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旅游娱乐 >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与环境保护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摘要:为了研究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本文通过旅游开发对该公园的植物,大气质量,土壤生物性状以及水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证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开发对其环境产生了不可忽视的破坏,最后针对这些破坏提出应对的策略,希望可以在旅游开发和环境保护中寻得平衡。关键词: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旅游开发对环境的影响,环境保护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建立于1982年9月25日,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一个旅游的好去处。据报道,今年十一黄金周前四天的购票人数就近七万。国家森林公园的建立目的是为了保存和保护森林公园的景观,便于考察和研究资源环境,促进旅游观光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和环境保护是国家森林公园发展的两条密切先关的主线。然而环境总是会在人们的私欲面前处于弱势的地位。随着游客人数和旅游接待设施的大量增加,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1.旅游开发对环境的影响1.1植物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4810hm2,境内森林茂密,植被覆盖率高。森林公园,顾名思义,最重要的就是林木。然而随着公园旅游业的发展,林木却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这些破坏主要发生在两个地方,一个是公园接待区,一个是游道两旁。1984年及1986年,湘西自治州环保局的王资荣等对公园内锣鼓塔、老林场、黄石寨、金鞭溪、水绕四门等地的杉木、柳杉及枫杨叶中氟化物和SO2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公园接待区锣鼓塔的林木叶片中氟化物的积累最为明显,SO2的浓度远远高于其他地方。接待区用煤量的大量增加是造成接待区林木叶片内氟化物及SO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接待区的大气污染对植物的伤害不单单是体现在这些化学物质的增加,还对林木的生长产生明显的影响。公园接待区后附近的树木开始变黄,出现大量落叶的现象。而受伤的受伤林木主要分布在距游道1m以内的空间范围内,这是由于部分素质较低的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对游道两边的数目乱刻乱划。由此可见,旅游活动真的给公园里的植物带来了很严重的伤害。1.2大气质量如上面所说,公园接待区的大气质量因旅游的发展而不断下降。而其中最大的污染物就是SO2,这样的大气污染主要是接待区燃煤造成的。那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大气质量到底污染程度如何呢?张家界市环境监测站(1993~1999年)以及一些学者曾在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接待区锣鼓塔和黄石寨山顶对大气中的SO2,NOx,TSP3项指标的浓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锣鼓塔的大气污染程度远远高于黄石寨。接待区锣鼓塔的最低污染级别是中等污染,一天的19时和一年中的旅游旺季,都是严重污染。而黄石寨山顶的空气质量大多时间都是清洁的,在旅游旺季的时候才会有轻度污染。这些研究结果说明了公园接待区的大气质量遭到严重的污染,连核心景区也有轻度污染。从该国家森林公园建立以来,公园的大气质量就在不断下降,或许随着1999年后公园采取措施,勒令接待区宾馆酒店里的燃煤改成燃油,使空气质量开始好转,但是公园的大气污染依旧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急需我们的关注。1.3土壤生物性状土壤对一个森林公园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与植物的生长密切相关。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人为的践踏,放牧等活动都对土壤产生严重的影响。2004年谭周进教授等人对张家界黄石寨景区中游人主要景点3个区(背景区:人未踏及;缓冲区:离游道50-80米;活动区:离游道1.5-2.5m)和不同土壤层中的土壤酶活性,微生物氨化和硝化作用强度,微生物活度进行测定。测定结果是:背景区土壤的酶活性>缓冲区土壤的酶活性>活动区土壤的酶活性。背景区土壤的氨化作用强度与微生物活度>缓冲区土壤的氨化作用强度与微生物活度>活动区土壤的氨化作用强度与微生物活度,而硝化作用强度的变化则正相反,因为硝化作用强度主要与踩踏引起的土壤板结造成亚硝酸盐的积累有关,踩踏严重,硝化作用强度大。结果表明,旅游人为踩踏已经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土壤酶及微生物活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一方面可能是旅游人为踩踏造成植被的改变引起的,另一方面是由于人为踩踏造成了土壤结构的破坏,使土壤的理化性状发生了改变,从而导致了土壤生物性状的改变。反过来,土壤生物性状的变化将对与之相关的土壤理化性状变化起指示作用。土壤生物性状的变化势将影响着当地植物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稳定性及其生产力。1.4水环境公园境内的水系主要包括金鞭溪、琵琶溪、沙刀沟和花溪四条溪水,其中金鞭溪为公园污水的受纳体。金鞭溪在森林公园建立之前水质很好,但是之后随着游客的激增带来的污水的排放,水质不断下降,含磷量升高,污染严重的地段还滋生大量的藻类。水体污染主要源于各宾馆酒楼,食店餐馆和居民住所。涮碗洗菜水、油汤汁水、剩菜剩饭、洗涤洗浴水及粪尿水,瓜菜果皮、塑料制品等都未经处理就排到溪水中去。水体受到污染不仅会影响水中生物的生长,导致大量生物的死亡,影响岸上植物的生长,还会威胁旅客和周边居民的健康。据研究,金鞭溪的中下游水质明显好于上游的,说明公园水体的污染还没有严重到难以挽回的地步,这些溪流系统总体上还有自净化的功能,我们应该抓紧时间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时间越久,处理难度就会越大,付出的无论是金钱还是其他的代价都会更大。2.应对措施:在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中寻得平衡自1982年成立以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伴随着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这是否有悖我们建立国家森林公园的初衷?我们将这个地方建立成国家森林公园,最主要的目的应该是保护和保存这里的资源,其次才是发展旅游业给中国带来经济收益,但是从公园旅游的开发对公园里的植物,大气,土壤和水的影响来看,我们并没有很好的坚持这一点。其实环境是基础,一个旅游风景区,如果环境遭到破坏,不断恶化,还如何能带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府有关部门和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管理者们应该提高环境保护意识,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改善公园的环境,实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2.1控制游客数量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环境问题是旅游开发引起的,而旅游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游客。游客数量影响到接待区的燃煤量,废气污染物的排放量,旅游活动区土壤遭踩踏的程度。因此控制游客数量是根本。游客的数量应该控制在公园的旅游环境容量之内。旅游环境容量是指在不至于产生较大环境影响和一定时空条件下,旅游地所能接受的最大游客量。它包括了经济发展容量,空间容量,生态环境容量等等多个因子。其中经济发展容量是指旅游地经济发展所能承受的游客数量,主要由当地道路交通,食宿设施、商业设施、商品供给能力能因子决定,这是会随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建设和发展而变化的。空间容量,顾名思义由公园的空间来决定,据计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日空间容量为13255人次。生态环境容量是指在不至于对旅游地生态环境产生较大污染和破坏,并满足于风景区环境质量指标要求的一定时空条件下,景区所能接待的游客数量,这个容量会随着季节的不同而有差异。公园的管理者应该综合各项数据指标,算出公园的最佳旅客环境容量,并严格落实,特别是在假期期间,不能为了经济效益而不顾公园的承受力接纳大量旅客。控制游客数量对实现景区的经济生态的统一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2.2加强游客管理在控制了游客的数量之后,对游客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游客没有环保意识,为了个人喜好和方便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根据我们现在公民的素质,我们无法寄希望于每个游客自发做出环保行为,因此需要我们公园的管理者加强对游客环境行为的管理。首先要完善公园的环境管理制度,要在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根据公园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公园的约束游客和内部工作人员的不良行为的规章制度,如禁止游客对景区内的植物乱刻乱划,禁止游客肆意践踏游道以外的土壤,并严格落实,对违法或者违反公园的规定的行为进行相对应的处罚,如批评教育,罚款等。同时要加强对游客的环境教育。制定规章制度的目的不是等着游客来违反,然后对其进行惩罚,而是希望游客以及其他内部工作人员看了之后可以自觉遵守,因此管理条例制定出来之后要公示,并加大宣传力度。可以跟一些旅行社进行合作,既规范旅行社的行为,又通过他们对游客进行环保宣传。同时,可以充分利用报纸,杂志,广播,旅游宣传小册子等媒体工具加强对全社会游客道德旅游法规的宣传,在旅游接待地的门票、景点宣传品、街道、路牌等醒目处安排环境保护的宣传。2.3加强接待区管理大气污染,水污染,植物遭受的破坏大部分都发张在接待区和接待区周围,这就说明了加强对公园内接待区的管理是刻不容缓的。游客在很多时候都是消费者,是服务的享受者,而提供服务的这些人才是做出环境破坏行为的人,比如燃煤并将污染气体未经处理就排放到大气中,游客吃剩的剩饭剩菜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排到河水里面,这些都是接待区经营和工作人员的行为。他们更是一群为了自己的经济收益而不顾环境的人。因此公园管理者要对接待区的经营者和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完善这方面的管理制度。首先是要对接待区经营者和工作人员进行环保教育。然后通过管理规范约束他们的行为。规定接待区的宾馆酒店饭店餐厅等不能烧煤,只烧电烧气,尽量使用清洁能源;部分污染过严重的接待设施要严令迁出。产生污染气体要经过处理才能排放,安装脱硫装置,降低毒气排放。涮碗洗菜水、油汤汁水、剩菜剩饭、洗涤洗浴水及粪尿水,瓜菜果皮、塑料制品严禁排放到景区的河流里。固体垃圾要收集起来运出景区集中处理,各种生活废水要通过建立完善的地下水道系统,排放到景区外,并且要经过处理无较大污染后才能排放。公园管理人员和有关部门人员要加强监督,定时检测,不达标的采取惩罚措施,情况严重的考虑严令迁出。2.4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监测体系国家建立了森林公园也应该负起管理的职责。当然国家的管理职责不是参与森林公园的日常管理活动,而是要完善有关森林公园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规范森林公园直接管理者的行为,森林公园直接管理者也可能为了追去经济利益而忽视环境保护,所以需要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国家应该设定各种环境指标,并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定时派政府人员和环保机构的工作人员到各个森林公园进行监测,确保森林公园各项都符合环境保护的指标。协调好旅游开发和环境保护,需要国家,森林公园管理者,森林公园内部工作人员和商业活动经营人员以及游客的共同参与,才能让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朝着一个生态平衡,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参考文献:1、石强,钟林生,汪晓菲:《旅游活动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植物的影响》,植物生态学报,2004年。2、石强,吴章文,贺庆棠:《旅游开发利用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大气质量影响的综合评价》,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第24卷第四期,2002年7月。3、谭周进,肖启明,杨海君,贺小香,周红丽:《旅游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土壤酶和微生物作用强度的影响》,自然资源学报,第21卷第1期,2006年1月。4、石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水环境评价》,福建林学院学报,2006年。5、石强,贺庆棠:《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最佳旅客环境容量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第29卷第4期,2007年7月。6、陈奉伟:《森林公园游客环境态度与行为研究》,2009年。
本文标题: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与环境保护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298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