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精神动力作用研究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精神动力作用研究摘要: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新世纪新阶段党在加强自身建设方面采取重大措施,对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推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创先争优活动的背景,重点研究了创先争优活动的精神动力作用,继而提出做好创先争优活动的措施。旨在通过这些研究,指导我们更加深入的、创造性的开展创先争优互动,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关键词:创先争优精神动力根据十七大的部署,创先争优活动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即,创先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活动。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促进经济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这项活动的扎实开展是我党进一步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更深更广层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大力弘扬创新争优的精神,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它所产生的巨大的精神凝聚力、约束力与创造力为现代社会的健康、和谐、全面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支持。因此,进行创先争优精神动力作用的研究十分必要。一、创先争优活动概述(一)创先争优活动的背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继续。2007年,党的十七大在关于党的建设部署中,明确提出开展两项活动,一是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二是在党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从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力和党员先进性的实际出发,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的需要。(二)创先争优的内容标准1、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五个好一是领导班子好。领导班子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勤政廉洁,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党员队伍好。党员素质优良,有较强的党员意识,能够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工作机制好。规章制度完善,管理措施的到位,工作运行顺畅有序。四是工作业绩好。本单位各项工作成绩显著,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事迹突出。五是群众反映好。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党员在群众中有良好形象,党群干群关系密切。2、争当优秀共产党员——五个带头一是带头学习提高。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自觉坚定理想信念;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能手。二是带头争创佳绩。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埋头苦干、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在本职岗位上做出显著成绩。三是带头服务群众。积极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自觉维护群众正当利益。四是带头遵纪守法。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五是带头弘扬正气。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敢于同不良风气、违纪违法行为作斗争。二、开展创先争优的精神动力作用(一)有利于激发党员的内在精神动力创先争优活动的主体是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党内掀起“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创建活动与“五个带头”优秀党员活动的高潮,形成你追我赶、争当先进的局面。可以鼓励先进、提高中间、鞭策后进,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进取精神,充分调动广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充分发挥了机关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扎实推进党建工作走前头、作表率。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评选出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将党员和党组织分成两个群体,在党员内部和党组织之间形成相互竞争、相互赶超的良好局面。竞争意识的培养是精神动力状态表现形式之一,有助于个人精神力量的开发,党员内在动力不断提升,党组织的核心能力也会进一步提升,以创先争优的精神打造过硬队伍。(二)有利于增强党组织的精神凝聚力创先争优实践活动要求后进基层组织、党员向先进组织、党员看齐,形成追、比、赶、超,积极向上的良好局面,要求各个支部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积极带领党员、群众出色的完成各项任务,以创先争优精神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要求基层党组织要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团结协调,作风正派,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与群众保持密切的关系,党群、干群关系融洽。通过活动的全面开展,整合了分散的甚至是相互排斥的各自精神力量,形成了集中的、共同的、统一的精神力量,提高了党组织的凝聚力,使得基层党组织同心协作,凝心聚力,基层党组织有了向心力与亲和力,才能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三)有利于增强党员群众的精神约束力创先争优活动要求共产党员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理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但要出色地完成党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之间的关系,不惜一切代价维护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坚持党性原则,作风正派,遵纪守法,公正廉洁,敢于同一切违法犯罪的行为作斗争。创先争优活动在个人的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员作为创先争优的实践主体进行行为选择时,明确了选择的性质和方向,具有明显的约束作用,实践主体选择的行为方式和方法,在活动中都做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使得人们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精神力量的约束。指明了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尺度,引导党员群众自觉地选择与之相符合、相适应的行为及方式,放弃与之不相符合、不相适应的行为及其方式,使我们受到精神力量的有效约束,指导人们自判、自选、自控,这也是精神的自律作用。(四)有利于引导社会价值取向,推动科学发展争先进创优秀的精神实质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道德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中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人的精神内容,根本上受社会关系,尤其是精神关系的制约,离开了社会关系、社会环境和社会实践,就不可能存在道德。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精神实质是创先进,争优秀,这种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政治道德,源于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通过动员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把这种精神变成创先争优这个庞大群体的共同价值取向和追求,以党的先进和优秀带动整个社会创先进、争优秀。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学先进、赶先进、做贡献、当表率的良好风气,最终引导社会的价值取向。破解发展难题,推动科学发展是中央国家机关继续深入推进创先争优的重点。争先进、创优秀的精神将激励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以干事创业为中心,重在实践、重在行动、重在实效,着力推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激发党组织活动,提高党员能力,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持续有效的动力源泉。三、结合实际,开展好创先争优活动(一)统一思想,努力提高创先争优活动的意识。创先争优是勇夺一流的勇气,是永不懈怠的精神,也是一个地区、一个部门敢于争先、勇于争先、勤于争先的具体体现。是促进勤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要统一思想,增强创先争优意识,充分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创先争优取得社会效益,努力形成促进发展的强大合力。(二)精细部署,切实加强创先争优活动的领导创先争优活动的领导关系式按照党组织隶属关系来确定的,各级党组织负责要结合实际制定的实施意见,对活动进行充分的动员部署,加强督促检查和工作指导,及时交流工作经验,确保创先争优活动有计划有步骤的向前推进。基层党组织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积极的制定活动实施方案,抓好工作落实,党员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情况适时、及时的进行检查与点评,实事求是的肯定成绩,指出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并提出前瞻性指导意见,加强党员领导干部与基础党组织和党员的联系互动,把抓业务与抓党建结合起来,相互推动、相互促进。(三)明确要求,高点定位创先争优活动的目标争先创优是各项事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提升部门形象的重要保障。当前我们争先创优的总体目标是:全面建设“六型”机关。一是建设学习型机关,形成人人自觉学习的良好风气,机关队伍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二是建设服务型机关,热心为基层服务,切实帮助基层解决发展和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热心为群众服务,尽力解决群众的合力诉求,建成基础满意、群众满意的机关。三是建设效能型机关,规范审批行为,简化办事环节,缩短办事时限,提高行政效能。四是建设创新性机关,进一步创新工作举措,不断提升各项工作的创新水平,五是建设廉洁型机关,着力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机制,努力以勤政廉政的实际行动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六是建设和谐型机关,形成讲大局、讲团结、讲协调、讲合作、讲宽容、互相支持、互联配合的良好氛围,凝心聚力,创造最佳业绩。(四)强化措施,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创先争优不仅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充分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更要有科学的工作机制、密切联系实际的行动和切实有效的工作措施。一是要完善工作机制,将责任目标进一步细化、量化,建立更加公正、科学的绩效考评办法,完善激励机制。二是要坚持注重实效。创先争优要靠工作的实际效果来体现,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着力破解难题,健全服务机制,优化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水平。三是要注重观念更新。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和做法束缚中解放出来,坚持用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努力克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思想观念,以改革的精神提高和完善自己,始终保持强烈的进取心,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参考文献】[1]解西锋.加强思想理论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0(3)[2]孟婷.建设学习型政党保持党的先进性[J].延边党校学报,2010(4)[3]徐冰.人之动力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9[4]创先争优与党的先进性建设.人民日报网.
本文标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精神动力作用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280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