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一、填空题1.石灰熟化过程中,发出大量的热量,而且体积增大1.0-2.5倍。2.煅烧良好且CaO含量高的生石灰熟化较快,放热量和体积增大也较多。3.石灰在空气中的硬化包括两个同时进行的过程,结晶过程和碳化过程。4.建筑石膏在凝结和硬化过程中,体积略有膨胀。5.水玻璃俗称泡花碱,是一种能溶于水的硅酸盐。6.新拌砂浆的和易性是指新拌砂浆是否便于施工操作,并能保证质量均匀的综合性质,砂浆的和易性包括流动性和保水性两个方面。7.凡是经成形及高温焙烧而制成的砖称为烧结砖。8.泛霜是指黏土原料中的可溶性盐,随着砖内水分蒸发而在砖表面产生的盐析现象。9.低碳钢从受拉到拉断经历了四个阶段: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和颈缩阶段。10.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表示钢材断裂前经受塑性变形的能力。11.在交变荷载反复作用下,钢材在应力低于其抗拉强度时发生突然破坏,这种现象称为疲劳破坏。12.钢材的冷弯性能用弯曲角度和弯心直径与试件厚度或直径的比值来表示。13.冷弯实验是通过试件弯曲处的塑性变形实现的。14.通过冷加工,钢材产生塑性变形,强度和硬度明显提高,塑性和韧性有所降低,这个过程也称为冷加工强化。15.冷加工是指将钢材在常温下进行的加工。16.石油沥青黏滞性是反映沥青材料内部阻碍其相对流动的一种特性。17.石油沥青的塑性用延伸度表示。18.沥青的软化点是反应沥青感温性的重要指标。19.石油沥青的大气稳定性常以蒸发损失和蒸发后针入度比来评定。20.沥青混合料是由粗集料、细集料、矿粉与沥青等组成的一种复合材料。21.按照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组成特点,将沥青混合料分为悬浮密实结构、骨架空隙结构和骨架密实结构。22.沥青混合料的强度是由矿质集料颗粒之间的嵌挤力、沥青与集料之间的黏结力及沥青的内聚力构成的。23.高温稳定性是指沥青混合料在高温条件下承受多次重复荷载作用而不发生过大累积塑性变形的性能。24.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在实验室进行分矿质混合料设计和沥青最佳用量确定两部分。25.木材中所含的水分为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26.木材的腐朽是由真菌在木材中寄生而引起的。27.高分子材料按受热时发生的变化不同可分为热塑性聚合物和热固性聚合物两种。28.防水卷材包括沥青防水卷材、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高分子防水卷材三个系列。29.绝热材料是指用于减少结构物与环境热交换的一种功能材料。30.在材料、水和空气的交点处,沿水滴表面的切线与水和固体接触面所成的夹角称为润湿边角。31.质量吸水率是指材料吸收的水分质量与材料干燥质量之比。32.材料的吸水性常用吸水率表示。33.弹性模量是材料刚度的度量,反映了材料抵抗变形的能力,是结构设计中的2主要参数之一。34.耐磨性是指材料表面抵抗磨损的能力,材料的耐磨性用磨损率表示。35.土木工程材料在使用过程中,除受到各种外力的作用外,还要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破坏作用,这些破坏作用有物理作用、化学作用、生物作用和机械作用。36.根据材料科学基本理论,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构造是决定材料性质的基本因素。37.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是指不包括孔隙在内的体积。38.生产石膏胶凝材料的原料主要是天然石膏和化工石膏。39.生产石膏胶凝材料的主要工艺流程是破碎、加热与磨细。40.通用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水泥熟料。41.如果忽略一些次要的和少量的成分,硅酸盐水泥与水作用后,生成的主要水化产物有水化硅酸钙和水化铁酸钙凝胶,氢氧化钙、水化铝酸钙和水化硫铝酸钙晶体。42.在充分水化的硅酸盐水泥石中,水化硅酸钙约占70%,氢氧化钙约占20%,钙矾石和单硫型水化硫铝酸钙约占7%。43.使用存放三个月以上时间的水泥,必须重新检验其强度,否则不得使用。44.凡以铝酸钙为主的铝酸盐水泥熟料,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铝酸盐水泥。45.在混凝土中,砂、石起骨架作用,抵抗水泥凝结硬化过程中产生的体积变化。46.骨料的含水状态一般有干燥状态、气干状态、饱和面干状态和湿润状态四种。47.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是一项综合的技术性质,包括流动性、黏聚性和保水性。48.混凝土拌和物流动性应根据具体工程的施工工艺、结构类型、构件截面大小、钢筋疏密和捣实方法等确定。49.采用合理砂率,在用水量及水泥用量一定的情况下,能使混凝土拌和物获得最大的流动性且能保持良好的黏聚性和保水性。50.采用合理砂率,能在使混凝土拌和物获得所要求的流动性及良好的黏聚性和保水性的情况下,水泥用量最少。51.混凝土受压时,荷载与变形的关系是混凝土内部微裂缝发展规律的体现。52.混凝土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过程,实际上是其内部裂缝的发生和发展过程。53.非荷载作用下的变形主要是由于混凝土本身及环境因素引起的各种物理化学变化而产生的变形,包括化学收缩、干湿变形和温度变形等几种。54.碳化过程是二氧化碳由表及里向混凝土内部逐渐扩散的过程。55.影响混凝土碳化的因素主要有水泥品种、混凝土密实度及环境条件。56.普通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包括初步控制、生产控制和合格控制。57.混凝土强度保证率是指混凝土强度总体中,大于等于设计要求强度等级的概率。58.抹面砂浆有保护基层、满足使用功能及改善外观的作用。59.由于铁和碳结合方式的不同,碳素钢在常温下的基本晶体组织有,铁素体、渗碳体和珠光体。60.混凝土结构用钢主要是各种钢筋、钢丝和钢绞线等。61.钢结构用钢材主要有热扎型钢、冷弯薄壁型钢、热(冷)轧钢板和钢管等。62.钢材在一定温度和应力作用下,产生随时间而缓慢增长的塑性变形,称为蠕变。63.根据腐蚀作用机理不同,钢材的腐蚀有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和应力腐蚀三种。64.沥青按产源可分为地沥青和焦油沥青。65.石油沥青的结构是以地沥青质为核心,周围吸附部分树脂和油份,构成胶团,3无数胶团分散在油份中而形成胶体结构。66.沥青混合料是指矿物集料与沥青拌和而成的混合料的总称。67.沥青混合料的低温开裂是由混合料的低温脆化、低温收缩和温度疲劳引起的。68.热处理是指将钢材按一定规则加热、保温和冷却,以改变其组织,从而获得所需要的性能的一种工艺措施。69.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是以钙质材料和硅质材料为原料,摻入发泡剂、发泡稳定剂等,经配料、搅拌、浇筑、发泡、成形、切割和蒸汽养护等工序制成的混凝土砌块。70.自流平砂浆是指在自重作用下能流平的砂浆。71.粉煤灰混凝土是指掺加一定量粉煤灰的水泥混凝土。粉煤灰的摻入方法有等量取代法、超量取代法和外加剂法。72.普通混凝土抗渗性通常用渗水高度或抗渗等级来表示。73.混凝土抗冻性用抗冻标号或抗冻等级表示。74.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易于施工操作并能获得质量均匀、成形密实的混凝土的性能。75.混凝土抗渗性主要与其密实度及内部孔隙的大小和构造有关。76.混凝土密实度、空隙特征及孔隙充水程度是决定其抗冻性的重要因素。77.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变形,通常称为徐变。78.混凝土弹性模量取决于骨料和水泥石的弹性模量。79.当混凝土受力时,既产生弹性变形,又产生塑性变形,其应力与应变之间呈曲线关系。80.环境介质对混凝土的侵蚀主要是对水泥石的侵蚀。二、选择题1.材料(A)主要有密实结构、多孔结构、纤维结构、层状结构、散粒结构和纹理结构。A.宏观结构B.细观结构C.微观结构D.散粒结构2.质点在空间上按特定的规则呈周期性排列的固体称为(B)。A.胶体B.晶体C.玻璃体D.凝胶体3.材料的(A)更强调相同材料或不同材料间的搭配组合关系。A.构造B.结构C.纹理D.组成4.根据组成晶体的质点及(B)的不同,晶体可分为原子晶体、金属晶体、离子晶体和分子晶体。A.元素B.化学键C.化合物D晶粒D.性质5.(C)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A.密实度B.堆积密度C.密度D.表观密度6.(B)是指材料体积内被固体物质充实的程度。A.填充率B.密实度C.孔隙率D.空隙率7.材料的(B)常以含水率表示。A.吸水性B.吸湿性C.亲水性D.耐水性8.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无明显塑性变形而突然破坏的性质,称为(C)。A.塑性B.弹性C.脆性D.韧性9.材料的耐水性用(B)表示。A.含水率B.软化系数C.吸水率D.渗透系数10.(D)产浆量较低,质量较差,降低了石灰的利用率。A.生石灰B.过火石灰C.消石灰D.欠火石灰11.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为硅酸三钙、硅酸二钙、(D)和铁铝酸四钙。4A.水化铝酸钙B.氢氧化钙C.钙矾石D.铝酸三钙12.通用硅酸盐水泥是以硅酸盐水泥熟料和适量的(B),以及规定的混合材料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A.水玻璃B.石膏C.石灰D.粉煤灰13.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小于(C),终凝时间不大于390min。A.30minB.40minC.45minD.50min14.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小于45min,终凝时间不大于(D)。A.60minB.180minC.240minD.390min15.能使混凝土在负温下硬化,并在规定养护条件下达到预期性能的外加剂称为(A)。A.防冻剂B.泵送剂C.引气剂D.减水剂16.按标准方法制作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至28d龄期,测得的抗压强度值称为(B)。A.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B.立方体抗压强度C.轴心抗压强度D.强度等级17.(C)是指混凝土在正常养护条件下所经历的时间。A.初凝时间B.终凝时间C.龄期D.凝结时间18.(D)是指材料表面抵抗其他物体压入或刻划的能力A.强度B.耐磨性C.刚度D.硬度19.石灰(B)的方法通常有两种,即石灰浆法和消石灰粉法。A.硬化B.熟化C.碳化D.氧化20.(A)是以硫酸钙为主要成分的气硬性胶凝材料。A.石膏B.水泥C.石灰D.水玻璃21.通用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成分是(A)。A.硅酸盐水泥熟料B.混合材料C.石灰石D.硅酸盐水泥生料22.(C)呈针状晶体,难溶于水。A.单硫型水化硫铝酸钙B.水化铝酸钙C.高硫型水化硫铝酸钙D.氢氧化钙23.水泥混凝土粗骨料连续粒级指(A)以上至最大粒径,各粒级均占一定比例,且在一定范围内。A.5mmB.10mmC.15mmD.20mm24.水泥混凝土粗骨料单粒级指从(D)最大粒径开始至最大粒径,各粒级在一定范围内占有一定比例。A.1/5B.1/4C.1/3D.1/225.对于泵送混凝土,为防止混凝土泵送时管道堵塞,保证泵送顺利进行,根据泵送高度不同,其粗骨料的(B)与输送管内径之比应满足相关要求。A.平均粒径B.最大粒径C.公称粒径D.最小粒径26.混凝土外加剂是一种在混凝土拌制过程中摻入的用以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物质,其掺量一般不大于(C)的5%。A.粗骨料质量B.水的质量C.水泥质量D.细骨料质量27.混凝土(A)是一种在混凝土拌制过程中摻入的用以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物质,其掺量一般不大于水泥质量的5%。A.外加剂B.掺和料C.细集料D.石膏28.水泥浆的稠度由(C)决定。A.砂率B.水泥浆量C.水灰比D.水泥用量29.混凝土拌和物的凝结时间采用(B)测定。A.坍落度法B.贯入阻力法C.维勃稠度法D.扩展度法530.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系指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d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C)保证率的抗压强度。A.85%B.90%C.95%D.97%31.按标准方法制作边长为(A)的立方体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至28d龄期,测得的抗压强度值称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A.150mmB.100mmC.200mmD.70.7mm32.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是采用(D)的棱柱体标准试件标准养护至28d龄期测得的抗压强度值。A.150mm×150mm×200mmB.150mm×150mm×300mmC.100mm×100mm×200mmD.200mm×200mm×300mm33.混凝土强度等级按(B)确定。A.立方体抗压强度B.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C.轴心抗压强度D.抗拉强度34.在水泥混凝土道路路面或机场道面的结构设计中,(B)是主要的强度指标。A.立方体抗压强度B.抗折强度C.轴心抗压强度D.强度等级35.水泥强度等级及(D
本文标题:建筑材料更改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247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