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微反应文献综述【前言】“微反应”是最近几年来兴起的一个心理学名词,其在众多领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2009年随着一部以微表情测谎为题材的美剧《Lietome》的热播,这个概念开始风靡,为人所熟知,越来越多的人对微反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本文旨在对微反应的概念、特点、发展现状、实际应用等方面做一个大概的介绍。【关键词】微反应现状应用一、微反应的概念及特点微反应的全称,是“心理应激微反应”。它是人们在受到有效刺激的一刹那,不由自主地表现出的不受思维控制的瞬间真实反应。在心理学领域对应的英文词汇是“Micro-expressions”(美国心理学家保罗·艾克曼(PaulEkman)首创了“Micro-expressions”一词)。微反应是个广义的“大词”,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微表情”,属于“面孔微反应”;二是除了表情以外的,其他能够映射心理状态的身体动作,也就是常说的“小动作”,可以称为“微动作”,属于“身体微反应”;三是语言信息本身,包括使用的词汇、语法以及声音特征,称为“微语义”,属于“语言微反应”。其中对于微反应的研究最多的是关于面孔微表情,也就是较广为人知的“微表情”。微反应动作源于人类本能,绝大多数微小而迅速,都只是一闪而过,难以捕捉,相对于人类其他的有意识做出的表情,微反应更能准确映射出人的心理状态,表现出人们内心真实的想法。(为忠于原著,方便表述,本文中不将引用文献中“微表情”纠为“微反应”。)二、出现背景及发展状况Haggard和Isaacs(1966)率先发现微表情,认为微表情与自我(ego)防御机制有关,表达了被压抑的情绪。他们的研究当时并未引起其他研究者的重视。因一个偶然的机会,Ekman和Friesen(1969)也独立地发现了微表情。最早开始微反应研究的是美国,出于反恐战争的需要,美国政府希望通过研究识谎术来搜集到更多恐怖组织的信息,组织了大批具有实战经验的心理学家做相关研究,并以此弥补多项记录仪(测谎仪)单凭生理指数测量的不足。微反应(Micro-expressions)在科学领域属于“非语言行为”研究的一个子领域,关于非语言行为系统而科学的研究在国外已经开展很久了,美国心理学家保罗·艾克曼(PaulEkman)就是这方面的专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这项研究已经达到顶峰,很多著作、论文以及著名的面部运动编码系统(FACS)都是在30年前就得到了学界的广泛认可。就全球范围来讲,微反应研究目前仍处在一个早期的研究阶段,虽然从事相关研究的人员在基础理论领域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体系,但实际应用的经验还不足,还有2很大发展完善的空间。目前,美国的Ekman团队、Matsumoto团队和Shrev团队,加拿大的Porter团队和李康团队,日本的Polikovsky团队,芬兰的赵国英团队,中国的傅小兰团队等在开展微表情研究。其中Ekman团队是开展微表情研究的主要力量,但是他们的大部分研究工作具有保密性质,并未公开发表。根据目前公开发表的资料,微表情研究可总结为早期的微表情识别研究、微表情识别的应用研究、微表情表达的研究三部分。早期的微表情识别研究注重测量微表情识别能力,考察微表情识别与谎言识别的关系,并成功地构造了微表情识别的训练程序。在该训练程序的基础上,微表情识别的应用研究近年来层出不穷。然而,微表情表达的研究则刚刚萌芽,其中的很多重要问题还不清楚,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微表情的实际应用。在中国,微反应的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2009年9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傅小兰率先对微表情与人的情绪机制、无意识状态之间的关系展开了研究,并成立专题研究小组,傅小兰团队运用认知心理学实验方法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研究微表情识别与表达的基本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并自主研发自动微表情识别系统。中国政法大学的姜振宇教授针对心理应激微反应测试展开研究,是中国心理应激微反应测试研究第一人,并于2010年成立国内首家应用心理应激微反应进行测谎的研究团队——中国政法大学微反应研究小组(注:该小组属兴趣小组性质)。三、理论基础微反应研究特别基础的一部分知识主要涉及到两个领域:解剖学和认知心理学。解剖学基础可以使研究者明了人体解剖结构,明白人体做出动作反应时的生理运作机制,研究过程中的一些专业名词概念理解清晰,尤其是面部微表情这一方面对形成表情起主导作用的肌肉结构的相关专业知识有着特别严格的要求。认知心理学是专门研究人类脑与心理的关系的交叉性学科,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是使研究者了解到人体复杂复杂脑结构和功能分配,并理解人类的各种认知行为的来源。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给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和外在表现找到基础依据,从而排除臆想,使微反应分析的结果更加科学和准确。达尔文的进化论相关知识也很重要。科学进化论观点会从战略上让人认识到一个深刻的事实——人对然用友发达的大脑和思维,但人不过是地球上的一种动物,人受到有效刺激时产生的很多微反应只是进化积累的本能,这些认识方便研究者进行比较纯粹的研究。此外,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情绪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相关知识也很有必要进行了解学习。四、研究工具及方法PaulEkman和研究伙伴W.V.Friesen作了深入的研究,较早地对脸部肌肉群的运动及其对表情的控制作用做了深入研究,他们根据人脸的解剖学特点,将其划分成若干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运动单元(AU),并分析了这些运动单元的运动特征及其所控制的主要区域以及与之相关的表情,给出了大量的照片说明,并于1979年开发出了面部动作编码系统(FacialActionCodingSystem,FACS)来描述面部表情。该套系统将许多现实生活中人类的表情进行了分类,它是如今面部表情的肌肉运动的权威参照标准,也被心理学家和动画片绘画者使用。2002,保罗·艾克曼研制出了名叫METT(Micro-expressionTrainingTool)的微表情3训练工具,包括前测、训练、练习、复习与后测五个部分。通过该工具的训练,人们可以有效地提高对微表情的察觉与识别能力。国内一枝独秀的中国政法大学微反应研究小组致力于研究非仪器类心理测试技术,即通过观察人在受到有效刺激时的反应,来判断其真实的心理状态。细致的观察在微反应研究过程中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甚至可以说贯穿整个微反应研究过程,所有的后续研究都是从研究者观察所得。保罗·艾克曼教授曾经深入新几内亚原始部落,观察当地土著的面部表情,获得珍贵的基础研究资料,对后来的微反应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对微反应进行有效的相对准确的分析,需要特别注意情境的因素,了解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人物经历、个性特征等对判断人物反应所蕴含的信息十分重要。此外,确定人物的基线反应(一个人正常无压力状态下反应习惯),对于准确地把握问题的关键,准确进行分析判断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进行微反应实验研究测试时,需要用摄到像、录音设备进行有效的音频视频数据采集,接下来利用数字媒体处理技术对所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无损剪辑和调整,尽可能的使用软件进行基础分析,最后进入微反应特征分析阶段。五、实际应用大部分人想当然的认为“微反应”主要是用来测谎,谎言识别确实是微反应应用的一个领域,扩大了讲,微反应在国家安全(如反恐)、司法系统(如刑事侦查)、政治心理学(如政治选举)领域的应用大多与谎言识别有关。临床也是微表情研究的重要应用领域。研究者目前十分关注微表情识别在临床上的应用。在临床上,除了研究精神分裂症,研究者还将微表情识别拓展到对述情障碍(alexithymia)的研究。医生若能识别病人的微表情,则可以更好地了解病人的需求,针对性地确定治疗方案,缩短疗程,提高疗效。此外,微反应在商业谈判、人力管理、教育教学、传媒采访、影视制作、社会交往等方面也有着诸多影响。应用于商业谈判,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谈判成功率;应用于人力管理,有利于提高管理有效性;应用于教育教学,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应用于传媒采访,可以有效地挖掘信息;应用于影视制作,如人物表情设置、综艺节目等;在社交方面的应用,可能改善社会交往能力(不建议在日常生活中大肆利用微反应分析)。值得注意的是,微反应分析在上述领域都只是起到辅助作用,并非绝对唯一依据。六、存在的问题微表情与人类内在的情感信息加工过程紧密相关,它无法伪造,不受意识控制,反映了人类内心的真实情感,但却很难为人们所觉察(Ekman&Sullivan,2006)。迄今为止,由于专业理论、研究经验、测量工具等等方面的制约,存在着诸多不足,人们对微表情的心理与神经机制的认识、对微表情的实际应用都十分有限,以往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在未来开展更为系统深入的研究予以解决。微反应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分歧主要集中在微表情这一块,有以下几个方面:1、微表情识别研究中有待解决的三个问题首先,METT训练的跨文化有效性是目前微表情识别研究中的最需明确的问题。以往研究都限于使用西方文化中的被试群体,因此,我们现在并不知道METT训练是否也适用于其他文化中的人群。例如,METT训练采用视频结合音频的方式,其音频是用英文提供指导信息,因此,METT训练无法直接应用于英文听力不佳的中国被试。已有研究也提示METT训练并不是对所有人都同样有效(Endres&Laidlaw,2009)。因此,有4必要针对不同文化的被试试用或制作相应的METT版本,考察METT训练的跨文化有效性,进一步推动微表情研究和应用的发展。若无法解决该研究工具问题,则微表情研究的开展将受到很大限制。其次,目前研究者构造出的微表情识别能力测验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生态效度,但将这些测验直接应用于预测现实中微表情识别的绩效依然存在问题。例如,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面部微表情往往还伴随着人的各种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而对这些非面部表情信息的注意很可能会降低观察者对微表情的识别绩效(Ekman,2009)。在未来研究中,有必要在微表情识别能力测验中加入言语和姿态等非面部表情信息,提高微表情识别能力测验的生态学效度,并探索综合利用各种表情信息的有效途径。最后,以往的微表情识别研究主要限于比较不同人群在微表情识别能力上的差别,而未能系统地探究微表情的识别过程或者具有不同特性的微表情对观察者的影响等问题。有研究者认为,微表情与阈下情绪启动的关系值得探讨。一方面,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微表情的表现方式与阈下情绪启动方式非常相似;另一方面,Patrick等(2009)的结果表明微表情有可能在未被人觉察的情况下就已经对人产生了影响,这种效果也与阈下情绪启动效应类似(如Li,Zinbarg,Boehm,&Paller,2008)。只有了解微表情识别的过程,以及微表情(无论是否被成功识别)对观察者实际产生的影响,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微表情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机制。2、微表情表达研究中有待解决的四个重要问题Porter和tenBrinke(2008)探究了微表情表达,但目前有关微表情表达还有很多重要问题尚不明了。以往研究者往往直接引用Ekman提出的有关微表情性质的观点,但并未进行系统深入的实证研究。首先,微表情是否只在撒谎时出现?Ekman认为,微表情与撒谎密切相关(Ekman,2009;Ekman&Sullivan,2006)。但Porter和tenBrinke(2008)的研究却提示,人不撒谎时也可能会出现微表情。显然,如果微表情与撒谎无必然联系,那么人们就不宜用微表情来判别人是否撒谎。这也关系到微表情的产生机制问题。其次,撒谎动机水平、撒谎时间长短、情绪唤醒程度与微表情表达的关系是怎样的?前述分析表明,撒谎动机高低、撒谎时间长短、情绪唤醒程度等因素均可能影响微表情表达。若微表情仅在高动机、高情绪唤醒程度、较长的撒谎时间条件下才有较高的出现概率,那么应用微表情来判别撒谎就可能只在特定条件下适用。阐明影响微表情表达的主要因素,也有助于揭示微表情的表达机制。第三,微表情的表达是否完全是无意识的?人是否能意识到自身出现了微表情?其自我意识与撒谎成功与否之间有无关系?Ekman(2009)认为,微表情是无意识的,人意识不到自己出现了微表情
本文标题:微反应文献综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35428 .html