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教科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转发评论2011-08-2120:197、赛龙舟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读课文,体会赛龙舟的热闹场面,感受竞争、向上的精神。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3、认识本课11个生字,会学12个生字。4、仿照赛龙舟的写法描写课间活动的场面。教学重点:学习课文是如何描写赛龙舟的热闹场面,积累、丰富语言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流程:课前三分钟说话训练:说说你看到或亲自参加的课间活动,把最激烈的场面说给同学听。一、课前预习(课件出示)1、朗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遇到困难的地方用?标出来。)2字:(形近字、多音字)3词:(反义词、近义词)1、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5、理清文章脉络。6、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二、师生交流:(交流内容课件出示)1、盼着锣鼓威武样式短浆击鼓激起竞赛距离伏着壮阔抛向拳头涂满禁不住多音字:jīn禁不住情不自禁jìn禁止严禁2、近义词:威武-----威严急促-----仓促激烈----热烈感激-----感动人山人海-----人声鼎沸反义词:热闹---冷清整齐---杂乱激动---平静人山人海——寥寥无几3、课文主要写了端午节这天某地赛龙舟的热烈场面。4、比赛前——比赛时——比赛后的顺序写的。三、说说写写,积累运用。1、完成课后“自选词语”2、()()()()()()堤岸船桨禁止追赶威武拳头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摘录文中优美语句。板书设计:7、赛龙舟威武式竞壮第二课时一、课前预习。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绘这一紧张、激烈的场面的呢?2、课文除了写龙舟,作者还写了什么?3、龙舟竞赛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二、汇报交流。1、盼龙舟→看龙舟→赛龙舟→争上游2、课文除了写龙舟还写了龙舟、队员、比赛、观众。找出描写龙舟和队员的句子并画出来。读读这些句子,从这些句子中可以看出什么?(1)读写龙舟样子的句子。从中可以看出龙舟有什么样的气势?(威武)哪些句子更能体现龙舟的威武?(抓住“昂、翘、直指蓝天、威武无比)(2)哪几句是描写队员的?队员有什么特点?(整齐)哪句话看出这个特点?(“一式”服装工具整齐、心齐)(3)指名读课文,感受作者生动的语言。3、比赛进行的怎么样?(激烈)指名读描写龙舟场面的句子:“最前面的几条龙舟,你追我赶,忽而这条在前,忽而那条在前,船与船之间的距离不到一个‘龙头’,咬得可紧了!”这里的“忽而……忽而……”能换成别的词吗?(预设:一会儿……一会儿……,时而……时而……,忽然……忽然……)这些词意思都很相近,那个更合适。如果把“咬”子换掉,你打算用上哪个?(预设:追、跟、挨)连读这句话,体会比赛的激烈和紧张。4、体会观众的心情。(1)看了比赛,大家心情怎么样?(紧张,激动)(2)指名读描写观众的句子。用一个词概括地说说观众的状态?(兴奋)(3)指名读第3自然段。5、小结:同学们,作者就是抓住了威武的龙舟、整齐的队员、激烈的比赛和兴奋的观众这几个方面向我们展现赛龙舟的热闹场面,使我们如临其境。如果让你写一个场面,你也要学习本文的写法,抓住几个方面,把它写精彩!6、再次自由读2、3自然段,体会文中准确、生动的语言。三、体会感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龙舟竞赛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积极向上)四、总结提升1、这节课有什么让你难忘的吗?2、对于课文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3、总结:这篇课文不仅向我们展示了赛龙舟的热闹场面,更体现了一种“公平竞争,积极向上”的精神。同学们,就让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扬这种精神,做一个积极向上、不甘落后的人!板书设计:龙舟威武队员整齐7、赛龙舟积极向上比赛激烈观众兴奋教学反思:8、爆竹声声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认识“膨、逢”11个生字,会写“爆、竹”等14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爆竹的由来和关于春节燃放爆竹的传说。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祖国民间传说的趣味性,能够复述课文。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爆竹的由来和关于春节燃放爆竹的传说。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祖国民间传说的趣味性,能够复述课文。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流程:课前三分钟说话训练:说说你看到或亲自参加的课间活动,把最激烈的场面说给同学听。一、课前预习(课件出示)1、朗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遇到困难的地方用?标出来。)2字:(形近字、多音字)3词:(反义词、近义词)2、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5、课文写了有关爆竹的哪几方面的内容?6、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二、师生交流:(交流内容课件出示)1、每逢膨胀啪啪响唐朝风俗繁多爆竹佳节燃放震耳欲聋竹筒爆裂偷东西浑身村民砍伐添加延续麦秆儿多音字:传chuán流传、传说zhuàn自传传记2、近义词:奇怪——奇异密封——密闭风俗——风尚广泛——普遍延续——继续五花八门——各式各样漫山遍野——铺天盖地反义词:保留——舍弃讨厌---喜欢方便---麻烦广泛——狭窄3、本文向我们介绍了爆竹名字的来历、节日燃放爆竹风俗的由来以及爆竹的制造与发展。4、课文是按照爆竹名字的来历——燃放爆竹风俗的由来——爆竹制造的演变与发展三、说说写写,积累运用。1、完成课后“自选词语”2、()()()()()()()爆竹每逢佳节竹筒膨胀延续繁多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摘录文中优美语句。板书设计:8、爆炸声声爆燃裂添延麦第二课时教学流程:一、课前预习。1、爆竹的名字是怎么来的?2、为什么过年家家要燃放爆竹呢?3、爆竹是怎么制造和发展的?二、回报交流。1、爆竹名字的来历。读1、2自然段,说一说爆竹的名字是怎么来的。“街头巷尾、震耳欲聋”?问句有什么作用?(问句在这里可以激发阅读兴趣,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膨胀”这里指空气体积增大,这是爆竹炸开的原因。2、春节燃放爆竹的传说。指明读3---5自然段,说说每逢佳节过年为什么家家燃放爆竹?“为什么新春时家家要燃放爆竹呢?”这句有什么作用?(过渡引起下文)用自己的话讲讲有关爆竹来历的传说。除了过年还有什么场合要燃放爆竹呢?3、爆竹制造工艺的演变和发展。介绍自己家里燃放爆竹时是什么样的?你见过代替爆竹的“礼炮”吗?说说怎么样放礼炮。(利用可燃气体来燃放礼炮,这是爆竹的新发展)爆竹的种类多吗?从哪里开出来?(五花八门、品种繁多)三、拓展提升。燃放爆竹可以增添节日气氛,但如果燃放时不注意也有很多不利之处,你见到过这样的现象吗?如果让你设计,你想发明什么样的爆竹呢?四、回归整体,再读全文。五、课文阅读。《泼水节》板书设计:爆竹来历——与竹子有关8、爆竹声声燃放风俗——驱赶怪物制造发展——精巧、种类多教学反思:高山族丰年节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了解高山族是怎样庆祝丰年节的。2、了解高山族的风俗,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3、训练学生的略读能力。4、认识本课11个生字。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高山族是怎样庆祝丰年节的。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比如汉族在端午节挂葫芦、吃粽子,傣族过泼水节,等等。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了解一下高山族是怎样庆祝丰年节的。二、课前预习:什么是丰年节?高山族是怎样过丰年节的?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把课本的生字用笔做上记号,并多读几遍。也可查字典解决自己不认识的字。(1)我能行:自读课文,能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比一比:同桌读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看谁读得既准确又流利。(3)团结力量大:小组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一起研讨文前问题。四、精读感悟,回报交流。欢庆丰年节的目的是什么?应该做哪些准备?怎样欢度?舂米舞是怎样的舞蹈?表演者是哪些人?穿什么衣服、准备什么道具、又是如何表演这个舞蹈的?汇报交流。学生再次有感情朗读课文。五、回报交流收集的资料。六、拓展阅读。《藏北草原》板书设计:勤劳勇敢的民族概括介绍丰年节的盛况高山族丰年节详细介绍舂米舞爱唱歌的民族赛马三月街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对活动参与意识与遇事沉着不慌张的思想品质。2、了解白族最盛大的节日“三月街”,让学生通过对少数民族的了解,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认识11个生字。4、学习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活动场面教学重、难点:1、学习作者勇于参与的精神,教育学生遇事沉着不慌张的思想品质。2、学习作者按发展顺序描写活动场面的方法。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1、字词2、课文写了什么事?3、“三月街”热闹吗?从哪里看出来?赛马场上发生了什么意外的事?我是怎么对待的?我的心情怎么样?从哪里看出来?说是我是个怎么样的人?4、课文好按照怎样的顺序写赛马的。二、初读课文,理解内容。(一)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学课文。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同桌轮读课文,相互评价。3.指名读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赛马场上发生了什么事。三、汇报交流。1、多音字:打dǎ打算打dá一打毛巾一打袜子喝hè喝彩吆喝喝hē喝水近义词:央求——恳求精心——细心照料——照顾耸立——矗立大庭广众——众目睽睽突如其来——出乎意料渲染——烘托反义词:放弃——保留(保持)热闹——冷清温柔——粗暴精心——粗心2、课文讲述的是一个白族少年为在三月街参加赛马所做的准备和在赛马场上发生意外事件。3、课文是按照赛马前——赛马中——赛马后的顺序写的。4、三月街很热闹。……四、联系生活,真实写作。你最喜欢过哪个节日?回忆一下过节时的场面,抓住印象最深的一个场面写下来,并写出自己当时的心情。板书设计: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大家谈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学生搜集、准备故事,并能完整地讲出来。2、在听讲故事中受到故事内容的熏陶和教育。教学重难点:学生能清楚、完整地讲述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老师给你们放一个片子,你们一定喜欢。2.播放《哪吒闹海》的动画片片段或出示图片,之后,学生或教师讲述这个故事。3.同学们,《哪吒闹海》是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下面你们再来看这几幅图片描述的是什么故事呢?(教师出示“女娲补天”、“盘古开天辟地”的图片,让同学猜猜,知道的把这个故事讲述给大家听,教师可补充。)这些故事也都是神话、传说或民间故事。那么什么是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呢?4.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搜集神话和民间故事,你们找到了吗?好,能把你们搜集到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吗?今天我们就来举办个“故事大王”讲故事比赛,怎么样?板题: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大家谈二、激趣交际(举办故事大赛)。(一)组内练说。1.材料展示。把搜集的材料(书、报纸、图片等)和同学交流。2.组内练说。每位同学在小组内讲述自己的故事,其他同学可以补充。(二)推选小组里讲得好的同学参加全班的“故事大赛”。教学反思:《过节》作文指导课)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有序的介绍节日的场面,恰当表达自己的心情。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和能力。过程与方法:借助主体课文《赛龙舟》,引导学生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描写场面的方法。2、激发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好,从而更加热爱生活。教学重点:有序的介绍节日的场面,表达真情实感。教学难点: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描写场面的方法。教学准备:课件搜集相关材料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引出文题1、师生谈话:同学们,能告诉老师你们课前一分钟,背的是什么吗?(春联)是的!贴春联是人们过春节时的一种习俗。过春节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习俗,是什么?(放鞭炮)对,正像诗人王安石所描述的那样:(元日),这里新桃和旧符说的就是春联。同学们,中华民族养育了一代代勤劳善良的人民,也孕育了璀璨的华夏文明。其中,就包括了这些具有传奇色彩的传统节日和节日风俗。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围绕节日这一主题来学习习作4:过节2、教师板题:习作4:过节3、选材指导:老师已经课前布置同学们搜集一些关于节日的资料。谁能说说,你都了解哪些节日?(….)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些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你们知道还有一些少数民族的节日吗?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师:同学们对节日了解得可真多!那
本文标题:教科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226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