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教师职称考试新课程理论试题大全
11、当前整个时代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对于21世纪人类发展具有越来越关键的意义。所谓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即阅读、书写、口头表达、计算和问题解决;二是要具备基本的知识、技能,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只有这样他才能具有能够和生存下去、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才能积极参与社会的发展,并能终身学习。2、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是什么?①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②重建新的课程结构。③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④倡导建构的学习。⑤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⑥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3、为什么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①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所产生的危害影响至深,这与时代对人的要求形成极大的反差。②传统的应该教育势力强大,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实。4、这次课程改革的任务是什么?①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②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③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④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⑤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⑥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5、简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1)在课程政策上,谋求国家课程开发与技术课程的开发和统一2)内容上加经科学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引进符合信息时代要求的高科技知识3)课程结构上注重设置综合性课程4)在课程类型上强化全国统一设置的必修课和核心课程5)注重课程实施研究,动员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6)注重提高课程改革的科学水平,设立课程改革的专家咨询机构。6、为了保证上述培养目标的实现,从事基础教育的实践工作者必须具备怎样的教育观念?⑴学生观。①作为生活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人,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学生具有“被决定”的一面。②在课程实施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充分考虑如何保护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③学生具有“未完成性”。⑵发展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确定应该达到的目标。⑶知识观。无论新知识的获得或是现成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人的积极参与,离不开认识主体的活动。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⑷课程观。要积极利用并开发各种课程资源,除了知识、技能之外,人类创造的所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自然存在物都可以是构成课程的素材。7、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它意味着:2①关注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在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中,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全班所有学生都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②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情感体验。这种关注同时还要求我们教师必须用“心”施教,不能做学科体系的传声筒。③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就成为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过程。8、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什么?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改变课程实施过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9、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10、什么是课程结构的均衡性?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体现在哪些方面?课程结构的均衡性:学校课程体系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综合性体现在①加强学科的综合性。②设置综合课程。③增设综合实践活动。11、新课程中的分科课程具有什么特点?①在课程目标上,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太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摒弃了以往分科课程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倾向,从而使分科课程的目标也实现了由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位的转向。②在课程内容上选择和组织上,注重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和综合性。312、实施综合课程要注意哪些问题?①知识的锁碎化问题。②教师的知识和经验问题。③管理的问题。13、综合实践活动包括哪些内容?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须课程,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14、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是什么?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15、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是什么?①整体性②实践性③开放性④生成性⑤自主性。16、为了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需要遵循哪些原则?①要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探究与教师的有效指导之间的关系。②要恰当处理学校结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之间的关系;③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④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⑤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大指定领域;⑥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17、作为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与作为课程的“研究性学习”,二者是什么关系?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②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为“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所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具体地说,是在课程计划中规定一定的课时数,以更有利于不家务事从事“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③为使“研究性学习方式”尽快深入人心,有必要设置专门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再者,即使各门学科有效渗透了“研究性学习方式”,也有必要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18、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如何?①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者必须领会和掌握本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和各部分内容,并在教材中予以充分体现。②义务教育的课程标准应适应普能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③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④教材的编写和实验可以检验课程标准的合理性。19、怎样理解“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①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②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③从只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④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420、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有哪些主要特点?①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②突破学科中心③改善学学习方式④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建议有更弗的操作性⑤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广泛的空间21、国家课程标准的基本思路是什么?①根据本学科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划分具体的划分具体的学习领域。②根据本学科的内容特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状况划分学习水平,这种学习水平不一定与学年水平相重合,在不同的水平设置相应的水平目标。③在各学科课程目标的陈述方面,使用明确的行为动词,以精确表述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应表现出来的学习结果。④确立了恰当的评价系统。22、本次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什么?①要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②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③要致力于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23、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哪些转变?①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不家务事学习的促进者。②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③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④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会型的开放的教师。24、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哪些变化?①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②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③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④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25、自主学习具有哪些特征?①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订学习制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②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③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④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做出相应的调适。26、什么是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相性学习,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使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的过程。27、什么是探究学习?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实际社会生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28、灵活开放与生成发展的课堂运行机制包括哪些内容?①提前进入情境的“预演”机制。②呈现材料,融入经验的“体验”机制。③平等交往的“对话”机制。5④见机而作的临场应变机制。⑤“场外交流”的信息沟通机制。⑥课后反思的“回授”机制。29、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有哪些弊端?①以“分”为本,盛行分数管理。②以“章”为本,形式广义泛滥。③以“权”为本,权立至上。30、面对新课程,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应如何重建?①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②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③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31、当前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什么?①重视发展,淡化化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②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人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③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④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元化。⑤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32、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①评价内容——仍然过多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②评价标准——仍然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③评价方法——仍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仍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而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的评价手段与方法;④评价主体——被评价者仍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⑤评价重心——仍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
本文标题:教师职称考试新课程理论试题大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203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