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小学初中教材过关考试模拟题(小学和初中的都有重复的)(一)《音乐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1)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及新标准颁布的背景.题例:结合本地、本校音乐教育教学的现状谈谈新课程改革的紧迫性与必要性答:1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尤其是近年来,美育被列为教育方针的内容之一,音乐教育事业获得迅速发展,师资队伍不断扩大,后备力量增多,水平大有提高;音乐教育科研有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许多优秀成果;随着国际音乐教育交流活动的日益增多,国外一些可供借鉴的音乐教育思想和教学体系被系统介绍和引进;教学手段正逐步得到改善和提高。2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特别是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向前推进,近年来基础音乐教育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初步建立起了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管理、咨询、教研机构,改变了过去一直无专门机构和无专人管理音乐教育的状态;制定了一系列指导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工作的法规和文件,改变了音乐教育无法可依的涣散局面;中小学音乐课程开课率稳步上升,改变了音乐教育长期存在着大面积空白的状况;引进学习了多种国外著名音乐教学法,教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音乐活动,有效地推动了整个学校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此外,音乐教材建设、教学器材配备以及音乐教育科研等方面也取得了许多成果。可以说,目前是我国基础音乐教育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3问题在音乐学科中不仅同样存在,而且还面临许多自身体系不适应时代发展的一些问题。其主要的、突出的问题有以下两个方面:1.片面理解音乐课程的价值与目标,导致音乐教育的非艺术化倾向。2违背普通音乐教育的规律,导致音乐教育的专业化倾向。除了以上问题外,尚未建立健全科学的基础教育音乐课程评价制度,学校音乐教育与社会、家庭音乐教育的脱节,音乐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的分离,学习国外音乐教育理论不能与我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等等问题也不同程度地存在。(2)课程性质与价值;题例:音乐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文化传承价值)等几个方面;(3)基本理念;题例:简述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答: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2.以兴趣爱好为动力3.面向全体学生4.注重个性发展5.重视音乐实践6.鼓励音乐创造7.提倡学科综8.弘扬民族音乐9.理解多元文化10.完善评价机第二部分课程目标(1)总目标题例:音乐课程目标主要包含哪几个层面?答:1课程目标包含三个层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2教学领域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3内容标准(分布为三个学段)1~2年级3~6年级7~9年级(2)学段目标1~2年级应充分注意这一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善于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聆听音乐的材料要短小有趣,形象鲜明。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活动。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3)3~6年级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应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的能力。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培养艺术想像和创造力。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4)7~9年级学生生理、心理日趋成熟,参与的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增强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在学习上形成自己的初步经验,表达情感的方式较之1~6年级学生有明显变化。应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巩固和提高表现音乐的基本技能。扩大音乐欣赏的范围,更有意识地将音乐的人文内涵融入教学中。7~9年级学生正值变声期,要适当减少唱歌的数量要求,注意嗓音保护。增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关注并乐于参与音乐活动。提高音乐感受与评价鉴赏的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发展表现音乐的能力。丰富和提高艺术想像和创造力。培养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的态度,增进群体意识,锻炼合作与协调能力。题例:简述1-2年级的学段目标;第三部分内容标准领域一:感受与鉴赏音乐表现要素音乐情绪与情感音乐体裁与形式音乐风格与流派领域二:表现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识读乐谱领域三:创造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创造创作实践领域四:音乐与相关文化、音乐与社会生活、音乐与姊妹艺术、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关系题例:(1)音乐课程内容可表述为(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等几个领域:(2)新标准对3-6年级学生在演唱领域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1.乐于参加各种演唱活动2.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和呼吸方法,并能在唱歌实践中逐步掌握和应用。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恰当的反应。3.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的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4.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简单评价5.每学年能够背唱歌曲4--6首。第四部分实施建议(1)教学建议题例:实施新标准,在教学中要注意那些问题?答:1遵偱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学科的特点2注意音乐教学各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3.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因材施教(2)4.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5.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6.因地制宜实施《标准》(3)评价建议评价的方式与方法: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述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题例:(1)音乐课程评价应遵循(导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等原则;(2)简述音乐课程评价的方式与方法答: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2.定性述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3.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3)试述如何在本地、本校现有的师资、设备条件下因地制宜的实施新课程标准.答:1学校的广播站、电视台、网站是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资源,也是建设校园精神文明的窗口之一,应配合音乐课堂教学,经常播放健康向上的音乐,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的礼堂、大教室、多媒体教室、室内体育馆等也应视为音乐课程资源的一部分,可以利用这些设施,举办歌咏比赛、文艺汇演、师生音乐会或音乐讲座等。2.学生课外艺术活动,是音乐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师有责任承担此项任务,学校应将此项工作计入教师工作量,并在设备、经费和场地上予以支持和保障。3.开发与利用校外各种音乐课程资源。应重视家庭和社会音乐环境对学生音乐爱好、审美情趣的影响,并予以积极的引导。中国传统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善于将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资源运用在音乐教学中,使学生从小就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4.各种形式的音乐和音乐教学交流能有效促进课程资源信息的沟通,应积极开发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网络交流课程资源。(二)《音乐教材教法》·1·绪论了解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目的与意义、小学音乐教学的特点、及基本原则。题例:小学音乐教学应遵循(教育性)(实践性)(情感性)的原则。·2·唱歌教学(1)了解唱歌教学的内容和基本要求及分年级内容安排;(2)掌握基本技能教学的要求:题例:①歌唱呼吸技巧主要有(吸气好比闻花香)(呼气如吹灰)(呼气如麦秆吹肥泡)(呼吸时腰部要有弹性)等几种;②儿童常见的不良嗓音有(喉音)(鼻音)(喊叫)等几种情况;③谈谈不同学段小学生嗓音的音域及特点;答:四岁半---六岁半:歌唱音域大致在c¹-c²左右,特点是气息很短,完全是自然的头声,音质单薄而纤细。七岁---十岁歌唱音域大致在c¹-c2或c¹-d²左右,其中以F1-B1较响亮。这阶段嗓音特点是,共鸣在头部,只有头声,气息较短,音色明亮,音质较单薄,力度较小。十岁---十四岁歌唱音域大致在c¹-c²左右,其中以e¹-d²较响亮,特点是,逐渐出现胸声,开始具有混合音色,声音比前阶段较为丰满和厚实。十四岁---十七岁歌唱音域大致在a-f²左右,这段嗓音特点是,多数女学生逐渐向女声的音色发展,仍宜多练头声,而后逐渐改为混声;部分男生进入变声期,向男声演变,声音不稳定。这阶段学生的气息较长,声音更加舒展和浑厚,音域也较宽④举例说明什么是模声练习,并谈谈其主要作用及适用的学段。答:模声练习是模仿生活中各种音响或小动物的叫声来进行唱歌技巧的训练。它通过对各种音响和动物叫声的模拟.使幼儿自然掌握韵母的口形和发音部位。低年级学生由于年纪太小发声器官未受过良好训练,因此要采取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方式来进行训练。这种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能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模声练习一般采用师生对唱的形式。(3)掌握新歌教学的模式与方法答:1.导入新课2.范唱3.简短讨论4.学习歌词5.学习歌曲(听唱教学法与视唱教学法.词曲紧接教学法,学唱旋律和学唱歌词(默唱,分唱,接唱,独唱,综合唱法))(4)二部合唱歌曲的教学答:二声合唱歌曲常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二声部歌曲之前,需让学生作二声部的准备练习,练习与听觉训练合作进行,1高低两个声部分先后,再同时出现。2一声部保持同音,另一声部唱三度的上行或下行音列。在练习时同般先练习主旋侓,再练习陪衬声部,陪衬声部的旋侓性要差些,在多起着合声的烘托作用,为了培养学生的和声听觉和合唱技能,两个声部应同时进行,教学顺序一般宜先让学生聆听二声部的效果,然后试唱要学的乐句,乐段,教师以歌声或琴声辅助学生低声练习,必要时奏或唱出高声部的旋侓,两相声部的力度可以暂分主次,重点练习的那相声部可强一点,练习的难点可多另练习,最后按要求要起唱出。题例:试述如何由单声部歌曲向多声部教学过渡,并编写几条过渡练习。·3·唱游教学(1)唱游教学的内容与基本要求题例:唱游教学一般安排在小学(1-2)年级,包括(律动、)(音乐游戏)歌唱表演、)(集体舞)等;(2)唱游教学的方法与过程题例:(1):唱游教学一般可分为(熟悉音乐)(学习动作)(进行表演)三个阶段;(2)在律动教学中如何进行身体动作的训练?答:走,跑,跳,旋转,姿态和静态动作等。·4·器乐教学(1)了解器乐教学的内容和基本要求;(2).熟悉常见乐器的形制、表现特点及演奏方法,了解合奏编排的基本常识;题例:(1)常见的儿童打击乐器有(铃鼓)(木鱼)(碰铃)(响板)(三角铁)等,课堂教学常用的有固定音高的简易乐器有(竖笛)(口琴)(木琴)(口风琴)(电子琴)等;(3)了解器乐教学的方法与过程;题例:简述器乐教学的方法与过程;答:认识乐器,掌握演奏方法;演奏乐曲练习(熟悉音乐,了解乐曲的配器和各声部的特点,演奏乐曲练习,合奏练习);引导创造。(4)器乐教学的注意事项。答:1.器乐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艺术实践2.重视民族性3.防止过分的技能训练4.要面向全体5.要注意合奏能力的培养6.培养良好的演奏习惯7.爱护乐器,注意乐器清洁·5·音乐欣赏教学(1)了解欣赏教学的内容、基本要求及分年级内容安排;(2)欣赏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与方法;题例:课内欣赏的主要形式有(教师演唱,演奏)(听录音和唱片)(观看录像),课外欣赏的主要形式有(参加音乐会)(观看音乐家传记)(参加各种唱片欣赏)等;(3)欣赏教学的要点和教学过程的特点;题例:(1)根据音乐艺术的特征,在欣赏教学中应注意哪些问题?答1欣赏音乐是通过听觉来感受音乐的,要使学生理解乐曲所塑造的音乐形象,首先要求学生对音乐表现手段有灵敏的辨别力,所以欣赏教学中应加强这方面的听觉训练。2在欣赏音乐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生活的联想发展想象力,使他们深刻地体验乐曲的情感,从而正面地领会内容。3欣赏音乐还应强调反复多听,一首乐曲听的次数多,乐曲中被注意的细节也就越多,学生对乐曲也就更为熟悉。(2)简述欣赏教学的一般过程:答1整体性教学阶段(初听)听音乐必须集中注意力,低年级的学生听音乐一般不超过十分钟的情况下初听阶段约占三四分中,教师运用如谈话法,将作品内容用故事,图画等教学手段直观地趣味性地为学生讲解音乐欣赏教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并具备了欣赏音乐的一些习惯和经验,这时欣赏时间可
本文标题:教材考试培训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207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