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弄清“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争做为民务实清廉的表率
弄清“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争做为民务实清廉的表率王树山“三问三行”是我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自选动作之一。那么“三问”的实质是什么?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什么必须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问题,是这次教育实践活动必须深入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在世情、党情、国情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如果对这三个问题不时时自省,不从本质上深刻理解,就会忘本,就会困惑,就会走错路而不自觉、临险地而不自知。只有真正弄清“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真正做到强化公仆意识,政治本色不能变;强化为民情怀,宗旨意识不能忘;强化群众观点,理想信念不能丢,才能把握自己的正确定位、找准前进的目标方向,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弄清“我是谁”牢记安身立命之本弄清“我是谁”,对于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都至关重要。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当前一些党员干部往往不自觉地发生角色错位,由“公仆”变成“主人”,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是一个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其本质是信仰迷茫、信念迷乱、精神迷失、为人做事迷狂。弄清“我是谁”,就要始终牢记党员身份,自觉担起公仆职责,视群众为亲人,把群众当主人,坚持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真正成为群众可以信赖的“贴心人”。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定理想信念,必须增强自信,坚定不移地走我们党所选择和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必须加强学习,把信仰作为一种传承、一种坚守,化作一种自觉行动,努力为实现党和国家宏伟奋斗目标贡献力量;必须端正“三观”,自觉把个人追求与党和人民事业有机统一起来,牢固树立正确的是非、爱憎、善恶、美丑、得失、苦乐、荣辱观念,尽心竭力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恪守党章,按照党章的要求进行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净化、自我提升。要牢记责任担当。干部就要干事,领导就是责任。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对党负责、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强化“朝受命、夕饮冰”的事业心,“昼无为、夜难寐”的责任感,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保稳定,切实担负起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任。要知责敬业,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工作上,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勤恳尽责,争创一流。要敢于担当,真负职位之责,敢尽为民之责,善担干事之责,努力在推动发展中提升思想境界、展现人生价值。要求真务实,了解和掌握事物的真实情况,科学分析,总结经验,找出规律,实事求是、踏踏实实、重在落实,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要自觉廉政勤政。廉洁奉公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为政“底线”。要提升境界,淡泊名利,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之心对待自己的一言一行,以“夙夜在公,寝食不安”的公仆之心对待自己的一职一责,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受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要知足常乐,警钟长鸣,牢牢守住思想道德“底线”、党性原则“防线”和法规纪律“红线”,始终做到以自重铸品德、以自醒管小节、以自警慎言行,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要严于自律,清白为官,在用权上自律,集体决策不专断;在经济上自律,克勤克俭不贪占;在人情关系上自律,按章办事不循私;在生活上自律,作风检点不越轨,做一个堂堂正正“大写”的人、清清白白“小写”的官。弄清“为了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谁”,是反映党的执政宗旨的价值观问题。只有弄清“为了谁”,才能找准奋斗的目标方向。党的一切奋斗,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人民。践行党的宗旨,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些干部把“为人民服务”挂在嘴上,但在思想上、组织上、工作上、作风上、廉洁上迷失方向的现象,指出,弄清楚“为了谁”,就是要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一切为了群众、真心服务群众,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永存敬民之心。作为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对人民群众要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自觉摆正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切实增强对人民群众的感情,树立正确的群众观。一方面,要感恩群众,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充分考虑广大群众的切身感受和实际需要,把感恩之心转化为为民、利民、惠民的实际行动。另一方面,要敬畏群众,经常用群众这面镜子照照自己,匡正自己的人生追求,校验自己的责任态度,衡量自己的职业精神,坚守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切实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负党的重托,不负人民厚望。要常怀亲民之情。站稳群众立场、强化宗旨意识,视群众为“家人”,视群众难题为“家事”,视群众期待为“家计”,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要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诉求,把正确处理人民诉求的过程,变成疏导群众愤懑情绪的过程,变成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维护群众利益的过程,真正使干群之间情绪无对立、办事无猜忌、沟通无障碍,使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要善为得民之举。党对人民群众的领导作用,就是正确地给人民群众指出前进方向,发动人民群众自己动手,争取和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讲道理让群众顺气。要依法办事,以诚取信,讲法治让群众服气。要换位思考,以情感化,讲感情让群众消气。要多做惠民之事。“德莫高于爱民,行莫高于利民。”各级党员干部要竭尽全力,扎实工作,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真正把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在服务群众上,要努力做到为群众不怕得罪人,为群众不怕任务重,为群众不怕事情烦,为群众不怕自己亏,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当中,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弄清“依靠谁”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只有紧紧依靠人民,我们党才会永葆生机和活力,才会有无穷无尽的力量,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弄清楚了“依靠谁”,才能找到力量的源泉。我们必须在思想上牢固确立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紧密团结群众,汇聚众志成城、群策群力推动发展的无穷力量。要虚心向群众学习。始终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要拓宽民意渠道,在倾听中衡量为政的得失、体察责任和义务、感悟方向和动力;要科学民主决策,大胆鼓励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决策形成的过程,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达到科学决策利民;要坚持群众满意,增加群众的话语权、评判权,使我们的工作始终体现群众意愿,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的检验。要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当前,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要紧紧依靠群众,让改革和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让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评价成为改革得失成败的重要标准,以此最大限度地凝聚改革共识,赢得人民群众最广泛的支持。要鼓励先行先试,不“枪打出头鸟”,不搞求全责备,对有益探索及时总结、积极推广,对失误和不足加以引导、不断改进,才能让宽容失败成为一种社会共识,让创新思想得到充分涌流,让首创精神得到进一步彰显。要深入群众调查研究。要从单位的文山会海中走出来,从走马观花的车上走下来,从干部联系干部转为干部联系群众,从眼光向上转为眼光向下,带着群众最现实、最直接、最希望解决的问题去基层调研,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正做到问题在一线解决、成效在一线检验。要和群众同甘共苦。党和群众同甘共苦,群众才会和党同心同德。要能够“跟着群众跳火坑”,无论环境顺逆,都能始终如一,做到平时工作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始终与群众风雨同舟、唇齿相依、荣辱与共,为党旗增辉添彩、为人民建功立业。弄清“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是新时期每一个党员干部必须回答好的重大课题,也是加快“五型许昌”建设必须做好的一份答卷。全市党员干部要把握正确定位,校准前进方向,找到力量源泉,真心为群众着想,全力为群众造福,切实维护好群众利益,真正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的各个方面,为加快建设“五型许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凝聚正能量、作出新贡献。
本文标题:弄清“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争做为民务实清廉的表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291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