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文科2010年高二政治(上)期中考试试题
1那彭中学2011年秋季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政治试卷(文科)试卷总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考号:班别:姓名:总分: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范围的扩大和程度的加深,一些原来只在动物中传播的疾病威胁到人类的健康,这提醒我们()A.人类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变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B.利用和改造自然必须以认识和保护自然为前提C.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失去了客观性D.改造自然必然以牺牲自然为代价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物质现象的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B.商品和货币C.“十五”计划D.日月星辰3.社会的存在与发展,起基础和决定作用的是()A.客观世界自身的力量B.物质资料生产方式C.支配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客观规律D.人民群众4.如果牛有宗教,牛的神一定长着牛角,鸟有宗教,鸟的神是长着羽毛的。这反映了()A.任何观念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B.宗教观念是对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C.有些观念是人脑中自生的D.不是神创造万物,而是万物创造神,才使之客观存在5.对于同一棵古树的美,植物学家考察的是它的生理生长习性,把古树顽强的2生命力看作是美;木材商考虑的是它的木质、树围,把古树的经济价值看作是美;而画家则惊叹它奇特的外形,把古树的形态看作是美。上述对古树审美感受的差异表明()A.人的认识具有主观随意性B.认识对象是由主观意识创造出来的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D.人的认识受主观因索制约6.世界上原本不存在的东西,人们通过自己的智慧把它们创造出来。如:人们通过生物工程创造出一些新的物种。这说明()A.在一定条件下意识可以决定物质B.意识虽不能决定物质,但在一条件下可以产生新的物质C.意识能反作用于物质,使物质的具体形态发生变化D.人们改造自然必须以原有的自然物质及其属性为基础7.娃哈哈集团十分注重市场调查,针对当前独生子女偏食引起的营养不良问题.设计配方,推出受消费者依赖的品牌产品,企业效益明显提高,这一事实所蕴涵的哲理是()①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对物质产生能动作用②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③主观符合客观,是做好工作的关键所在④企业生产要面向市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8.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中出现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十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既克服了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这一事实主要说明()①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②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3③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先错误后正确④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9.一艘轮船在航行中遇到风暴,逐渐下沉,船长大声问道:“谁会祈祷?”船上一名神父自告奋勇地说:“我会”!船长说“那好,你开始祈祷吧!其他人套救生圈,因为正巧差一个救生圈。”这则笑话说明()A.面对风暴,神父表现出大无畏精神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相互补充C.我们应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D.神父犯了经验主义错误10.下列选项中符合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点的有()①山雨欲来风满楼②瑞雪兆丰年③乌鸦叫丧,喜鹊报喜④城门失火,殃及池鱼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1.据《中国青年报》报道:“青海省西宁市市郊的一些村民把自家圈养的猪赶到附近的垃圾场上,用垃圾喂猪。这种垃圾猪被屠宰上市后,垃圾中的病毒随猪肉进入人体,对群众的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这表明()①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②人类可以按照自身需要创造有利于自身的联系③世界上任何事物总是处在因果链条的联结之中④相继出现的现象之间存在着因果联系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12.现代农业应该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结构。农业结构调整要因地制宜,逐步推开,不能搞“一刀切”,硬性要求农民种什么、不种什么。调整农业结构的哲学依据是()A.只有优化各部分的结构,才能使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的功能之和B.没有整体就无所谓部分4C.整体的性能状况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况D.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13.下列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A.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C.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D.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14.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到磁悬浮列车,动力越来越大,运力越来越强,速度越来越快,这表明()A.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B.新事物是旧事物矛盾演变的结果C.事物的任何变化都是根本性质的变化D.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15.我国在确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时,提出在21世纪实现三个“零增长”;2030年实现人口规模“零增长”;2040年实现能源资源消耗“零增长”;2050年实现生态环境退化“零增长”。这一目标的确立,从哲学上看()A.坚持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变规律的观点B.体现了我国国家的性质和发展C.坚持了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D.否认了事物的运动变化与发展16.每年的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荒漠化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我国则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严重荒漠化不仅吞噬着我们的生存空间,还是导致贫困和阻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导致荒漠化的原因是人们滥砍乱伐、过度放牧导致生态失衡,这给我们的启示是()①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具有不可抗拒性②我们在利用改造自然时,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5③社会发展有规律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④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17.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科学家通过将大熊猫的体细胞植入去核后的兔子卵细胞中,成功地培育出了大熊猫的早期胚胎。这种异种克隆技术可以使世界级的濒危动物大熊猫走出濒危的困境。这体现出()A.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B.人们可以发现和认识规律C.人们可以利用条件创造规律D.人们可以利用规律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18.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是,国际关系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有所增加,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从辩证法角度看,上述材料告诉我们()A.想问题应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B.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C.做工作应善于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D.看问题应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19.有的领导干部为显示自己的功缋,只报喜不报忧;只爱听恭维话,不爱听批评话;在乎日工作中有的人只喜欢“顺利”,害怕困难和矛盾,碰到问题绕着走。这种工作方法,在哲学上是()A.否认了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B.只看到“统一”否认了“对立C.片面性和绝对化D.是“一点论20.莎士比亚说:“你是独一无二的。”这就是说,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因此,当人们选择职业时,应尽量选择适合自己性格特点的工作。以上材料说明想问题、办事情要()6A.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B.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C.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善于抓中心,抓关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中的22个人口在10万以下的民族有了很大发展,群众生活有了明显改善。但是,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原因,这些少数民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水平还比较落后,贫困问题仍较突出。因此,制定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采取特殊政策措施,帮助其加快发展,走上共同富裕道路很有必要。据此回答21—22题。21.从唯物论角度看,上述认识体现了()A.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B.意识对事物发展有积极的反作用C.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D.一切事物都在变化发展22.从辩证法角度看,上述认识体现了()A.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B.静止是绝对的、无条件的C.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3.有些人在评论我国教育制度时,总喜欢以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为例,证明高学历不等于真才实学,要求给高学历降温。但他们的结论否认了一个基本事实,众多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获得者有几个不是高学历?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对人类的贡献难道不如比尔·盖茨吗?要求给高学历降温的人错误在于()A.只看到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系的B.否定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C.肯定了矛盾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D.夸大了矛盾特殊性,否定了矛盾普遍性24.“经济工作是我们一切工作的中心,同时要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推动社会全面进步。”这段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分析问题既要看矛盾的普遍性,又要看矛盾的特殊性7B.做工作要抓住主要矛盾,又不能忽视次要矛盾C.办事情既要着眼于整体,又不能忽视局部D.搞建设既要抓物质文明,又要抓精神文明25.手机短信方便了人们交流沟通,也被少数人用来进行诈骗或骚扰。对此,正确的认识是()①对待任何事物都应持一分为二的态度②手机短信弊大于利③评价手机短信的利弊要看其主流④取消手机短信,发展替代性服务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胡锦涛在庆祝十一届三中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必须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材料一改革开放前,平均主义分配体制严重制约了效率的提高.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针对这一状况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针对贫富差距拉大的趋势,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又适时提出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材料二效率可以给社会带来更多的财富,从而为促进公平创造条件;公平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从而为提高效率奠定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该大力发展生产力,在不放松效率的前提下,逐步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说明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2分)827.近几年,我国各地纷纷兴起了“红色旅游”。红色旅游是加强党的传统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民族精神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是一个民族实现共同理想、目标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用唯物论的有关道理分析,为什么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2分)28、2008年12月27--28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分析当前农业农村形势,研究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政策措施,部署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上述材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道理?(12分)29.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地靠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请运用有关哲学道理,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我们为什么要提倡不断创新。(14)9那彭中学2011年秋季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政治试卷(文科)答题卡试卷总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考号:班别:姓名:总分:一、单项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二、非选择题26.27.1028.29.11高二政治试卷(文科)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BCBADCBBCBDAD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DCDDDACACDBB※二、非选择题26.①效率与公平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效率与公平是对立的。过分重视一方,另一方就会受到影响。效率与公平又是统一的,二者相互依存。一方的合理解决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创造条件。不能离开效率谈公平。也不能离开公平谈效率。②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特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本文标题:文科2010年高二政治(上)期中考试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325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