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教科版小学语文五年下册_第1单元_教案
1第一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质朴纯真”。主体课文《最后的常春藤叶》《古诗三首》,“快乐读书屋”中编有《修鞋姑娘》和《信箱里的花束》。在“能说会写”的板块。“语文七色光”中教学重视字词的训练,引导学生收集、积累有关名言,在朗读活动中丰富体验,提升精神素养。2教科版(五年级下册)小学语文课题1、最后的常春藤叶课时第1课时主备教师教学目标1、学习小说巧妙的构思技巧。2、品味小说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3、体味欧•亨利式的结尾妙处。。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习小说巧妙的构思技巧;掌握刻画人物的手法教学准备及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学习目标: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二.自学指导:1.请同学们自由读教科书1-4页内容,借助工具书解决不认识的字、词,读懂课文。2.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用简短精炼的语言概括叙述。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四.检查学生自学效果:1、学生速读课文,讲故事,按小说情节发展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要素将文章分为四个部分,并概括各部分的大意。2、探讨情节特点,3.出示生字,检查识字,指导写字。五.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六.当堂训练:反思:通过本节教学,这篇文章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加之教师的适当点拨,使学生掌握了字、词,及整体课文。3教科版(五年级下册)小学语文课题1、最后的常春藤叶课时第2课时主备教师教学目标1、学习小说巧妙的构思技巧。2.能认识建立精神的支点对人生的重要性;3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和面临逆境勇于自救的精神。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习小说巧妙的构思技巧;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教学准备及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学习目标:1.在朗读和品读中感受文章准确、形象的语言,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赏析欧•亨利式结尾的特点。二.自学指导:1.快速读课文,画出你认为最感动的句子,再有声有色地朗读一遍。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和同学交流。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四.检查学生自学效果:五.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结束语人生难免经历艰难痛苦,但是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信念与爱之于我们,犹如水之于花,阳光之于万物。六.当堂训练:反思:本节课通过学生自己的读、悟,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们被课文中的人物所感动,说出了自己感动的话语。4教科版(五年级下册)小学语文课题2、古诗三首:《过故人庄》课时第1课时主备教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教学重点与难点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教学准备及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2、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情感二.自学指导:1.请同学们自由读教科书5-7页内容,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2.读懂古诗!3.思考:根据注释和联系上下文的理解说说诗意。(15分钟后,相信聪明的你一定会有精彩的表现)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师随机点击“资料”,老师搜集了一些资料可以帮助大家理解这首古诗。四.检查学生自学效果:(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2)读读背背你喜欢的句子。(3)出示生字,检查识字,指导写字。五.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六.当堂训练:反思:本课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阅读、分析,教师播放生动的课件,学生们积极性很高,教学效果好。5教科版(五年级下册)小学语文课题2、古诗三首:《客至》《游山西村》课时第2课时主备教师肖会芬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教学重点与难点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教学准备及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2、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情感二.自学指导: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边读边想象,在读中进入情境,在读中浮现画面,在读中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2.背诵古诗。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四.检查学生自学效果:1、自由读,教师指导检查读诗情况.2、个别读.3、组内读,并在组内说说自己是怎么理解的.遇到不会的字查字典.4再读诗,感语交流仔细读诗,试着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自己的感受.5.出示生字,检查识字,指导写字。五.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重点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学习先抑后扬的写法:山重水复疑无路—抑柳暗花明又一村—扬六.当堂训练:熟读成诵:采取小组竞赛,组内竞赛等不同方式背诵反思:学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感悟读诗文,加深了对文章思想的体会;通过让学生配乐朗诵,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朗读能力。教学过程:6一、导入。1、同学们,在我们的文学长河中,有一颗璀璨的星星,那就是唐诗。有成就的诗人更是数不胜数,孟浩然就是其中的一个。以前,学过几首孟浩然的诗,谁来背一下?2、学生背诵《春晓》、《宿建德江》。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浩然的另一首诗《过故人庄》二、学文1、请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古诗。(1)出示自学要求一,请学生朗读,明确要求。师随机点击“资料”,老师搜集了一些资料可以帮助大家理解这首古诗。2、学生自学,师巡视。3、交流(回到老师的界面)(1)指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2)读了此诗,你知道它讲述了一件什么事?(孟浩然接受一位老朋友的邀请,来到乡村做客的事。)(3)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诗人与老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4)你从哪里体会到的?4、交流:点击“邀“——“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一句(1)指名读诗句,理解字词故人——老朋友具鸡黍——准备丰盛的饭菜(2)受到老朋友的邀请,看到这一桌丰盛的饭菜,诗人心情怎样?(开心、高兴)(3)指导读好这句诗句。5、交流:点击“话”——“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1)指名读。(2)把你的体会说说。(打开窗子,面对谷场和菜园,举起酒杯畅饮美酒,闲谈农事。只有老朋友之间才会谈家常事。)(3)随机理解“桑麻”(4)看着插图,发挥你的想象,完成“说一说”——“想象诗人和老朋友会聊一些什么?)(5)学生自己完成。(6)交流(真是太感谢你为我准备了这么丰富的菜肴,下次欢迎你到我家去做客。)(你们这儿真美,真想一直住在这儿啊!)(今年的收成怎么样?还好,有可能是个大丰收。)…………是啊,深情厚意只在淡淡的几句询问农事中,就在这悠然地举杯饮酒,闲谈农事中。(7)齐读“话”句6、交流:点击“别”——“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1)指名读(2)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依依不舍)(3)即将分别了,孟浩然会和友人说写什么?和旁边的同学说说。(4)交流。7、是啊,真挚的友情让诗人依恋,农家的生活让他向往,那还有什么让诗人要相约重阳日在来赏菊花呢?(优美、淳朴的田园风光。)(1)出示“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放眼望去绿树围绕着村边,青山在村外横卧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你看到的说出来。)(2)读好此句。(3)讲述对仗句。师范读“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句诗读上去朗朗上口,你知道它永乐什么修辞手法吗?(对仗)师讲述什么是对仗句。师生对对子:“绿树”对________;“村边”对_______;“合”对______“绿树村边合,”对____________这首诗中还有一句对仗句找出来。(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师生共对对子。读好这两句诗句。练习背诵。三、拓展1、在我们《古诗七十首》中,还有许多田园诗,其中,我们学过两首,一起复习一下——《清平乐村居》、《四时田园杂兴》(背诵)2、今天,我们将一起在学一首陶渊明的《饮酒》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词语。3、联系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初步体会诗中对仗句的特点。4、感受朋友之间聚散两依依的浓浓情谊,激发学生珍惜人间友谊的美好情感。7教科版(五年级下册)小学语文课题快乐读书屋修鞋姑娘课时1课时主备教师教学目标1、从课文的情节叙述和人物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2、认识6个生字教学重点与难点抓住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体会人物的品质,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教学准备及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自由阅读课文,并回答出阅读提示中的问题。二、自学指导1、小组合作学习书中9—11页内容。2、小组分段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3、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在读中进入情境,在读中浮现画面,标记出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4、画出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三、学生自学师巡视四、检查自学情况。五、讨论、点拨(创设情境,角色转换)作者态度为什么变化如此之大?默读“我”和姑娘对话部分,想象人物各自内心,他们有许多话没有直接说出来,你可以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写在句子旁边。师:诚信就在我们身边,一个约定,一个承诺,一个美好的心灵。我们的社会呼唤诚信,我们的生活更需要拥有美好心灵的人,让我们细心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记录下感动我们的点点滴滴……六、当堂训练反思:通过读、写、练,能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培养综合的能力。8教科版(五年级下册)小学语文课题快乐读书屋信箱里的花束课时1课时主备教师教学目标1、了解娜塔娅主动帮助邮递员阿姨送信及给女教师送花的故事,培养学生助人为乐和关心他人的品质。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文中人物的对话。3、认识生学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阅读提示中的问题教学准备及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好词好句。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与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3、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自己助人为乐和关心他人的品质。二.自学指导:1、自学教材第12—13页内容:(1)自由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2)思考:娜塔莎为什么要送花给女老师?这些鲜花包含着什么样的情感?(3)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在读中进入情境,在读中浮现画面。2、画出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四.检查学生自学效果:分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全班交流。五.训练:反思:学生在活动中为贝贝的爱心深深感动,思想情操得到了提升。在读文本与读者之间互相理解、互相建构、互相拥有的过程,学生敞开心扉、倾注热情,与文本进行心灵的对话和情感的碰撞。9教科版(五年级下册)小学语文课题能说会写感动课时1课时主备教师教学目标1、通过讲述、交流感人之事,激发学生追求友好、善良、淳朴、真诚等美好品质。2、表达能做到有条理,突出重点;通过语言和表情打动、感染听众,能够尊重方,认真倾听并抓住要点。教学重点与难点表达能做到有条理,突出重点,能通过语言和表情打动、感染听众,能够尊重方,认真倾听并抓住要点。教学准备及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激情导入,引入话题可结合本单元主题和已经读过的四篇课文中人物的质朴纯真来导入话题学习目标:1、让我们在语言交流实践中,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善良、淳朴等美好品质。2、能通过语言和表情打动、感染听众。自学指导:1、阅读教材14页阅读提示要求,明确说话的内容。2、小组交流,充分练说。3、分组合作,按照要求练习说话,相互学习,在倾听中补充自己的不足。4、全班交流,相互评价,共同提高。(相信认真的你一定会大声地、自信地表达出来并写下来)当堂训练学生自荐、互荐相结合,选出几个同学把自己观察到的景象和感受讲给大家听后写下来。(比一比,看谁说得最好!)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不仅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还培养了好的品质,达到了思想教育的目的。10教科版(五年级下册)小学语文课题习作:写自己经历过的事情课时1课时主备教师教学目标1、按照“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和“表达出真情实感”的要求完成本次习作。2、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的经历,客观反思,陶冶情操。3、学习修改习作的方法,并锻炼自己修改习作。教学重点与难点写清楚事情的经过,表达出真情实感。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教学准备及手段多媒体
本文标题:教科版小学语文五年下册_第1单元_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252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