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建筑工程常见裂缝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2015年1月20日)
1建筑工程常见裂缝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木塔南村安置楼项目部2015年1月20日2建筑工程常见裂缝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建筑工程裂缝是长期困扰着建筑行业的一项质量通病,如果不能很好的预防和处理,不仅会影响建筑物的美观给人造成不安全感,严重的会危及到人身安全、造成经济损失,因此我们项目把治理裂缝作为本工程治理质量通病的重点进行控制。通常来讲建筑工程的裂缝按所受力形式来讲分两部分:其一是:结构部位裂缝如:墙、板、梁等;其二是:装饰部位裂缝如抹灰、不同材料间裂缝等。第一节:结构裂缝一、结构部位裂缝的种类1、楼面裂缝较常见的两类:一类是预理线管及线管集散处,另一类为施工中周转材料临时较集中和较频繁的吊装卸料堆放区域。2、楼地面裂缝常见的三类:一类在沿楼板支座边300mm范围内平行于支座开展,甚至板的四周都出现裂缝并且连续,一类是表面龟裂,一类是预理线管及线管集散处。3、其它裂缝:梁、墙、柱、大体积混凝土。二、结构裂缝形成原因分析并制定出了预防措施如下:1、楼面裂缝形成的原因分析与措施:3楼面裂缝形成的原因分析:⑴楼板刚度不足:部分楼板设计板厚不够,楼板跨高比较大,其刚度较小对裂缝控制很不利。此外设计按多跨连续板进行配筋计算,侧重于满足结构安全,较少考虑混凝土收缩特性和温度变形等多种因素。⑵楼板配筋设计考虑不周:受力钢筋采用三级钢,且间距比较大;设计在支座处按常规配设负筋,在中部板面不配钢筋,当板面出现温度变形和混凝土收缩,因无构造钢筋约束,板面即出现裂缝。⑶楼板内布线欠合理:由于公用专业施工图由各专业设计,实际施工中出现水电管交叉叠放,或由于设计考虑管内容线面积,部分预埋管径≥D25;且设计管线位置在楼板跨中,即在单层双向配筋处,楼板有效截面受到很大程度(15%-40%)削弱,成为楼板最易开裂的部位;当楼板收缩应力大于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时,即出现沿管线表面呈直线状的裂缝。(4)空载养护期不足:为赶工期,从楼面混凝土浇完、收光至施工材料堆放,平均空载养护期大为缩短,有的甚至不足一天,人为因素过早地震动、荷载造成楼板幼龄混凝土内部受损开裂。且施工中用塔吊吊运的钢管、钢筋、钢制大模版等周转材料因受剪力墙钢筋影响多堆放在预埋管线部位。(5)水电预埋管施工时在板内位置欠合理:管位置过高或过低;位置过高时,极易在板面出现因混凝土硬化收缩产生的裂缝,也易在维修裂缝或室内装修时损坏管线;两根管线并行布置时,管线间距过小甚至并拢,更易因管线集中而产生裂缝。(6)施工单位一般较重视混凝土浇筑后1-2天的养护工作,当上4部主体施工开始,无法覆盖养护,只能让板面上部暴露在空气中,间断浇水养护,无法按规范要求保证良好的养护,造成商品混凝土有效补偿混凝土的收缩的性能降低。板面裂缝的预防措施:(1)加强设计控制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大于C30;梁板的尺寸确定必须保证足够的刚度;尽量采用一级受力钢筋且间距不宜超过150mm;楼板尽量采用双层双向配筋,否则也应在未配置负筋部位配置构造钢筋网;屋面、转换层楼面配筋宜加强;楼板内管线应避免出现交叉(将交叉部位设置在梁或墙上);控制管线直径,使其不超过板厚的20%且≤D25;重视房屋外围护构件(外墙、屋面、门窗等)的保温设计,使房屋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不仅可大幅度降低房屋长期能耗,更是减少因温差变形而引起裂缝的有效手段。(2)加强楼面上层钢筋网的有效保护措施钢筋在楼面砼板中的抗拉受力,起着抵抗外荷载所产生的弯矩和防止砼收缩和温差裂缝发生的双重作用,而这一双重作用均需钢筋处在上下合理的保护层前提下才能确保有效。在实际施工中,楼面下层的钢筋网在受到砼垫块及模板的依托下保护层比较容易正确控制,但纵横向的垫块间距应限制在1米左右。与此相反,楼面上层钢筋网的有效保护,一直是施工中的一大较难问题。其原因为:板的上层钢筋一般较细较软,受到人员踩踏后就立即弯曲、变形、下坠;钢筋离楼层模板的高度较大,无法受到模板的依托保护;各工种交叉作业,造成施工人员众多、行走十分频繁,无处落脚后难免被大量踩踏;上层钢筋网的马凳筋设置间距过大,甚5至不设(仅依靠楼面梁上部钢筋搁置和分离式配筋的拐脚支撑)。为确保有效保护上层钢筋网,可采取下列综合措施加以解决:A、楼面双层双向钢筋(包括分离式配置的负弯矩短筋)必须设置马凳筋,其纵横向间距不应大于700毫米(即每平方米不得少于2只),特别是对于Φ8一类细小钢筋,马凳筋的间距应控制在600毫米以内(即每平方米不得少于3只),才能取得较良好的效果。B、在楼梯、通道等频繁和必须的通行处应搭设(或铺设)临时的简易通道,以供必要的施工人员通行。C、加强教育和管理,使全体操作人员充分重视保护板面上层负筋的正确位置,必须行走时,应自觉沿钢筋马凳筋支撑点通行,不得随意踩踏中间架空部位钢筋。D、安排足够数量的钢筋工(一般应不少于3-4人或以上)在砼浇筑前及浇筑中及时进行护筋,特别是支座端部受力最大处以及楼面裂缝最容易发生处(四周阳角处、预埋线管处以及大跨度房间处)应重点保护。E、砼工在浇筑时对裂缝的易发生部位和负弯矩筋受力最大区域,应铺设临时性活动挑板,扩大接触面,分散应力,尽力避免上层钢筋受到重新踩踏变形。(3)防治预埋线管处裂缝的措施预埋线管,特别是多根线管的集散处是截面砼受到较多削弱,从而引起应力集中,容易导致裂缝发生的薄弱部位。当预理线管的直径较小,并且房屋的开间宽度也较小,同时线管的敷设走向又不重于(即垂直于)砼的收缩和受拉方向时,一般不会发生楼面裂缝。反之,当6预埋线管的直径较大,开间宽度也较大,并且线管的敷设走向又重合于(即垂直于)砼的收缩和受拉力向时,就很容易发生楼面裂缝。因此对于较粗的管线或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应增设垂直于线管的短钢筋网加强,根据实践经验来看,建议增设的抗裂短钢筋采用Φ6-Φ8,间距≤150,两端的锚固长度应不小于300毫米。线管在敷设时应尽量避免立体交叉穿越,同时在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宜采用放射形分布,尽量避免紧密平行排列,以确保线管底部的砼顺利灌筑和振捣密实。并且当线管数量众多,使集散口的砼截面大量削弱时,宜按予留孔洞构造要求在四周增设上下各2Φ12的井字形抗裂构造钢筋。(4)防治材料吊卸区域楼面裂缝的措施目前在主体结构的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质量与工期之间的较大矛盾。一般当楼层砼浇筑完毕后不足24小时的养护时间,就忙着进行钢筋绑扎、材料吊运等施工活动,这就给大开间部位的房间雪上加霜。除了大开间的砼总收缩值较小开间要大的不利因素外,更容易在砼强度增长初期强度不足的情况下受材料吊卸冲击振动荷载的作用而引起不规则的受力裂缝。并且这些裂缝一旦形成,就难于闭合,形成永久性裂缝,这种情况在高层住宅主体快速施工时较常见。对这类裂缝的综合防治措施如下:A、主体结构的施工速度不能强求过快,楼层砼浇筑完后的必要养护(一般不宜≤24小时)必须获得保证。主体结构阶段的楼层施工速度宜控制在6-7天一层为宜,以确保楼面砼获得最起码的养护时间。B、科学安排楼层施工作业计划,在楼层砼浇筑完毕的24小时以前,可限于做测量、定位、弹线等准备工作,最多只允许暗柱钢筋7焊接工作,不允许吊卸大宗标材料,避免冲击振动。24小时以后,可先分批安排吊运少量小批量的暗柱和剪力墙钢筋进行绑扎活动,做到轻卸、轻放,以控制和减小冲击振动力。第3天方可开始吊卸钢管等大宗材料以及从事楼层墙板和楼面的模板正常支模施工。C、在模板安装时,吊运(或传递)上来的材料应做到尽量分散就位,不得过多地集中堆放,以减少楼面荷重和振动。D、对计划中的临时大开间面积材料吊卸堆放区域部位的模板支撑架在搭设前,就预先考虑采用加密立杆(立杆的纵、横向间距均不宜大于800毫米)和搁栅增加模板支撑架刚度的加强措施,以增强刚度,减少变形来加强该区域的抗冲击振动荷载,并应在该区域的新筑砼表面上铺设旧木模加以保护和扩散应力,进一步防止裂缝的发生。(5)加强对楼面砼的养护砼的保湿养护对其强度增长和各类性能的提高十分重要,特别是早期的妥善养护可以避免表面脱水并大量减少砼初期伸缩裂缝发生。但实际施工中,由于抢赶工期和浇水将影响弹线及施工人员作业,因此楼面砼往往缺乏较充分和较足够的浇水养护延续时间。为此,要加强砼养护。(6)楼板底模和支架的整体强度、刚度不够预防措施①模板支撑体系搭设时选择钢管支撑,钢管类型为Φ48×3.5,在施工方案验算时,必须按钢管的实际壁厚进行验算,确定立管及平管的间距。②模板的支撑、大小龙骨材料规格和间距必须通过模板强度计算确定,并在施工中严格执行。8③对跨度大于4m的现浇筋混凝土板,其模板应按要求起拱。④与竹胶板接触的小龙骨厚度必须加工得一致、准确,以确保与竹胶板接触紧密。⑤在确保按施工方案设置支撑的拉杆以外,尽可能采用无接头支撑和顺直支撑,如使用有接头支撑,必须确保两半段支撑的轴心基本一致。(7)楼板拆模过早或拆模后再次支撑预防措施按规定制作和养护同条件混凝土试块,并依据同条件试块试压结果确定拆除楼板底模时间,如楼板上继续承受吊物冲击的集中荷载或全部施工荷载时,混凝土的拆模标准必须待同条件混凝土试块试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100%及以上时方可拆除底模。如条件所限计划在上述标准之前拆模时,可在支设底模时将部分支撑按模板快拆法进行(也就是能在底模和龙骨拆除后,部分支撑按原状能保留在原支撑部位继续承担支撑作用),确保提前拆模后不作再次支撑。裂缝处理办法对于不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的裂缝,我们可以用比较简单的方法对裂缝进行修补。修补前需要对楼板裂缝进行检测与研究,以确定裂缝部位、开裂程度和裂缝产生的原因。1、对于一般混凝土楼板表面的龟裂,可先将裂缝清洗干净,待干燥后用环氧浆液灌缝或用表面涂刷封闭。施工中若在终凝前发现龟裂时,可抹压一遍处理。92、其它一般裂缝处理,其施工顺序为:清洗板缝后用1:1水泥砂浆抹缝,压平养护。3、当裂缝较大时采用填充法:沿混凝土裂缝边界开成“V”型,然后涂刷界面处理浆,压抹聚合物砂浆,并进行及时的养护即可。4、当裂缝密集但宽度小于0.3mm的采用低压注浆法:裂缝清理—粘贴注浆咀和封闭裂缝—试漏—配制注浆液—压力注浆—二次注浆—清理表面。5、当楼板出现裂缝面积较大时,应对楼板进行静载试验,检验其结构安全性,必要时可在楼板上增做一层钢筋网片,以提高板的整体性。6、通长、贯通的危险结构裂缝,裂缝宽度大0.3mm的,采用结构胶粘贴碳纤维布进行结构补强。板缝用结构胶高压灌胶。2、地面垫层裂缝形成的原因分析与措施:地面垫层裂缝形成的原因分析:(1)混凝土水灰比、塌落度过大,或使用过量粉砂混凝土强度值对水灰比的变化十分敏感,基本上是水和水泥用量变动对强度影响的叠加。因此,水、水泥、外加剂用量偏差,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而采用含泥量大的粉砂配制的混凝土收缩大,抗拉强度低,容易因塑性收缩而产生裂缝。泵送砼为了满足泵送条件:坍落度大,流动性好,易产生局部粗骨料少、砂浆多的现象,此时,砼脱水干缩时,就会产生表面裂缝。(2)混凝土施工中过分振捣,墙根、地板过于干燥10混凝土浇筑振捣后,粗骨料沉落挤出水分、空气,表面呈现泌水而形成竖向体积缩小沉落,造成表面砂浆层,它比下层混凝土有较大的干缩性能,待水分蒸发后,易形成凝缩裂缝。而墙根、地面在浇筑混凝土之间洒水不够,过于干燥,则墙根、地面吸水量大,引起混凝土的塑性收缩,产生裂缝。(3)混凝土浇捣后过分抹干压光和养护不当过度的抹平压光会使混凝土的细骨料过多地浮到表面,形成含水量很大的水泥浆层,水泥浆中的氢氧化钙与空气中二氧化碳作用生成碳酸钙(Ca(OH)2+CO2=CaCO3+H2O),引起表面体积碳水化收缩,导致混凝土板表面龟裂。而养护不当也是造成现浇混凝土板裂缝的主要原因。过早养护会影响混凝土的胶结能力。过迟养护,由于受风吹日晒,混凝土板表面游离水分蒸发过快,水泥缺乏必要的水化水,而产生急剧的体积收缩,此时混凝土早期强度低,不能抵抗这种应力而产生开裂。特别是夏、冬两季,因昼夜温度大,养护不当最易产生温差裂缝。(4)电缆管线埋设不当垫层内埋设电线套管,特别是近些年来普遍推广使用的PVC管代替金属管以后,使垫层有效截面受到不
本文标题:建筑工程常见裂缝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2015年1月20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235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