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投融资/租赁 > 教案4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第四章国际直接投资的基本理论(4课时)【教学目的】学习国际直接投资的基本理论【教学重点】垄断优势理论、国际生产折中论【教学难点】国际生产折中论【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教师主要对重点概念进行解释和引申,并对投资理论进行介绍和梳理。【课堂设计】在时间上安排,4个课时,垄断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国际生产折中论各一个课时,其他一个课时。教师主要对重点概念进行解释和引申,并对投资理论进行介绍和梳理。在授课中安排提问。1、在第一节开始学习时,提问:请结合自己的感受,谈谈对毕业论文的看法?引出博士论文与垄断优势理论2、在第四节学习时,提问:就自己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简述知识综合运用的的必要性?3、在第五节学习时,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投资理论来源非欧美?引出理论学习与运用要结合本国实际。【教学内容】首先复习前课,然后是新课学习。第一节从产业组织理论切入的微观理论(一)垄断优势理论1.基本内容2.理论贡献与不足(二)内部化理论1.基本内容2.理论贡献与不足(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1.基本内容2.理论贡献与不足(四)厂商增长论第二节从国际贸易学说衍生的宏观理论(一)资本化率理论1.基本内容2.理论贡献与不足(二)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1.基本内容2.理论贡献与不足第三节折衷理论(一)国际生产折中理论1.基本内容2.理论贡献与不足(二)其他理论案例分析思考题:1、试述垄断优势理论2、弗农是如何利用产品生命周期来解说国际投资格局的3、市场内部化的动因是什么4、试述国际生产折中论5、简述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分析与比较优势分析[本章小结]本章主要介绍了国际投资理论。首先分析了垄断优势论和内部化理论,接着说明了产品周期论和比较优势论,然后对国际生产折衷论等理论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新发展进行了介绍。[本章关键术语]垄断优势论产品周期论内部化理论国际生产折衷论比较优势论讲义西方海外直接投资的主流优势理论是以西方大型跨国公司为参照的,重点探究跨国公司海外投资行为的发生机理,其中包括:从产业组织理论切入的微观理论从国际贸易学说衍生的宏观理论整合二者的折衷理论。第一节从产业组织理论切入的微观理论20世纪60年代初产生了从厂商寡占行为角度来解释国际直接投资发生机理的新理论。新理论强调直接投资过程中的经营控制问题,将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明确区分开来,直接投资理论才开始作为国际经济学研究领域中一支独立的理论分支发展起来。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也从过去主要侧重国际资本流动的宏观角度转到了投资厂商行为及市场结构运行的微观角度,如金德尔伯格所言:“直接投资与其说属于国际资本流动理论不如说属于产业组织理论。”新理论采用的假设更接近现实不完全竞争假定,即市场的不完全性、寡占者相互依赖关系及厂商垄断优势,并以此为基础,发展出了对直接投资的各种不同的解释:厂商垄断优势论、内部化论、产品生命周期论及厂商增长论等。(一)厂商垄断优势理论该理论是海默在其博士论文中首次提出的。60年代初,美国学者海默(SHymer)在他的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首先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后经金德尔伯格在《在外国的美国企业》等著作和论文中系统阐述,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海默摒弃长期以来流行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所惯用的完全竞争假定,根据厂商垄断优势和寡占市场组织结构来解释对外直接投资。这被经济学界认为是直接投资理论的突破性进展,海默也因此而被誉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先驱。这一理论明显地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垄断优势理论总结了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征及方式,他用不完全竞争企业的垄断优势来阐述海外直接投资,认为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动机源自市场缺陷。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是以完全竞争(但生产要素不能跨国界移动)为假设前提的。认为在市场完全的条件下(即市场具有效率、信息不产生费用、没有贸易障碍、公平竞争等),国际贸易是企业参与国际市场或对外扩张的惟一方式。企业将根据比较利益从事出口活动。海默把跨国企业对外投资动机与不完全竞争假设前提结合起来,他认为以不完全竞争为前提的市场不完全性为对外直接投资打开了大门。市场不完全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的不完全,即有少数卖主或买主能够凭借控制产量或购买量来影响市场价格的决定;(2)由规模经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3)由于政府的介入而产生某些市场障碍;(4)由关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在市场不完全的情况下,跨国企业对投资经营过程的控制不仅是出于经营管理的需要,更可能是由寡占竞争的需要而产生。因此,海默将跨国企业视为是垄断者或寡占者,指出对外投资是在厂商具有垄断或寡占优势的条件下形成的。这种垄断或寡占优势被称为“独占性的生产要素”优势,或厂商特有优势。跨国公司所拥有的各种垄断优势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来自产品市场不完全的优势,如产品差别、商标、销售技术与操纵价格等。二是来自生产要素市场不完全的优势,包括专利与工业秘密、资金获得条件的优惠、管理技能等。三是企业拥有的内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规模经济。由于跨国企业在国外经营时相对于东道国厂商处于较为不利的地位,要承担更大的风险,因此,这种优势必须至少抵消东道国厂商的特有优势并补偿在陌生环境中经营所增加的成本。(1)跨国经营要比国内经营利润更高,因为风险更大。(2)要比东道国企业经营更有效,利润更高,否则难以在东道国生存下去。对厂商特有优势的理解有一个深化过程。最初的厂商垄断优势论主要关心的是厂商的物质资产。例如,海默认为的厂商特有优势,主要是指大型跨国企业所具有的大规模资本以及以此为基础所形成的经营管理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到了20世纪80年代,厂商垄断优势论把对厂商特有优势的解释重点移到了厂商拥有的技术知识、管理技能等无形资产上。凯夫斯认为跨国企业借以进行对外投资的优势,最重要的应是投资厂商所掌握的先进技术、高效率管理知识等无形资产。根据厂商无形资产优势来说明对外直接投资的发生,是对现代直接投资发生机理的一种较好的解释。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这一理论解释被赋予了更为深刻的内涵而越发显示出其生命力。按照这种理论,厂商拥有可产生超额收益的知识资产,就可通过控制知识产权、扩大无形资产的使用范围来实现知识资产的超额收益。理论启示:现代型直接投资主要通过控制知识产权进行,这与主要控制物质资产所有权的传统型直接投资有很大区别。投资厂商只要控制了驱动和支持直接投资的决定性要素——厂商特有知识资产,就可以有效地进行投资并保证获得收益。因此,可以不必像先前那样对物质资产所有权保持强有力的控制。在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直接投资中,投资厂商从注重物质产权的控制转移到注重对知识产权的控制。也可以说,随着投资厂商对知识产权控制的强化及其对知识产权收益保证程度的提高,厂商对物质产权的控制逐渐减弱,这成为传统直接投资向现代直接投资转型的重要特征。厂商垄断优势论既可以解释发达国家企业在国外的水平式对外投资,即在各国设厂生产同样的产品;又可以解释垂直式对外投资,即把一种产品生产的不同工序分布到多国进行。跨国公司通过横向或纵向的一体化经营,可取得当地企业所不能达到的规模,从而可以降低成本。直接投资与投资企业技术和管理才能的转移相联系。企业的技术转让会导致横向一体化,这种规模的内部经济只不过将同样的国内生产活动扩大到海外地区。由于技术是本公司开发出来的,所以到海外使用这些技术不需要再支付费用,跨国公司可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如果生产是多层次的,中间产品的内部化可以导致纵向一体化,各个生产过程的结合、决策协调、原料供应的保证都可以产生规模经济,从而导致纵向型的外国直接投资。在石油企业中,少数跨国公司在长期内支配着世界石油市场,就是垂直式对外投资的一个很好例子总之,厂商垄断优势论对国际直接投资发生机理的分析重点越来越集中在“厂商特有优势”,(尤其是技术优势)和寡占市场结构上,以这两者为基点,为后来众多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二)内部化理论内部化理论的思想渊源可追溯到“科斯定理”。“内部化”概念最早由科斯(Coase)在1937年提出。1937年,科斯在题为《企业的性质》的论文中提出了内部化理论的雏形。但-直到60年代才受到重视。1976年,英国学者巴克利(Buckley)和卡森(Casson)在《多国公司的未来》一书中最早完成了对内部化理论(TheoryofInternalization)的系统表述。后来加拿大学者卢格曼(A.Rugman)根据内部化理论的分析结构进一步研究内部化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内部化理论的出发点是,国际分工为什么不通过市场,而是通过跨国公司来进行。从这一点出发,他们研究了世界市场的不完全性,从世界市场的不完全性与跨国公司内部资源关系方面,解释了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科斯认识到了在市场中进行交易时所发生的市场交易成本问题,他将市场成本分为四类:(1)寻找和确定合适的相对价格的活动成本;(2)确定合同签约人责任的成本;(3)接受这种合同有关的风险成本;(4)对从事市场贸易所支付的交易成本。任何企业在市场机制下活动,会发生交易成本、合同成本和合作成本,而企业的内部组织则是一种低成本的有效的生产联系方式。所谓市场的内部化是指这样两个并列的过程或者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1)市场内部化,即将企业之间通过市场而发生的买卖关系转变为企业内部的、由共同所有权控制的供需关系,以企业内部的组织管理替代市场机制。(2)外部经济内部化,即将由普通市场交易产生的外部经济性内部化,以内部化的市场避免企业技术和知识优势的流失。1977年,美国著名企业史学家钱德勒撰写了《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一书,对企业内部化从交易成本的角度作了进一步阐述。他认为,当管理上的协调比市场机制的协调能带来更大的生产力、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利润时,现代多单位的工商企业就会取代传统的小公司,即把以前由几个经营单位进行的活动及其相互交易内部化。这种内部化给扩大了的企业带来了许多好处,它所造成的节约,要比单纯降低信息和交易成本所造成的节约大得多。建立在交易成本学说基础之上的内部化理论对现代工商企业的起源和成长提供了解释,英国里丁大学的经济学家邓宁、卡森等人将其运用于国际直接投资领域,将内部化理论看成是解释跨国企业的形成和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发生机理的核心原理。邓宁、卡森等人在解释国际直接投资的发生机理时,将讨论重点放在知识资产等中间产品市场上,而不是最终产品市场上。他们认为,厂商所具有的知识资产优势,不是形成对外直接投资的充分条件,厂商特有优势是在国内形成的,必须以低成本的方式转移到国外,因转移而发生的成本必须低于由转移而带来的收益。跨国企业为降低转移成本,或者说是交易成本,倾向于构造一个内部化市场以替代通常的外部化市场。所谓内部化是指“建立由公司内部调拨价格起作用的内部市场,使之像固定的外部市场同样有效地发挥作用”。内部化理论认为,跨国企业保持对专有知识资产的控制,据此形成对外直接投资是由知识产品的市场机制失效所造成的。知识产品市场机制失效,是指产权知识的产品价格及产权知识传播价格不能被有效确定,产品知识的模仿者可以以比产权知识的创造者较低的成本获得和运用该知识。在这种情况下,跨国企业为更好地利用产权知识,并保持其特有知识优势,就必须利用内部化市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内部化市场是相对于外部化市场而言的。跨国企业为避免在外部化市场销售知识产权所引起的优势散失风险,便组成自己的内部化市场,使企业内跨国界的生产组织、资源调配和内部定价相互依赖、结成一体。正是这种内部化组织方式,使跨国企业能够有效使用企业产权知识,获取更高的收益。国外子公司把在国内市场开发发展起来的产品扩展到国际市场上,在国际经营中保持优势。跨国企业在所有可能的市场上开发利用知识优势,并使利用知识的收益保持在企业内部,以便补偿创造知识所花费的成本,(并用更多的投入获得更新的技术优势)。内部化组织可减少交易成本的原理,对跨国企业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也提供了一种解释。在国内市场容量一定的情况下,厂商在国内扩张的边际收益下降,与竞争者的摩擦加剧,交易成本增
本文标题:教案4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212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