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强化“五项保障”,进一步加大村干部队伍管理
***强化“五项保障”,进一步加大村干部队伍管理***针对村干部报酬不高、队伍不稳、素质不强、能力不够等问题,通过强化职责、教育、报酬、退休、干好等五项保障,不断强化村干部队伍管理,提升村干部服务水平,促使村干部能干事、会干事、干好事。一是强化职责保障。一是针对现阶段农村工作环境,结合我县实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村党组织书记的工作职责,强化了责任担当,完善了考核评价激励机制,进一步发挥村党组织书记的“领头羊”作用得到,进一步提升基层组织的服务能力。二是针对村级干部“无人可选”的问题,出台了《关于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把政治素质好,诚实劳动,为人正派,处事公道,事业心和责任感较强,群众基础好,带领致富能力强的优秀乡土人才纳入村级后备干部库,加大培养力度,解决村干部后继乏力的问题。三是建立了村干部档案管理制度。出台了《关于建立全县村(社区、分场)干部档案的通知》,按照机关事业单位干部管理的相关要求,对全县村级干部进行了建档管理,进一步规范了村干部的选拔、任用和管理。二是强化教育保障。一是县委每年安排专项经费对全县村级党组织书记、村(居)委会主任至少轮训一次。培训采取专题辅导、专家授课、经验交流、分组讨论等多种方式,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村民自治制度与体系建设、农业农村相关政策解读、农村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及农村清洁工程、基层干部作风建设、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村群众工作等相关知识进行专题辅导。二是要求各乡镇党委对村(社区)“两委”其他成员集中开展专题培训,原则上培训每年时间不得少于3天。在培训村(社区)“两委”成员时,同时将村(居)民小组组长、理事会理事长、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村(社区)团组织、妇女组织负责人,村(社区)后备干部、党员骨干等一并纳入培训范围。三是强化报酬保障。我县建立健全了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报酬正常增长机制,合理确定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工作报酬,每三年调整一次。从2009年开始,村干部工资不断增加,正职从最低不到500元,增加到840元。副职从最低不足400元,增加到850元。并从2015年开始,推行村干部“基本工资+绩效补贴”的结构性工资制度。基本工资:正职提高到每月1000元,副职每月850元。绩效补贴:根据各乡镇年度考核评价结果,按照最高不高于年工资的25%发放村干部绩效补贴工资。四是落实“退休保障”。一是实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离任补贴制度。我县从2009年开始,采取县财政补、镇配套等方法,参照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为所有村“两委”干部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对正常离任、在正职岗位工作满十年而没有参加养老保险的村干部发放“农村离任老村支书、老村主任生活补助”。目前我县享受养老保险的村干部(包括已退休的)达到700余人,已有445人正在享受离任补贴。三是建立了村干部档案管理制度。出台了《关于建立全县村(社区、分场)干部档案的通知》,按照机关事业单位干部管理的相关要求,对全县村级干部进行了建档管理,进一步规范了村干部的选拔、任用和管理。五是强化“干好保障”。为切实增强村干部岗位吸引力,我县非常注重村干部的政治激励。一是认真组织优秀村党组织书记进乡镇班子、进事业编的考录工作,2011年以来有一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被录用进入乡镇党政班子成员,6名村党组织书记考录进了乡镇事业编,极大的激发村干部干事服务热情。二是提供参政议政的舞台。注重在实践中发现、推荐那些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优秀村干部担任“两代表一委员”,目前我县有500多名村干部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他们提供参政议政、发挥作用的舞台,极大地调动了一大批村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本文标题:强化“五项保障”,进一步加大村干部队伍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312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