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教科版语文五年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质朴纯真”本单元围绕主题“质朴纯真”编排,展现了古今中外对这一美好品质共同追崇的价值观,学后如沐春风,令人清新舒怀。从故事情节中把握,从人物形象中感受,从浸透着情感的关键词句中体会,应是本单元阅读教学的关键。“能说会写”栏目要求围绕单元主题真情表达、真诚倾吐,指导学生树立“吐真言,表真情”的写作态度,从课文中汲取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语文七色光”栏目安排有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积累、扩展、阅读、综合性学习等内容,教学中应注意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结合,导练、导学相结合。建议本单元教材教学时间为9~10课时。资源分享:那是贝尔曼先生的杰作——那晚最后一片叶子掉落时,他画在墙上的。一片常春藤叶子。它原本就不是一片叶子,也算不上一幅画,可它却超越了叶子和画的含义:它像一位神医,治愈了琼珊的肺炎,给了她生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它又像一面镜子,映照出贝尔曼老人的善良心灵,反射出伟大的舍己为人的精神光芒。比期待了多年的杰作更有价值。歌颂了艺术家之间相濡以沫的友谊和苍凉人生中那种崇高的艺术家品格——舍己救人。这篇小说,表面上看像一泓静静的秋水,水面上却拂过一丝透骨的寒意。读着它,就像乘着一叶小舟从秋水上划过。但是,当我们弃舟上岸,再来顾盼这秋水时,才发现在它的底层,奔涌着一股股汹涌的波涛,这涛声撞击着你的心弦,拍打着你的肺腑。教学内容:1、最后的常春藤叶年级:五年级课型:讲读课总课时:二课时主备教师:侯恩路使用教师:关娟分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时间:2015年月日第节教学目标:1.理解小说曲折生动的情节对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作用。体味欧·亨利式的结尾的妙处。2.能认识建立精神的支点对人生的重要性。学习主人公“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精神。3.体会破折号的不同作用,积累喜欢的词句。4.能够独立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教学难、重点:1.学习小说巧妙的构思技巧。2.较深入地认识刻画人物的方法。教学准备:1.课文挂图。2.课前可布置学生搜集整理欧·亨利的资料。教学流程:一、学习目标: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二、自学指导:1.请同学们自由读教科书1-4页内容。借助工具书解决不认识的字、词,读懂课文。2.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用简短精炼的语言概括叙述。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四、检查学生自学效果:1.学生速读课文,讲故事,按小说情节发展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要素将文章分为四个部分,并概括各部分的大意。2.探讨情节特点,说一说自己感受3.出示生字,检查识字,指导写字。五、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六、资料分享〔欧·亨利(1862-1910)〕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美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短篇小说大师之一。1862年9月11日,美国最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之一欧·亨利(O.Henry)出生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一个小镇。父亲是医生。15岁在叔父的药房里当学徒。5年后去得克萨斯州一个牧场放牛。1884年后做过会计员、土地局办事员和银行出纳员。1896年,银行发现缺少一小笔款子,欧·亨利因涉嫌被传讯。他却取道新奥尔良去拉丁美洲避难。1897年,回国探望妻子,因而被捕,判处5年徒刑。在狱中曾担任药剂师,并开始以欧·亨利为笔名写作短篇小说,于《麦克吕尔》杂志发表。1901年,因“行为良好”提前获释,来到纽约专事写作。欧·亨利创作的短篇小说共有300多篇,收入《白菜与国王》(1904)、《四百万》(1906)、《西部之心》(1907)、《市声》(1908)、《滚石》(1913)等集子,其中以描写纽约曼哈顿市民生活的作品为最著名。他把那儿的街道、小饭馆、破旧的公寓的气氛渲染得十分逼真,故有“曼哈顿的桂冠诗人”之称。他曾以骗子的生活为题材,写了不少短篇小说。作者企图表明道貌岸然的上流社会里,有不少人就是高级的骗子,成功的骗子。欧·亨利对社会与人生的观察和分析并不深刻,有些作品比较浅薄,但他一生困顿,常与失意落魄的小人物同甘共苦,又能以别出心裁的艺术手法表现他们复杂的感情。因此,他最出色的短篇小说如《爱的牺牲》《警察与赞美诗》《带家具出租的房间》《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藤叶》等都可列入世界优秀短篇小说之中。从艺术手法上看,欧·亨利善于捕捉生活中令人啼笑皆非而富于哲理的戏剧性场景,用漫画般的笔触勾勒出人物的特点。作品情节的发展较快,在结尾时突然出现一个意料不到的结局,使读者惊愕之余,不能不承认故事合情合理,进而赞叹作者构思的巧妙。他的文字生动活泼,善于利用双关语、讹音、谐音和旧典新意,妙趣横生。他还以准确的细节描写,制造与再现气氛。特别是大都会夜生活的气氛。教学板书:1.最后的常春藤叶明线:暗线:开端:琼珊病重贝尔曼画常春藤叶发展:病危生病高潮:转好病危送进医院结局:脱离危险去世教学反思:教学内容:1、最后的常春藤叶年级:五年级课型:讲读课总课时:二课时主备教师:侯恩路使用教师:关娟分课时:第二课时授课时间:2015年月日第节教学目标:1.学习小说巧妙的构思技巧。2.能认识建立精神的支点对人生的重要性;3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和面临逆境勇于自救的精神。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习小说巧妙的构思技巧;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教学准备及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学习目标:1.在朗读和品读中感受文章准确、形象的语言,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赏析欧•亨利式结尾的特点。二、自学指导:1.快速读课文,画出你认为最感动的句子,再有声有色地朗读一遍。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和同学交流。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四、检查学生自学效果:五、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六、当堂训练:七、教师小结:人生难免经历艰难痛苦,但是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信念与爱之于我们,犹如水之于花,阳光之于万物。教学反思:教学内容:2、古诗三首:《过故人庄》年级:五年级课型:讲读课总课时:二课时主备教师:侯恩路使用教师:关娟分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时间:2015年月日第节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会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教学重点与难点: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教学准备及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2.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情感二、自学指导:1.请同学们自由读教科书5-7页内容,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2.读懂古诗!3.思考:根据注释和联系上下文的理解说说诗意。(15分钟后,相信聪明的你一定会有精彩的表现)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师随机点击“资料”,老师搜集了一些资料可以帮助大家理解这首古诗。四、检查学生自学效果: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2.读读背背你喜欢的句子。3.出示生字,检查识字,指导写字。五.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六.当堂训练:教学反思:教学内容:2、古诗三首:《客至》《游山西村》年级:五年级课型:讲读课总课时:二课时主备教师:侯恩路使用教师:关娟分课时:第二课时授课时间:2015年月日第节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会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教学重点与难点: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教学准备及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2.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情感二、自学指导: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边读边想象,在读中进入情境,在读中浮现画面,在读中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2.背诵古诗。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四、检查学生自学效果:1.自由读,教师指导检查读诗情况.2.个别读.3.组内读,并在组内说说自己是怎么理解的.遇到不会的字查字典.4.再读诗,感语交流仔细读诗,试着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自己的感受.5.出示生字,检查识字,指导写字。五、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重点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学习先抑后扬的写法:山重水复疑无路—抑柳暗花明又一村—扬六、当堂训练:熟读成诵:采取小组竞赛,组内竞赛等不同方式背诵教学反思:教学内容:快乐读书屋修鞋姑娘年级:五年级课型:阅读课总课时:一课时主备教师:侯恩路使用教师:关娟分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时间:2015年月日第节教学目标:1.从课文的情节叙述和人物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2.认识4个生字,注意“啪啪”“锥子”轻声读法。教学重点与难点:1.抓住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体会人物的品质,2.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教学准备及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自由阅读课文,并回答出阅读提示中的问题。二、自学指导1.小组合作学习书中9—11页内容。2.小组分段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3.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在读中进入情境,在读中浮现画面,标记出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4.画出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三、学生自学师巡视四、检查自学情况。五、讨论、点拨(创设情境,角色转换)作者态度为什么变化如此之大?默读“我”和姑娘对话部分,想象人物各自内心,他们有许多话没有直接说出来,你可以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写在句子旁边。师:诚信就在我们身边,一个约定,一个承诺,一个美好的心灵。我们的社会呼唤诚信,我们的生活更需要拥有美好心灵的人,让我们细心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记录下感动我们的点点滴滴……六、当堂训练《资源与评价》教学反思:教学内容:快乐读书屋信箱里的花束年级:五年级课型:阅读课总课时:一课时主备教师:侯恩路使用教师:关娟分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时间:2015年月日第节教学目标:1.了解娜塔娅主动帮助邮递员阿姨送信及给女教师送花的故事,培养学生助人为乐和关心他人的品质。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文中人物的对话。3.认识生字“娅”。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阅读提示中的问题教学准备及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好词好句。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与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3.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自己助人为乐和关心他人的品质。二、自学指导:1.自学教材第12—13页内容:(1)自由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2)思考:娜塔莎为什么要送花给女老师?这些鲜花包含着什么样的情感?(3)正确有感情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在读中进入情境,在读中浮现画面。2.画出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四.检查学生自学效果:分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全班交流。五.当堂分享:“这天,女教师发现自己的信箱里摆放着一束野花。她小心地取下花来,紧紧地贴在自己脸上,随后甜甜地笑了。这时,她脸上的皱纹好像消失了,变得年轻了许多。”这段话描写女教师在信箱里收到鲜花这个特殊的礼物后,又惊喜又感动的举动和神情。“摆放”是有顺序地、精心地放置,表现出小姑娘做事的严谨和认真。“小心地”说明女教师很珍惜这个特殊的礼物;“紧紧地”流露出她对这束花的喜爱与感动;“甜甜地”表达出她快乐无比的甜蜜心情。最后一句话进一步表现出小姑娘送来的这束花给老教师带来的愉悦心情。教学反思:教学内容:能说会写感动年级:五年级课型:口语交际课总课时:一课时主备教师:侯恩路使用教师:关娟分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时间:2015年月日第节教学目标:1.通过讲述、交流感人之事,激发学生追求友好、善良、淳朴、真诚等美好品质。2.表达能做到有条理,突出重点;通过语言和表情打动、感染听众,能够尊重方,认真倾听并抓住要点。教学重点与难点:表达能做到有条理,突出重点,能通过语言和表情打动、感染听众,能够尊重方,认真倾听并抓住要点。教学准备及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激情导入,引入话题:结合本单元主题和已经读过的四篇课文中人物的质朴纯真来导入话题。二、学习目标:1.让我们在语言交流实践中,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善良、淳朴等美好品质。2.能通过语言和表情打动、感染听众。三、自学指导:1.阅读教材14页阅读提示要求,明确
本文标题:教科版语文五年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228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