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更多最新最权威的教师考试资料下载,请登陆中人教育教师考试QQ群158046962免费下载,或者中人教育网免费下载.(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来者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教育学研究的任务就是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来探索和揭示教育的客观规律,从而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我国也被认为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学记》。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是古罗马昆体良所著《论演说家的教育》。教育学从哲学体系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体系,标志着教育学的正式诞生。教育学诞生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早的教育学专著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所写的《大教学论》。1.生产力与教育的关系:生产力与教育的关系包括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两个方面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教育具有自身存在和发展的规律2.教育具有继承性;3.教育与社会经济、政治之间存在着发展的不平衡性。二、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与相应教育举措(一)个体身心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顺序性,教育工作应该循序渐进、逐步推开。(二)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和稳定性,教育工作者应加强教育举措的针对性。(三)个体身心发展既有统一性,又有个别差异性,在统一要求的基础上,应注意因材施教。(四)个体身心发展还有可变性和非均衡性,教育者要及时跟上对象的发展变化,抓住成熟期、关键期,适时而教。一)教育目的的内涵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目标、总要求,是所培养的人应达到的最终标准。四)教育目的的作用教育目的是全部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因此学校的一切工作自始至终都应该围绕教育目的和相应培养目标来展开。教育目的的重要作用在教育系统内具体表现在:1.控制教育对象发展方向和预期结果2.指导和支配整个教育活动过程3.评价、检测教育质量一)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1.马恩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我们制定教育目的的重要理论依据2.社会生产方式及其发展变化状况是我们制定教育目的的现实依据3.人的自身发展需求是不可回避的特殊依据(二)我国对教育目的的现行规定我国的现行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这一方针中,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国家现行的教育目的。(一)全面发展教育的概念全面发展教育就是“为促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而实施的教育。”1.素质教育的概念素质教育是按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发掘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潜能,弘扬其主体精神,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从结果来看,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提高教育对象整体素质结构水平的教育。2.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主体性;发展性;全体性;全面性;长期性;开放性;时代性;实效性。3.素质教育的继承性、发展性和政策规定性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注重思想先导,建立实施素质教育的动力机制;2.改革检测评价,建立实施素质教育的导向机制;3.抓好常规管理,建立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机制;4.依法增加教育投入,建立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二、教师劳动的特点(一)劳动对象的复杂性(二)劳动手段的主体性(三)劳动过程的创造性(四)劳动方式的个体性(五)劳动成果的长效性三、现代教师的素养人民教师必须德才兼备,故教师的素养包括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和优良的智能结构。(一)思想品德素质教师的思想品德素质表现在政治思想素养和职业道德两方面。1.政治思想素养。政治思想素养的基本内容包括: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2.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履行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是人民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本准则。(2)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忠诚人民教育事业的具体表现,又是教好学生的前提。(3)以身作则,为人师表。(4)团结协作。(二)教师的智能结构教师的智能结构是指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它是教师用以影响学生的重要素养。1.教师的知识结构。作为教师既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要有相当广博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还必须具备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2.教师的能力结构一个优秀的教师除了具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外,还应有相应的能力结构,即: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创造能力;自我鉴定、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一、师生关系概念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所谓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而结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一、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的关系。二)我国学制改革的趋势大力加强基础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积极发展终身教育;重视和支持残疾人教育事业一、德育的概念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地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一、德育过程的涵义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观点、道德行为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系统的影响,使受教育者逐步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二、德育过程的本质特点1.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过程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矛盾转化的过程3.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4.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不断提高的过程。二、中小学常用德育原则: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知行统一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严格要求与尊重理解相结合的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教育的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一、德育途径德育途径是指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开展德育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包括政治课与其它各科教学;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共青团、少先队活动;校园文化环境;社区校园文化环境;班主任工作。二、德育方法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说理教育法;示范教育法;实际锻炼法;陶冶教育法;自我教育法;品德评价法。一)正规课程正规课程亦称显性课程,指学校课程计划中作出明确规定的所有课程的总称。当前,中小学常见的正规课程有:1.学科课程2.活动课程3.综合课程(二)非正规课程非正规课程又称潜在课程或隐性课程,是指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能对学生产生影响,而又不易觉察的因素。非正规课程的特点:1.隐蔽性。2.分散性、多样性、全程性。3.非预期性(一)教学的定义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学习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一)教学过程的本质1.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1)教学过程具有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共同性(2)教学过程具有的特殊性:认识主体的不成熟性和发展性;认识对象的间接性和概括性;认识方式的简捷性和高效性。2.教学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二)教学过程的规律1.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的规律3.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的规律4.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的规律二、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一)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三)直观性原则(四)启发性原则(五)循序渐进原则(六)巩固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七)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一)教学方法的概念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手段和方式的总称,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教学方法是师生相互联系的方式,是教法和学法的辩证统一。主要有班级授课制、个别教学、小组教学、现场教学、复式教学、远程教学等。二、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教学工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由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等五个基本环节组成。(一)备课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要做好三项工作,写好三个计划。(二)上课1.教学目标明确,完成任务好2.教学内容正确、充实,抓住重点、难点、关键3.教学方法适当,教师善“启”善“导”4.语言规范、板书整洁5.教学进程组织严密、结构紧凑6.师生双方积极性高(三)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四)课外辅导(五)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一、班主任是学校领导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二、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三、班主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主导作用四、班主任是沟通学校与各种学生组织、家庭和社会的桥梁一、班主任工作的原则(一)全面性原则(二)客观性原则(三)公正性原则(四)民主性原则3.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6.1902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近代学制“壬寅学制”即《钦定学堂章程》;1903年颁布并正式实施了“癸卯学制”即《奏定学堂章程》;1922年颁布实施了“壬戌学制”即现在的“六三三”学制,沿用至今。7.中国早在四千多年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4.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15.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学为文士”成为一般奴隶主阶级追求的目标。“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22.现代教育与古代教育的根本标志: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23.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郎提出了终身教育理论。24.实现终身教育基本条件:学习化社会的建立。25.世界教育改革趋势:教育终身化、教育全民化、教育民主化、教育多元化和教育技术现代化。26.教育多元化表现为:培养目标多元化、办学形式多元化、管理模式多元化、教学内容多元化、评价标准多元化等。27.教育是研究教员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学科。28.孔子是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儒家文化。孔子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论语》中。教育主张“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教育内容上教授的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易》《春》《秋》。教学上强调“学而知之”,提出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博约结合、学以致用等教育教学原则29.我国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战果后期出现的《学记》。其中教学相长、启发教学、师严而道尊等思想至今仍然具有积极意义。31.英国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培根对教育学的独立作出了重要贡献,于1623年首次提出;夸美纽斯是使教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第一人。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被看作教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32.卢梭和裴思泰洛齐等人继承并发展了夸美纽斯的自然教育思想。卢梭是法国启蒙注意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在《爱弥儿》中提出了自然与自由教育的思想。他人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最可贵的是自由。瑞士平民教育家裴思泰洛齐则认为教育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地一切天赋力量,教育应做到智育、德育和体育地一体化,使头、和心和手得到发展。34.规范教学的形成,以德国赫尔巴特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学》的出版为标志;美国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对规范教育学的发展则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35.对后世影响最大、最明确地建构教育学体系的是赫尔巴特,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必须把论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教育目的:培养真正善良的人。四段教学法:了解、联想、系统、方法。后来他的学生把了解分为预备和提示两部分。36.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37.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创立者,是现代教育理论的首要代表。教育的本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
本文标题:教育学考试题目汇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233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