地球》(支玉恒)•师:板书“地球”,地球在哪里啊?我们今天坐在什么地方啊?……•师要求朗读、默读。•问:大家读的时候思考一个问题:待会儿老师会问大家一个什么问题?我今天豁出去了,如果我要问的问题被你们这么聪明的学生猜到了,我决心从舞台上面滚下去!《只有一个地球》(支玉恒)•生:老师是不是要问地球有多美丽?•生:老师是不是要问地球受到了什么环境污染?•生:哦,老师一定是要问我们如何来保护地球,怎么保护环境?•师: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是什么滋味?——酸甜苦辣哪一味?《只有一个地球》(支玉恒)•师:请大家对文章的五个段落“分别写一个抒情的句子”。先示范——“啊,美丽的一叶扁舟!”•自荐或推荐,依次上黑板写,并署上姓名。•老师对这十个句子稍加增删,去掉重复的词,添关联词语,黑板上呈现出的是由十个句子组成的抒情散文。【共同学习成果的展示】《只有一个地球》(支玉恒)•两个核心环节:•引导学生体验被课文唤起的情感——指导学生将所体验的情感表达成抒情的句子。看《铃兰花》这一个教学环节•师:相信大家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请哪位同学概括全文,看写了一件怎样的事情?•生:这篇散文讲的是“我”那一年还不到六岁,父亲硬要我到“地狱”去放牧,“地狱”是我家地头上的黑魆魆的洼地。“我”因为恐惧而没去,结果父亲一把把我推了下去。后来为了要为母亲采铃兰花,好让她带着去教堂,我一大清早去把铃兰花采来了。我终于战胜了自己。•师:不错,请坐。看另外的环节•师:预习过了吧?请大家来概括一下全文写了什么事?要求: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或化用一句话来概括,甚至可以是一个短语。•生:【翻书】“我”的壮举。•师:不错,如果在“我”之前加一个定语,你加什么?•生:不满六岁的“我”的壮举。•师:同学们觉得如何?【众生点头】看另外的环节•师:你能具体说说这个“壮举”是怎样的吗?•生:“我”为母亲去“地狱”采了“铃兰花”。•师:你这样的表达能够突出这是“壮举”吗?请重新说说看。•生:胆小的“我”终于战胜了内心的恐惧,到“我”最害怕的地方——“地狱”采铃兰花,让母亲拿它上教堂。这对于才六岁的“我”而言,是一次“壮举”。看另外的环节•师:好不好?【好】我们回答问题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生:注意突出重点。•师:对啊。还要注意……【生不语】还要注意要求。“概括”。就要注意语言的概括性和具体性结合起来。比如:“故事讲的是一个不满六岁的小男孩终于在爱的驱使下战胜了恐惧,战胜了自我,为母亲到“地狱”采了铃兰花。”当然,很多文章中有一些语句是起到“总结”和“概括”的作用的,我们要善于找出来并择要使用。有何启发?•教学环节必须起到“教”的作用。教师的干预和诱导。•教学环节必须是相对完整的。有教,就有学。有学情的反馈,有教师的指导,有教的效果的呈现。•教学环节要体现“语文”的本色。要重视文本的阅读,要善于指导从文本本身去发掘。何谓“教学环节设计”•就是解决两个问题:•1、教什么?•2、怎么教?教学环节设计要求•抓得住学生•扣得住教材•理得清教脉•现得出语文味教什么?•首先是一个读者,然后是一个语文老师。•教材只是一个例子。【要善于抓住教材本身的特点(文体特点、行文特点、语言特点等)、学生情况来思考该教材可以充当什么样的例子。】•抛开“考什么就灌输什么”的想法。眼里只有分数而直奔捞分主题的语文老师肯定不会是好的老师。•要学会正确处理“出”与“入”的关系。怎么教?•拒绝灌输,教师的责任在引导学习。只有让学生自己探索得来的东西才是学生牢牢掌握的东西。•课堂环节的展开就是学的活动的展开。要舍得“浪费”时间。不必过分在意课堂的“容量”。在教学中,最重要的不是珍惜时间,要“浪费”时间。(卢梭)教师拼命想要“节约时间”做更多的事,其实是在不断地剥夺学生“学”的时间,最终是时间的最大的浪费。怎么教?•教脉应清晰而固定,细节应考虑周详,但要留有余地。实施过程尤其要摒弃按部就班式的照本宣科。•提问的过程,不能采取“请君入瓮”式的方式和态度,把学生往所谓的“标准答案”上导。怎么教?•一堂好课,教学环节的构成要如流水般自然,是为理清教脉;教学环节要有主次宾从之分,环节之间的关系最好要层层深入,以达到曲径通幽的效果。•好的教学环节应该是相对完整的教与学的过程。《湖心亭看雪》•交代文章题目,了解作者和背景。•提取关键信息,初解课文大意,暗示张岱“看雪”的弦外之音。(字数,看雪地点,题目中关键两个字,自读)•品析关键词句,理解文章意蕴,领会作者感情。(时间,天气,强调年号,独的意蕴,看雪的总印象,白描,发生何事,痴是何意?为何不反驳?)捕捉稍纵即逝的教学机遇•《醉翁亭记》•范读——问:若不用“醉翁”之“醉”,当以何字代?——学生读——“临溪而渔肥”“泉香而酒洌”之纠误讨论设计要体现语文本色•师:很对。“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气势非常足,谁能再来说说?(点拨)我将之换成“千军万马,气吞万里如虎”又将如何?•一生:“金戈铁马”中的“金”和“铁”是非常的坚硬,表现出他的决心非常的坚强。•师:“金戈铁马”是指决心的,还是指部队的?•生:是指部队的。•师:这种修辞手法是什么?•生:借代。•师:“金戈铁马”用来借代整支军队,表现出军队的什么特点?•生:坚不可摧。理清教脉•反推《祝福》教学的步步追问方式构思:•要让学生体验祥林嫂的悲剧所代表的深度和广度。•一个被众人遗弃的人,她是一个坚强的与命运抗争的女性(如何实现?)——是谁造成了这悲剧?——两个假设——一切的原因归为一点:仅仅因为她是一个寡妇。•教师以动情的语言来对比:她的所求之少,之可怜——社会对她的摧残之重,之残酷!教学环节的层层演进•我为什么要出来散步?散步时发生了什么矛盾?又是如何解决的?•你认为文中谁最为孝顺?说说你的理解。•我的感悟:年幼的我能够做什么?•这三个问题有没有构成逻辑推进的结构呢?问题的思维水平在逐渐下降,以至于过低,学生对于问题讨论虽然能热情参与,但是却缺乏心智的调动和智慧的挑战。教学环节的设计要注重体验•阅读,无非是走进一个陌生人的心灵世界。体验,是语文课无法回避的重要目标。并且可以这样说,淋漓尽致的体验本身就构成了课堂的高潮。注重体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你有过等待的经验吗?你等过多长时间?你能等多长时间?•我们现在来想想,“四十三年”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它可以将一个英气勃勃的年轻人变成一个头发花白,牙齿脱落,暮气沉沉的老人,它能够将你的满腔的激情消磨殆尽,甚至化作坚冰。何况,这个四十三年,还不是一般的四十三年,那是饱受打击,屡被废弃的四十三年!同学们,我们还记得辛弃疾的《丑奴儿》吗?怎么背?•(师生齐背)“少年不识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设计•明确学习目的:写一篇介绍它的说明文。•检查自读的效果【范文引领(结构、顺序、特征、引用说明)】——观察新鲜顶山栗——投影补充材料,讨论顶山栗的特点——讨论写作时要注意的地方——下发常熟顶山栗资料选辑——布置作文《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设计•投影:1、第2—5段主要写荔枝的;文章从荔枝的写起,接着写了荔枝的,•和。•2、第6—10段主要写荔枝的果实内部,文章从……•接着,老师引导学生体会引用说明的好处。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老师抛出了“题目是不是引用?包含了哪些信息?”这个问题。《南州六月荔枝丹》板书设计•范文引路————————为我所用•《南州六月荔枝丹》《家乡特产—顶山栗》•1、结构完整思路清晰说明对象了解深入完整•形态特征(外部—内部)收集资料运用恰到好处•生产情况谋篇布局顺序合理分明•说明方法:引用•科学性、文学性《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设计•栗生山阴,九月采。(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二十九《果部·栗》)•峨峨顶山高,十月寒霜肃。霜栗大如拳,紫苞剥黄玉。福荔及夏收,宣栗亦早熟。独尔饱风霜,香甘颇俱足。(明初释古潭《顶山栗》)•顶山栗出常熟顶山。比常栗甚小,香味胜绝,亦号“麝香囊”,以其香而软也,微风干之尤美。所出极少,土人得数十百枚,则以彩囊贮之,以相馈遗。此栗与朔方易州栗相类,但易栗壳多毛,顶栗壳莹净耳。(南宋范成大《吴郡志》卷三十《土物上》《邂逅霍金》的学情把握•采取预习环节,让学生分析本文的写作意图。•根据作业,发现学生是这样理解的。•“本文歌颂了身残志坚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意志、乐观向上的态度,希望人们像霍金那样凭借毅力挑战自我、勇攀高峰。”•“号召我们不要歧视残疾人,希望人人平等,这是对他们的最大的尊敬。”《邂逅霍金》•教师的判断:学生之所以出现偏差,是因为阅读文本的草率和对文章的现实的针对性认识不足造成的。聚焦结尾,朗读分析•霍金是不幸的,他在风华正茂时遭遇了罕见的疾病,要不,凭着他的才华和毅力,他完全能为人类作出更杰出的贡献。霍金是幸运的,他生活在一个人的价值得到充分尊重的时代,他也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要不,他如何能完成他的著作,如何能继续他的生命和工作?他的轮椅上装满了大大小小的机械和电脑,他的身前就有显示屏和特殊的键盘,这是IBM公司专为他设计制造的,所以他才能自如地操纵轮椅,才能传达自己的思维,才能延续他的生命。我更庆幸霍金生活在剑桥,他完全可以像常人一样生活,不必随时面对镜头、鲜花、握手和掌声,不用应付集会、宴请、报告和表彰,因为大家都懂得个人的价值和时间的可贵。愿霍金在平静中度过他不平凡的一生,更愿世界上其他“霍金”能像他那样幸运。补充材料•袁隆平辞去“隆平高科”董事长职务,潜心研究。•美国飞人在上海黄金联赛期间感慨刘翔缺少自由。•杨利伟的日常生活受到极大地干扰。•国际弦理论会议期间国人对霍金的那种追星式的追逐给霍金带来了不适。•……《邂逅霍金》的内涵挖掘•老师设计:•文章开头三段似乎与写作意图无关,是否可以删去?•在邂逅霍金的整个过程中,作者的许多心理、动作都值得品味。试找出来。•“想不到”和“常在”。作者为何想不到霍金能常在有百年历史的果园茶室散步?如果在中国,现实吗?•“洛阳纸贵”的背后是争先恐后。争先恐后的背后是理性的丧失。理性的丧失必然导致对人的不尊重和人文关怀的缺失。•“目送着他静静地过去。”“我想走上前去,又下意识地摸着照相机,但我既没有移步,也没有拍照,连拍一下他的背影的念头也很快被自己否定了。”整堂课教学环节的设计•一般要重视考虑三个步骤:探测学情——实施教学——检测完成。•探测学情:教师要善于设计出暴露学生不足的环节,然后予以指导。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善于倾听,积极思考,反应敏捷地抓住生成性的教学内容。•实施教学:教学环节的设计要求•要诀:首先要问自己:“这样设计有意思吗?”•何谓“有意思”?•其次要问:“这样的设计好不好?”《琢玉》支玉恒•呱呱塞北,足迹八方。一生从教,两鬓披霜。•迷恋语文,几近癫狂。捧读佳作,如饮醇浆。•段句评点,字字端详。孤灯伏案,不知漏长。•一为学子,护花存香。二留私念,自赏孤芳。
本文标题: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实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188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