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当前金融稳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当前金融稳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摘要:当前,我国金融稳定面临着不少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再造金融微观主体,提高抵御风险能力;建立金融稳定协调机制,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合作;改善金融外部环境,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加快建立市场化风险补偿机制和市场退出制度,形成新的金融稳定长效机制;加强金融风险监测,开展金融稳定评估工作。关键词:金融稳定;金融风险;风险补偿机制一、当前金融稳定面临的若干问题(一)宏观经济环境以及存在的问题对金融稳定的潜在影响在我国,经济增长对金融稳定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投资拉动型的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不到位。与消费拉动型经济增长相比,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往往伴随着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资金的急剧扩大和收缩,导致经济剧烈波动,影响金融稳定。另外,当前我国经济结构的资产分布及运行特征使金融结构出现倾斜,金融资产过多地集中于银行信贷、房地产、第二产业、国有大中型企业、中长期贷款。而负债则集中在居民储蓄、机构、行业、产业、企业、地区、期限等,结构的不对称潜伏着较大的金融风险。通货膨胀压力仍未根本缓解,影响金融稳定。一是包括水、电、燃料和城市交通等公共服务品调价可能继续推动CPI上升;二是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对CPI的滞后传导效应将逐步显现;三是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需求增长将对CPI有明显拉动作用。利率制度存在着不利于金融稳定的因素。2004年以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了重大步伐,利率浮动的范围逐步扩大,但还没有充分达到市场规律的要求。利率未能充分市场化,金融机构缺乏灵活的定价机制和科学的定价能力,蕴涵着重大的金融风险,如果利差在中长期内难以覆盖风险,可能会继续引发银行系统的不良资产。贷款剧增和资产价格暴涨都会引起经济泡沫,影响金融不稳定。在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格局下,金融资产主要集中在银行贷款,银行贷款剧增的背后必然是部分行业和地区的投资过热,表现出一种普遍的生产能力过剩,形成泡沫。资产价格暴涨必然形成资产泡沫,其中股市泡沫和房地产泡沫是比较常见的两种情况。经济一旦出现泡沫,会使经济出现过度景气之后的过度萧条,银行会产生大量的不良资产,影响金融稳定。行业风险与区域风险传染,给金融稳定带来较大的风险隐患。以房地产市场为例,房地产市场需求过旺,价格上涨,使房地产预期利润上升,社会资金过多流入房地产开发,房地产投资热不退,又刺激钢材、水泥等建材价格坚挺。房屋销售价格因此居高不下,部分城市已经形成房地产泡沫。如果不能有效控制房价上涨的势头,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将带来较大金融风险。储蓄率过高使间接融资比重过大,直接融资发展受到压抑,全社会融资风险过度集中于银行体系。而银行业的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错配问题突出,可能引发流动性风险,潜藏着利率风险。(二)金融运行中的一些负面因素对金融稳定的潜在影响银行类金融机构潜在风险不容忽视。银行类金融机构资产占总金融资产的比例较高。同时,目前整个社会的资金过度集中在银行业,企业融资主要依靠银行。证券行业整体信用风险进一步上升。2004年以来,国内股市场出现大幅下挫行情,创出近《年来的新低。由于证券市场行情持续低迷,证券行业业务发展同质化、低水平竞争,证券公司治理结构不够完善、内部人控制状况延续,部分证券公司出现经营困难,相当一部分证券公司出现亏损。证券市场蕴藏着较大的风险。保险业整体抗风险能力有待提高。从市场规模、市场占有率、盈利能力和资本充足性等评价保险业抗风险能力的指标看,我国保险业整体抗风险能力较低,经营规模较小,收益率和资本充足率偏低》民族保险业的市场竞争力较弱,承受外部冲击的能力较弱。宏观经济金融环境也存在着不利于保险公司经营发展的因素,比如金融市场发展不平衡,债券市场滞后,股票市场仍不规范,给保险投资带来了很大的市场风险。(三)经济、金融制度环境中的一些问题对金融稳定的潜在影响至今我国还没有一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破产法》,目前的企业破产法是在改革转轨初期制定的,在覆盖面、清算程序和破产重组方面都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需要。同时,我国仍然存在着一些导致金融不稳定的制度缺陷、司法和执法问题。比如,至今尚没有较为清晰的金融机构破产法律制度金融监管协调法律制度有待完善,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法律制度缺失,金融机构处置不良资产的法律约束乏力,金融诈骗行为的刑事责任追究不足,债务人债务追究法律制度存在缺陷。市场化的补偿机制是防范道德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手段。由于目前市场化的风险补偿机制尚未健全,相关金融制度不完善,在部分高风险金融机构问题出现后,只能依靠行政的办法解决,容易形成道德风险。(四)交叉性金融业务的风险和监管中的问题对金融稳定的潜在影响交叉性金融业务是金融创新和金融业发展的必然结果,涉及多种金融工具,体现金融机构和投资者之间复杂的权利义务关系,蕴藏着跨机构、跨市场和跨境风险。目前,投资者缺乏对交叉性金融业务的全面了解和风险意识,金融机构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交叉性金融业务风险防范和内控机制,监管上对部分业务还存在着监管真空,监管制度有待完善,监管效力尚需提高。二、几点看法与建议稳定不仅是指金融业稳定、健康、协调发展,而且要求金融的资源配置功能得以有效发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保持协调关系。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稳定事关经济稳定、社会稳定和国家稳定。金融稳则经济稳,金融活则经济活,金融安全则国家经济安全。反之,金融不稳定则会对经济安全造成比较大的负面作用甚至冲击。我国金融体系与国外金融体系的区别主要在于金融机构微观素质差、金融工具落后、信用基础和监管水平较低。在一国经济的资源分配已基本依赖金融政策、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情况下,就要求我们不断深入探索金融面临的主要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基本原因及解决这些矛盾的最佳政策选择。(一)再造金融微观主体,提高抵御风险能力金融主体状况是影响金融稳定最主要、最基本的因素。只有金融主体经营稳健,才有可能消除金融不稳定的内外部因素,将风险降到最低限度。因此,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就是要完善金融机构法人治理结构、内控机制和风险管理制度,这是所有风险防范制度的基础,如果没有基本的治理约束和风险约束机制,经营结果将难以预测。(二)建立金融稳定协调机制,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合作金融稳定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操作复杂,需要政府、金融监管、工商、财政、司法等有关部门倾力配合、齐抓共管的系统工程。因此,要尽快建立金融稳定协调机制,明确各方的职责、任务》把维护金融稳定工作长期化、规范化、制度化。特别是当前随着经济金融的快速发展,金融机构在分业经营的格局逐步打破的态势下,银行、证券、保险机构业务创新的内在冲动相对较强,由此,可能出现一些分业监管机构不能单独解决的新问题。为了更好地分析掌握和解决金融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三个金融监管部门和人民银行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建立监管信息共享机制,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合作,避免出现监管真空或重复监管,共同维护金融稳定。(三)改善金融外部环境,维护金融体系稳定一是努力创造稳定的经济环境,保持宏观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地发展。避免经济大起大落造成金融业经营风险加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更多地依靠内涵或集约化方式实现经济的增长,克服投资盲目增长对金融业正常秩序的破坏和恶化金融资产质量。二是积极推进增资扩股。进一步鼓励符合条件的境外战略投资者和非公有制企业参与银行、证券、保险机构的改组改制,支持优质民营企业投资入股地方性金融机构,积极稳妥引进优良国外战略合作者,优化股权配置。三是引导和鼓励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不断完善企业融资结构,鼓励企业多元化融资,积极为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创造直接融资的外部条件,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债券,吸引民间资本参股》降低间接融资的压力和风险。四是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整顿和规范中介机构,引进国外现代中介服务机构,提升中介机构专业化服务水平和诚信水平。完善人民银行的信贷征信系统和政府监管部门的征信体系,促进形成良好的信用秩序,培育诚信为荣、失信为辱的社会信用观念和风尚,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四)加快建立市场化风险补偿机制和市场退出制度要坚持风险处置和风险防范并举的原则,推动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的市场化和法制化。要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和证券投资者保护制度,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新的金融稳定机制》及时对出现严重问题、濒临破产或破产的金融机构进行处置。这不仅关系到国家经济金融的稳定,也有利于保护广大存款人的利益,进一步增强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还有利于加强监管合作,对出现问题的金融机构采取“及时校正措施”,避免出现严重资不抵债而导致关闭或破产。(五)加强金融风险监测,开展金融稳定评估工作金融稳定事关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金融风险发现得越早,处置得越及时,金融机构遭受的损失就越少,风险处理的成本就会越低。要加强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评估、预警,建立规范、灵活有效的金融风险应急机制。要探索建立金融风险监测体系和监测指标体系,在全面监测金融机构内部经营核算指标的基础上,按照审慎原则构建风险监测指标体系,开展对金融稳定的监测与评估工作。作者: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郜丽敏来源:《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本文标题:当前金融稳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19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