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多元化发展道路
天津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多元化发展道路姓名:王景信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金融学指导教师:高正平20090501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多元化发展道路作者:王景信学位授予单位:天津财经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杨学华商业银行的多元化发展趋势-湖南商学院学报2002,9(4)商业银行面临机制的转换与外资银行抢战市场份额的压力,多元化发展有必要且可能.商业银行应转变观念,坚持一业为主多业发展的循序渐进的总体格局,采取适度规范与管制政策,走联合拓展业务类型及优化知识结构的多元化发展的道路.2.学位论文张艳春建设银行对工程集团多元化发展信贷支持2006本论文通过对工程集团公司当前整体产业经营和财务管理的现状、建设银行与工程集团信贷合作历程以及工程集团陷入困境的描述,分析了工程集团公司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建设银行在以往对工程集团产业发展给予信贷支持过程中未能从该集团公司的整体上把握和防范授信风险。在当前工程集团出现财务困境,建设银行信贷资产面临风险的情况下,本论文通过全面分析,认为工程集团公司在13年的发展历程中,产业经营和管理中形成了一定的优势资源和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方式,虽然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如果该公司能够渡过当前的财务危机,针对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则该公司仍然具备一定的发展前景,建设银行应该以继续扶持的态度对待当前的问题。在这一战略原则前提下,论文分析了建设银行当前所面临的最主要的信贷风险是由企业经营和信誉风险扩大,企业管理层的不稳定性及政府部门态度的不明朗所引发的。在这种情况下,建设银行应该从落实抵押担保措施、为企业提供财务顾问服务、强化贷后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争取在企业化解财务风险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保全银行信贷资产安全,实现双赢。通过案例分析,本文对商业银行在给予客户信贷支持的同时应如何全面认识和防范集团客户授信风险提出了有借鉴意义的设想。3.期刊论文胡红业.刘博金融脱媒背景下商业银行资产配置多样化研究-南方金融2010,(6)在金融脱媒趋势下,金融市场的发展使金融产品日益多样化.为了应对金融脱媒带来的竞争,商业银行的资产配置也逐步多样化.资产配置多样化将使商业银行的收入向多元化发展,同时其资产组合的风险和收益特征也发生变化,从而要求商业银行对其传统的经营模式进行调整.4.学位论文王桢银行并购问题研究2005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世界金融业的发展达到一个新高度,资本运作的国际化和多元化发展,使重组和并购已成为银行迅速发展的必然态势。银行重组有力地促进了资本的合理流动,推动银行资本和经营的多元化发展,有效降低和化解银行风险,提高银行的经营效益。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应顺时求变,抓住“入世”的有利时机,借鉴发达国家银行重组和并购的成功经验,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以市场为导向进行银行资本的优化整合,增强综合竞争能力,为我国经济腾飞保驾护航。本文在探讨国际国内银行重组的经验教训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重组的理论和实践方案。本文认为加快我国银行业并购重组的市场环境建设,探索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过渡的途径,建立金融控股集团是民族银行业的发展的出路。中国银行业要改变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银行结构模式,实现向现代金融体制的转变,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实行高效率的并购重组。在并购重组的过程中,必须明确政府的职能,政府应该是并购的引导者和市场监督者。同时,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并购市场,提供一种激励兼容的制度安排。银行重组是深化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有效整合银行资源的有效途径。5.期刊论文陈方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企业技术开发2004,23(9)文章通过分析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业务发展格局、风险管理等多方面的影响,提出商业银行必须从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改进风险管理、加快业务多元化发展等多方面入手,为利率市场化后的竞争发展打下坚实基础.6.学位论文刘晓星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200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商业银行业虽已形成多元化市场结构的雏形,但较高的市场垄断程度仍然阻碍了其经营效率的提高。2001年,中国加入WTO,承诺5年后完全开放银行业,外资银行进入在地域和业务范围的逐步放开,使得它们成为影响国内商业银行市场结构及其经营效率的重要因素。深入分析近十年来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研究市场结构与银行经营绩效的相关性和外资进入及其对市场结构和经营绩效产生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结构.行为.绩效理论为基础,主要从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和进入壁垒三方面分析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的发展及现状,并沿着这一思路总结了外资银行近十年的经营状况,考虑其进入条件下对商业银行市场结构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选取国内12家主要商业银行1996-2005年的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考察市场结构与经营绩效的相关性,并引入外资银行渗入度指标,考察其进入条件下,市场结构与经营绩效以及外资银行进入程度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本文研究认为,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正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有从高度垄断向垄断竞争发展的趋势,但垄断程度仍然偏高。实证结果表明,较高的垄断结构并未带来相应的垄断利润,市场结构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商业银行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但闭门竞争导致低效,需要外部硬约束的刺激。目前外资银行的进入虽加剧了竞争,短期内却不足以影响商业银行的市场结构和经营绩效,但长远看将有利于提高竞争的效率。据此,文章提出几点政策建议,即以市场结构的优化、外资银行的积极引入刺激国内商业银行在传统业务上的创新和在新兴中间业务上的发展,以此促进国内商业银行的有效竞争,提高经营绩效。7.学位论文夏琦晔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探析2000论文以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为论题,旨在介绍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主要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中国利率结构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以及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现状的分析,阐明商业银行实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势在必行,进而借鉴西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策略,提出中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设想,以耱达到减轻银行的经营风险,提高经济效益,使银行盈利结构摆脱传统的存贷利差形式呈多元化发展的作用.8.期刊论文韩俊梅邮政储蓄机构商业银行化改革构想-华南金融研究2004,19(2)我国邮政储机构商业银行化改革可分三步实施:首先,通过机构业务的调整明确产权,分离出企业制的特殊商业银行;其次,逐步扩大资产的使用范围,使资产业务在市场调节中多元化发展;最后,提高经营风险意识,做好市场定位寻找新业务增长点.9.学位论文白玲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拓展与创新2003中国商业银行如何满足居民个人金融需求的多元化发展,同时应对外来竞争的问题已经为人们所广泛讨论.该文正是根据上述情况,在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全力展开研究的.全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分析中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创新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长期以来,中国商业银行一直以企业单位为业务经营对象,不重视个人业务的开拓,这既影响了商业银行经营效益的发挥,也不利于居民个人融资理财愿望的实现,实际上放弃了一块巨大的客户市场.第二部分:介绍国外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提出中国可以借鉴和学习的作法.其中重点介绍了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银行的个人金融业务的创新,从而使银行从单纯的存贷款中介转变为提供广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他们向个人客户提供全方位、综合性的金融业务和金融服务的做法为中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拓展与创新提供了借鉴和参考.第三部分:提出中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拓展与创新的对策.其中包括建立以银行个人基本账户为核心的个人金融业务系统、实行客户经理制、创新个人金融服务产品及加强个人金融业务的营销管理、发展网络银行业务及建立个人信用档案等.10.期刊论文王小晓.胡俊伟中国银行业竞争现状及其战略选择-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6(2)随着我国成功的加入WTO,国内银行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无论是从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还是从进入壁垒来看,国有商业银行都处于优势的垄断地位,但新兴商业银行的发展特别是外资银行的进入,正在逐步改变这种局面,中国的银行业开始呈现多元化发展.国内商业银行在面对强大的国外竞争对手的竞争压力下,应寻求国内同业的战略合作.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645e75c1-7ee5-4e59-aa91-9e3c00f742be下载时间:2010年11月28日
本文标题: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多元化发展道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33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