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课题庄子寓言三则课型吟诵探究可课时1课时三维度四水平教学目标水平1课前自学1.1疏通寓言字面意思1.2理解庄子寓言含义水平2课堂交流2.1感悟庄子寓言中体现的思想——淡泊名利水平3课堂拓展3.1庄子名利观水平4深入探究:4.1如何看待“名和利”教学重点理解庄子寓言的含义教学难点感悟庄子的淡泊名利的思想教学方法分组讨论,交流汇报,在朗读中理解,在感悟中体会教学用具教具文本、PPT学具纸质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司马迁在《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中曾指出“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2庄子在其《寓言》篇中自叙其著述的特点时也明确的提到“寓言十九”,也就是说在整个著作之中百分之九十的内容都取材于寓言。可见寓言的确是庄子思想的载体,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庄子寓言,共同感受寓言中庄子博大精深的思想。二结合寓言理解庄子思想1分小组讨论寓言含义、分析寓言中所体现的庄子的思想(课下)2课堂交流(1)读寓言(2)译文字(3)谈感受(寓言含义)第一篇【原文】惠子相梁惠子②相③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⑤中三⑥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鶵⑦,子知之乎?夫鵷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⑧,非练实⑨不食,非醴泉⑩不饮。于是(11)鸱(12)得腐鼠,鵷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13)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庄子·秋水》【注释】①节选自《庄子·秋水》。庄子(约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战国时哲学家。濮水,水名,在今河南省濮阳县。②惠子:即惠施,战国时宋国人,哲学家,庄子好友。③相(xiàng):辅助君主的人,相当于后代的宰相。这里用作动词,做宰相的意思。相梁:在魏国当宰相。战国时期魏国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后的别称。④或:有的人。⑤国:国都。⑥三:虚指多次。⑦鹓鶵(yuānchú):鶵,古同“雏”。鹓鶵为古代传说中像凤凰一类的鸟,习性高洁。⑧止:栖息。⑨练实:竹实,即竹子所结的子。⑩醴(lǐ)泉:甘泉,甜美的泉水。醴:甘甜.3(11)于是:在这时。(12)鸱(chī):猫头鹰.(13)吓(hè):模仿鸱发怒的声音。下文的“吓”用作动词。第二篇【原文】庄子钓于濮水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①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二大夫余曰:“宁生而曳②尾涂③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庄子·内篇》【注释】①巾笥sì:谓以巾包裹。②曳:拖。③涂(tú):泥。第三篇【原文】曹商舐痔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其往也,得车数乘。王说之,益车百乘。反于宋,见庄子曰:“夫处穷闾阨巷①,困窘织屦②,槁项黄馘③者,商之所短也;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庄子曰:“秦王有病召医。破痈溃痤④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子岂治其痔邪?何得车之多也?子行矣!”——选自《庄子·杂篇·列御寇》【注释】①阨巷:狭窄的里巷②屦:古代用麻葛制成的一种鞋③馘:xù,脸。槁项黄馘:脖子干瘦,脸色蜡黄。形容人因生活贫困而饿的面黄肌瘦的样子。④破痈溃痤:破除脓疮溃散疖子。4小结:这三则寓言都谈论了一个什么样的话题?庄子如何看待功名利禄——淡泊名利板书二、庄子认为该如何正确看待“名和利”呢?(通过以下庄子名言来理解)“求名失己,非士也。”——《庄子·大宗师》“弃隶者若弃泥涂,知身贵于隶也。”——《庄子·田子方》舍弃名利如同舍弃泥土,懂得自身比名利得失宝贵。“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庄子·缮性》不要为了谋求高官厚禄而纵欲恣行,也不要因为穷困潦倒而随波逐流。关于庄子:“往贷粟于监河侯”《外物》庄周①家贫,故②往贷粟③于监河侯。监河侯④曰“诺⑤。我将得邑金⑥,将贷子⑦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⑧作色⑨,曰“周昨来,有中道⑩而呼者,周顾(11)视车辙(12)中有鲋鱼(13)焉(14)。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15)者耶(16)?’对曰:‘我,东海之波臣(17)也。君岂有(18)斗升之水而活(19)我哉?’周曰:‘诺,我且(20)南游(21)吴越之王(22),激(23)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24)与,我无所处(25)。吾得斗升之水然(26)活耳。君乃言此,曾(27)不如早索(28)我于枯鱼之肆(29)(30)!’”。有一天,庄子家里实在是揭不开锅了,去借米,等米下锅。他找监河侯,一个专门管水利的小官,向他借点粮食。监河侯说,你看我现在正在忙着收租子,等我把租子全部收上来,就借你300两黄金。庄子一听,就给监河侯讲了一个故事。他说,昨天我从这个地方过,听到有人叫我,看了一下四周没人,又找了一圈,低头发现地上车沟轧出来的车辙印里面有一条小鲫鱼。小鲫鱼说,给我点水喝好吗?只要有一升水,就能救我的命。庄子说,可以。但是我现在没有水,等我到吴越去,向吴越王请求,开通西江的水,引水回来接你回归大海怎么样?小鲫鱼说,等你把那么远的水调来,那时候,你到那个卖鱼干的铺子,或许还能找到我。说完这个故事,庄子就走了。说明庄子在现实的境遇中,并不一个超越,洒脱,生活富足无忧的人。小结:生活的困窘并没有让庄子屈服于名与利,他不受名的约束,利的诱惑,要做追求自由,志向高洁之士。5讨论:有人说:“庄子这种无视名利的思想是不思进取的表现”,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三、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或现实生活谈谈你对“如何面对名与利”的看法?四、作业1摘抄庄子有关“生与死”内容的寓言(三则)。2按照今天课堂展现方式,理解庄子”如何看待生与死”的寓言。三则寓言故事,构思新颖,妙趣横生,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庄子淡泊名利的精神境界,运用比喻、对比等手法巧妙地将思想观点穿插在文中,增强了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让人们更深刻地感受庄子散文丰富的浪漫主义色彩,体味庄子的思想内涵。
本文标题:庄子寓言三则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193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