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考试卷
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试卷封面姓名:单位:专业:考试科目:《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考试分数:年月日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考试试卷评分表课程名称《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姓名单位专业年月日题号分数签名12345678910总分评阅教师签字:年月日教育科研方法试卷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教育文献答:教育文献是指一切各种符号形式保存下来的、对教育研究有一定历史价值和资料价值的文献资料。教育文献按其性质、用途及内容的加工方式,可以大致地分为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或称作零级、一级、二级、三级文献。教育文献的主要分布:书籍、报刊、教育档案类。2.产品分析法答:产品分析法又称活动产品分析,它是通过分析学生的活动产品,如日记、作文、书信、自传、绘画、工艺作品等,以了解学生的能力、倾向、技能、熟练程度、情感状态和知识范围。3.研究的信度答:研究的信度是指研究的方法、条件和结果是否可以重复,是否具有前后的一致性,它说明的是研究的可靠程度或可靠性,即研究的前后一致性和研究能在多大程度上重复。4.自变量答:自变量是指研究者主动操纵,而引起因变量发生变化的因素或条件,因此自变量被看作是因变量的原因。自变量有连续变量和类别变量之分。如果实验者操纵的自变量是连续变量,则实验是函数型实验。如实验者操纵的自变量是类别变量,则实验是因素型的。在心理学实验中,一个明显的问题是要有一个有机体作为被试对刺激作反应。显然,这里刺激变量就是自变量。5.现场实验答:现场实验亦称社区随机对照试验是在社区(一定区域内的人群)或现场环境下进行的实验。以尚未患所研究疾病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现场试验接受干预的基本单位不同,可分为社区试验和个体试验。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抽取样本时,容易出现哪些错误?答:1).确定的总体不正确2).选取过于小的样本,给统计分析造成困难3).选用自愿者为被试,对研究效果也可能产生一些影响4).采用了不恰当的抽样程序2.教育研究中对某一概念下操作定义可以有哪些方法?答:方法与程序描述法。方法与程序描述法是通过描述特定的方法或操作程序来定义变量的方法。在教育科学研究中,非凡是在实验研究研究中,方法与程序描述法。方法与程序描述法是通过描述特定的方法或操作程序来定义变量的方法。在教育科学研究中,非凡是在实验研究研究中,研究者经常要采用一定方法或程序去引起拟研究现象或状态的发生。3.课题的研究计划大体应包括哪些内容?答:课题的研究计划大体上涵盖如下一些内容:1).课题名称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3).研究内容4).待答问题或研究假设5).研究对象和研究变量6).文献综述7).研究方法与设计8).研究进度9).成果形式10).课题组成员及其分工11).经费预算12).参考书目与附录。以上这些内容基本涵盖了正式的、严格的研究计划所应包括的内容。在实际撰写研究计划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课题的性质、研究的目的等对此做适当的增删或调整。4.调查问卷中问题的排序应遵循什么要求?答:调查问卷中问题的排序一般应遵循的规则有如下几个:1)敏感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放在问卷的后面2)先问易于回答的问题3)先问为后面的问题所必需的信息4)按逻辑次序排列问题5)避免建立反应倾向6)将可信度检验问题分成对7)按照回答的需要安排量度项目8)使问题有多种不同的长度和形式9)确定“漏斗形技术”是否适用5.文献研究在教育研究中的主要作用有哪些?答:文献研究作为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阶段和研究手段,在了解研究动态、提出课题与假设以及提供科学论据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文献研究有助于知识更新;(2)文献研究有助于研究课题和研究方向的确立;(3)有助于提供科学论证依据和科学研究方法;(4)有助于避免重复劳动;(5)有助于扩展研究的范围和领域。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举例说明判断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基本条件有哪些?答:在有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中,如果明确说明了一个变量的变化引起另一个变量的变化,那么这种关系就可以称作因果关系。所谓因果关系就是“因x的变化导致了y的变化”。因果关系必须符合三个条件:(1)x和y有相关关系;(2)x、y之间的关系不是由其他因素形成的;(3)x的变化在时间上先于y的变化。例如,如果说“社会整合程度影响越轨行为”,那么,首先“社会整合(社会组织中一个人与大多数人相结合的程度)与“越轨行为(偏离或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之间是相关的,它们共同起变化。其次,假如控制其它可能与“越轨行为”相关的因素(如社会经济地位、年龄、性别等),“社会整合”与“越轨行为”也仍然是相关的。最后,在时间上“社会整合”的变化先于“越轨行为”的出现,由此可以认为这种关系是因果关系。2.如何理解个案研究的特点与不足。答:个案研究也存在一些弊端:一是因为对象是特殊的现象或事实,研究结果反映的是某个个案的具体情况,因此个案研究的成果是否能够推广到其他方面,在成果获得所在地之外的研究意义容易受到他人的质疑,即研究成果的代表性和推广问题。二是在撰写个案研究报告时,很难掩盖被研究的个人或组织的身份,这就有可能出现道德问题,这些问题处理不好,有可能影响研究结果和发生侵犯隐私权等更为严重的问题,即涉及到研究的伦理问题。三是个案研究对研究者的素质尤其是语言技能要求较高,实施难度也较大,资料处理和分析稍有差错就很难保证研究的信度和效度,相对定量研究来说比较难以取得成功:因此,在采用个案研究的方式进行教育研究时要格外注意这些问题,进入现场进行研究前要对各个方面都做充分的思考和准备。3.如何对教育实验研究中的无关变量进行控制?答:对教育实验研究中的无关变量进行控制一般有八种方法:(1)消除法。这种方法就是把无关变量排除在实验之外,尽可能不让这些因素影响实验结果。如已知教室环境会影响教学效果,就要选择安静的教室进行实验,防止环境因素干扰。消除法是控制无关变量的最简单的方法。事实上,在教育实验中,教师的水平、能力、态度、教学时间、教材、学生智力、学业基础等等无关变量往往是很难消除的。因此,在采取消除法的同时,还应当采用其他方法加以控制。(2)恒定法。如果有些无关变量无法消除掉,那么可用恒定法使之保持恒定,这样实验组与对照组都将接受这一变量的影响,实验组与对照组在结果上的差异也就不应是这一因素引起的,而应是自变量作用的结果。例如,实验者考虑到某一实验结果,会受学生年龄的影响,因而可采用在单一年龄区间(如19—20岁)内进行实验,以排除年龄因素的影响。但是,从实验研究的价值来看,使用恒定法后所得的研究结果缺乏普遍的推论性,因而其外在效度是较低的,故在实验设计时,恒定法并不常用。(3)平衡法。这种方法通过设置对照组(班)和实验组(班),使所有无关变量都以同一水平同时作用于这两个组,使之对两个组的教育效果的影响相同,以此平衡无关变量的影响,再来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教育效果的差异,从而确定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例如,一个研究的被试中,来自小学一、二年级的有24个,来自小学三、四年级的有16个,来自小学五、六年级的有20个,如果从三个组段的学生中各取一半组成实验组和对照组,那么此两组在被试着一无关变量上的变化是平衡的。(4)无关变量纳入法。又称系统变化法,是指在无关因素无法消除的情况下,将其作为一种实验变量,纳入实验之中,使之有系统地变化,通过一定的统计方法,将其与原自变量的作用效果区分开来。例如,研究某种教学法对学生学习所产生的影响时,考虑到学生的智力对其学习要有重要的影响,则在实验设计时,把受试者的智力因素包括在内,当作自变量处理(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这时,原来单一自变量(教学法)实验设计,就变成为2(教学法)×3(智力)的二因素实验设计。在这一设计中,一方面可了解不同智力间的差别,另一方面又可了解智力和教学法之间的交互作用,亦即教学法的效果是否因不同智力层次而有所差异。(5)随机化法。依据数学上的概率原理,在随机取样和随机分派被试到各处理条件中去,在理论上可使不同组的被试除实验条件外,其他无关变量保持相等,这是控制无关变量较好的方法。它包括两个方面:(1)实验单元或被试是从一个更大的、研究者感兴趣的总体中随机选择的。(2)实验单元或被试是随机分配给各个处理条件的。但在教育实验时,往往不能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有时,实验者不能不限于在允许的学校和班级内进行,实验人员在确定学校、班级、执教者时不得不有意选区,而无法实现真正的随机。(6)匹配法。通过匹配控制无关变异源,即对被试在某个与因变量有关的变量上进行匹配,使各被试在额外变量,特别是机体额外变量上相等的方法。它可就某个额外变量进行匹配,也可以进行整体性匹配(如同卵双生子)。其缺点是增加了被试选择的难度,若在两个以上变量上匹配时,则其难度将更大。(7)兼作组法。是指一组被试,既做实验组的被试,又作控制组的被试,对其反映进行重复测量。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所需要的被试数量减少了,被试的个体差异被控制住了。但其缺点是能产生影响自变力量效果的顺序效应。(8)统计控制法。是指在实验之后采用统计分析技术,把影响实验结果的无关变量的效果分析出去的方法。常见的方法是协方差分析的方法。例如,进行几种有关语文教法的实验,在不同教法处理实施时,学生投入了不等的自修时间,作为无关因素的自修时间便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对此,可以在统计分析时,把它作为一种协变量,通过调整各组均数和F检验的实验误差项,将协变量的影响从实验总效应中分离出来(即协方差分析),从而有效地控制了自修时间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四、计算与设计题:(任选一题,10分)1.已知甲生的语文成绩为84,数学成绩为90,历史成绩为72;乙生的语文成绩为92,数学成绩为76,历史成绩为80。但若按“语文﹕数学﹕历史=4﹕4﹕2”的权数来计算平均分,甲生与乙生谁的平均成绩更好一些?答:甲:(84*4+90*4+72*2)/10=84乙:(92*4+76*4+80*2)/10=83.2所以:甲的成绩好。2.结合实际设计一张有关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问卷。(要求包含一般调查问卷的基本成分,但问题设计部分可简略一些)。中学生学习动机调查问卷年级__________性别_______年龄___________指导语:本问卷用于了解中学生在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目标制定上是否存在行为困扰,共由20个题目构成。测验时,请你仔细阅读问卷中的每一个题目,并实事求是地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对照。若觉得相符,就在题目后的括弧里打个“∨”号,不相符合则打个“×”号。请注意:1)本心理测试由你一个人独立完成。2)每一个题都要做,每题只选择一种答案。3)请凭你自己的真实想法或感受选择最符合自己的选项。4)所有的题目都没有“正确答案”,不要花太多的时间去思考,凭你的第一感觉去答。5)虽然没有时间的限制,但应尽量的争取快一些完成。1.如果别人不督促你,你极少主动地学习。()2.当你读书时,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提起精神。()3.你一读书就觉得疲劳与厌烦,直想睡觉。()4.除了老师指定的作业外,你不想再多看书。()5.如有不懂的,你根本不想设法弄懂它。()6.你常想自己不用花太多的时间成绩也会超过别人。()7.你迫切希望自己在短时间内就大幅度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8.你常为短时间内成绩没能提高而烦恼不已。()9.为了及时完成某项作业,你宁愿废寝忘食、通宵达旦。()10.为了把功课学好,你放弃了许多你感兴趣的活动,如体育锻炼、看电影与郊游等。()11.你觉得读书没意思,想去找个工作做。()12.你常认为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没啥好学的,只有看高深的理论、读大部头作品才带劲。()13.只在你喜欢的科目上狠下功夫,而对不喜欢的科目放任自流。()14.你花在课外读物上的时间比花在教科书上的时间要多得多。()15.你把自己的时间平均分配在各科上。()16.你给自己定下的学习目标,多数因做不到而不得不放弃。()17.你几乎毫不费力就实现你的学习目标。()18.你总是同时为实现几个学习目标而忙得焦头烂额。()19.为了对付每天的学习
本文标题: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考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240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