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反思
实验二中2014-2015学年青年教师大奖赛教学反思教师姓名崔晓丽赛课班级九四班任教学科语文赛课题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撰写时间2015-1-8反思题目:文言文教学不能忽视人文性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把握思想感情人文性观点阐述:青年赛课活动已结束,在经历了初赛与复赛的洗礼,在聆听了众多老师的优质课,如今的我反思自身,谈谈自己讲课中的得与失。反思我的课堂,自认为优点有二:一、学生参与度高,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读书,对照注释自己翻译有疑问互相讨论,小组进行抢答等多种形式,学生参与度高。教师只是稍作点拨,强调、更正或是对难点知识精讲。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真正做到以生为本,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二、注重文言文的朗读。文言文应该在诵读中理解,因此我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读顺文章,读懂文章,读丰文章,读简文章四个环节让学生在诵读中步步深入去记录教学得失叙述育人案例提炼思想方法集结教育成果理解、探究文章内容。这些都是我觉得自己在设计过程中比较合理的,课下反思自身,综合各位老师评课,我总结了自己的几点失。一.忽视了文章思想情感的把握,不能“重言轻文”。文言文学习要经历一个由表到里,由里及表不断的逐步浑入地理解过程,经典的文言文所以能经历岁月的洗礼流传至今,除了语言的凝练美和韵律美,还在于传承着一种崇高的思想情感。反思自己的授课,《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引导学生对文章思想情感的了解和把握,只体现了新课标的“工具性”忽略了“人文性”二、应该引导学生与作者对话,与古人交流。文言文或是塑造了一个又一个个性鲜明的典型人物形象,或是淋漓尽致地传达了作者复杂细腻而又丰富的内心世界。总而言之,文言文中都有一个“人。可学生在学习本文时,却感受不到这个人,或是感受非常肤浅。究其原因,是因为我没有通过对作品背景、相关历史知识和作家经历的介绍,把孟子还原到他本来的生活中,让他在原来的生活中鲜活起来,让他充满自己的个性,这样就会产生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本堂课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在我的思想上都是一次思想的成长,一次教学的磨练。多走进教材多走近学生,把学生的发展脚踏实地地落实在每一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在漫长的教学中继续探索,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本文标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反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350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